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偏袒(tǎn ) 解剖(pāo ) 呻吟(yín) 长歌当哭(dàng)
B、喋血(dié) 租赁(lìn ) 浸渍(zì ) 博闻强记(qiáng)
C、瞋目(chēn) 激亢(kàng) 步履(lǚ ) 殒身不恤(xuè)
D、桀骜(ào) 屏息(bǐng ) 惩创(chuàng) 刻骨铭心(mí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溯 浮藻 廖廓 峥嵘岁月 B、屠戮 诽薄 笙箫 星辉斑斓
C、诅咒 立仆 谦逊 绿草如荫 D、微漠 踌躇 谄媚 叱咤风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⑴ 他最近在 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⑵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 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 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 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 而挺拔地凸现了。
A.收集 必须 珍视 简洁 B.搜集 必需 珍视 简洁
C.收集 必需 珍惜 简捷 D.搜集 必须 珍惜 简捷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人们被陈道明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绘声绘色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
B、他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浅尝辄止,拿不定主意。
C、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D、对于商贸欺诈行为,我们工商管理干部不能放任自流,当然,更不能随波逐流.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再别康桥》是他的重要作品
B、《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南下广州前夕所作,“沁园春”是曲牌名。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填到下列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的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氦。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氦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氦。这些氦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纺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氦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氦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氦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氦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氦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面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脚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7、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8、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纯氧排氦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吸纯氧排氦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氦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9、“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
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
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
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
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C、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以大易小,甚善。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失其所与,不知
若毒之乎?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与“越国以鄙远”句子中的“鄙”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及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樊将军以穷困来丹。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临危受命,最后,义无反顾地去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退秦师后,但子犯建议攻打郑国,顿时关系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最后才平息战争。
|
四、(25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
⑵、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 。
1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3分)
从内容看,都是写
的。
从抒情方式看,李诗 :
。王诗 :
。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表现的感情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2分)
李诗:
。王诗:
。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 携来百侣曾游。 。 恰同学少年, ;
, 。
⑵ 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 , 。
19、根据下列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4)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 ,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都 江 堰
余秋雨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苦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③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里,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④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⑤它的水流不象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在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象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晚辈。它,就是都江堰。
注:余秋雨近年出版散文集《文化苦旅》等,内容多是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称为“文化散文”
20、(1)第②段首先概述长城的伟大,“伟大”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2分) 因为它 。
(2)本文中“站远了看”和“味道”分别指的是:
和 。(不超过8个字)和(不超过15个字)(共4分)
21、第③段中从哪三个方面对都江堰和长城作了比较?(4分)
(1) (2) (3)
22、第⑤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长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这可以概括为:(6分)(各不超过15字) 长城
都江堰
23、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以反衬的手法贬长城褒都江堰,满怀激情地赞美了都江堰的千古功绩。
B、开始不写都江堰而写长城,是为下面更好地写都江堰做铺垫,因为二者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C、本文在评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时融进了自己的文化认识和感受,抒写了自己独特的见解。D、作者赞美都江堰,主要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长城只是它的小弟弟,是它的后辈。
E、作者着眼于造福人民大众的角度,鲜明的提出了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都江堰热爱和崇敬的感情。
24、作文(60分)
感动是一种品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也许有一位人物的行为感动了你,也许你曾对某个人物特别感兴趣,也许你正在关注某个人物,你的脑海中始终有某个人物的形象萦绕不去……请以“精神的坐标”为题目,写一写在你阅历中的这样一个人。
要求:
题目可以加副标题,字数不少于800字,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精神的坐标
| ||||||||||||||||||||||||||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C B A
D B C A D B A C D
第Ⅱ卷(共105分)
四、(25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译文 我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⑵、译文 范增多次对项王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佩带的玉玦来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默默地没有反应。
17、⑴、 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每处1分,共3分)
⑵、 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2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19、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澈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碧绿的小草;(仅供参考) (4分)
五(20分)
20、⑴、因为它 留下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2分)
⑵、从今天看历史 和 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深厚感觉(不超过8个字)
和 (不超过15个字)(共4分)21、⑴、规模 ⑵、时间 ⑶、功用(社会功用)(4分)
22、长城 突兀在外,讲究排场,缺乏活力 都江堰 润浸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各不超过15字)( 6分)
23、(BD)(4分)
24、作文(60分)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C B A
D B C A D B A C D
第Ⅱ卷(共105分)
四、(25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译文 我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⑵、译文 范增多次对项王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佩带的玉玦来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默默地没有反应。
17、⑴、 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每处1分,共3分)
⑵、 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2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19、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澈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碧绿的小草;(仅供参考) (4分)
五(20分)
20、⑴、因为它 留下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用原文回答)(不超过12个字)(2分)
⑵、从今天看历史 和 保持自然古朴,给人深厚感觉(不超过8个字)
和 (不超过15个字)(共4分)21、⑴、规模 ⑵、时间 ⑶、功用(社会功用)(4分)
22、长城 突兀在外,讲究排场,缺乏活力 都江堰 润浸延伸,朴实真诚,充满活力 (各不超过15字)( 6分)
23、(BD)(4分)
24、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