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下学期语文检测

2014-5-11 0:11:09下载本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找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鼎玉石(dang)簪(hu)   逦迤(li yi)嫱(yin)

  B、舰弥津(ke)  弘(chang)  子( tan) 经(zhuan)

  C、云销雨(ji)  睇眄(di mian) 帝(hun)  飞(zhuan)

  D、有放矢(di)  寄生(hu)  疏(jun)  罢( chu) 

 2.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哗众取宠  前仆后继  化而不实  乱调文章

  B、故纸堆   居安思危  栽舟履舟  垂拱而治

  C、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  萍水相逢  老当益壮

  D、钩心斗角  檐牙高啄  金块珠栎  不遐自哀

 3.下列实词在句中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B、一: 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故: 豫章故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忌不自信。

 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臣活之       B、吾妻之我者

  C、必其根本    D、奈何取之锱铢

 5.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不拘

   择善从之。       战于长勺

B、今其智反不能及    D、 郯子

  断其喉,尽其肉,去。  士大夫

 6.下列文言文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  )

   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文: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贯彻始终的大概很少。

   B、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译文:南昌过去是豫章郡治,现为洪州州城。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是很困难的了。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译文:秦始皇专制的心理,一天比一天顽固 。

 7.加点的字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王勃,陈子昂,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初唐时期,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D、“ 疏” 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写给皇上的书信。

 9.下列对课文文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指骑马跑三次。

  B、宾主尽东南之美。

   “宾主”是指来赴这次宴会的客人和主人。

  C、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二 难”,指的是贤主嘉宾。

  D、等终军之弱冠 。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10.下列文句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管弦呕哑,多于世人之言语。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D、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真正重理的人,决不应轻文;同样,真正重文的人,也决不应轻理.  志趣不同,在某方面一般地认真学习,  在另一方面特别多下功夫学习,这种情形是自然的现象。  “重”一样,“轻”一样,  是不正常的思想和心理的反映。

  A、由于 而 但是 却    B、因为 却 因此 也

  C、由于 但 虽然 但是   D、尽管 也 但是 还

 12.下面的六句话若组成一个句群,排列顺畅的是:(  )

  ①这样便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②多读多抄,这个“二多”,是必须保证的。

③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古文,那些范文最好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④这话是有道理的。

⑤除了多读书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关键词语抄下来时时翻阅。

  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A、②③⑤①⑥④  B、②③⑥④⑤①

  C、③⑤①②⑥④  D、⑥④③⑤①②

 13.与画横线句子意思最相符的一项是:(  )

   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某些人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A、本书中所讨论的是基本上能引用事实来证明的问题。

B、本书中讨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能引用事实来作证。

C、本书中所讨论的任何一点都能引用事实来作证。

D、本书中所讨论的观点几乎都能引用事实来证明。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 ,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

  ②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

  ③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④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B、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C、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D、匠心独运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二、 阅读理解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一)

 15.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A、诗人托物抒情,借叠纸船寄托了对母亲深深的眷恋。

   B、前两节叙述每天叠纸船抛在大海,第三节直抒胸臆。

   C、诗歌通过描写母亲梦见纸船的情境,抒发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D、这首诗不讲求韵律,笔触细腻,感情真挚。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时维九月,序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若皆且为所虏

 B、潦水/宾主东南之美/满城带黄金甲

 C、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飞雪/日因留沛公与饮

 D、岛屿之萦回/且益坚/觉宇宙之无

17.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1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19.下列文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原来居住过的山很可以一游。

  B 、斯之不远      这不太远了。斯,指春天的景色。

  C 、不急之务      闲事,这里指游山玩水。

  D 、不一        情况不一样。

20.对本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语言华美,浓墨重彩,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B、本文实写了冬日的清丽,拟写了春天的明媚。

  C、第二段,作者将山水、月色、林火、村落、犬吠、钟鸣等景物融为一体,写出了冬日清幽寂静、高旷淡远的迷人景色 。

  D、第二段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刻画,动静相间,充满诗情画意。

三、用课文原文填空(14分):

2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阿房宫的来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阿房宫赋》中对宫人生活情境的描写(比喻句,排比)( 4分)

                                       

                                        

26.《师说》中,作者对于师的职能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师说》中,作者引述孔子的话,得出了什么论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从《滕王阁序》中再找一例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属句内自成对偶的当句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练习(6分)

29.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单句,要求规范连贯,不改动原意。(3分)

公路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稻田。大海白浪滔天,稻田碧波万顷,车队在公路上呼啸而过,车队由十多辆“奥迪”组成。车队浩浩荡荡。

                                     

30.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3分)

最后,国家财政部等四个部委联合颁布了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新标准。改变了过去单一用企业利润、产值作为上下年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把单一指标变为综合指标,主要以企业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核心。具体方法是以国有资产年报统计为依据,进行统一测算。确定出个标准值。然后通过在全国同行、同等规模企业的比较,判断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

                                        

                              (不超过30个字)

五.作文:以“________印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40分)

   要求:①横线上必须填入表人或事的词,以完成命题;

      ②不少于800字,要写出人物的个性或事件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