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试卷(四)
物 理 试 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1.质量为4kg的物体以
的初速度滑到水平面上,物体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10秒钟内,物体受到的冲量为         (  )
 
  |  
2.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一端固定的绳子传播到B点
时的波形图,由图可以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
向和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分别是 ( )
A.向上,向下 B.向下,向上 C.向上,向下 D.向下,向下
3.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下面所述的情况有可能产生的是 ( )
A.分子力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C.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分子力一直增大
4.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振动周期为2s,运动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那么当
时,物体            (  )
A.正在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在增大 B.正在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在增大
C.动能在减小,势能在增加 D.动能在增加,势能在减小
5.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
增大,则                           (  )
   A.
增大,V增大                 B.
增大,V不变
   C.
不变,V增大                 D.
减小,V不变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
   B.该波的波速可以是![]()
   C.
是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
内随波迁移![]()
7.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
 
  |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无规则相互碰撞引起的
 
  |  
A.波向左传播,波速为10米/秒
B.波向左传播,波速为5米/秒
C.波向右传播,波速为10米/秒
D.波向右传播,波速为5米/秒
9.质量为M的木块在光滑的水平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从子弹开始接触木块到相对木块静止的这段时间内,子弹和木块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则S1 :S2等于
( )
   A.
       B.
     C.1             D.![]()
10.在某变化过程中,两个分子间的势能在增大,则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 ( )
A.一定在增大 B.一定在减小
C.可能保持不变 D.可能在增大也可能在减小
 
  |  
   A.
     B.
      
   C.
     D.
 
 
  |  
   A.当
秒时,波形如图b,
秒时,波形如图c
   B.当
秒时,波形如图b,
秒时,波形如图d
   C.当
秒时,波形如图c,
秒时,波形如图c
   D.当
秒时,波形如图c,
秒时,波形如图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14.如图所示,下端固定的竖直轻弹簧,共劲度系数为
,
上端固定一质量为2kg的物体M,M上放置一质量为1kg的物块m,
若竖直振动的振幅为2cm,那么在振动过程中M与m之间的最大弹
力是 ,最小弹力是 。(g取10m/s2)
 
  |  
 
  |  
 
  |  
16.用半么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
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
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
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静
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
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
,并知A、B两球质量之比为2 :1,则未放B球时A球落点为      
点。系统碰撞产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
的百
分误差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7.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量悬点到小球顶端的距离为
用卜尺量得小球直径为
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1次,以后每通过最低点时增加一次,这样一直数到61次计时终止为
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取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8.(10分)A物体自空中某处自由下落,同时B物体从地面以
的初速度正对着A竖直上抛,经过1秒钟,A、B粘在一起,已知质量
空气阻力不计,取
则A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  
  (1)此后波传到
米处的M点所需时间.在此过程中P点通过的路程,此时M点的运动方向.
(2)M点从图示情况到第一次出现波谷所需的时间.
 
  |  
 
  |  
(1)木块A离开小车时的速度大小.
(2)小车最终运动速度的大小.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答案  |    D  |    C  |    ABC  |    AC  |    B  |    A  |    D  |    B  |    B  |    D  |    D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6J—36J
14.14N,6N
15.c,b,d,a
16.P,2
17.![]()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8.经1秒种,A的速度为
方向向下
  B的速度为
方向向上
  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取向上为正:![]()
  得:![]()
碰撞时的高度为:![]()
碰撞后满足机械能守恒:![]()
得:![]()
19.(1)波传到M点的时间![]()
波的周期为![]()
则P点在2s内的全振动次数为:
次
一次全振动经过的路程为20cm,因此P点的路程为
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2)M点从图示情况到第一次出现波谷所需的时间为:
![]()
20.(1)分析AB.由动量守量:![]()
由机械能守恒:![]()
得:![]()
(2)若最终B与小车相以静止:
由协量守恒:![]()
得:![]()
由能量守恒:![]()
解得:
说明B会飞离小车.
设B离开小车时的速度为
,小车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
由能量守恒:![]()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小车最终运动速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