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4-5-11 0:11:06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项本华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每小题3分,计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烟蔼  寒暄  冷嘲热讽  漫不精心    B.杜撰  蜂涌  察颜观色  逍遥自在

  C.璀璨  惘然  少不更事  沸反盈天    D.聒噪  凋弊  刨根究底  撒手人鬟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个发展委员会为_________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传统友谊做了大量工作。

②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_________形成的。

③至于它在蛹壳里面_________怎样变法,因为它始终保守秘密,所以到如今仍然没有人知道。

A.增强  逐步  究竟       B.增强  逐渐  毕竟

C.增进  逐步  毕竟      D.增进  逐渐  究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

B.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我们团支部是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不甘落后,首当其冲,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如何切实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B.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C.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展厅里陈列着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D.李字春、周笔畅、张靓颖、尚雯婕、谭维维等“超级女生”,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受观众所喜爱的超级明星,尤其受到中学生的追捧。

二、阅读《师说》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计9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其为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6.下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古之人不余欺也

7.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计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之徒,相如见而说之。以病辞,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娴雅甚都①;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②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③。相如身自着犊鼻,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①都:优美,漂亮。 ②第:只管。 ③炉:通“罏”,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也用作酒店的代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赀为郎,孝景帝  事:侍奉      B. 于是相如往,都亭  舍:住宿

C. 相如之临邛,车骑  从:跟从      D. 买一酒舍酒     酤:卖酒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相如归,家贫      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 ①慕蔺相如为人      ②相如与俱临邛

C. ①而家贫,无自业     ②窃闻长卿好之,愿自娱

D. ①故亲名之曰犬子     ②尽卖车骑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相如侍奉孝景帝期间,担任武骑常侍,并非他所喜欢的,孝景帝又不喜辞赋,终借有病为由辞去官职,旅居梁国。

B. 卓家的宴会司马相如本不愿去,后由于临邛县令的殷勤,不得已勉强前往。而这次宴会恰恰促成了他和卓文君的爱情。

C.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卓王孙十分生气,不愿在经济上给以资助,后两人回到临邛买了一间酒舍来维持生计。

D. 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度日,感到耻辱,闭门不出。后由于兄弟长者们的劝说,加之自己对女儿的同情,还是资助了钱物,使两人的生活比较富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8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宦游不遂,而来过我。”(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8分)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抓住,送带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思念还在鄜州的妻小,并有感于社会之动荡,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什么?(2分)

(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3分)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5)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五、(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①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②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④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⑤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⑥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⑦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某些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4.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请说明下列这个比喻句所表达的内涵。

“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3分)

答:                                     

15.文章第六段,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么作者所追求的“丰富的安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请用原文回答)(4分)

答:                                    

16.文章结尾,作者引用的莎士比亚名言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7.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陈述。(6分)

  答:                                    

六、(15分)

18.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并把排列后的序号写在横线上。(4分)

  ①然而这才不过是三月底

  ②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吟唱

  ③一到南国,情调便迥然不同了

  ④夜间草丛和树梢流动着的萤火

  ⑤北方才是暮春

  ⑥更给你带来了不少夏天的气息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写下列句子。要求:①另选描写对象 ②句子结构与例句相似。③内容有一定的哲理。(5分)

  蜜蜂和蝴蝶虽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奉献的是甜美的生活,虚度者留下的是生活的垃圾。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发挥想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拟三条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活泼、富有文采。(每小题2分,共6分)

 (1)(从运动员角度)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精神面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观众角度)表现观众对运动员的热情期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的角度)表现这次体育盛会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和谐”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8分)

11.(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计10分)

(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5)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五、(17分)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4分)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1)(从运动员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观众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语文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C  6.A  7.B  ⒏ C 9. B ⒑ D

附参考译文: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爱读书,学习剑术,所以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叫犬子。司马相如学业完成后,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叫相如。他凭借资财出任郎官,侍奉孝景帝,担任武骑常侍,这不是他所喜好的。适逢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候梁孝王来京城进见,跟随梁孝王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等,司马相如见到他们很高兴,就借有病为由而辞了官职,旅居梁国,梁孝王让他和众儒生住在一起,司马相如有机会和儒生们、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值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家,可是家境贫寒,没什么用来用为自己的产业。他平素和临邛县令王吉关系很好,王吉说:“你长久在外行游求官,不顺心,就来探望我。”于是司马相如前去,住在城内的都亭中。临邛县中有很多富人,卓王孙家就有奴仆八百人,程郑家也有几百人,他们两人就互相商量:“县令有贵客,我们准备酒食招引他来。”一并请了县令。县令到来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司马相如推称有病不能前去,临邛县令就不敢尝一下酒食,亲自前去迎请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不得已,勉强前往,他一落座便让满座的人都为他的风采倾倒。饮酒正畅快尽兴时,临邛县令向前进献琴说:“我私下里听说长卿喜欢弹琴,希望用它来自助欢娱。”司马相如推谢一番,弹奏了一两曲。当时卓王孙有位女儿叫文君,刚刚守寡,喜欢音乐,所以司马相如假装和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引诱她。司马相如到临邛时,有车马跟随,又仪表雍容娴雅,十分漂亮;待到在卓家中饮酒,弹奏琴曲,卓文君偷偷从门缝中看他,内心高兴并喜欢上了他,又担心不能和他相当。弹琴结束后,司马相如私奔。司马相如就和她急忙赶回成都。他家里穷得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竖立。卓王孙始终不听从。卓文君过了一段长时间,感到不快乐,说:“长卿你只要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还足够用来维持生活,何至于使自己苦到这个地步呢?”司马相如就和她一起到了临邛,卖掉了他们的全部车马,买了一间酒舍来卖酒,而让卓文君主持酒铺买卖。司马相如自己身穿犊鼻裤,和雇工们一起工作,在街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说了,感到耻辱,就闭门不出。兄弟们和临邛的长者交相劝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你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卓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 ,长卿本来厌倦宦游,虽然贫穷,他的才能足可以作依靠。况且又是县令的客人,为什么惟独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就分给卓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购买了田地房屋,成为了富人。

⒒ (1)素:平素,一向;善:关系友好,亲善;遂:顺利;过:探望,拜访。(4个得分点各1分,每错一个扣1分。句意不通顺也应扣1分)全句翻译:(他)平素和临邛县令王吉关系友好,王吉说:“你长久在外行游求官,不顺心,就来探望我。”(2)略(3)略

12.(1)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晶莹的双臂洒上清寒。(2分)(2)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女儿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3分)(3)夫妻团圆,安史之乱尽快结束,人民不再流离失所。(3分)   13.略

14.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的更深邃,追求的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地平静。(3分,意思接近可得全分)

15.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4分,4点,答出三点可得全分)

16.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4分,若直接肯定要有精神价值得3分)

17.生活的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亲情的安静: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精神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6分,4点,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18.(4分)③⑤②④⑥①

19.(5分)例:黄鹂和知了虽然都在树上鸣叫,但一个在奉献音乐,一个却在制造噪声。奉献音乐的得到的是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制造噪声的得到的是人们的嘲笑和厌恶。

20.(6分)示例:(1)我们微笑着走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信心百倍精神抖擞  奥运赛场勇争第一。

  (2)北京拥抱你;古老的民族永远为你喝彩;热情的北京企盼你闪亮出场。

  (3)北京因你而自豪  你使北京更骄傲;传承奥运文明  历史永远铭记;绿色文明因你而流光溢彩;科技文明因你而发扬光大;人文精神因你而升华。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