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29:16下载本试卷

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月考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3分)

14.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15. 一个小孩站在船头,按图中两种情况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绳,经过相同的时间  (船未碰撞),小孩所做的功及在时间  内小孩拉绳的功率的关系为( )

A.    B.

   C.    D.

文本框: 16. 如图所示,在一个光滑水平面的中心开一个小孔O,穿一根细绳,在其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用力F向下拉着,使小球在水平面上以半径r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慢慢增大拉  力,使小球运动半径逐渐减小,当拉力由F变为8F时,小球运动半径由r变成.在此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

A. 0            B. Fr        C. 1.5Fr          D. 4.5Fr

17. 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  )

文本框: A.垂直于接触面,做了负功        

B.垂直于接触面,做了正功

C.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18. 如图所示,物体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相连处于静止,现对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其向上运动至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

A.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量之和

C.力与弹簧弹力对物做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和重力势力能的增量之和

D.力做的功等于整个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19. 用轻绳悬挂一小球 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放手使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在小球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   )

A.保持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不断变小      D.不断变大

20. 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21.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由木板左滑上木板,铅块滑至木板的右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此时,它们其同的速度为。已知铅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长为L,在此过程中,木板前进的距离为s。则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为( )

   A.mgμs

   B.mgμL

   C.

   D.μmg (s+L)

三、本题共2小题,共17分(6+3+3+5).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2. 1)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所示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t5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小

C.t3t4时刻小球动能相同     

D.小球在运动过程机械能不守恒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1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错误的是         ,不必要的是          

2某同学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测出点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问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锤的质量为m =1.0kg,则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_____N.

四、本题共3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17分)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若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取g=10m/s2

 (1)人与雪橇从A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若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则B C的距离为多大?

位置

A

B

C

速度(m/s)

2.0

 12.0

0

时刻(s)

0

4

10

 24.(18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粗糙,在水平桌面的边角处有一轻质光滑的定滑轮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K分别与物块AB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物块A,使物块B上升。已知当B上升距离为h时,B的速度为v.求此过程中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

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粗糙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压缩后静止在A处,释放后在弹力的作用下获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求:

  (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4、D 15、B  16、B  17、A 18、CD 19、B 20、BCD  21、BC

三、实验问答题:22、1)B D;  2)1BD错误, C是不必要 20.05

四、计算题:(17+18+20

23、解析:(1)从A到B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

        ①            

代入数据解得:ΔE =9100J            

(2)人与雪橇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③            

由②③ 得:140N                 

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36m                  

24解析:由于连结AB绳子在运动过程中未松,故AB有一样的速度大小

AB系统,由功能关系有:

FhWmBgh=(mA+mB)v2

求得:W=FhmBgh-(mA+mB)v2

25解析:(1)物块到达B点瞬间,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等于物块获得的动能,所以有

(2)物块恰能到达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所以:

物块从B运动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