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期末联考试卷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
(出卷学校 普陀第三中学 出卷人 李中科)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kuò) 青荇(xìnɡ) 长篙(hāo) 漫溯( suò )
B 粗糙(cāo) 倾圮 ( qǐ ) 气馁(néi) 赎(shú)罪
C 慰藉 ( jí ) 享誉 ( yù ) 浪遏(è) 宁谧( mì )
D 虹霓( ní ) 魅(mèi)惑 蜕(tuì)变 恪(kè)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提名 金榜题名 代劳 以逸待劳
B.退化 蜕化变质 违反 违犯宪法
C.毕竟 必恭必敬 轻慢 轻歌慢舞
D.旁证 旁征博引 国事 共商国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 。
②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 的情况公诸于众。
③本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又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经过艰辛的探索, _____成功地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④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A 摸索 骇人听闻 终于 即使
B 探索 骇人听闻 最终 即使
C 摸索 耸人听闻 终于 倘若
D 探索 耸人听闻 最终 倘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一批爱国志士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北京大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地出现了。
B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 含有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具有醒脑提神,健胃强身,利水利尿等作用的饮料,儿童不宜过量,只能浅尝辄止地饮用。
D 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为了更系统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时间复习是必要的。
B、最近武汉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C、他除被责成作出深刻检讨外,并给留用察看半年,没收所受贿赂,扣发当月奖金的处理。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
6.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 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历史散文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语》、有国别体的《战国策》等,它们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
B、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足迹》、《背影》以及《荷塘月色》等。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为文坛著名的散文作家。
C、徐志摩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他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D、《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8.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鄙:以……为边邑
B. 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恶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供给
D.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10.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二、填空题和理解题(14分)
11.根据课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8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 。
(3)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4)微风过处, , 。
(5)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6)问君能有几多愁? 。
12.阅读下面唐诗,答题。(6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 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
。(3分)
(2)“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32分)
(一)阅读《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片断回答题目(10分)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3、“正因为这样”的“这样”指代的是( )(2分)
A.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C.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D.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
14、对本段内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论述马克思遭到敌人的嫉恨、诬蔑、诽谤、诅咒
B.论述马克思受到无产阶级的尊敬、爱戴
C.论述了无产阶级与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D.论述马克思没有私敌
15、“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2分)
A.他的敌人很多,不必只有一个私敌。
B.他的敌人多是可能的,但私敌是不必要的。
C.他虽然有许多敌人,但不一定有暗中的敌人。
D.他可能有众多的敌人,但没有一个是因个人仇恨而结成的,他所反对的是整 个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
16、这一段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__手法。(1分)
17、马克思对阶级敌人的攻击“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表现了马克思____________ 。(3分)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断回答题目(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8、解释下列四个加点字的意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孰视之 ——— 朝服衣冠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暮寝而思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20、下列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陈涉者,阳城人也。
B、 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C、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贾生,洛阳之少年。
21、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②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了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不时抬手看看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与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就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仇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妒嫉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地独自煎熬。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间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呢?
22.为什么说:“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 呢?(2分)
答 。
23.第四段中“棋谱和外语”指的是什么?(2分)
答: 。
24.文中“象棋的故事”和售票员的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说说它们分别表明了什么意思?(可引述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
答:①叙述“象棋的故事”是为了表明:
②列举售票员的例子是为了表明:
2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开联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物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使人受到启迪。
B.人进了监狱不要紧,只要能学习一种技能,就会有被减刑的可能。
C.要想为自己减刑,除了自己的争取之处,还得依靠外界的帮助。
D.禁锢思想的监狱比禁锢肉体的监狱更能束缚人。
E.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语言朴实而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四、语言综合题(4分)
26.根据下面这句话的句式特点,以“岁月的墙上”开头仿写一句话。要求:①句式与所给句式相同;②仿照所给句式的修辞特点。
生命的树上,开着一枝花,绽放在你的怀里,压抑在我的心上。
岁月的墙上,
五.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不少700于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末联考试卷答题卷
一、 选择题(3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二、 填空题和理解题(14分)
11.根据课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8分)(每格一分,有错别字该格不得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 。
(3)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4)微风过处, , 。
(5)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6)问君能有几多愁? 。
12.阅读下面唐诗,答题。(6分)
(1)诗的第一句以 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
。(3分)
(2)“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32分)
13、 ( )(2分) 14、 ( )(2分) 15、 ( )(2分)
16 (1分)
17 。(3分)
18、美 私 孰 服 (2分)
19 ( )(2分) 20、( )(2分)
21、① (1分)
②
(3分)
22、答、 (2分)
23 答 、 (2分)
24 答① (2分)
② (2分)
25( ) ( )(4分)
四、语言综合题(4分)
生命的树上,开着一枝花,绽放在你的怀里,压抑在我的心上。
26、岁月的墙上, (4分)
五.作文(4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中语文第一册期末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三、 选择题(2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D | C | A | D | A | D | A | C | B | D |
四、11.见课文(略)
12(1)互文 暗写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对给人带来灾难的战争的痛恨之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作者希望有一个李广那样的名将出来防阻胡马南侵,好让远戍的人民回家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13 D
14 C
15 D
16 对比
17 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气魄。
18 (略)
19 C
20 B
21 你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有一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女和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的,国家的四面边境之内没有一个不对大王有所请求的。
22 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23 充实的精神生活。(意思对即可)
24 ①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
②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25 B C
26 例句:岁月的墙上,挂着一串风铃,摇响在你的耳畔,迷失在我的梦中。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