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4-5-11 0:11:05下载本试卷

粤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 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8题,共24分 )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

悟  草  捷   人不倦  B 马  工  险   怙恶不

然  篱  跚   云覆雨  D基 劣  咄逼人  相形见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洗练  附丽 夤缘   因循苟且  B 蜚声  干燥 飘渺   相濡以沫

C 斑驳  云翳 蹒跚   未雨绸谋  D 缧绁  夙愿 袅娜   蓊蓊郁郁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她担任厂长后,立刻快刀斩乱麻,狠抓产品质量,使工厂恢复了良好的信誉。
  B、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再有名的作家也写不出好作品。
  C、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就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为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D、只要公安机关肯下工夫深入调查,这个神出鬼没的江湖大盗的庐山真面目就不难搞       清楚。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准确的一项是             (   )
 A 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不充分,差点就没有及格。
 B.配件厂狠抓技术改造,每件产品的成本减少十分之八,即有原来的100元压缩为80 元。
 C.这个精美的玉雕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物赠送给他。
 D.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露江,水光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  广远的意味。

B“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

C“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反义词,都是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蜉蝣渺小,沧海博大.

6.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相同、或相反, 这种现象叫做“对文”。请你找出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   ) 

例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7.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本篇为《后赤壁赋》。        

B 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C 第1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  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  

D 第2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8. 最能体现苏轼旷达心怀的两项是(  )

 A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II卷 (共86分)

三、古诗文阅读鉴赏(20分)

9、文言文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0、任选四小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片中空缺的部分(共8分,每小题2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秋山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11古代诗歌鉴赏(每题3分,共6分)

  夜吟  陆游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注:  本诗是陆游学习时作                 

①对这首诗的词句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妄学诗”是指广泛地学习诗歌的写作。
 B、“独心知”是说创作的深入要靠自己的追求。
 C、“一笑寒灯下”是“寒灯下一笑”的倒装,指创作成功的喜悦。
 D、“金丹换骨”即“脱胎换骨”,超脱尘世,犹文天祥悟大光明法蝉蜕。

②对这首诗整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中,陆游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经验。
B、这首诗中,陆游概述了学诗走过的曲折道路。
C、这首诗中,陆游描述了创作诗歌的艰辛情状。
D、这首诗中,陆游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3)月光如( )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2. 依次填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 )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

A 流  浮  洗  笼  泻   B 流  泻  浮  洗  笼

C 浮  洗  笼  泻  流   D 浮  笼   洗  泻  流

13. 下列是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了叶子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致多样化。

B因微风送来屡屡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绝妙修辞。

C因微风吹开了密密地挨着的荷叶,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D正因为有“微风”,使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并生动地描写出“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精彩一笔。

14.请解释画横线的短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平常的自己指               另一世界               自由的人              

15 用“通感”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3分)

                                 

16 第2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17 《荷塘月色》一文描写的景色有哪些特点,请进行分析和说明 .(3分)

                                   

五、语言表达(共8分)

18.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3分)

一个人⑴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⑵更重要的是他自己⑶没有把握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⑷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⑸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⑹各种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9.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5分)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 ②句式与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六、作文(50分)                               
 《这是我的______》(权利 责任 爱好 承诺 等等)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鉴赏(18分)

9、翻译文言文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                                   

(2)                                   

10、任选四小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片中空缺的部分(共8分,每小题2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秋山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11、古诗鉴赏(每小题3分,共6分)

(1)(   )       (2)(   )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12 . (   )(2分)     13 .(   )(2分)

14.平常的自己指                另一世界                自由的人                  (3分)

15 用“通感”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3分)

                                     

                                    

16 第2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4分)

                                      

                                       

17 《荷塘月色》一文描写的景色有哪些特点,请进行分析和说明 .(4分)

                                      

                                      

五、语言表达(共8分)

18. 删除部分: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分)

19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5分)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 ②句式与的一句相同。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答案
1 D  2 C  
3、B(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应改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 A  5C 6D  7A 
8 BE  9略  10略    11、①D(“金丹换骨”是指对诗歌创作规律的顿悟。②C(描述的是发现创作规律的过程,而不是创作诗歌的艰辛。)

12 B  13 C    

14平常的自己指:为环境和精神压力所捆扰而又整天忙碌的自己 

另一个世界:没有烦恼精神得到彻底超脱的世界    
自由的人:没有任何干扰,可以随意想说做的人   
15略 16 依次写了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空间顺序来描写的. 
17荷塘月色的优雅朦胧幽静的美
18  1/ 4 /6
 19.略(5分) 要求: (1)事例: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 (2)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评分标准:符合(1)得2分,不完全符合酌扣;符合(2)得3分,不完全符合或语言不通顺酌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