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4-5-11 0:11:09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积(tún)    内(jiù)    奢侈(shēchǐ)   悖谬(bèimiào)
B、(sài)外风光     人为刀(zǔ)  梦(yè)     倔(jiàng)
C、安(fèn)守己   虽有槁(bào)  含情脉脉(mò)   鸡豚狗(zhì)
D、瓮(yǒu )绳枢     睚眦(yázì)    穷形相(jìn)  或棹(zhào)孤舟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礼尚往来   民怨沸腾   青红皂白    积毁销骨  胡服骑射

B、言简意赅   永葆生机    妄加揣恻   初见端倪   针贬时敝

C、流觞曲水   惴惴不安   游刃有余   钻石璀灿   拖踏累赘

D、冠冕堂皇   摧山坼地   秋毫无犯    分崩离析  焦燥不安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含有错误的一项是

A、残羹冷(烤肉)   砥砺品格(磨练)   气悲观(没有勇气)

B、陨身不(顾虑)   毛骨然(害怕)  天高地(远)

C、众口金(熔化)   不而遇(时期)  独己见(表示) 

D、莫其妙(说出)   游目怀(奔驰)  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

4、下列标点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

C、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

D、真的,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呼喊,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5、下列加点的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地名可以得到说明。

B、只有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C、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D、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在暑假读到的这几部大文豪的作品,语言简练,惜墨如金,有时甚至是几个字就让你感到十分传神。

B、他们两人一贯推心置腹,就是因某个问题争吵,也从不指桑骂槐,有什么不同想法,总是全都说出来。

C、他被免职后,很少人来登门求见,原来整天车水马龙的情景没有了,现在真可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D、接受侦察任务后,他们连夜渡过长江,找到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观察敌人的火力配备情况。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群众生活     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应该保持稳定,不要乱提价。

②有人说中国足球队必须经过长期的磨练,才有可能    于世界强队之列。

③ 王校长对财务科拿出的修建学生公寓的预算方案,仔细地进行了   

④几十年来,他想到的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自己从来不    什么。

A、必须      挤身      审查    祈求

B、必须      跻身      审核     祈求

C、必需      跻身      审核    企求

D、必需      挤身      审查    企求

8、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东西方对峙的岁月成为过去的时候,朝鲜半岛依然是矛盾的焦点所在。

B、马路的南头有家“便民药店”和旅馆,“便民药店”后面就是你要找的学校。

C、棉花如果太旧了,纤维之间就会缺少空气,就不能阻止冷空气不会吹到身上。

D、这只小熊猫的顺利繁殖,是该动物园与生物研究所多年试验才成功的第一只。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思维定势使个体思路局限于某种框架之中,降低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想象的新颖性,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学术交往则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清除创造性思维的阻力。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便是学术交往作用的真实写照。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便是学术交往作用的真实写照。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学术交往作用的真实写照。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便是学术交往作用的真实写照。

10、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东晋人王羲之善书法,被称为“书圣”。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诗歌题材。

C、我国东汉史学家司马迁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孟子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可,不百步,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耳,罢了。)

B、王战,请以战。       (好,喜欢。喻,说明。)

C、不农时,谷不可食也。    (违,耽误。胜,尽。)

D、百亩之田,勿。       (夺,夺取。时,时间。)

13、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与“申之孝悌之义”中的“以”字相同的一项是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南取北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4、下列翻译“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这个句子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兵器刚刚在手,(士卒们)就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B、兵器已经接触,(士卒们)就丢下武器跟上大部队逃跑了。

C、兵器已经接触,(士卒们)就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D、兵器刚刚在手,(士卒们)就丢下武器跟上大部队逃跑了。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意在说明梁惠王的政治不比邻国好多少。

B、“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此”指的是“五十步笑百步”。

C、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开端是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D、孟子认为要“使民加多”,还得教养百姓,实行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

(二)、阅读下段文字,解决文后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6、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土地

B、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短小轻便的兵器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看见

D、若非吾故人乎?             老朋友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  向东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让我当王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受伤十余处  D、吾为若。  品德

1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意义的一项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不忍杀之。

C、我何面目见之?            D、马童面之。

19、项王表明自己不肯过江东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③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⑤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A、①②      B、③⑤     C、①④      D、④⑤

20、翻译下列句子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世间最美的坟墓(节选)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 茨威格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21、简述“风儿……土地”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3分)

 

22、为什么说“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3分)

23、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拿破仑、歌德和莎士比亚这三个闻名世界的伟人的坟墓同托尔斯泰墓比较,使读者体会到托尔斯泰墓的“宏伟”。 

B、前文提到托尔斯泰坟墓与其它伟人坟墓不同,显得较笼统,最后写到另三位伟人的坟墓,让读者得到具体深刻的印象。

C、从“挖空心思”、“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等语句可见出作者对拿破仑、歌德和莎士比亚追求奢华持否定态度。

D、结合本文,从“纪念碑式的朴素”这样的语句,我们可以明白作者形容托翁坟墓的基本特征是“朴素”这个词语。              

E、“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句话中的“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作者随成百上千的人来托尔斯泰墓前瞻仰的日子。

(二)冬季小语

①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②时序更叠,四季循环,就像一个人生命的历程,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怡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到了凛冽的冬季,就像走完了人生另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③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④而守侯一季的寒冬,你心里正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

⑤我们生命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而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之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灵园里开了多少花木,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泪尽……

⑥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的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也孕育一个突破超越而新的春天,冬季原来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

⑦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24、综观全文,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25、具体说明第④自然段的作用。(不超过35字,4分)

26、从第⑤⑥段中概括出阐释与“人生冬季”有关的内容。(不超过45字,6分)

四、文学常识与默写填空(6分)

27、在下列横线上填进与原文相同的句子。(6分)

(1)既来之,       

(2)       ,金石可镂。

(3)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4)横眉冷对千夫指,         

五、写作(60分)

28、2015年正是你高中毕业后10周年,同班同学在这年7月的某一天,如约聚会在母校,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请你以此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

①可以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求合乎情理。 

②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聚会的情景。

③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六、弹性题(10分)

29、根据下列新闻报道,拟一条一句话新闻。(5分)

新华社2日电  在太空中飞行了11个月的美国“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即将于12月3日在火星的南极地区着陆,撞击火星以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水。12月1日,探测器进行了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轨道调整。到目前为止,探测器飞行一切正常。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言人说:“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的发动机11月30日自动启动,将探测器的高度提高到 1.93万公里/小时。探测器12月1日自我调整飞行航线后,预计将于格林尼治时间12月3日20时抵达火星大气层。如果有必要,探测器将在抵达火星前数小时再进行一次调整。

今年1月3日,“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在美国卡拉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开始了她7.6亿公里的漫漫太空旅程,其主要使命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水。

(答案不超过20字)

30、仿照下列这段话,在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5分)

“遗忘是积雪,”有人说,“厚厚的堆积却在金光万丈中化为乌有。” 其实,即便是积雪,不恰好能滋润万物,预兆丰年吗?

仿写:“遗忘是    ,”有人说,“                。”其实,即便是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20分

1、D(A、错误为miào。B、yè。C、bào。)

2、D(B、恻、贬、敝C、灿、踏D、燥)

3、C(期,约定时间。抒,表达。)

4、C“草木茂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

5、B(只有,只要。)

6、C(“车水马龙”应为“门庭若市”。)

7、C

8、A(B、“和旅馆”多余。C、误用否定。D、搭配不当。)

9、B  10、C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30分

11、B(A、C中“无”通“毋”,不要。D中“颁”通“斑”)

12、D(夺,失去。时,时机)

13、B(A、用。B、把。C、按。D、来,表目的的连词。)

14、C

15、B(指应指“以五十步笑百步,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6、A(土地方圆)

17、D(恩惠、好处)

18、A(结构助词)

19、C

20、翻译下列句子

译文:即使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项籍心中不感到惭愧吗?(重点词语:纵、彼、独。句子:反问句、介词结构“于心”的位置。)

三、现代文阅读(24

21、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画线部分是关键语句,只答对前两点中一点的给1分。答出前两点可给全分。只答出第三点的给2分)

22、因为人们被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所震撼,人们对托尔斯怀着无比崇敬的感情,所以“没有勇气去摘花留着纪念”。

23、C、E(C,没有否定态度。E,从注释可见,是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

24、冬季正是一种孕育。(或“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25、承上启下,通过设问由前三段对自然界冬季的阐释过渡到后面对人生“冬季”的思考。(只答“承上启下”得1分)

26、1、放弃沉思使我们的生命贫瘠。2、沉湎于昨日的喜悦而不继续跋涉奋斗。3、疲惫或心灵已充满创伤而告退。(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四、文学常识与默写填空(8

27、每一空错一个字扣1分。

六、弹性题(10

29、美国火星探测器将于12月3日撞击火星。

3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