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4-5-11 0:11:08下载本试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

一、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

1、研究本学科的发展,吸收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新思想,吸收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

2、分析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对策。

3、了解国外高中母语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提取值得借鉴的理念和办法。

4、调查分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以求准确把握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

5、研究社会发展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勾勒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内涵。

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w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w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意识

w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w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w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w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w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w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

w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w 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w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

w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关于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w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w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w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w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w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二、关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

 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w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w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w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积极改革评价方式。

w兼顾不同的教学条件和需求,注意课程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相同。

§课程目标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 

§框架基本一致,包含“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三个部分。


(二)准确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现高中教育的共同价值,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高中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在思想道德、情感态度等方面教育、熏陶的功能)

§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共同性、基础性)。

§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多样性、选择性)。


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w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

w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w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w一、教学建议

w二、评价建议

w三、教材编写建议

w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w附录:

w 附录一 常用文言词

w 附录二 古诗文背诵篇目

w 附录三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w 附录四 关于选修课程的建议

四、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2、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高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w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数可达14。

六、必修课程

1、必修课程的内容

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

     语文一

     语文二

     语文三

     语文四

     语文五

2、必修课程的实施

w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七、选修课程

1、选修课程的实施

§学校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可由学校自定。

§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

2、选修课程系列示例

诗歌与散文系列

本系列可开设若干选修课程,如:

中国古代诗词曲选读      唐诗选读     

 宋词选读                元曲选读

唐宋散文选读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鲁迅杂文选读            外国诗歌散文选读等。

文化论著与专题

w本系列可以开设若干选修课程,如:

中外文化论著选读 《论语》选读

《孟子》选读   《老子》选读

《庄子》选读   《人间词话》选读

《歌德谈话录》选读 中华文化寻根

 民俗文化专题   社区文化专题等。

八、课程实施思路

1、学生可以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中任意选修4门,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的10学分,共计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达到第二水平层次的学生,从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发,或根据某些院校、专业招考和某些单位招聘的要求,可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门课,获得24学分,达到第三水平层次的要求。

  2、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最基本学业,达到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

八、课程实施思路

  3、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就业的需要或所报考学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水平层次选修有关课程。    

九、高中语文课程的突破

 

1、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强调综合、均衡,又有所侧重。

(1)侧重审美、侧重探究、侧重应用

(2)必修和选修课程目标,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的共同目标和价值。    

         积累·整合

w        感受·鉴赏

w        思考·领悟

w        应用·拓展

w        发现·创新

  2、选修课程内容和实施的灵活性,为不同学校、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每个选修课程系列提供了综合性内容的模块和专题性内容的模块的建议,便于学校根据师资等条件进行选择。

九、高中语文课程的突破

3、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

如课程目标要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附录:古诗文背诵篇目

4、强调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