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试题
第Ⅰ部分(100分)
1、《断肠词》(南宋·才女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十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罢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开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本词抒发“弃妇”对“王孙”的哀怨之情。妙的是,词中每句巧藏怎样的数字?(2分)
2、《山路》 (台湾·龙应台于2007年8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五万人步入了台中的露天剧场。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
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她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她低低地唱着,余音缭绕然后戛然而止时,她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人生,除了自己,谁又可能知道?
歌声像一条柔软的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人们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推挤,这,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地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年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彼此相通,我们是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今天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仍因中风而昏迷。此刻,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而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这段文字还有个结尾,抒写了作者的独特感悟。请你为此加个结尾,30个字以内。(3分))
3、一则旧闻: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下发通知称,2007年4月29日上午10时至11时将举行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小时活动。通知还要求,集体锻炼时要邀请当地有关领导参加。(4月27日《新民网》)
请你给这则通知写个短评,25个字左右。(3分)
4、《为人父母的无能为力》(节选)(阿根廷《妇女》07年8月刊文 罗莎·罗德里格斯)
我能给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很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我能指挥你,但不能永远给你指明方向;
我能给你自由,但不能为你在自由之下所做的事情负责;
我能教你分清对错,但不能替你做决定;
…… ……
请就以上语言形式,再写四句,表达你对生活等方面的思考。(4分)
5、叙述一件事来反映你的个性。(80字左右)(10分)
6、名句填写(12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③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促淹《渔家傲 秋思》)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⑥ ,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⑦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在漫步古诗苑时,分门别类的辑录是一个好方法。请写出表现奉献精神的一句古诗词。 , 。
⑧ “诗仙”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自己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
, 。
⑨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乡村自然风光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答: ,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①——②题。(9分)
我(注:简·爱)恼怒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简·爱》)
①.简·爱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但她的话却震撼人心。这段节选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3分)
②.中外名著,人物画廊缤纷多彩。除了简·爱以外,你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是谁?假如他(她)穿越时空站在了你的面前,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不少于60字)?(6分)
《 》中的 (人名):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6分)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中 “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2分)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4分)
9、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4分)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面为大海,
;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10、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1)漫画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
答:
(2)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受?(3分)
答:
11、阅读后答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12、阅读后答题(9分)
衡量幸福的新标准
衡量幸福,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标准,那就是生活水平。过去我们盼过年,为什么盼过年,无非是盼“生活幸福”,吃好穿好。现在的人把过年不当回事了,从实质上说就是因为生活好了。如果说过年曾经是我们盼望和理想的幸福生活,那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达到“天天过年”。过去人们过年感到幸福,现在人们过年感觉不到怎么幸福。
其实幸福还有一种精神因素,精神达到了一定的满足,够幸福标准了,也叫幸福。比如一个人从穷到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吃饱了拍打着肚子在大街上散步,他觉得很幸福。忽然发现路边有个新装修的店铺,走进去一看,万万没想到,这个店铺是他从前一个熟人的,这老兄本来比他穷多了,可几年时间,却有了这个黄金地段价值百万的沿街房!这一震动,几乎被震昏了,从此他就不再感到自己幸福了。实际上他的幸福没有减弱,可他的心理却不能承受,烦恼便来了,原来衡量幸福的新标准是烦恼!
现代人的最大特点是烦恼增多了。现在要衡量幸福不幸福,就是要看你的烦恼多少,烦恼越多就越不幸福,衡量幸福与经济上的差别不成正比。现代人的烦恼是怎么来的?一个是从外部来的,一个是从内部来的,从外部来的烦恼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公允,就是所承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还有一部分来自内部,就是从你个人心里产生的,这一部分烦恼无限,可以像蘑菇云一样生长,烦恼长满了肚子,这个人就不幸福了。成天与烦恼相伴,吃肉肉不香,睡觉觉不香,住高楼大厦也不幸福,已不知道“生活幸福”是个什么概念了。
其实,幸福与不幸福都是自己的选择。
(先自2007年1月23日《杂文报》作者山海夫,有删改)
1).作者认为,衡量幸福的旧标准是: ;
衡量幸福的新标准是: 。(4分)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现代人的烦恼源自哪里,并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个例子。(3分)
答:
。
3).结合上文,联系下面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2分)
(1)世界烟草大王杜克的女儿杜丽丝扣粘结剂时继承了不起2亿美元的资产,但她的一生却
郁郁寡欢,最后寂寞地死去。
(2)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以“忘我就是快乐”的信念来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
神痛苦。她说:“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
乐,把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答:
1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7 分)
女
教
师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
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从车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老师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所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洼洼,不过蛮大的,有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
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为啥?”陈老师惊问。
“读书太累。”
“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粕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窗外,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
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开教室的门出去了。
“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
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妙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想读书吗?"
“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走― 出― 大― 山― 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哈亮地响起。“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下越大,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①.读完本文第三段后你有何感受?请写出来。(3 分)
答:
②.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用了“混蛋”、“砸”等词语却不会影响陈老师
的美好形象,为什么?( 4 分)
答:
③.联系上下文,回答关于“走出大山去”的问题。(4 分)
(1)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
了孩子们怎样的心声?
答:
(2)“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④.结合选文,分析陈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3 分)
答:
⑤.结尾对雪景的描写富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3 分)
答:
第Ⅱ部分(60分)
1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
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名家、约凡人、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
请以“我和 有个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800字左右。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20000 | |||||||||||||||||||
| |||||||||||||||||||
200 | |||||||||||||||||||
| |||||||||||||||||||
200 | |||||||||||||||||||
| |||||||||||||||||||
| |||||||||||||||||||
| |||||||||||||||||||
200 | |||||||||||||||||||
200 | |||||||||||||||||||
200 | |||||||||||||||||||
200 | |||||||||||||||||||
参考答案
1、妙的是,词中每句巧藏“一、二、三……九、十”,令人叫绝!
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任意一两句话即可)
这足够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美其名曰:“阳光锻炼”!
阳光,都洒到什么人的脸上了?
此时此刻,所有的课都停下,听广播里领导“阐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们都在心里暗骂:瞎折腾什么呀!
为什么一下子这么重视体育了?肯定不是孩子们需要它,是咱们领导需要“政绩”!
一场空前大规模的“行为艺术”!
4、 我能告诉你喝酒的危险性,但不能替你说“不”。
我能提醒你远离毒品,但不能避免你接触它们。
我能告诉你要有远大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它。
我能告诉你美德的重要性,但不能让你成为高尚的人。
5、略 6、略 7、(1).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2).开放性试题。其中涉及人物经历、性格的表述应与原著基本相符,根据内容、表达酌情给分。
8、(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9、示例;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10.(1)漫画反映某些人等待机遇的到来
(2)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靠等待是永远等不到机遇的,只有努力才能把握住机遇。
11、(1)(2分)(1)通“避”,躲避。(1分) (2)眼泪。(1分)
(2)、(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分)
(3)、(4分)①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 ②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
(4)、(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
(5)、(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12、(1).生活水平,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否;烦恼,或烦恼的多少。
(2).外部来的烦恼,工作学习的压力;内部来的烦恼,个人欲望的增长。举例(略)
(3).要点提示:(1)名利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有时甚至会给人带来伤害。(2)用心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积极面对困难,即使是残疾人也会感到幸福。
13、(1)(3分)答:我感受到村里人的热情、淳朴,(1分)感受到他们对新老师到来的由衷喜悦,(1分)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崇敬和对教育的重视。(1分)、
(2)(4分)答:语言描写(1分)动作描写(1分)陈老师骂人、砸书的原因是她恨铁不成钢,(1分)这些行为恰恰体现了陈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1分)
(3)(4分)①答:听出了孩子们不辜负陈老师期望,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的决心。(2分)
②答:一是离开大山,到外面去。(1 分)二是努力读书,走出贫穷和落后的境地。(1分)
(4)(3分)答:陈老师来山区教书,并将寝室搬到操场边,用爬雪地来激励学生,( 1 分)可见她
是个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2 分)
(5)(3分)答:暗示着孩子们努力读书,将会有美好的未来。(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