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2014-5-11 0:11:09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高 一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限时150分钟 命题人 高一语文备课组  检测时间 11月6日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然(piān) 嵘(zhēng)  妖(rǎo) 罗(qǐ)

B.沦(yī)  青(xìng)  慰(jí) 倾(pǐ)

C.忧(yù)  袅(nā)   静(mì)  雾(ǎi)

D.佝(lóu)  发(jiào)  漫(sù) 蹰(ch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脱   柳絮   蓊蓊郁郁   人微言轻

B.榆阴   喧腾   参差斑驳   卧薪尝胆

C.笙萧   肆意   纤腰束素   门庭若市

D.枯稿   隽永   游目骋怀  膏腴之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   的底色上一点    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②这页画布局那样    ,设色那样    ,故精彩足以动人。

③四百多年里,它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④然而,我们仔细     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     真的花。

  A.①单纯 灵动  ②柔活 经济   ③侵蚀 剥蚀   ④欣赏 观赏

  B.①单纯 灵动   ②经济 柔活   ③剥蚀 淡褪  ④观赏 欣赏

  C.①灵动 单纯   ②柔活 经济  ③侵蚀 淡褪   ④观赏 赞赏

  D.①灵动 单纯  ②经济 柔活   ③腐蚀 剥蚀   ④欣赏 赞赏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所以他描写的学校生活真可谓栩栩如生

B.贪官在受贿之初,心有余悸,犹抱琵琶半遮面。

C.中国女足这次虽然没有获得半决赛权,但能打入八强还算差强人意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商务上的便利,但我们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通知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环保工作,并将其纳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D.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7.下列句中,修辞方法和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随着夕阳西沉,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B.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C.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D.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8.在文中甲、乙两处各填入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溪从崖顶跌下,变作一挂丈余宽的瀑布。   甲    。站起来才使人看清,它是那么清净温润,又是那么刚健豪爽,既有千般柔情,又有一腔烈性。  乙   ,它硬是在下面撞出一个弧形的潭。

   ①瀑布是站起来的山溪   ②瀑布洁白如缎,婀娜飘转

   ③瀑布让人看到了力量    ④站起来才显示出力量

甲处

乙处

A.

B.

C.

D.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①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②,是以滨③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选自《国语·齐语》)

:①枹(fú):鼓槌。  ②钩:衣带上的钩。  ③滨:同“濒”,迫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鲍叔为宰   出使    B.宽惠民   温柔

C.杀而以其尸之 给予    D.鲍叔之言  如同

10.选出加点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A.(乡人)稍稍宾客其父    B.请

C.君若宥而之,夫犹是也  D.其达士,其居,美其服

11.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B.治国家不失其柄

C.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D.患其众之不足也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高尚品格的一组是

①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②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③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

④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⑤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计迎回管仲的故事;赞扬了鲍叔牙知人能让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赞扬了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B.管仲在文中并未正面出场,但鲍叔牙的极力举荐和鲁国君臣对齐迎管仲的阻拦,都让我们感觉到管仲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国之臣”。

C.本文的人物刻画形象生动,个性鲜明。齐桓公任命患难中鼎力辅佐自己的鲍叔牙为太宰,鲍叔牙力陈五个“弗若”,把管仲推到前台。当桓公对是否任用管仲而犹豫不定时,鲍叔牙打消齐桓公的顾虑,并献上迎回管仲之计。这段对话使忠臣、明主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D.鲁庄公也是一位明君,他有一位尽力辅佐朝政的谋臣施伯。齐使到鲁后,施伯便识破其用心,指出“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建议庄公杀掉管仲。庄公从谏如流,采纳了施伯的建议。但由于齐使巧于辞令,庄公只得将管仲“束缚以予齐使”。

第Ⅱ卷(共111分)

三、(15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

⑵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湘 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这首诗在写作上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不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⑵横眉冷对千夫指,               ,管他春夏与冬秋。(鲁迅《自嘲》)

⑶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

⑷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新诗,回答17—18题

“人”这个字

张志民

听书法家说

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历代的权贵们

为着装点门面

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

他们花一辈子功夫

把“功名利禄”几个字

练得龙飞凤舞

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

却大多是——

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1986年11月

17.中国古代诗论家强调:“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本诗似乎在大谈“书道”,其真正的寓意又是什么?

答:                             

                              

18.为什么说那些达官贵人善写“功名利禄”几个字却不善写“人”字?

答: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为 诗 辩 护

雪莱

  诗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核心又是知识的边缘,它包容一切科学,一切科学都能溯源于诗。它是一切思想体系的根源同时又是它们的花朵;一切都由它而生,受着它的滋润缀饰;如果它遭受到害虫的摧残,它便生长不出花果,结不出种子,荒凉的世界因此而失去美丽,生命之树也不能葱郁常青。诗是上苍赋予完美事物的外表光泽,就像蔷薇一般,它平淡无奇的枝叶纹理,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和淡淡的的幽香而变得分外美丽。但是,假如诗不能高扬于一切飞鸟所不敢翱翔的永恒境界,从那神圣的领域携下光明与火焰,那么它所歌唱的道义、爱情、忠诚、友谊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生存繁衍的美丽世界的景色又有何诱惑?我们在人生此岸又能得到什么慰藉?我们对人生彼岸又怎能有所憧憬?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不可捉摸的思想和情感会突然袭来,有时睹物生情,有时见人生思,有时则自生哀乐,这些思绪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给我们留下难以形容的崇高和愉悦;即使这些思绪带给我们的只是忧郁与惆怅,也仍然有一丝快感相随。每当诗的精灵降临,一道神圣的光亮便耀射于我们的思想深处。有时诗的步履轻若拂过海面的微风,浪静风止之后,它亦消遁而去,只在满是皱纹的沙滩上留下些许印痕。这种心境,惟有感觉细敏、想像丰富的人才可以领悟,由之产生的思想将摒弃所有卑劣的欲望。

  诗能使世间一切都变得美丽。原本美丽的事物会因之锦上添花,丑陋的事物可以为美所点化。它将欣喜与恐惧、快乐与忧伤、永恒与变幻融为一体;它冲破一切势不两立的对峙,用它轻柔的驾驭,使一切对立结伴而行。世间的一切都因诗的到来而变形。在它的辉耀下,同显一种神奇,成为它灵气的化身。那是一种神奇的炼金术,能够将致生于死的毒液,化作可以畅饮的甘露;它撕毁世界腐朽陈旧的表象,展露出无遮无掩、宁静沉睡的美,而这种美恰是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内在精神。

  诗在我们的人生中为我们创造着另一种人生。它使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较,现实的世界显得混杂纷乱。诗使我们得以重新瞩目我们生息其间的平凡的宇宙,使我们的灵魂之眼穿透弥漫的尘雾,得以窥见人生的神奇美妙。为诗所驱使,我们便能去领悟我们的所见所遇,去思想我们的所感所识。当生命中那些琐碎的印象不断重现,使我们对宇宙的观感变得支离破碎之时,诗便为我们重新创造一个宇宙。

19.第三段中作者称诗“是一种神奇的炼金术”,理由是什么?(3分)

答:                            

                              。

20.为什么说“诗在我们的人生中为我们创造着另一种人生”? 根据文意归纳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①                               

  ②                               

21.“诗记录着最最善良灵魂的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一句话,把它还原回去,应放在哪一段的开头?(2分)

答:   

22.根据文意,概括说明诗具有哪些特质。归纳出三点即可。(3分)

  ①                              

  ②                               

  ③                              

2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诗集真、善、美于一身,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B.诗能调和矛盾和对立,化恐惧为欣喜,化忧伤为快乐,化变幻为永恒,化毒液为甘露,化腐朽陈旧为宁静沉睡的美。

  C.诗使我们在人生此岸得到慰藉,对人生彼岸有所憧憬。

  D.诗不但使人愉悦,而且使人变得崇高。

  E.诗是我们生存繁衍的美丽世界对人们的一种诱惑。

六、(12分)

2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千年之梦,一朝成真。“神五”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现在已经不是太空竞赛的岁月,而是视地球为一个村落的时代。一个10多亿人口的民族没有缺席人类的太空探险,这不是简单的经济效益问题。神舟五号的飞行,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理影响,远不是任何经济效益可比的。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中国已经是一个航天大国了,但离航天强国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谈到今后若干年我国航天活动的发展,他说:“我们准备以 ‘探月工程’为突破口,进行深空探测的研究,探测月球是进入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答:                             

25.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3分)

①   孙犁于1988年8月写了文章《我的位置与价值》

②   社会往往不能给每个人以恰当的位置

③   用调侃幽默的杂文笔法

④   使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⑤   以他个人人生历程中的几次遭遇为例

⑥   说明在过去的历史环境中

答:                            

                            

26.仿照下面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字数不要求与原句相同。(6分)

  逆境是炼铁炉

    能将信念炼成铁

挫折是磨刀石

  能将意志磨成刀

答:             

               

               

               

七、(6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诗歌使人灵秀。可见发现诗意、体验诗意乃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缺少了这样的发现与体验,人生可能变得残缺。

请以“生活中的诗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中检测答题卡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Ⅱ卷

14.答(1)                           。

(2)                           。

15.答:                            

                                

                                

16.⑴不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⑵横眉冷对千夫指,               ,管他春夏与冬秋。(鲁迅《自嘲》)

⑶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

⑷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朱自清《荷塘月色》)

17.答:                            

18.答:                            

                                 

19.答:                              

                               。

20.①                               

  ②                               

21.答:   

22.①                               

  ②                              

  ③                              

23.【   】

24.答:                              

25.答:                              

                                 

                                 

26.答:          

               

               

               

作文:

 

 

 

 

 

 

 

 

 

 

 

 

 

 

 

 

 

 

 

 

 

 

 

 

 

 

 

 

 

 

 

 

 

 

 

 

 

 

 

 

 

 

 

 

 

 

 

 

 

 

 

 

 

 

 

 

 

 

 

 

 

 

 

 

 

800

 

 

 

 

 

 

 

 

 

 

 

 

 

 

 


答案:

1.D(A项“娆”音“róo”,B项“藉”音“jiè”,C项“娜”音“nuó”)

2.B(A项“脱”应为“蜕”,C项“萧”应为“箫”,D项“稿”应为“槁”)

3.B 4.C 5.B 6.B 7.A 8. D(甲处选①,“站起来”与下句呼应,乙处选④,承接上文的“站起来”)

9.C 10.A 11.A 12.C 13.D

14.(1)如果鲁国知道我将重用管仲,一定不会将管仲交给我,怎么办?

(2)管仲是治天下的才士,他所在的国家(重用他的国家)必定能称霸于天下。

15.运用了反衬、对比、对照、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有其中之一即可)。诗作前二句以乐景衬哀情,以昔日园游对比今日边愁;后二句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窜对比江水北流。全诗用反衬、对比手法强化中心内容,深化了诗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16.(1)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

  (3)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4)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17.借为书之道来写做人之道。通过书法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

18.意在讽刺他们“花一辈子功夫”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却毫不考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19.诗将丑恶的东西变为审美对象;撕毁世界腐朽陈旧的表象,展现人生美的本质。(诗能使世间一切都变得美丽。)

20.诗引领人们去领悟、思考,重新审视平凡的世界。窥见人生神奇美妙。诗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21.第2段开头。

22.①诗是知识的核心和一切思想体系的根源。

②诗是知识与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完美事物和美丽形象。

③诗使人愉悦,使人崇高。

④诗使人正视现实,憧憬未来。

⑤诗记录着最最善良灵魂的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

23.B E

24.“神五”飞天意义深远,下一步活动是探月

25.孙犁在一篇写于1988年8月的文章《我的位置与价值》中用调侃幽默的杂文笔法,以他个人人生历程中的几次遭遇为例,说明在过去的历史环境中,社会往往不能给每个人以恰当的位置,使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