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考试物理试题

2014-5-11 0:29:15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考试物理试题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张国圣

一.不定项选择题:4×12=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一个物体在几个恒定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去掉一个力,则物体  

  A.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可能做简谐运动

2.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A.vm 只能为2v,无论a1 a2为何值  B.vm 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C.a1 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 a2必须满足

3.小船在水速恒定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匀速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逐渐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的运动轨迹由直线变为曲线   B.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

  C.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变长       D.小船渡河的位移变大

4. 如右上图示,沿x轴方向的一条细绳上有o、a、b、c四点,oa=ab,bc=5ab,质点o在垂直于x轴方向做简谐运动,沿x轴传播形成横波。t=0时刻,o点开始向上运动,经t=0.2s,o点第一次到达上方最大位移移处,这时a点才开始往上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在t=2.6s时刻,质点b和c的运动情况是

A、b点位于x轴下方  B、B、c点位于x轴上方 C、b点正向下运动  D、c点正向上运动

5.如图,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6.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7.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弧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B、       C、       D、

8.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       

    A.           B.

   

C.        D.

9.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

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2,4,6

 
g取10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s

10. 如图所示 ,木块AB用一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者静止于地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3,设所有接触面是光滑的,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C的瞬间, AB的加速度分别为

 A.0,0 ;    B.0,g ;  C.0,3g /2 ;  D.g ,3g /2 ;

11. 一物块以150J的初动能由地面沿一个很长的斜面往上滑行,当它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等于120J,而后物块开始沿斜面往下滑行,设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当物块下滑到离地高度等于最大高度的三分之一时( 取斜面最低点为重力势能为零),物块的

A、 机械能等于110J   B、 机械能等于100J  C、 动能等于60J      D、 动能等于30J

12.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

二.实验题(共17分)

13.(1)在做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若测F1时弹簧测力计上的弹簧与其外壳发生了摩擦,则势必会引起F1和F2的合力F发生偏差,把F与真实值相比较,F的大小偏____。(2分)

(2)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ˊ的图示。

F.比较力Fˊ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____________;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_______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1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6分)

15.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伸到左侧距平衡位置20 cm处,放手后向右运动周期内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 Hz,则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

间隔t0=__ __s,振子振动周期为T=__ __s。(5分)

三.计算题(共55分)

16.(10分)“刹车防抱死”装置是目前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此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某汽车安装此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车重的0.50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72km/h,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0s,试求驾驶员从发现前方情况到车停止过程中,汽车前进的距离。(g取10m/s2

17(11分). 物体A的质量m1=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的质量为m2=0.50kg、长L=1.0m,某时刻A以v0=4.0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为使A从B右端滑落,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0,试求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忽略物体A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8.(11分)把一个质量为 m =0.2 0kg的小球放在高度为 h = 5.0 m的直杆的顶端,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 m' = 0.01kg的子弹以速度 v0 = 500m/s沿水平方向击穿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杆的水平距离S=20m.

求:(1)子弹落地点距杆的水平距离S';

(2)子弹击穿小球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19.(12分)如图,一光滑水平桌面AB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相切于C点,且两者固定不动。一长L为0.80 m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1为0.2 0kg的球。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时,球对水平桌面的作用力刚好为零。现将球提起使细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无初速释放。当球m1摆至最低点时,恰与放在桌面上的质量m2为0.80kg的小铁球正碰,碰后m1小球以2.0 m/s的速度弹回,m2将沿半圆形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D。g=10m/s2,求

(1)m2在圆形轨道最低点C的速度为多大?

(2)光滑圆形轨道半径R应为多大?

20.(11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A、B、C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A=2.0kg,mB=mC=1.0kg,用一轻弹簧连接A、B两物块,现用力压缩弹簧使三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功72J,然后释放,求:

(1)释放后物块B对物块C一共做了多少功?

(2)弹簧第二次被压缩时,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