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1

2014-5-11 0:11:04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sǒng)然   安然无(yàng)  (shú)罪  (jiàn)或

 B.(wǎn)尔    辖(xié)制      滑(jī)   (fú)水

 C.(shǔn)吸   (yán)然      (lù)力   性情孤(pì)

 D.漂(lǔ)    (kuì)视      (fán)篱  鞭ch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警戒   藕断丝连   围剿    要言不繁   

B.份量   故弄玄虚   悲悯    沸反盈天

C.诡秘   温柔敦厚   惦记    诞皮赖脸   

D.埋怨   铜墙铁壁   馋言    惴惴不安

3.选出标点有误的一项:

 A.对照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我到是更喜欢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B.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生的形式”。

 C.圣海伦岛曾经是年轻的拿破仑的远方,却也是老迈英雄倒下的孤岛。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考试全班能取得好成绩,是由于同学们平时学习刻苦、考前复习认真的结果。

B.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C.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一场“献给母亲的春天”的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D.如何继承用书法育人的优良传统,发挥书法在培养人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7—10题。

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讷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泰讷写道:就在我们欢庆又把自然世界的混乱削减了几分之时,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获得自身生命,通过“报复效应”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报复效应与副作用不同:副作用是坏的影响,例如,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腹泻。而报复效应的影响也很坏,但坏得让人啼笑皆非:抗抑郁药让人变得更加抑郁。核能发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但它会产生污染,这是一种副作用;然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的发生,却是由于该电站在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系统,这就是典型的“报复效应”。 

泰纳拿出了许多事实证明他的论断。 

火蚁是生活在美国东南部的一种毒蚁,因人被这种蚁咬伤后,会产生烧灼般的痛感,故名。伴随着DDT及其他强力杀虫剂的发明,美国政府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杀虫剂,试图一举灭绝火蚁。但30年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由于杀虫剂杀死了火蚁的各种天敌,事实上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在这场人类技术对火蚁的大战中,技术被证明是它自身最大的敌人。 

美式足球的头盔,最初设计时是用来在激烈的对抗中保护运动员头部的,但在引进赛场之后,却造成了大量脊柱受伤的事故,原因是运动员们自动地把他们的新装备当作进攻的工具。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应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最熟悉的例子也许莫过于抗菌素的使用了。本世纪早期,在抗菌素研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使一些人乐观地预测说,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一些古老疾病将被彻底消灭。而现在,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我们面对一波又一波致命的“超级虫”,却拿不出新的抗菌素来击败它们!  根据同样的逻辑,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据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电脑技术非但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创造出无纸办公室,反而使纸张的耗费量增加了4倍。这份报告说,每名办公室人员平均一年要用掉30公斤纸。为了满足商界对纸张的需求,1995年澳洲有165万棵树被砍伐。报告说,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然而无论如何,科学要向前发展,人类也日益进步。

5.根据文意,下列对“报复效应”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B.我们制造的新机器开始脱离我们的控制,让我们尝到屈辱的教训。 

C.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反而使这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并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D.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由于试验一种新的安全防护设施,反而引起核反应堆爆炸。

6.文章第四段说“泰讷拿出了许多事实来证明他的论断”,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他的论断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试图用杀虫剂灭绝火蚁,反而帮助了火蚁的繁衍。   

B、旨在使足球运动更安全的技术实际运用起来,反而增加了该运动的危险性。 

C.围绕着一个城市所修建的道路越多,交通就越拥挤。 

D.澳洲70%的普通办公用纸被扔掉后,没有得到循环利用,而是被当作填埋凹地的垃圾。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终却将毁灭人类。

B.技术的报复效应虽然无法预料,却不能阻挡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C.人类创造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报复效应与副作用。  

D.如果电脑技术进一步普及,将给澳大利亚的森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守,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初,高宗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后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事在叔陵传。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葬洛阳之邙山。

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名于梁代  重:显贵

B.父偃,梁武帝女长城公主 尚:仰攀婚姻,娶

C.后与弟盼往江陵梁元帝  依:依附,投奔

D.而己其次焉   御:用,使用

9、以下六个材料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柳皇后干练的一组是(  )

①干理家事,有若成人②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③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④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⑤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⑥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10、以下对原文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皇后一生很不幸,九岁丧父,逃难而寄人篱下,饱尝了人世艰辛,却培养了坚强的秉性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B.柳皇后美丽能干,却不被昏庸腐朽的陈高宗宠幸,让她屈居于钱贵妃之下,这也炼就了她的韧性。

C.柳皇后是历史上少见的政治家,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她能非常圆满、得体的处理一系列大事,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D.柳皇后受后人敬仰,还因她有高尚的人格,她尊重丈夫的前妻,还政于无能的儿子,更不为自己的宗族谋利。

第II卷(非选择题 120分)

四、(23分)

11.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3分)

                      

(2)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3分)

                       

(3) 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4分)

                     

12.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13.补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空缺部分(5分)

(1)        ,朽木不折,                    。(《劝学》)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17题。(22分)

池塘灯影

①人是要竞争的。有了竞争,便有了勇气和力量;便有了成功的希望。我的第一个竞争对手是在一个严冬的深夜结识的——

②这夜,天透骨奇寒,我坐在被窝里读《古代汉语》,也许没有同伴在一起比赛似的啃书,我终于耐不住寒夜的冷清,耐不住睡意的纠缠,打着盹,伏在书上睡着了。忽然“啪”的一声,一扇未插牢销子的窗子被刮开,顿时,屋外电线的“呜呜”声,枯树枝与草茎的“嘶嘶”声,屋顶飞舞的瓦片的“噼啪”声……随着寒气卷进来,把我吓醒。我翻身起床去关窗,无意朝外瞥了一眼,惊异地发现,在这黑暗混沌统治的窗外天地里,池塘里竟有一线光亮在,这光亮像荡着秋千一样,在浪中摇曳。同时,它又像带着对黑暗的藐视,顽强地闪烁着不变的光芒——那是塘对面五层楼上中间那窗户射出来的。

③那灯下是谁?是一位老干部,翻着泛黄的笔记,回忆硝烟中的岁月?是一位“陆文婷”,等家里人熟睡后,在她的技术领域驰骋?也许是一位青年为第一封情书咬笔头,或和我一样攻读大学课程?……我胡乱猜着,勾勒着灯光下那人的形象,似觉心头涌进一股热流,赶紧拿起那本难啃的“之乎者也”,认真地看起来……

④我开始注意那盏灯了,——既望池塘,也望窗口,发现它:每到入夜,最先亮起,每到夜深,其他房里合上夜的眼睛后,唯独它还睁大着眼——不知疲倦的眼。渐渐地,我产生了一种竞争心理:看谁熬夜熬得久。但每次我都熬不住瞌睡,先躺倒了,——不过,这竞争倒帮了我一个大忙,我顺利地通过了几门课程的结业考试。

⑤冬去春来,转眼夏天了。夏夜是姑娘们谈情说爱的最好时期,花前月下,到处可见穿着漂亮裙衫的姑娘挽着个英俊的小伙儿,而我这二十好几的姑娘却得没日没夜关在蒸笼般的小屋里赶写毕业论文,真没办法!

⑥酷热,终于把我撵出了房。踱到塘边,只见那些披着长发般的垂柳下,坐着、躺着好些人,在蒲扇声中,谈着日间一些见闻,埋怨着烦人的闷热……在塘边走,虽有一丝微风,但脑子里回旋着那毕业论文的内容,想着即将对付的毕业答辩,依然分外烦躁、憋闷。然而我不敢进屋——那是蒸笼,那是火炉,我怕把我蒸熟烤干……

⑦望望塘里,突然发现一个奇特的景象:塘中五层楼的灯光都是绿荧荧的,唯有一点白光被圈围在中央,那白光在水的涟漪里,还示威地向我眨着眼呢!

真的不如他么?我恼了,赌着一口气,“蹬、蹬、蹬”地跑回房,看一眼书,望一眼那灯;看一眼书,又望一眼那灯。渐渐地,心静了,有了一种凉意,人也走进论文的结构里……

⑨三年之后,学有所成,我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毕业晚会上大家逼我谈体会,我讲了池塘的那盏灯。晚会结束回家时,路过池塘边,又瞥见了那盏灯,心底里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把我成功的喜悦与他分享。

⑩——如果是老年人、中年人,我就送一句祝福;如果是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我就……哎哎,你别笑,我当时确实有那种莫名其妙的心理。

11登上一级,又登上一级,气喘吁吁登到五楼,望到那扇门时,我的脚步慢了,沉了,真的就这么敲一个陌生人的门?心跳了一阵,脸红了一阵,终于大着胆子推开门——

12啊!那是公共洗脸间的一盏灯!

14.第②段和第⑥段比较集中地描写了怎样的自然环境?各自的作用是什么?(6分)

15. 文章开头“有了竞争,便有了勇气和力量;便有了成功的希望。”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6分)

16.第⑤段运用了_________写法,突出了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精神。(4分)

17.第⑧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6分)

六 语言综合题(15分)目前正加紧研究起草专门的《反恐法

18.用不超过十四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5分)

记者9日获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赵秉志教授透露,继修改现行《刑法》、集中对刑事法典中有关恐怖犯罪的部分进行修改补充后,国家目前正加紧研究起草专门的《反恐法》。作为著名国际刑法学专家,赵秉志参加了由公安部牵头的反恐法课题组的草拟工作。赵秉志说,预计今年年底,课题组应该可以完成这部法律的草拟工作。 赵秉志也是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国际刑法”专题论坛的中方主席。如何有效惩治和防范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赵秉志表示,国际社会迄今已通过了12个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

目答前正答目前正加紧研究起草专门的《反恐法》。加紧研究起草专门的《反恐法》。

答答                                  

19.请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为“科技文献”下个完整的定义。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①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②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③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④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⑤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

科技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两题都只写出了对联的一部分,请将其补写完整。5分)

①酒能成事       ;        亦能覆舟  ②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国谚语)

  ○赞扬,像黄金钻石,只因稀少而有价值。(科尔顿)

  ○我宁可让人侮蔑我的好诗,也不要别人赞美我的坏诗。(雨果)

  ○讨厌指责的人往往是身有惭德,胆怯情虚的人。(叶圣陶)

  ○非难比赞美安全。(爱默生)

  ○对于批评既不必提出抗议,也勿为自己去辩解;不必把它放在眼里,而是用行动来说明。这样,批评就会慢慢地一钱不值。(歌德)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表扬总比批评好。请以“表扬

与批评”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

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0分)

(1)                                     

(2)                                       

(3)                                      

12.诗歌鉴赏(8分)

(1)答:                                      

                                    

(2)答:                               

                                   

13.补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空缺部分(5分)

(1)        ,朽木不折,                   。(《劝学》)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22分)

14.                                

                                 (6分)

15                                 (6分)  

16. _______                    ____________(4分)

17.                               (6分)      

18□□□□□□□□□□□□□□(5分)

19科技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两题都只写出了对联的一部分,请将其补写完整。(4)

①酒能成事                         亦能覆舟

②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参考答案

题号

10

答案

A

B

A

D

C

D

B

A

C

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做这道题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本题只有C项揭示了词语的本质属性。ABD三项都是在说“报复现象”,而非解释“报复效应”。

6.【答案】D

【解析】做这道题的关键在于要理解本文的观点的实质,这样可以利用第7题去分析,也就是要谈“报复效应”,D项没有涉及这一点,因而错误。另外D项不是泰讷列举的事实,而是作者根据他的事实作出的推断。

7.【答案】B

【解析】A项C项的表述太武断、太绝对。D项“如果……,将……”是充分条件,不符合原文的表述。

8 A (重:应为“大”,“很大”)

9 C  (②说明的是皇后遭受磨难,而不是说她干练;③是表现皇后的谦让;⑥表现的是她的谨慎。)

10 B 文中没写高宗不宠幸皇后,也是他自己甘居钱贵妃之下,不是高宗逼的。

11文言文翻译

1虽然都是借用后主的政令,实际上都是由柳皇后作出决断。

2 柳皇后性情谦和谨慎从来未为自己的亲族请求官禄,就连衣服食物之类也没有给过什么。

3每逢供奉皇家物品的官员送上供奉之物,皇后就将其中最好的推让给贵妃。

12.诗歌鉴赏(6分)

(1)  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而枝繁叶茂,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

(2)答:同意,诗人身处晚唐,唐王朝已走向衰落,繁华已逝,如梦一场,回顾六朝旧事使诗人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13.补出下列句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 4分)

(1)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劝学》)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第一问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小说中文段的大意进行概括,然后结合上下文和全文的主旨,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第②段环境描写的作用须联系第③段的内容来理解,第⑥段环境描写的作用要联系第⑦段、第⑧段的内容来理解。

【答案】 第②段描写的是透骨奇寒、狂风漫卷、黑暗混沌的夜晚,女主人公惊异地发现塘对面五层楼中间那窗户射出来的一线光亮,引起遐想。表现了女主人公好胜要强的心理。

第⑥段则写天气的酷热,进一步突出女主人公刻苦攻读、自强不息的精神。

15.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主旨的理解。读完小说,就会明白文章开头的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 开篇开宗明义,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6.【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夏夜,一般的姑娘忙于谈情说爱,而“我”“却得没日没夜关在蒸笼似的小屋里赶写毕业论文”,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我”的上进心和顽强的毅力。

【答案】 对比 上进心和顽强

17.【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的描写方法。“真的不如他么?我恼了”“渐渐地,心静了”,是心理描写。“跑回房,看一眼书,望一眼那灯”,是动作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争强好胜的性格。

18 我国加紧研究起草《反恐法》

19.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即记录有科技信息、知识的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一些网络资源,都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或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网络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20、(1)亦能败事(或也能败事 水可载舟(或水能覆舟

2)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