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期末检测题
说明:本题中g=10m/s2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 B.35N C.50N D.70N
2.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拳头击打墙壁,感到疼痛,说明墙壁对拳头有作用力
B.用拳头击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作用力
C.打篮球时,接球时球对手有作用力,手对球没有作用力
D.打篮球时,接球时球对手有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手
3.右图为重庆到秀山之间运行的旅游列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该列车的运动情况是:
A.0—1.5h内做匀加速运动 B.0—1.5h内做匀速运动
C.1.5—4h内一直向前做匀速运动 D.2.5— 4h内做匀减速运动
4.从1.8m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初速度为3m/s,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地点与抛出点之间的水平距是:
A.5.4m B.5m C.1.8m D.0.6m
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6.一个质量40㎏的学生,坐在秋千板上打秋千,秋千板离拴绳子横梁的距离为3m,如果秋千板经过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3m/s,此时学生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为:
A.520N B.400N C.380N D.280N
7.要使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下滑,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减小物体的质量 B.增大斜面的倾角
C.对物体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D.在斜面上物体A的后面靠放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体
8.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们的半径之比为3:1,周期之比是1:2,则:
A.甲与乙的线速度之比为1:3 B.甲与乙的线速度之比为6:1
C.甲与乙的角速度之比为6:1 D.甲与乙的角速度之比为1:2
9.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和
,经历的时间为
,则:
A.前半程速度增加3.5
B.前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4
C.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4 D.后半程速度增加3
10.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同时还受到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右的F的力作用,则该物体:
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左 B.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向右
C.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方向向左 D.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方向向左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12.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连有一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A球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静止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
A.A的加速度大小为
B.A的加速度为零
C.B的加速度大小为
D.B的加速度大小为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得分 |
答案 |
|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每空2分,共24分)
13.一位坐在正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他可以根据车厢里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的运动状态来判定火车是在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原来静止在桌面上的小球,如果静止不动,火车在做__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前滚动,火车在做__运动
14.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1.0m/s2,该质点在某1s内通过的位移为6.0m.则该质点在这1s未的速度为__m/s,在这1s前运动的时间为__s
15.一斜面长4.5 m,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6m/s.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__N,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cos37ο=0.8 sin37ο=0.6)
16.做以下三个实验: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B.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C.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要用弹簧秤的实验是 ;(2)要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是 (只填字母代号)
17.有一个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等分间隔,用该游标卡尺测量可以精确到_____mm;现用此卡尺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厚度的读数示意图,则物体的厚度为_____mm
18.
![]() |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_ m/s。②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得分 | ||||||
答案 | |||||||||||||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如图所示,有一根重G=17.3N的均匀直木棒,一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一根细绳系着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今测得细绳对木棒的拉力大小F =10N,细绳与铅垂线的夹角为30°。试求:
(1)地面对木棒的摩擦力
; (2)地面对木棒的支持力
。
20.如图所示,圆盘绕轴匀速转动时,在距离圆心0.8m处放一质量为0.4kg的金属块,它恰好能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被甩出,此时圆盘的角速度为2rad/s。求:
(1)金属块的线速度;
(2)金属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21.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恐怖主义袭击,恐怖分子劫持客机分别撞击了纽约的“世贸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中一架客机拦腰撞到世贸大楼的南部塔楼第60层地方,并引起巨大爆炸,大约1h后,南部塔楼部分轰然倒塌,灰尘和残骸四处飞溅,300多名救援警察和消防人员没来得及逃生。我们不妨设置一个情境:当处于倒塌部分正下方的地面人员,看到一块质量约为4×103kg的物块从高约245m处竖直掉下的同时到作出反应开始逃离需0.2s的时间,逃离的安全区域为离大厦70m外(实际的安全区要更远)。设该坠落物块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05s,物块落地后不再反弹,忽略人的加速时间,不计空气阻力。求:(1)地面人员要逃离大厦到安全区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奔跑?(2)该坠落物块对地产生的平均作用力多大?
22.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木板长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木板的最右端静置一质量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今用水平力恒力
一直持续向右拉木板,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滑块和木板加速度各是多少?(2)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力F作用的时间要多长?
命题:周天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C;2.A;3.B;4.C;5.B;6.A;7.B;8.B;9.C;10.AD;11.CD;12.B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每空2分,共24分)
13:匀速、减速;14:6.5、5.5;15:4、0.25;16:A、B;17:0.05、10.00(填为10.0可给1分)
18:1.18、1.93。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1)由平衡条件有:
(4分) 方向为水平向左
(1分)
(2)由平衡条件有:
(4分)方向为竖直向上(1分)
20.(1)金属块的线速度:=ωR=2×0.8m/s=1.6m/s (5分)
(2)根据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金属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0.4×0.8×4N=1.28N (5分)
21.(1)物块竖直下落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有: h=gt2/2 (2分)
故物块下落时间t=7s (1分) 人员逃离时间=7-0.2 =6.8s (1分)
地面人员要逃离大厦到安全区速度至少v1=70/ 6.8=10.3m/s (1分)
(2)该坠落块落地前速度v2=gt=70m/s (1分)
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2分) 又由运动学公式有:
(1分)
由上述各式代入数据解得:物块对地平均作用力F=5.64×106N (1分)
22.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
滑块的加速度
…1分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
木板加速度
… 1分
(2)
设F作用时间为t,
则有:…2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