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届高三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物 理 试 卷
第Ⅰ卷(共56分)
一、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3分,本题共3×8=24分。
1.目前,在居家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
放射性元素,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8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2个氡原子核;
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C.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D.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电离能力也最强;
|
对照表,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从平
均气温和平均大气压的角度来说正确
的是 ( )
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情况几乎相同;
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
C.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
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
|
右的力F1和水平向左的恒力F2作用,原先F1>F2,
物体向右运动,在F1逐渐减小到等于F2的过程中,
发生的物理性景是 ( )
A.物体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到最大; B.物体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C.物体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增到最大; D.物体向左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
5.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棱镜ABC,它对各种光的临界角都小于45°,一束平行于
|
A.各色光从BC面上不同点出射;
B.名色光从BC面上同一点出射;
C.各色光从AC面上不同点出射;
D.各色光从AC面上同一点出射。
6.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角度的电容式传感器,从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角度
的
|
A.C增大,表示一定不变;
B.C减小,表示一定不变;
C.C增大,表示减小;
D.C减小,表示减小;
7.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质子和
粒子
等带电粒子贮存在圆环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如果质子和
粒子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如图中虚线所示),磁场也相同,比较质子和
粒子在圆环状空腔中运动的动能EHE
,周期TH和T
的大小,有 ( )
|

B.
C.
D.
8.1961年德国科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进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为35cm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 )
A.降低加速度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度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二、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只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其他情形均得0分,本题共4×8=32分
|
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A所受合力增大; B.物体A所受摩擦力增大;
C.物体A所受斜面支持力增大; D.物体A将向下滑动;
|
|
A.波长为10m;
B.在0.6s内波的传播距离为8m;
C.波速为10m/s;
D.在t=0.6s时刻,P质点的振动方
向沿y轴负方向;
11.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行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运动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
A.由上述物理量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
B.由上述物理量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在烧地球飞行的加速度;
C.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速度比月球绕地球飞行的速度要小;
D.飞船返回舱在打开减速伞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
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
A.其它条件不变,使电容器两极板缓慢靠近;
B.其它条件不变,使电容器两极板缓慢远离;
C.其它条件不变,将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将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移动;
|
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
C.只减小变阻器R1的电阻;
D.断开开关S;
14.太阳放出的大量中微子向地球飞来,但实验测定的数目只有理论值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迷,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后来科学家发现中微子在向地球传播的过程中衰变为一个子和一个
子,此项成果获“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奖”,若在衰变中发现
子速度方向与中微子原来方向一致,则
子的运动方向 ( )
A.一定与子同方向; B.一定与
子反方向;
C.不一定与子在同一直线上; D.一定与
子在同一直线上;
|

A.运动轨迹的半径相同;
B.运动时间相同;
C.重新回到边界时速度不相同;
D.重新回到边界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相等。
|
A.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平衡位置的;
B.物体的动能增中了4.0J
C.D点的位置一定在平衡位置以上;
D.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是向下的。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7.(6分)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了不同摆长(L)所对应的周期(T),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
(1)甲同学根据公式,并计算重力加速度,若他测摆长时,把摆线长当作了摆长,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一定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2)乙同学也是根据公式,并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若他在实验中,小球做的是圆锥摆动运动,则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一定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3)丙同学以摆长(L)作为纵坐标、周期(T)的平方为横坐标作出了L—T2图线,若他由图象测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该同学求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 。
18.(4分)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可读得两上相互垂直的拉力中最大的为 N。
|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6分)A、B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如图所示,试求地面对A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滑轮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
|
|
21.(10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框架cdef,处于竖直向下的均匀增加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搁在框架上,此时(即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abed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棒的电阻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已知磁感应强度每秒均匀增加的量为k。
(1)若从t=0时刻起保持棒静止不动,求棒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从t=0时刻起保持棒静止不动,求t=t1秒时垂直作用在金属棒ab上的水平拉力;
|
22.(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4kg、足够长且粗细均匀的绝缘细管置于水平地面上,细管内表面粗糙,外表面光滑。有一质量为0.1kg、电量为0.1C的带正电的小球沿管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进入管内,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已知细管所在位置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1T,取g=10m/s2。
(1)若细管固定不动,试求小球在管中运动的最终稳定速度v与初速度v0的关系(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2)若细管不固定,带电小球以v0=20m/s的初速度进入管内,且整个运动过程中细管没有离开地面,则系统最终产生的内能为多少?
|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3分,本题共3×8=24分。
1.B 2.D 3.A 4.C 5.C 6.C 7.D 8.B
|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7.(1)偏小
(2)偏大;
(3)
18.(1)4.00
(2)如右图所示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
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6分)
20.(8分)1600N
21.(10分)
(1),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2),方向水平向右;
(3)
22.(10分)
(1)①当②当v0=10m/s时,v=10m/s;
③当
(2)13.7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