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学科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2014-5-11 0:11:05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学科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I卷(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背(jǐ)    灰(jìn)    道(hàng)   气息窒(bǐng)

B)别(zhēn)   骨 (hái)    寥(kuò)    汗流背(jiā)

C)异 (chà)   怪(pì)    不(chì)    引试啼(háng)

D)健 (fǔ)    角 (jī)    气 (chuǎn)  目结舌(chē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B.国家安监局局长前作客人民网,就安全生产等相关问题与网发在线交流,他指出: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是工作重点,对违法者必须六亲不认

C.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D.勃兰特突然双腿下跪,虔诚地为德国认罪、赎罪。消息传来,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意义明确的一句是(  )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4.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用法语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不传也久矣!

B.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师道不复可知矣!

D.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5.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每小题3分)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6.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 已而楚相璧:丢失  B. 因而数之曰:谦让

C. 始吾从饮:你    D. 我顾且盗城:你的

7. 下列各项划线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遂入秦/知君苏君        B. 此在吾术中不悟/青出于蓝青于蓝

C. 子之材能/苏秦自不及张仪    D. 张仪来也/句读不知

8.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B. 吾宁不能言而富贵

C. 因而数让之曰          D. 子毋读书游说

9.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指代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得辱乎      此,掠笞数百。 B. 赖得显       子,苏秦。

C. 子为我阴奉     之,秦王。    D. 今已用       君,秦王。

10.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

B. 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最初苏秦帮助张仪求得秦国的职位,是为了让他帮助自己保住“合从”的结果。

C. 对于苏秦的帮助,张仪表示理解,并且同意在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D. 张仪为人能屈能伸,明晓形势,其才能并不象他自己谦虚的那样在苏秦之下。

II卷(130分)

三(29分)

11.翻译下列各句(15分)

①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②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③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

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①韦庄:晚唐著名诗人。 ②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③六朝:金陵曾作为六个王朝的都城④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⑤《后庭花》:乐曲名,相传陈后主游宴后庭,为张贵妃作此曲,不久亡国。

(1)这两首怀古诗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4分)

(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分)

13.名句默写(6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开放:现代城市的本质

顾土

“人并不绝对需要一座都城。”这是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

我也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我也不大愿意住在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互不相识的都市,但是,既然已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而且还是自诩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靠近的城市,我又不能不期待早日遇见现代城市所蕴涵的一些优点,或者叫做长处。

在现代城市的长处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开放,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本质,因为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孕育城市的现代化。

国际,是当今我们四周最常见的称呼。但是,我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游览,很少见到国际这样的称呼,只是当机场分国际国内航线时才冠以国际。有些国家的人似乎还不大喜欢国际这个叫法,大约国际和开放是那里的本性,好比吃饭喝水一样,用不着刻意提示,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本土性传统化和地域特色,在他们的眼里,本土、传统、地域与开放互不排斥,而且越是如此越足以吸引别人。

  村寨可以是封闭的,本乡本土,同宗同族,除了兵荒马乱、流民迁徙、入赘招亲,难得有外人进来。前现代的城市也可以是半封闭的,交通不便、安土重迁、自给自足,直至管束式的户籍制度、警惕式的生人政策、匮乏式的票证管理,都让城市处于排他的状态。现代城市则不同,任何一座城市,踏入现代门槛的标志就是多半人口来自外地,来自乡镇,来自其他国家和种族。吸引他们走进一座城市,是工作机会、商业机会、教育机会、居住机会、享受机会、服务机会、信仰机会,促发了欲望。只要不是短暂旅游的游客,当他们进入这座城市那天起,就成为这个城市的自然居民。

  这种开放,基于人们对平等的普遍认同,平等对待一切外来事物甚至异己,只有私人品评没有公共拒绝,只有个人判断没有社会排斥;这种开放也来自于人们对多元的信任,多元文化只会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发展;这种开放还源于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迁徙,自由就业,这些可以增加人的生活热情和对品质的期盼。

  真正的开放是尊重所有进入这个城市的人。可是,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陌生人、异己的人,并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这种尊重来自于理性,也表现在微小的细节中。

  在我去过的一些特别喜好标出国际的地方,为了表示自己的国际化,厕所特意写出WC,公共交通内还专门大讲英语。可是,这恰恰是一厢情愿。如果尊重别人,我们就应该知道,世界是多元的,有各种语言,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不讲英语。如果尊重别人,我们就应该从人性,也就是人的共性中寻找国际化的途径。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认识形象,一男一女两个小人才是国际通用的卫生间标识,所以,形象远比语言文字更通用。尊重别人,还促使我们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游客记地名的方式大多是目识,而非说和听,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不用说对外国人,即使对外地人,公共交通中以喊话报地名也是一种欺生的行为,所以,以屏幕显示才是最好的表现方法。

  在我们的许多城市里,公共交通经常忽然冒出来大站快车以及所谓的临时终点,这或许是一种解决交通工具拥挤的善意,但对外来人就是一种轻视和省略。直至现在,不用说中小城市,即使我们的一些号称国际化的大都市,咖啡馆、饭馆、餐厅里都不明白免费冰水的重要,而这已经是国际通行的习惯,也是多数外国人的习惯。

  开放还表现在理智对待对方。因为开放不是单向的,所以,当我们对某一种外来文化,或是饮食、或是习俗、或是生活方式,表示排斥、不满甚至以为是侵占时,首先应该考虑我们的饮食、习俗、生活方式在对方那里是不是也在大行其道?现在我们拒绝别人,别人下一步也可能拒绝我们,拒绝别人其实正是拒绝自己

我喜欢开放的城市,我愿意在我的周围每天都看见陌生的人流,因为我现在正住在大都市里,所以我必须接纳这一现代城市的本质。(《文汇报》2007-03-16)

14作者认为开放是现代城市的本质,从文中看它的基础是什么?怎样才是做到开放?(5分)

答:                                  

15文章第五段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6. 文章第十段中作者说“拒绝别人其实正是拒绝自己”,对此你怎样理解?(6分)

答:                                  

17. 文章开头引用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有什么好处?作者在前面说“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结尾又说“我喜欢开放的城市”,这是否矛盾?为什么?(7分)

答:                                    

                                    

五、语言表达(19分)

18.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学生陈静刚从内地到香港城市大学3个月,教授戴晖辉已融入香港社会十几年。在由一门课程考试构成的利益联结中,陈静拿出1万港币贿赂任课教师戴晖辉,戴则毫不犹豫将此事举报至廉政公署。不同的地域标签,使两人截然的选择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两地不同的反腐环境和公民意识。城大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5~2006年度该校共有481名非本地生,当中252人为研究生。多名城大教授表示,没有听说过有学生用钱贿赂教师,城大也没有这种风气,相信只是个别事件。但这一案件也对来港者熟悉和遵守香港的法律和社会规则带来警示。

请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及启示(不超过40字):             

                                      

                                    

1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写出与本故事主旨相吻合的成语(不少于4个)。(4分)

  喜鹊喜欢把巢筑在高高的树顶上,但秋风一起,便摇摇欲坠。喜鹊和孩子们蜷缩巢中,惊恐万状。

  有一种喜鹊自以为很聪明,在夏天未到之时,就想到了秋天。它预料到秋季肯定会刮大风。便不顾劳累将巢穴从高高的树项上搬到低矮的树桠上,新筑的窝巢真的是舒适安全。大风再也不会侵扰它了。夏天到了,浓密的树阴是歇凉的好去处。人们一抬头就看到了喜鹊的窝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轻易地掏到窝巢中的小鹊或鹊蛋。小孩子们也找来竹竿,争相抢挑巢里的小鹊和鹊蛋。

  可怜的喜鹊虽然考虑到了未来的灾患,却没看到眼前的危险,还是没能避过灾难。

成语(1)     (2)     (3)    (4)     

20.请你根据2006年8月25日云南盐津地震示意图,为当天的昆明某晚报写一则快讯。(不超过60字)(6分)

21. 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往往隐含理(情)趣,如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满瓶不动半瓶摇,意在告诫人们处世求学要谦虚。考生平时要深入观察并思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4分)

【创新示例】 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例如: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请参照划线例句,用“眉睫”以外的例子,再仿写两个句子。

22. 作文(60分)

请以“倾听自己的心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学科答题纸

11.①                                    

 

                                   

                                   

 

                                   

                                    

 


 


高一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C(怪(pǐ)

2. .B(A.不绝如缕,用错对象C.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不合语境D.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处应用拍手称赞)

3. A (B项,“自己”是代指“我”还是“老师”,表意不明。C项,“很高兴”的主语不明,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D项,句式杂糅,或改为“当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会很幸福,很快乐。”,或去掉句中的“时”。)

4.B

5. C

6. B  (让:责备)   7.B(A.于是/是 B.都表转折 C.凭藉/认为 D.主谓之间取独/提宾)    8. D( A.“学术”,学习游说之术。B.使某人富贵,使动用法C.接着一再)    9. A(B.苏秦的舍人C.张仪D.张仪)   10. A(“张仪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提醒他应该注意防范秦国进攻他的国家。”文中没提到。)11.略

译 文 

张仪是魏国人,最初曾与苏秦一道跟从鬼谷先生学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所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在学业完成以后,便去游说诸侯。一次,他在楚相那里赴宴饮酒,席散后,楚相发现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璧不见了,相府的幕客们都认为是张仪所为,说:“张仪这人,既贫穷又没有品德,偷相国玉璧的,一定是他!”于是众人捉住张仪,打了他几百竹板。张仪还是不承认,大家只好把他释放还家,妻子叹气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会遭到这般侮辱呢?”张仪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禁不住笑着回答:“舌头当然还在啰。”张仪说:“这就够了。” 

当时,苏秦已经说服赵王答应加入合纵盟约,与同盟各国结好相亲,但他又担心各国诸侯在秦的进攻下背弃盟约,从而招致盟约的破坏。他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你以前就与苏秦相好,现在他已经当权,你何不到他那里去,以谋求展现你的志愿?”张仪于是前往赵国,递上名帖请求拜见苏秦。苏秦却先已告诫手下人不替张仪禀报,又设法稳住他好几天,然后才接见他,叫他坐在堂下,赏给他的是仆人、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一再奚落张议说:“像你那么有才能的人,竟自己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我哪是不能够荐举你而使你富贵呢,只是因为你不值得收留啊!”苏秦就此推辞了张仪。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得到好处,谁知反而受到侮辱,气愤之下,想到各国诸侯都没有可以事奉的,唯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到了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告诉自己的门客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恐怕是比䘍上他的。现在我侥幸而先受到重用,但要说胹够掌握秦国大权的人,那只有张仪才行了。而他目下贫穷,没有进用的机会。我怕他满足于小利而不再求进叆,所以叫他来当面侮辱他,以此来激发他的意志。请你为我暗中帮动他吧。”苏秦将自己的扒算禀告赵王以后,拨出钱财车马,派人一路上暗暗跟随张仪,与张仪宿于同一个旅舍,逐渐接近了他,供给他车马钱财,凡张仪有所需用,都取出来供给他,但并不告诉他实情。张仪因此而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諸侯的大计。 

苏秦的门客至此便向张仪告辞,张仪说:“我靠你的帮助才得此显赫,正准备报答你的恩德,为甚么你却要离开我呢?”门客回答说:“我并不了解你,了解你的正是苏先生啊!苏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而破坏他的合纵盟约,认为非你不能掌握秦国大权,所以故意激怒你,然后派我暗中供给你的用费,这都是苏先生的安排。现在你已经得到重用,请让我回赵国回复苏先生。”张仪说:“唉!这些计谋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竟未能发现,我比不上苏先生是明白无疑的了!再加我新被任用,怎么可能打赵国的主意呢?请你为我答谢苏先生,只要在苏先生当权之时,我怎敢打赵国的主意呢。况且苏先生当政,我张仪哪有这个能力呢!”张仪在做了秦的相国后,写文书警告楚相说:“过去我跟随你饮酒,并未盗你的玉璧,可你却责打了我。你好好守住你的国家吧,我回头将要盗取你的城池!”

12. (1)韦诗写台城物是人非,寄托昔盛今衰的感慨;刘诗借古讽今,道出六朝灭亡缘于竞相豪华奢侈。 (意思对即可,4分)  .

  (2)韦诗: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 或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借阴雨、江草、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凄清而令人伤感的气氛。

 刘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盛,后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或直接发表议论,指出台城成野草是由于竞豪华。

(4分。各2分,答对艺术手法得1分,分析具体准确得1分。)

13.略

14.⑴这种开放基于人们对平等的普遍认同;这种开放也来自于人们对多元的信任;这种开放还源于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⑵尊重所有进入这个城市的人;理智对待外来文化。

15.对比,突出开放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16.①开放是双向的,单方面拒绝对方,是不理智的行为;②拒绝别人是一种自我封闭,也就隔断了自己与他人的交流;③拒绝别人的同时也会导致别人下一步报复性的拒绝。

17.⑴开头引用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①表明对城市生活的反思由来已久;②说明城市生活并非人类必然选择;③自然引出对现代城市文化的反思,去认识现代城市的优点。

⑵不矛盾;①作者不喜欢城市的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而喜欢开放的城市;②作者现在正住在城市里,并不否定城市的长处;③作者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能够真正成为开放的现代城市。

18.①折射出两地不同的反腐环境和公民意识。2分

②警示来港者熟悉和遵守香港的法律和社会规则。3分

19.【参考答案】百密一疏;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压缩能力。用成语揭示寓意,对喜鹊的行为持批评态度,不能加以褒扬。每个成语1分,计4分。

20.答案示例:我市东北方向约230公里的盐津县,今天下午13时51分发生5.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8.0皮、东经104.2度。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得分点:点明时间“今天下午13时51分”2分,地点,交代盐津与昆明方位关系1分,震级“5.1,,

1分,震中“北纬28.0度、东经104.2度”1分,“日前尚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1分。时间如用“2006年8月25日”、“8月25 日”,或没有出现“13时51分”,不给分;如用“25日13时51分”,给1分。震中没有交代具体经纬度,不给分。交代与盐津的方位关系时,如不用“我市”而用“昆明”,不给分。)

21. 【参考答案】 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