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校标考试
试卷
命题人:朱广霖 审题人:薛亢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60分
第Ⅰ卷(共42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摭拾(zhí) 悠邈(mǎo) 寂寥(liáo) 悄声细语(qiāo)
B、慰藉(jiè) 哺育(bǔ) 木讷(nè) 自艾自怜(yì)
C、犄角(jī) 翘首(qiáo ) 偌大(nuò) 臧否人物(zàng)
D、灰烬(jìng) 贫瘠(jí) 颠簸(bō) 魂牵梦萦(y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攀援 遨翔 良辰美景 再接再励
B、搭讪 沉湎 真知卓见 出类拔萃
C、欷歔 静谧 瞠目结舌 怨天忧人
D、妥帖 敷衍 铩羽而归 毛骨悚然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只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_____我的事情。
(2)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_____。
(3)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妨碍 启动 品性 B、妨碍 起动 品性
C、妨害 启动 品行 D、妨害 起动 品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俗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教育部门纵有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单独承担这一关乎民族命运的重任。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国兰陵令。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D、曹文轩,江苏盐城人,中国当代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叶集》等。
二、科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呼吸被污染的城市空气对健康的危害可能比遭受核辐射更严重,这是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得出的结果。
英国研究者在对1945年日本原子弹爆炸以及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核辐射影响进行分析后指出,这些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可能还不如吸入被污染的城市空气、被动吸烟、过度肥胖等更常见问题的危害性严重。这项研究发表在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期刊《公共健康》上。
核辐射后果没那么严重?
研究发现,从风景优美的苏格兰高地城市因佛内斯搬到污染严重的伦敦市中心对健康的损害比选择生活在有核污染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更厉害。
l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200万人遭到核泄漏的威胁,9000人因为长期辐射而死亡,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核事故。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导致20多万人死亡。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核泄漏事件以及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遭受核辐射的后果并没有之前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终生吸烟者由于这种坏习惯可能平均损失1O年寿命,而那些在35岁时极度超重的人(体重指数BMI在40以上)可能平均损失4年到10年寿命。体质指数(BMI)的计算方式为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与此相反,那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在1500米高辐射区遭受到高辐射后只平均损失2.6年寿命。而如果跟一个吸烟的伴侣住在一起,那么这个被动吸烟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7%。与之相比,居住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伦敦市中心的死亡风险比住在因佛内斯增加了2.8%。
主持这一研究的英国生态学专家史密斯说:“暴露在核辐射下的幸存者的平均折寿程度比由于严重肥胖和主动吸烟导致的寿命损失小得多。”
史密斯曾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2日,他在伦敦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史密斯承认这一研究存在局限性,因为他没有研究更广泛的社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而后两者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更大。“尽管空气污染指数很高,但是生活在切尔西和肯辛顿两个区的人在英国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史密斯指出。
(选自《广州日报》2007年4月4日)
7、根据原文,下列对核辐射、吸入被污染的城市空气、被动吸烟、过度肥胖对人体的危
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终生吸烟者由于这种坏习惯可能平均损失10年寿命。
B、那些在35岁极度超重的人(体重指数BMI在40以上)可能平均损失4年到10年寿命。
C、那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在高辐射区遭受到辐射后平均损失2.6年寿命。
D、居住在伦敦市中心因吸入被污染空气的死亡风险比住在因佛内斯增加了2.8%。
8、从原文看,下列对“城市生活常见问题危害大过核辐射”的相关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呼吸被污染的城市空气对健康的危害远比遭受核辐射更严重。
B、吸入被污染的城市空气、被动吸烟、过度肥胖等比遭受核辐射受到的危害更严重。
C、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终生吸烟者和那些在35岁时极度超重的人平均损失的寿命远高于那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受到高辐射后损失的平均寿命。
D、城市空气污染危害大过核辐射这一结论没有研究更广泛的社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因素,因而是不正确的。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核泄漏事件以及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遭受核辐射要比在城市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更幸运。
B、如果跟一个吸烟的伴侣住在一起,那么这个被动吸烟者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
C、居住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伦敦市中心的死亡风险远比住在那些原子弹爆炸的高辐射区更高。
D、因为空气污染指数很高,所以生活在切尔西和肯辛顿两个区的人在英国是平均寿命最长的。
10、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风景优美的苏格兰高地搬到污染严重的伦敦市中心对健康的损害比生活在有核污染的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更厉害。
B、暴露在核辐射下的幸存者的平均寿命损失程度比所有严重肥胖和主动吸烟者的寿命损失小得多。
C、史密斯曾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这一研究结论是现实的、客观的。
D、切尔西和肯辛顿两个区的空气没有被污染,因而这两个区的人在英国是平均寿命最长的。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曰:“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伍胥遂亡。
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後,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
C、 不能无怨望 望:盼望
D、 赐粟五万石,爵执珪 爵:赏赐爵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曰诗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C、 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 伍奢是个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C、 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 江上渔父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因此不肯接受。
第Ⅱ卷(共118分)
15、翻译下列句子(共10 分)
(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3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4分)
四、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共6分)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无定河:黄河中流支流,在今陕西北部。
16、此诗三、四两句虚实对应,请浅谈其作用。(3分)
17、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名句默写(共10分)
18、(1)曾记否, , ?
(2) , ,圣心备焉。
(3)故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4)师者, 。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6)三军可夺帅也, 。
(7) ,任重而道远。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
瓦尔登湖:一个人的风景
16年前的春天,当我还是大二学生时,渴望“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明天的渴望成了永远的渴望。他身边遗留的四本书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9年前,《瓦尔登湖》的中文首译者徐迟先生,同样在“文化抑郁”中告别了尘世,不知他生命中还有多少渴望没有表现。我不知道他们与瓦尔登湖究竟有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瓦尔登湖是他们心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梦。
3年前,当我来美国工作后,我想有一天一定要到那个安静的湖边去散散步。但随着时光的逝去,我与所有的都市人一样,在奔波的生活中竟然抽不出一天闲散的时间,我感觉瓦尔登湖也渐渐成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今年6月里的一天,我终于推开了所有事情,从波士顿驱车前往瓦尔登湖,不仅是为了圆许久以前的梦,也是想要繁忙的生活中给自己一天放松的时间来冥想生命。
一个半小时后,我抵达了瓦尔登湖。当我真的踏上湖边那湿润的土地后,心情竟然久久难以平静。我不仅想到了梭罗,也想到了海子、徐迟,想他们真应该到瓦尔登湖来看看,那样他们也许就不会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了。哲人说,主动离开世界的人,大都在精神上不堪生活的重负,而在瓦尔登湖边,我感觉到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
150年前,28岁的梭罗摆脱生活中所有的羁绊,来到林木环抱少见人迹的瓦尔登湖畔,靠一柄借来的斧头,伐木造屋掘地种粮,过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他吃湖里钓上来的鱼和自己种出来的豆,不吸烟不饮酒。他精确计算出维持最基本生活所需的花费:造屋用去29元1角2分,生活一周需2角7分……推算下去,他发现一年中只需工作6星期就能挣足维持健康生活所需的金钱。他每天的日程是读书、思索和写作,用大量的时间享受自然。
遥想梭罗的生活,我感到惭愧之极。这么多年,我从北京到上海,从纽约到波士顿,经多年打拼,在很多人眼中也渐渐算成功人士了,有房有车,有不错的年收入,存款日益增多,但拥有这一切并没有使我的心灵真正安稳下来。我每天仍不停工作,想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站在瓦尔登湖边我真切地感悟到生活中的“更好”永远是彼岸,真的应该像梭罗一样简单生活在当下。梭罗在湖边生活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这段时间内,他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实验:遵循本性生活,确定什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他说:“身处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经营一种原始的流放式生活,这么做也许会有许多收获。”
他离开这里的时候,写出了传世的不朽之作《瓦尔登湖》。这样心境下流淌出来的文字,自然平静深湛。如微风徐徐吹过的瓦尔登湖面。
来到瓦尔登湖,怎能不去看那世界闻名的小木屋呢?小木屋离湖畔很近,顺蜿蜒湖畔走半分钟就到了。眼前小木屋显示出一种原始的感觉,斑驳的白桦木透出岁月的沧桑。推开散发古朴意味的木门,看到屋内只有一桌一床三把椅子,很难想象梭罗就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了两年,寻求一种极简朴的生活。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生命体验,证明一个人的生存所需其实真的很少很少,并设想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去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陷阱。
在瓦尔登湖边散步,我渐渐安静下来,渐渐体验到当年梭罗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中最简单原则的生命感悟,我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升华。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那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所以我们才一直苦苦追寻。其实,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梭罗选择了简单和淳朴,选择了瓦尔登湖的平静。于是他看到了忙碌生活背后人们所忽略的美景,便悟出了张开怀抱真诚面对大自然的意义。他说:“我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是生活会教给我而我却没有领悟到的,想知道假如我不到这里的话,当我临终时,会不会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毫无察觉。” (2005年8月30日《文摘周报》,有删改)
19、第2段中,瓦尔登湖为什么“渐渐成了我心中一个不可实现的梦”?(4分)
20、通过作者阐述的自我体悟,以及文中提到的海子、徐迟两位诗人看,“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实际上有两层含义。请分析这两层含义各是什么。(6分)
21、梭罗所说的“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原文思考回答。(4分)
22、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4分) ( )( )
A、对于海子与徐迟来说,瓦尔登湖成了他们“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以“自杀方式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因为精神上不堪生活的重负,但这不是深层原因。
B、当作者认识到生活中的“更好”永远是彼岸时,他觉得真应该像梭罗一样投入大自然中去简单地生活。
C、梭罗在物质文明时代,以原始的流放式生活来“收获”生命体悟,并启示人类:不应为追求自己的奢侈而无度地向自然索取,体现出深刻的生态伦理观。
D、“瓦尔登湖”在文中虚实相生,“每一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那是一个梦,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瓦尔登湖”指人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
E、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恬淡从容的文笔中渗入生命的思考与体悟,也属“心境下流淌出来的文字”,平静而深湛。
七、语言表达(共 14分)
23、 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24、依照例句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6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1)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
(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 。
25、下面是2008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识图形: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围绕图形内容,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至少两处运用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含标点符号)。(4分)
八、作文(共60分)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克雷尔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也成为生活中的米开朗其罗,使一些平凡人事,因赏识而截然不同。
以“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盐城市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次校标考试高一语文答题纸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每题3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每Ⅱ卷
1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3分)
(3)
(4分)
16、
(3分)
17、
(3分)
18、(10分)
(1)曾记否, , ?
(2) , ,圣心备焉。
(3)故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4)师者, 。
(5)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6)三军可夺帅也, 。
(7) ,任重而道远。
19、(4分)答:
20、(6分)含义一:
含义二:
21、(4分)答:
22、(4分)( )( )
23、(4分)
24、(6分)
(1)他的生活如 , , 。
(2)他的生活如 , , 。
25、(4分)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D
7、C(少了限定性词语“1500米”和“高辐射”)
8、C(A、B两项在原文中都只是强调其“可能”性多,D项在原文中强调的只是“存在局限性",并非“不正确”)
9、B(A项,“比……更幸运”理解错误;C项,“远比……更高”理解错误;D项,原文的关联词是“尽管……但是……”,这和“因为……所以……”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对)
10、A(B项,原文是“由于严重肥胖和主动吸烟导致的寿命损失小得多"。C项,研究者本人已承认该项研究存在局限性。D项,原文“尽管空气污染指数很高,但是生活在切尔西和肯辛顿两个区的人在英国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可知切尔西和肯辛顿两个区空气污染了) 11、C(“望”与“怨”同义,应解释为“怨恨”)
12、C(A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 D中的“乃”为连词,可译为“于是”)
13、C(③表现伍子胥知恩必报⑥表现伍子胥仇深似海、恨之入骨)
14、D(渔人应是一个见人危难,勇于相救,施恩不图报的君子。)
15、(1)大王怎么能仅仅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注意词语“谗”“疏”和固定结构“独奈何”的翻译)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志专一啊。
(3)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年方十七,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的学习过,不被时代风气束缚,向我求学。
16、“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虚实相对,枯荣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意到即可)
17、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18、略。
19、为了物质追求,成年累月地打拼,国内国外地奔走,想挣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忘却了什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意到给分)
20、含义一:物质上,“一个人的生存所需其实真的很少很少”,足够维持健康生活所需即可。含义二:精神上,要不断地对自己重新估价与定位,不必在心灵上极度失落,心理失衡。(均意到给分)
21、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中最简单原则。
22、B(“简单生活”不是指“像梭罗一样投入大自然中”)
D(并非“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23. 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24. 略。
25、示例:(1)刹那间,只见他右手抓住篮球,一个箭步,然后如大鹏展翅,腾空跃起,以千钧之力将球稳稳地扣入篮筐。
(2)东方神鹿王军霞象离弦之箭冲出了对手的“包围”,将她们远远抛在身后,在万米跑道上展现出万米红霞。
文言文参考译文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楚平王有个太子叫建,楚平王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费无忌做他的少傅。费无忌对太子建不忠心。平王派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亲。因为秦女长的姣美,无忌就急忙赶回来报告平王说:“这个秦女是个绝代美女,大王可以自己娶了他,再给太子另外娶个媳妇。”平王就自己娶了秦女,极度地宠爱她,生了个儿子叫轸,另外给太子建娶了媳妇。费无忌用秦国美女向楚平王献媚以后,竟因此诋毁太子建。平王也越来越疏远太子建,派太子建驻守城父,防守边疆。无忌又没日没夜地在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道:“太子因为秦女的原因,不会没有怨恨情绪,希望大王自己稍微防备着点。他将要进入都城作乱了。”楚平王就把他的太傅伍奢召回来审问。伍奢说:“大王怎么能仅仅凭拨弄是非的小人之臣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平王发怒,把伍奢囚禁起来,同时命令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太子建逃到宋国去了。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贤能,不杀掉他们,将成为楚国的祸害。”平王就派人召伍奢两个儿子,说:“你们来,我使你父亲活命;不来,现在就杀死伍奢。”伍尚打算前往,伍员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并不打算让我们父亲活命,担心我们逃跑,产生后患。我们一到,就要和父亲一块处死。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呢?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去,借助别国的力量洗雪父亲的耻辱。一块去死,没有意义呀。”伍尚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你能报杀父之仇,我将要就身去死。”伍尚接受逮捕后,伍子胥就逃跑了。到了昭关,昭关的官兵要捉拿他们,追兵在后。到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翁乘着船,知伍子胥很危急,就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过江后,解下随身带的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把它送给您老人家。”渔翁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赏给粮食五万石,封给执珪的爵位,难道是仅仅值百金的宝剑吗?”不肯接受。吴王僚刚刚当权执政,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国内有野心,想杀死吴王僚而自立为君,就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五年以后,楚平王死了,轸竟然继平王即位,这就是昭王。公子光就命令专诸暗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自立以后,就召回了伍员和他共同策划国事。阖闾四年(前511),吴国攻打楚国,伍子胥在豫章打败了楚国的军队。阖闾九年(前506),出动了全部军队和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经过五次战役,就打到了郢都。楚昭王出逃,伍子胥搜寻昭王,没有找到,就挖开楚平王的坟,拖出他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才停手。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 二等 (15-11分) | 三等 (10-6分) | 四等 (5-0分) | ||
基础等级 | 内容20分 |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
表达20分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 |
发展等级 | 特征20分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