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模块终结性检测试题

2014-5-11 0:29:14下载本试卷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模块终结性检测试题

命题人: 刁 红   审 核: 任会常

一、选择题(单项、多项选择题各4小题,共8小题,1-4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5-8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不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A.中国网球女双队员李婷、孙甜甜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在研究她们发出的网球时

B.研究雅典奥运会首金得主——杜丽打出的子弹时

C.研究哈雷慧星绕太阳公转时

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

2.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学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1所示,则(  )

①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② 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③ 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④ 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的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路面上原来匀速行驶,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是(  )

A.继续做匀速运动

B.变为做匀加速运动

C.变为做匀减速运动

D.变为做变加速运动

  4.如图2所示,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

  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

  C.推力F始终是μ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μ会变大

5.关于重心的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 物体升高或降低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要升高或降低

C.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6.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

B. 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 前10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后10s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 前10s内甲在乙前,后10s乙在甲前

C. 20s末两车相遇

D.相遇前,在10s末两车相距最远

8.如图4所示,小球用两根轻质橡皮条悬吊着,且AO呈水平状态,BO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那么在剪断某一根橡皮条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情况是(  )

A. 不管剪断哪一根,小球加速度均是零

B. 前断AO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a=gtanα

C. 剪断BO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a=gcosα

D.剪断BO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a=g/cosα

二、填空题 (5小题,9、10小题每题3分,11-13小题每题4分。共计18分)

9.一人站在测力计上静止不动,突然下蹲,下蹲的瞬间,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0.如图4所示,AO、BO、CO是完全相同的三条绳子,将一根均匀的钢筋吊起,当钢筋足够重时,结果AO先断,则α______1200(大于,小于,等于)。

11.如图5所示,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0而大小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12.某高速公路边交通警示牌如图6所示标记,其意义是指车辆的_________速度不得超过90km/h(填“即时”或“平均”),若车辆驾驶员看到前面刹车也相继刹车的时间为1s,假设车辆刹车加速度相同,安全距离是两车不相碰所必须保持的距离的2倍,则车辆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是__________m。

13.吊车的钢索最多只能悬挂5t的静止物体,用它来起吊货物时,若最大加速度是2.5m/s2,它最多只能起吊的质量为     .(g=10m/s2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3小题,共计15分)

14.(4分)在下所述的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人们常说,卖货总是一秤高一秤低,这种话所指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B.用在温度为20℃时刻制的铁尺,在-40℃的温度下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尺的收缩引起的测量误差。

C.在用混合法测固体的比热容时,总会有热量损失,因此产生的测量误差。

D.随放电时间的延长电池电压会降低,从而使电流的测量产生误差是系统误差。

15.(6分)现给定以下器材:

A.闪光照相机  B.秒表  C.打点计时器  D.交流电源4~6V  E.导线若干  F.纸带  G.复写纸  H.铁架台  I.游标卡尺  J.重物  K.刻度尺  L.直径1cm的钢球   M.1m长细线  N.照相底片

请你设计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方案。

(1)从给定器材中选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站在六楼的窗口,用一石块和一只秒表,如何粗略地测出窗口距离地面的高度,写出做法及计算式。

四、计算题(5小题,共39分)

17.(7分)一座高6m的水塔顶端渗水,每隔一定的时间有一个水滴落下,当第5滴离开水塔顶端时,第1个小滴正好落到地面,则此时第3个水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18.(8分)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保证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这一数值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9.(7分)一物体在高空中自由下落,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cv2c为常数,为计算方便设ck2mg),试分析物体运动的性质及其收尾速度。

20.(7分)如图7,是木工用凿子工作时的截面示意图,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C=300。用大小为F=100N的力垂直作用于MNMNAB平行。忽略凿子的重力,求这时凿子推开木料AC面和BC面的力分别为多大?


21.(10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当做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s2)。

模块终结性测试(B)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网球被发出时在高速旋转,在研究时,需要考虑网球的转动,因此网球不能看作质点,而B、C、D选项中的子弹、哈雷慧星以及汽车,在研究它们的运动时,其形状、大小可以忽略,都可以看作质点。

2、A  解析:根据荧光屏上显示的路径,可知甲、乙两队通过的路程不同,L>L。但两者的初末位置相同,因引其位移大小、方向都相同。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它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甲、乙两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日常生活中用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表示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率,可见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3、D 解析:由F—kmg=ma知:m减小,a变大。

4、C 解析:由于F的作用使物体对墙壁的压力FN=F=kt(k为定值),随t增大。开始时,G>Fu,物体沿墙下滑,由FN变大知Fu变大,合力(G—Fu)变小知a变小,知速度v变大。G=Fu时,a=0,v达最大。而后因G<Fu,合力FuG方向向上,v变小,Fu继续增大,v继续减小,v=0时,滑动摩擦力消失,出现的是摩擦力F=G。综上所述,C选项正确。

5、CD (分析:略)

6、BC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与物体的种类、大小、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均无关。

7、ACD 解析:由图象知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前10s,v>vv>v且间距变大,v=v时(10s末)间距最大,20s末两车位移等大即相遇。

8、BD (分析:略)

二、填空题

9.变小 

解析:人下蹲时处于失重状态。

10.小于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知识可得BOCO两绳上拉力的合力大小恰好等于AO上的拉力,则:

当角为120O时,AO、BO、CO三绳上的拉力相等。

当角大于120OAO绳上的拉力将小于BO、CO绳上的拉力。

当角小于120O时,AO绳上的拉力将大于BO、CO绳子上的拉力。

11.

解析:F1F2F3的合力与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4旋转900后与另三个力的合力成900角。

12.即时;50

提示:此为一追击问题。

13.4×103kg

提示: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即得答案。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14.BCD

15.(1)CDEFGHJK

(2)连续相等时间(t0)段的位移差Δx

(3)gx/t02

16.把石块由六楼的窗口静止释放,让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石块落地时停止计时,记下石块下落的时间th=gt2/2.

四、计算题

17.4.5m

解析:水滴做自由落休运动,五滴水相当于一滴水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相邻两滴的间距之比为1:3:5:7。 (3分)

设第3滴离地高为x,则6m/(1+3+5+7)=x/(5+7)    (3分)

 解得:x=4.5m                  (1分)

18.无生命危险

解析: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3分)

v=0, v0=36km/h=10m/s代入公式知:

m/s=-5000m/s2 即:a=-500g      (3分)

加速度大小为500g,刚好达到死亡加速度,没有超过此值,所以驾驶员无生命危险。(2分)

19.开始下落时v较小,物体做加速运动,v增大,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v随着进一步增大,直到达到最大值(即收尾速度)vm=1/k

解析: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两个力:自身的重力mg和阻力F=mgk2v2=cv2;开始下落时v较小  F=cv2也较小, mg>F , 物体做加速运动。             (3分)

随着v进一步增大, F=mga=0,v最大(即收尾速度)       (2分)

所以mg=Fmg=cvm2=mgk2vm2,故vm=1/k             (2分)

20.100N  200N

解析: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将力F按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易得:推开AC面的力为F1=F/tan30o=100N                (3分)

推开BC面的力为:F2=F/sin30o=200N。          (4分)

21.1.5×103N

解析:将运动员视为质量为m的质点,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大小:

v1=(向下)                         (2分)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v2=(向上)      (2分)

速度的改变量Δv=v1+v2(向上)                    (1分)

a表示加速度,Δt表示接触时间,则Δv=aΔt              (1分)

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F和向下的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1分)

由以上五式可解得F=mg+m(+)/Δt             (2分)

代入数值得:F=1.5×103N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