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15分)
1.请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一格1分,共9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云无心以出岫, 。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4) ,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紫绢(xiāo) 悄(qiāo)然 萌蘖(niè) 孽(niè)根
B.付梓(xīn) 莘莘(shēn) 懈(xiè)怠 槲(hú)寄生
C.醴酪(lào) 炮烙(luò) 玉笏(hú) 葱(cōng)茏
D.流岚(fēng) 枫(fēng)叶 佝(gǒu)楼 苟(gǒu)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个下里巴人。
B.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C.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D.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评头品足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下列各项中破折号前后的熟语意义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敢怒而不敢言——刮目相看 往者木可谏,来者犹可追——惩前毖后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
C.三驱以为度——网开一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秋毫无犯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二、阅读和鉴赏(普通中学做一、三、四、五、六题,重点中学做二、三、四、五、六题,赋分已在答卷纸上标注。共50分)
(一)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
5.对“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埋葬了别里科夫,人们为什么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指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人们受过作家屠格涅夫和民主主义革命者谢德林的影响。
B.别里科夫虽是使人讨厌,但他的死去,仍然使人感到有些忧伤。
C.那样的社会,令人感到窒息,人们表面上显露谦虚的脸相,实则却变得虚伪起来。
D.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旧存在,且势力十分强大。
7.文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要解救无数像别里科夫这样装在套子里的人。
B.产生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的社会制度依旧存在、没有改变。
C.旧制度下,总是有维护旧秩序、旧事物的顽固守旧者。
D.别里科夫虽己死去,但其阴魂不散,他那种僵化的思想,依然束缚着人们的生活。
8.文段中的“旧样子”指的是
(二)尽管海离古中国人很遥远,但它那无与伦比的浩瀚、开阔、无涯,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却依然是有深切的印象和较为真切的感受的.如《庄子·秋水》篇即载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注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情溢言表,流溢出对大海辽阔无垠之壮观美貌的惊羡、叹服和由衷崇敬.
那么,大海何以竟能拥有如此之特征呢?对此,人们的认识几乎是不约而同、众口一词.如老子即确认:“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管子·形势解》则坚信:“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李斯也发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难看出,不论是“善下”的颂辞,还是“不辞”、“不择”的赞语,归结为一点,即都是出于对大海坦然谦逊的神态,无可限量的包容襟怀的透彻理解和由衷敬佩。而庄子为此所作的总结尤足珍重,他借用北海的口吻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其对大海的独特性格、完善特征、优良品质的刻画,都可谓入木三分,从而使人们一目了然,进而心领神会。所以,汉许慎便给“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天池也,以纳百川者.”别外,值得我们予以特别指出的是,庄子在这里还由海的包容襟怀引申出了海的永恒无息,其理论逻辑是海的生命之源既永无枯竭之时,则海的生命也将永葆无限的活力.后世相恋笃深的情侣们以“海枯石烂”来盟誓自己的爱情永世不渝,正是借助了海的永恒无息这层意义。
9.大海为什么会引发古中国人的“凉羡、叹服和崇敬”的感情?用六个字加以概括。
10.庄子借用北海的口吻从哪些方面对大海进行了刻画?(不超过15字)
11.老子、管子、李斯、庄子等分别用不同的语言对大海进行了赞颂,把这些不同的赞语分成三点加以归纳(不超过30个字)
12.对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有哪几项?( )
A.《庄子·秋水》篇用寓言的形式,通过河伯的白我解剖,赞颂了大海的辽阔无垠。其中的“大方之家”指仪态万端的人家。
B.大海所以辽阔浩大是因为它“善下”“不辞”、“不择”,正因如此,百川才能归大海。
C.庄子、老子、管子、李斯等人心日中的大海,己经是人格化了的人海,甚至是以圣哲的 姿态出现的。
D.节选的文字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E.节选的文字既有文学的形象性,义有深刻的哲理性。
(三)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3.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14.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
15.这段主要采取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既会讲面子,必然也会丢脸。猴子戴上了花花绿绿的面具,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耍戏,的确是得意非凡.一旦戏毕了,锣鼓声停止了,就仍旧要露出一副毛脸来。这可以叫做五分钟的英雄美人,一辈子的禽兽。
表里不一致的把戏,在观众面前,迟早总要被揭穿。不是货真价实的英雄美人,不能对人民永远遮住那凶恶、丑陋,其实也很寒怆的面孔。希特勒曾挂过一块英雄脸,说要为欧洲,以至于为人类防止什么什么主义的灾害,现在丢脸了,谁都看见原来他自己才是专门制造灾害的恶魔……清朝的慈禧太后一一专制主义的老妖精,曾戴上了美人脸来欺骗人民,说就要实行宪政,开放民主了,但人民都知道那是装门面的假招牌,所以不久之后,就来了辛亥革命,让她连她的面具一同完蛋!
要辨别英雄美人的真和假,最好的方法,就是打一盆水来,看他肯不肯“洗脸”.挂上去的英雄脸壳和涂脂抹粉的美人,越洗必然越丑陋不堪,如某是冒牌货,你立刻就可以欣赏到他那一副“恐水病”的神情.就为着这原因,专制独裁者才要仇视言论自由.真正的英雄美人,脸上的光彩,全是本来健康血液的表现,不同于只有外表的泥菩萨,一洗之后,恰恰可以把污浊的空气中所染上来的某些尘土涤净,光彩就会更焕发起来。因此,真正的人民英雄,应不怕“天天洗脸”,不怕被指出缺点,不怕自我批评.怕批评,怕丢脸的人,在我们中间,也还不是没有。有了这样的毛病,虽并不表示就是猴子,但也可能是进化不够,在身上遗留了某些猴性.
16.第二自然段中“让她连她的面具一同完蛋”中的“面具”是指什么?
17.第三自然段中的“一盆水”和“洗脸”各比喻什么?
18.文章最后一句“但也可能是进化不够,在身上遗留了某些猴性”的含义是什么?
(五)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巨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类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9.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A.沛公旦日丛百余骑来见项王” B.外连衡而斗诸侯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
20.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击沛公于坐 农人告余以春及
B.若属皆且为所虏 既自以心为形役
C.庄则入为寿 此亡秦之续耳
D.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亚父者,范增也。
2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朝后,为了争夺天下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B.这两小节主要写了鸿门宴上的斗争,故事节奏发展很快,项、刘双方的矛盾和项羽内部的矛盾错综交织,使情节跌宕起伏,气氛几起几落,是全文的高潮。
C.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接着是刘邦,范增南向坐,是第三位,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姐,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2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六)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②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23.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②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句子中“于”字与“郑人游于乡校”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5.翻译: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26.在对待民怨的问题上,子产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名回答)
三、表达(5分)
27.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这是两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如果让你在“母亲节”或“父亲节”的时候,给母亲或父亲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对他们的一份感激,你会写些什么呢?请拟一则有特色有个性的短信,可觉悟款款、可轻松幽默……风格自选,不超过70字.
四、作文(30分)
28.酸甜苦辣咸,每一种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人生百味,喜怒哀乐,每一种情感都令人难 以忘怀.面对高山流水,大漠孤烟,异域风情,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人间真情,别离新愁……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值得我们咀嚼回想.
请以“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感情真挚.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卷纸
一、积累和运用(共15分)
1.请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一格1分,共9分)
(1) ,
(2) 。
(3) ,
(4) , ,
(5)
2. (2分)3. (2分)4. (2分)
二、阅读和鉴赏(普通中学做一、三、四、五、六题,重点中学做二、三、四、五、六题,赋分已在答卷纸上标注。共50分)
(一)(普通中学学生做)(每题2分,共8分)
5. 6. 7.
8.文段中的“旧样子”指的是
(二)(重点中学学生做)(每题2分,共8分)
9.
10.
11.
12.
(三)(每题3分,共9分)
13. 14.
15.
(四)(每题3分,共9分)
16. “面具”是指
17. “一盆水”比喻
“洗脸”比喻
18.文章最后一句“但也可能是进化不够,在身上遗留了某些猴性”的含义是
(五)(每题3分,共12分)
19. 20. 21.
2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文: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六)(每题3分,共12分)
23. 24.
25.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译文:
26.子产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名回答)
三、表达(5分)
四、作文(30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共15分)
1.请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一格1分,共9分)
(1) 俯察品类之盛 , 所以游目骋怀
(2) 鸟倦飞而知还 。
(3) 位卑则足羞 , 官盛则近谀
(4) 鼎铛玉三石 , 金块珠砾 , 弃掷逦迤
(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 C (2分)3. B (2分)4. A (2分)
二、阅读和鉴赏(普通中学做一、三、四、五、六题,重点中学做二、三、四、五、六题,赋分已在答卷纸上标注。共50分)
(一)(普通中学学生做)(每题2分,共8分)
5. C 6. D 7. A
8.文段中的“旧样子”指的是 沉闷抑郁的生活。这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疯狂镇压人
民所造成的郁闷恐怖气氛。
(二)(重点中学学生做)(每题2分,共8分)
9. 浩瀚、开阔、无涯
10. 独特性格、完善特征、优良品质
11. 坦然谦逊、甘居百川之下;襟怀宽广、包容一切;永无枯竭、永葆活力。 (意思相近就可以)
12. A D
(三)(每题3分,共9分)
13. 荔枝的贮藏 14. 相同:都是“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
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15. 引用、列数字、举例子。
(四)(每题3分,共9分)
16. “面具”是指 慈禧太后“就要实行宪政、开放民主”的骗人的话
17. “一盆水”比喻 批评和自我批评;“洗脸”比喻 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
18.含义: 在革命队伍中有一些人,他们思想觉悟还不高,在身上还保留着落后的不敢进
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意识。
(五)(每题3分,共12分)
19. D 20. C 21. C
2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文: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六)(每题3分,共12分)
23. B 24. D
25.译文: 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去实行;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去改正。
26.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威以防怨。
三、表达(5分)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作文(3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