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试题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 张米花 审核人 周晓光
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语文的海洋里,你用十六七岁的激情向青春举杯,你在阅读经典中获得了教养,你在家园之思中得到了精神的滋养。在语文的滋润下,你开始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就让我们开始这100分钟思考的旅行……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 (gě ) 寥落 (liáo ) 贫瘠 ( jí ) 安土重迁 (zhòng )
B.深邃 ( jù ) 给予 (gěi ) 灰烬 (jìn ) 方兴未艾 ( ài )
C.颤抖 ( zhàn) 惬意 ( qiè ) 粗犷 (kuàng) 汗流浃背( jiā )
D.欷墟 ( xī xū) 摭拾 (zhé ) 饿殍 ( piǎo ) 引吭高歌 (háng )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惆怅 狭隘 后悔莫及 接然不同
B.沉湎 不啻 怨天尤人 铩羽而归
C.戕害 吮吸 不记其数 妄自菲薄
D.蓊郁 涟漪 克尽职守 疲惫不堪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______在那里。
(2)对于“教养”也即精神与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_________和扩展。
(3)我们看见一只雌鹿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_________在白色的水中。
A.停滞 加强 湮没 B.停滞 增强 淹没
C.停止 增强 湮没 D.停止 加强 淹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他自己把腰束小,扮成茶花女,粉墨登场。
C.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简洁而挺拔地凸现了。
D.世纪之初,青年一代肩头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好高骛远,向着更高更强进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B.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C.随着时光的流逝,《瓦尔登湖》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美国文学中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D.能否增进知识,很重要的一点是广泛而有效地阅读经典的文章。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柳宗元、苏轼三人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作家。苏轼的散文恣肆汪洋,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豪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派风气,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C.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法家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赤壁赋》选段,完成7-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子愀然( 忧愁凄怆的样子 )
B. 固一世之雄也 ( 固然 )
C. 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D.哀吾生之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8、下列各句中的“于”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泣孤舟之嫠妇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顺流而东也 D.望西山,始指异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3分 )
三、(13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从 军 行
陈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①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三题任选两题)(4分)
①在《沁园春 • 长沙》一词中表达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这一问题的诗句是“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韩愈在《师说》中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生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劝学》一文中体现学习态度的语句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江南的春雪
鲁 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子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脱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并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③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雪眼烟俱净,山水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④雪虽然下得不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依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⑤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风花雪月;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⑥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⑦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止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更多,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
⑧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撒播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注】猷(yóu)
13、“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从文章第⑥段中可以看出“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分别具有什么特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看到眼前的雪,作者仿佛到了“梦幻般的童真年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章中引述一则王子猷的逸闻趣事,其用意和何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评“它撒播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这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4分)
17、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李老师的退休欢送晚会上说一段话,这段话中要包含下列歌曲名,顺序不分先后,表达对李老师的祝福。(要求:歌曲名和前后句子衔接自然,不超过60字)。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感恩的心》 《好大一棵树》 《好人一生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记录着成长的轨迹。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欢乐,有成功,有悲哀,也有失落。成长的过程是生命旅行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也是战胜自身脆弱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记录下成长时刻的那份心灵,将是人生永远的写真。
请你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请注意自己的书写,清爽整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以美的享受。
|
(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题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二(共27分,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3分 )
三、(共13分)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三题任选两题)(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欣赏(1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4分)
17、
六、作文(40分)
18、
题目:
200 | |||||||||||||||||||
400 | |||||||||||||||||||
600 | |||||||||||||||||||
800 | |||||||||||||||||||
高一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题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得分 | 18 | 9 | 13 | 16 | 4 | 40 | 100 |
第Ⅰ卷(选择题 共27分)
一、二(共27分,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A | B | B | D | C | C | B | A | D |
[选择题部分答案说明:]
1、深邃 (suì) 给予 (jǐ ) 颤抖 ( chàn) 粗犷 (guǎng) 摭拾 (zhí)
2、截然不同 不计其数 恪尽职守 5、A缺主语 B语序不当 D两面对一面
6、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3分 )
三、(共13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击败的地方吗?
②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11、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①(2分)
一、二两句对环境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1分),用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1分)。
②(3分)
“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使画面显得生机勃然(1分),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2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三题任选两题)(4分)
①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现代文阅读欣赏(16分)
13、承上启下 (2分)
14、(3分)
答案一:北国的雪:刚毅、坚强、浑厚(1分);江南的雪:娇气、羞涩、短暂(1分)。对比(1分)
答案二:北国的雪:好比北方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1分);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1分)。比喻(1分)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雪曾给儿时的“我”带来生活的乐趣。(1分)雪的洁白、晶莹剔透、纯正和儿童时代的纯真相似。(2分)
(2)用这个小故事说明“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这一观点,雪代表了人的内心追求。(3分)
16、(5分)
答题要点:(1)人应该陶冶自己的情操,(1分),人要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2分),
人们更要追求一种自然、纯洁、洒脱的美好境界(2分)。
五、语言运用(4分)
17、(恰当使用歌曲名,语句连贯、语意相关,符合主持人的身份和欢送会主题三个答题要点。)
示例:《好大一棵树》,在您绿色的祝福中,多少学生都希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这分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六、(40分)作文评分请参考高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