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4-5-11 0:11:05下载本试卷

高一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文本框: ————————————————————装————————————订—————————————线———————————————
 ※※※※※※※※※※※※※※※※※※※※※※※※※※※※※※※※※※※※※※※※※※※※※※※
 ◎◎◎◎◎◎◎◎◎◎◎◎◎◎◎◎◎◎◎◎◎◎◎◎◎◎◎◎◎◎◎◎◎◎◎◎◎◎◎◎◎◎◎◎◎◎◎
 ###############################################
 ※※※※※※※※※※※※※※※※※※※※※※※※※※※※※※※※※※※※※※※※※※※※※※※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2分,第Ⅱ卷108分,共150分(作文60分,其余9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A (liáo)望  蕈(tán)菌  訾(zǐ)詈  义愤填膺(yīng)

B 煤屑(xiè)   袅(nǐao)娜  肄(sì)业  蓊蓊(wěng)郁郁

C 稼(jià)樯  编纂(zuǎn)  诅(zǔ)咒  豁(huò)然开朗 

D 旋(xuán)风  真谛(tì)   变更(gēng) 不省(xǐng)人事

2 .选出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  )

A 斑驳   掂记   蟋蟋窣窣  应接不暇  嘻皮笑脸

B 凌辱   布署   所向披糜  责无旁贷  按部就班

C 隐晦   缔造   骇人听闻  浅尝辄止  卓有成效

D 赡仰   停滞   开诚布公  雕虫小技  发扬光大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夏秋之交,长江水位    涨了上来。

②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社会生活的那些岁月,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严重的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

A.逐渐  摧残  徜徉    B.逐渐  摧折  徘徊

C.逐步  摧折  徜徉    D.逐步  摧残  徘徊

4.选出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      (  )

A.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B.近期,市内各大报对十大杰出青年的报道连篇累牍,连一贯以街头巷尾的奇闻逸事为看点的个别小报也不得不选文登载。

C.到上海几次,都没时间到浦东去看一看,这次好不容易抽出半天时间到了浦东,所见也只能是凤毛麟角而已。

高一语文 第1页 共8页

 
D.个人的力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他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

5.下列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

A.想要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现状,我们可以多看看当代中学生写的一些作品,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B.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指挥着教育行为的一切环节:音、体、美——所谓“小三门”成了次要的课程。

C.不良的食物搭配不仅可以引发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中毒,如萝卜与橘子,白酒与柿子,牛奶与巧克力,牛肉与栗子,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等等。

D.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你听到了吗?你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着。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才不至于落伍。

B.由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C.最近,总公司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在这个活动中健全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D.为了“神州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航天总公司从1992年开始长征二号F型火箭研制起,就始终将可靠性、安全性放在首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

高一语文 第2页 共8页

 
  中国式“科学主义”的流行——对科学方法(特别是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以及认为主观与客观全然不可逾越与沟通的观念,对后一阶段的中国历史有着严重的影响。我在这里要略谈一下“科学主义”的流行对于中国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的影响。流行的科学主义对科学抱持的形象,不但不能提供对科学的本质及其方法更切实的领悟与理解所需的资源;相反地,它剥夺了中国公众获得这项领悟与理解的机会。由于主张“科学的基础不是依靠其题材而是依靠其方法”,并强调形式与机械方面的归纳法是科学方法的优先部分,中国的“科学主义”实际上颠倒了对于科学本质及其方法的先后秩序的正解。随之而来的结果则是,信奉“科学主义”的人们,极少愿意去发展经由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的实例来获得科学素养的意识;这些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则是通过一项对个人所关心的具体而专门的题材所产生的个人的知识而形成的。因此,在“科学与玄学”这一重要论争的灾难性后果中,理知训练的创造性传统,找不到扎根的沃土。因为,人们普遍地认为任何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归纳法的形式方面应用到自己的学科上去——并认为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探索活动——因此,他们不能了解如何形成理论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才真是学术研究的关键。所以,以一定价值次序为基础的(在这个次序中,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较有价值的东西,都有明确的认定)、训练有素的判断力,便没有合适的机会得以发展;相反地,一种没有次序的、相对主义的气氛流行了起来。在这样的气氛中不存在什么是中心,什么是边缘的问题,结果是考据校勘,导论式的叙述性著作,借学术之名传播自己所相信的教条的活动——而非对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根据学术训练的理论上的理解——便渐次变成为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最主要活动。

  克里福特·基尔兹(Clifford Geerlz)正确指出,当社会与政治危机加上了文化上因迷失方向而产生了文化危机的时候,那是最需要“意识形态”(ideo logy)的时候。“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然而,当中国知识分子,懂得了他们的过去的时候,他们将不会受处罚去重复过去的错误。现在他们必须好好安排今后的工作日程。

7.下列对中国式的“科学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对科学方法(特别是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以及认为主观与客观全然不可逾越与沟通的观念。

  B.指对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

  C.指认为主观与客观全然不可逾越与沟通的观念。

  D.指对科学方法(特别是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

8.对流行的“科学主义”的表现形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提供了对科学的本质及其方法更切实的领悟与理解所需的资源。

  B.主张“科学的基础不是依靠其题材而是依靠其方法”。

  C.强调形式与机械方面的归纳法是科学方法的优先部分,颠倒了对于科学本质及其方法的先后秩序的正解。

   D.极少愿意去发展经由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的实例来获得科学素养的意识。

9.不属于流行的“科学主义”造成的危害的一项是   (  )

  A.以一定价值次序为基础的、训练有素的判断力,便没有合适的机会得以发展。

  B.任何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归纳法的形式方面应用到自己的学科上去。

  C.一种没有次序的、相对主义的气氛流行了起来。

   D.考据校勘,导论式的叙述性著作,借学术之名传播自己所相信的教条的活动渐次变成为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最主要活动。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动力应引起重视。

  B.“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阻力不可忽视。

 C.“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具体分析。

  D.“科学主义”在现代化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阻力是可以消解的。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5分)

文本框: ¬¬¬ ※※※※※※※※※※※※※※※※※※※※※※※※※※※※※※※※※※※※※※※※※※※※※※※※※※※※※※※※※※※※
 ◎◎◎◎◎◎◎◎◎◎◎◎◎◎◎◎◎◎◎◎◎◎◎◎◎◎◎◎◎◎◎◎◎◎◎◎◎◎◎◎◎◎◎◎◎◎◎◎◎◎◎◎◎◎◎◎◎◎◎◎◎
 #############################################################
※	※※※※※※※※※※※※※※※※※※※※※※※※※※※※※※※※※※※※※※※※※※※※※※※※※※※※※※※※※※※
——————————————————装————————————订——————————线——————————————————

高一语文 第3页 共8页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眇小,笑而不言。后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循吏传》)

  注: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  )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彭城王韶定州      拜:授予官职

  B. 同心戮力,庶有乎     济:成功

  C. 卿名人也          邀:求取

  D. 后业断决之处       寻:不久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3.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孟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  )

高一语文 第4页 共8页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文本框: ————————————————————装————————————订—————————————线———————————————
 ※※※※※※※※※※※※※※※※※※※※※※※※※※※※※※※※※※※※※※※※※※※※※※※
 ◎◎◎◎◎◎◎◎◎◎◎◎◎◎◎◎◎◎◎◎◎◎◎◎◎◎◎◎◎◎◎◎◎◎◎◎◎◎◎◎◎◎◎◎◎◎◎
 ###############################################
 ※※※※※※※※※※※※※※※※※※※※※※※※※※※※※※※※※※※※※※※※※※※※※※※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1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 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 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 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因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1).给下面的句子在停顿的地方用“/”断。(3分)

天 保 初 清 河 王 岳 拜 司 州 牧 闻 业 名 行 复 召 为 法 曹

(2).翻译划线句子。(5分)

殿下左右可信任唯有孟业,愿专任之。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眇小,笑而不言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这首元曲情景交融,请你分析:

  (1)诗人写了那些秋景? (2分)

答:                                    

  (2)诗人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17 .默写(4分,每小题1分)

(1)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2)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3)       ,不仁;        ,不知。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五、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18分)

高一语文 第5页 共8页

 

高一语文 第6页 共8页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啼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驱都是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侬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不到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剿里,如果剿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粟地跳动抖搂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⑥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本文有删节)
18.文章依照不同的鸟给予自己的不同感受,把鸟分为四类,分别是:
                          (4分)
                         
19.第2段和第6段都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答:运用的手法是:         

在文中的作用是:                       
20.作者着力写了鸟给人的喜悦和鸟的生活的悲苦,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怎样的人生?(6分)
答:                              
21.对文章鉴赏不当的两项是( )( )(3分)
A.作者触景生情,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对鸟的种种感受。
B.作者爱所有的鸟,对鸟的悲苦给予深深地同情。
C.文章借对鸟的感受,抒发了对于自由、平等、博爱、幸福生活的怀念、追求的感情。
D.章逐层加以细致描写,内容丰富,层次井然。
E.这篇散文善于发挥联想,在写鸟的各种情态时,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了济慈、雪莱有关鸟的作品,联想到自己经历中有关鸟的种种镜头,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22.将下列5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怎样排列句序最恰当?(只填写句子的序号)(4分)

  ①一个人、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至少表明这个人、这个民族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②但是,与麻木相比,危机却显示了生机。

  ③如果时代生病了,一个人也许就只能在危机与麻木这二者中作选择,但愿他能正视危机,不要使自己在危机中麻木。

  ④诚然,与健康相比,危机是病态。

     ⑤人们常把“精神危机”当作贬义词语,一说哪里发生精神危机,似乎那里的社会和人已经腐败透顶。

  句序排列: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文本框: ¬¬¬ ※※※※※※※※※※※※※※※※※※※※※※※※※※※※※※※※※※※※※※※※※※※※※※※※※※※※※※※※※※※※
 ◎◎◎◎◎◎◎◎◎◎◎◎◎◎◎◎◎◎◎◎◎◎◎◎◎◎◎◎◎◎◎◎◎◎◎◎◎◎◎◎◎◎◎◎◎◎◎◎◎◎◎◎◎◎◎◎◎◎◎◎◎
 #############################################################
※	※※※※※※※※※※※※※※※※※※※※※※※※※※※※※※※※※※※※※※※※※※※※※※※※※※※※※※※※※※※
——————————————————装————————————订——————————线——————————————————

高一语文 第7页 共8页

 
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你的耐得寂寞决定你的忍性,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修改为:                                 

                                        

24.下面是内容不同的对联的上联,请任选一题按内容特点对出下联。(4分)

  (1)《虞美人》叹尽亡国恨,              

  (2)①辛勤结硕果,             

②国强千秋业,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机会,要多得多。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要用惟一的生命成就一种事业,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我们确定了“一”,就拒绝了九百九十九。拒绝如影随形,是我们一生不可拒绝的密友。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说明: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