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语文必修3模块考试试卷

2014-5-11 0:11:07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语文必修3模块考试试卷

命题人:金 艳  审核人: 李生卫

说明:全卷共七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10小题,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启(dìng)  (shū)祸  孟(zōu)  列(guān)  茕(qíng)孑立

B、巡(jiào)  参(chéng)  (gāng )风  攻 (jié)  残羹冷(jiǚ)

C、(jī )粉   (tí )骑   (yōng)蔽  疏(jùn)   命运多(chuǎn)    

D、缱(juǎn)   (shē)帐  (chù)恶   (wěng) 颈  层峦叠(zh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汲水  揉躏  羁靡  销声匿迹    B、蹒珊  趿拉  取缔   班驳陆离

C、吸慑  掳掠   荒冢  勃然大怒    D、谥号  滞笨  骐骥  经世致用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C、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D、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

B、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C、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

D、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文化传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B、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泻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C、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D、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郭沫若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刘白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在其近70年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共发表作品50余部400多万字,有多种作品被译成英、俄、德、缅甸等文字。主要作品有《红玛瑙集》、《第二个太阳》等。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北虽敬,实则愤怒。

A、卒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C、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璧有瑕,请指示

C、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夫晋,何厌之有?

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卒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不者,若属皆为所虏/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之记/贾家庄几巡徼所陵迫死

D、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11—13题。(3小题,共16分。)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②”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二)二十四年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③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史记·秦本纪》)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

(1)焉用亡郑以邻            (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

(3)且君尝晋君赐矣           (      )

(4)济而夕设版焉,           (      )

(5)秦伯,与郑人盟           (      )

12、在两段文言语段中,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相同理由是什么?(3分)

答:                                     

                                       

13、把下列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②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                                         

③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

译文:                                        

三、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14—17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小节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抛来:                               

(2)抛给: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句话的内涵。(2分)

答:                                    

                                                                       

16、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的内涵。(2分)

答:                                    

                                        

17、第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8—21题。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遇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18、文中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为什么连说三个“没有”?(3分)

答:                                     

                                                                     

19、“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个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20、“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21、作者以“半张纸”为题目,对情节的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                                     

                                      

五、默写及古诗鉴赏(2小题,共12分。)

22、根据课文填空。(每格1分,共6分。)

(1) 我问,                  。    (《发现》)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    (《五人墓碑记》)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谏太宗十思疏》

(4)             ,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5)             ,不知其几矣!       (《指南录后序》)

(6) 吾所以为此者,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本诗情寓景中,请从诗的前两句中选择一个意象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答:                                    

                                        

六、语言运用题(3小题,共10分。)

24、仿照下面划线部分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组句子,要求含义、句式和修辞手法与划线部分保持一致。(4分)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风雪,我就是一棵傲霜斗雪的青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一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      营业员:卖完了。

读者:还有哪一家书店可能有这本字典?     营业员:不知道。

读者:贵店什么时候再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非常明确,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读者听起来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营业员的回答能否换一种说法,基本意思相同,却能让读者感到亲切?(3分)

答:(1)                                   

  (2)                                  

  (3)                                    

26、高一(1)班的同学为广播站写了一篇广播稿,表扬为班增光的同学。文稿中共有五处表述不当,请你任选三处进行修改。(前一格填写序号)(3分)

①在今天的学校校运会上,②我们班(高一(1)班)的运动健儿奋勇争先,③经过了大家的顽强拼搏以后,④取得成绩喜人。张国雄获男子跳高冠军,并打破了学校记录;李燕获得女子400米和100米第一名。⑤他们出色的表现,为班增了光。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些勇于拼搏的同学。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七、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还有人说,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C(A列(guàn) 茕(qíong)孑立   B参(shèng)  残羹冷(zhì)

D缱(quǎn)  (wěn) 颈)

2、D(A、躏:蹂  羁:縻  B、蹒:跚  C、吸:摄 )  

3、A(A、“千钧一发”改为“雷霆万钧”)

4、B(A、“减倍”改为“减半”C、缺少宾语“……的好场所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5、D(A、小括号放句号内B、句号放引号内C、“露穷”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6、C(“编年体”改为“纪传体”;“郭沫若”改为“鲁迅”)

7、A(例句与A均为名词活用做状语;B为意动;C为名词做动词;D为使动)

8、C(C“邂逅”古义今义均指没有事先约好,偶然相遇;A“私人”古义为党羽,今义为与“公家”相对的个人;B“指示”古义为指出来给……看,今义指上级对下级的指令;D“非常”古义为不寻常,今义为程度副词,很)

9、B(例句与B 句均为被动句;A为定语后置;C为宾语前置;D为介宾短语后置)

10、A(A“以”均为“因为”;B前一个“且”为“将要”,后一个“且”为“并且”C前一个“为”为“替”,后一个“为”表被动;D前一个“因”为“趁机”,后一个“因”为“就”)

11、(1)陪:增加 (2)行李:外交使节 (3)为:给予 (4)朝:在早上 (5)说:通“悦”,高兴 (1个1分)

12、灭亡郑国会使晋国增加实力,这样相对秦国的实力就变小了,可见灭亡郑国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是有害的。(大意答出即可)

13、(1)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使秦国受损来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

(3)灭亡郑国使晋国实力增强,对于晋国是得到(利益)了,但是(对于)秦国没有好处。

14、(1)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不带不良动机和目的。

(2)抛给:有不良目的或企图的把东西给予特定的对象。

15、指如果中国只是送去而不拿来,那么终究有一天我们将送得一无所有,我们的子孙将无以生存,沦为亡国奴。

16、指拿来主义者应该要积极动脑思考,识别精华与糟粕,独立自主地加以选择。

17、运用了类比论证,对国民党的“送去主义”进行辛辣的讽刺,指出其行为的可笑及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18、明着写的是看东西,潜意识是在寻人。三个“没有”写出了“他”寻寻觅觅、留连不忍离去的情态。

19、不但写出了泪流满面,视线模糊的情状;更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悲痛得如同溺水要窒息般的感受。

20、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主人公已经拥有过人生中最宝贵的幸福,即使失去也了还有些安慰,还有许多人连这一点都无法拥有。

21、“半张纸”是全文的线索,将两年的生活贯穿起来,可以避过许多“过程”的交代,进行跳跃式的描述,详略自由。

22、(1)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4) 余若将不及兮    (5)予之及于死者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1)“野草花”,增添了景色的荒僻之感,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或:“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找出意象1分,简要分析2分)

(2)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2分)

24、报我以崎岖,我就是一座坚强挺立的大山; 报我以雷电,我就是一只搏击长空的海燕。

25、(1)不好意思,刚刚卖完,您来早一点就好了。

(2)对不起,这我不大清楚。

(3)这我说不准。不过书要到了,我们会在书店门口公布消息的。

26、①删去“学校”;②我们班(高二(1)班)改为“我们高二(1)班“;③删去“以后”;④改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⑤改为“他们表现出色”。 

27、略

参考答案:

1、C(A列(guàn) 茕(qíong)孑立 B参(shèng)残羹冷(zhì) D缱(quǎn) (wěn) 颈)

2、D(A、躏:蹂 羁:縻 B、蹒:跚 C、吸:摄  

3、A(A、“千钧一发”改为“雷霆万钧”)

4、B(A、“减倍”改为“减半”C、缺少宾语“……的好场所D、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5、D(A、小括号放句号内B、句号放引号内C、“露穷”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6、C(“编年体”改为“纪传体”;“郭沫若”改为“鲁迅”)

7、A(例句与A均为名词活用做状语;B为意动;C为名词做动词;D为使动)

8、C(C“邂逅”古意今义均指没有事先约好,偶然相遇;A“私人”古意为党羽,今义为与“公家”相对的个人;B“指示”古意为指出来给……看,今义指上级对下级的指令;D“非常”古意为不寻常,今义为程度副词,很)

9、B(例句与B 句均为被动句;A为定语后置;C为宾语前置;D为介宾短语后置)

10、A(A两个“以”均为“因为”;B前一个“且”为“将要”,后一个“且”为“并且”C前一个“为”为“替”,后一个“为”表被动;D前一个“因”为“趁机”,后一个“因”为“就”)

11、(1)陪:增加 (2)行李:外交使节 (3)为:给予 (4)朝:在早上 (5)说:通“悦”,高兴 (1个1分)

12、灭亡郑国会使晋国增加实力,这样相对秦国的实力就变小了,可见灭亡郑国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是有害的。(大意答出即可)

13、(1)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使秦国受损来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这件事。

(3)灭亡郑国使晋国实力增强,对于晋国是得到(利益)了,但是(对于)秦国没有好处。

14、(1)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不带不良动机和目的。

(2)抛给:有不良目的或企图的把东西给予特定的对象。

15、指如果中国只是送去而不拿来,那么终究有一天我们将送得一无所有,我们的子孙将无以生存,沦为亡国奴。

16、指拿来主义者应该要积极动脑思考,识别精华与糟粕,独立自主地加以选择。

17、运用了类比论证,对国民党的“送去主义”进行辛辣的讽刺,指出其行为的可笑及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18、明着写的是看东西,潜意识是在寻人。三个“没有”写出了“他”寻寻觅觅、留连不忍离去的情态。

19、不但写出了泪流满面,视线模糊的情状;更形象表达了主人公悲痛得如同溺水要窒息般的感受。

20、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主人公已经拥有过人生中最宝贵的幸福,即使失去也了还有些安慰,还有许多人连这一点都无法拥有。

21、“半张纸”是全文的线索,将两年的生活贯穿起来,可以避过许多“过程”的交代,进行跳跃式的描述,详略自由。

22、(1)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4) 余若将不及兮    (5)予之及于死者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1)“野草花”,增添了景色的荒僻之感,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或:“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蕴涵了诗人浓厚的伤感之情。)(找出意象1分,简要分析2分)

(2)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2分)

24、报我以崎岖,我就是一座坚强挺立的大山; 报我以雷电,我就是一只搏击长空的海燕。

25、(1)不好意思,刚刚卖完,您来早一点就好了。

(2)对不起,这我不大清楚。

(3)这我说不准。不过书要到了,我们会在书店门口公布消息的。

26、①删去“学校”;②我们班(高二(1)班)改为“我们高二(1)班“;③删去“以后”;④改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⑤改为“他们表现出色”。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