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中语文第二册强化练习-第一单元

2014-5-11 0:11:10下载本试卷

高中语文第二册强化练习-第一单元

【课内四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缩(juǎn) 服(xùn) 生(jiān)  窈 (xiàn)

B.罪(zhé)  箭(nǔ)  讥 (qiào) 合(cuō)

C.吸(shǔn) 接 (chà) 制(xiá)  席 (miè)

D.泥(duò)  印(lào)  苍 (béi)  山 (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秘密  严然  沸反盈天 安然无羌

B.委实  桌帷 藕断丝连 妆神弄鬼

C.两颊  陶冶 织布穿梭 心慌意乱

D.哆嗦  荒唐 咄咄逼人 翻来复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优秀的现代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    的世界。

②大刀靠了身,眼珠    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棍子。

③女人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在嘴里    了一下。

A.精美  努出 吮  B.优美 凸出 吸

C.精彩  凸出 含  D.完善 鼓出 吮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   敢于给别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    结果不佳,   反成了怨府,    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   事事逍遥自在了。

A.常常  因为 可以 然而 便    B.每每  一旦 大多 如果 就

C.大多  即使 不怕 如果 就    D.往往  万一 大抵 然而 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B.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C.每当夜幕降临,各大酒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这篇习作中心不明确,语病较多,字体潦草,文不加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图书馆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收藏的有50万册。

B.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C.他俩虽是孪生兄弟,但性格志趣迥异,理想追求更是大不相同。

D.华西村能有今天的面貌,靠的是村民们艰苦创业取得的。

7.填入结尾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东坡酷爱西湖,尝作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识者谓此两句已道尽西湖好处。公又有诗曰:“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余谓此诗又是为西子写生也。

                   

A.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

B.要识西子,但看此诗;要识此诗,但看西湖。

C.要识此诗,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西子。

D.要识西湖,但看西子,要识西子,但看此诗。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州人。其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简净的语言,在现代小说中独树一帜。

B.《祝福》、《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都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中《孔乙己》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惶》。

C.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都是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河夫笔下的反面人物。

D.孙犁,原名孙树勋,《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9.下面这首七律,颔联和颈联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七律·祥林嫂

 尘芥堆中秋后草,凛风冽雪苦熬煎。

                。

                。

可怜冷眼寒心骨,纵有福神也枉然。

①漫祷魂灵忧后事②再寡荒村举步艰③欣捐门槛赎前愆④初归孺子低头奔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10.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泥  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A.全诗共四句,分为两节,前后两节在意思上有一个小的转折。

B.第一节告诫人们,不要孤芳自赏,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

C.这首诗要求人们要甘于平凡,不要有更高的要求,“安贫乐道”才是人生真谛。

D.这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诗人对他人的善意告诫。

【能力素质提高】

二、阅读题

阅读小小说《天鹅》,完成11-14题。

天 鹅

圣·泰的《天鹅》乐曲把我引向仙境,作曲家用十分单纯的旋律,浮现了诗一样的净化世界。随着乐曲声我们的目光转向微型录音机的主人——两个年轻的姑娘,天蓝色和米黄色的高领拉链羊毛衫裹着她们丰满身躯,早晨的阳光给她们周身镶上了光环,羊毛衫的柔和曲线使她们产生了圣洁的幻象。

列车有节奏的旋律接替了《天鹅》的乐曲。我放下了手里的杂志,把头侧向椅子的靠背,合上眼睛。一个什么东西在我头上碰了一下,使我清醒过来,转头望去,那是一只扶在靠背上的酱紫色的起了皱皮的大手,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站在我身边,脚下还放着两个盛满东西的竹篮,像是远去探亲的老乡。

我虽是个身体欠佳的中年人,但让一个年纪比自己大了两旬的人站在身边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我看看我和“米黄色”的座位之间还有一些空隙,就用目光试探她们,能否挤一挤让老大爷一块坐下。但我很快地意识到,那是两只敏感的“天鹅”。“天蓝色”立即闭上了眼睛,身旁“米黄色”更加机敏,似乎穿在她身上的羊毛衫的每根纤维都是敏感的神经,她感到我马上要发问了,顺手把麦克风镜罩在眼上,抢先向“天蓝色”嚎着:“美美,咔嚓一个!”“天蓝色”闻风而动,从旅行包里掏出照相机,贴在脸上横竖变换着角度……我无可奈何地站起来,拉着老人的胳膊说:“您坐会儿吧。”老人忙笑着说:“咳,哪能这样,您坐吧,我在地里干了一辈子,站会儿累不着。”他执意不肯,我硬把老人按在座位上了。那个“米黄色”扇着扬起的灰尘,还不忘把杏红色的旅包拦在她与老人的座位中间。老人全不在意,拉过竹篮抓了两把红枣,一只大手伸给我,另一只手伸给那两位姑娘。只见她们四只白嫩的手不停地摆着,像是惧怕什么不祥之物……这时,我原先从她们身上产生的洁净无暇的天鹅幻象完全消失了。如果还余下点什么,就是出现在“天蓝色”姑娘脸上渐渐泛起的红晕。

11.第一段中对《天鹅》乐曲的描写和对姑娘肖像的描写与主题有何关系?

答:                               

12.从文中内容推断,“我”的年纪是:              

13.作品中的主人公是:              

14.文中“天鹅”幻象的产生与消失说明了什么?

A.如果没有美好的情操与心灵,那么外貌美给人的良好印象是不能持久的。

B.如果没有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将会被复杂的现实生活所蒙骗。

C.美丽的外装一旦被剥去,就必然暴露出丑恶的本质来。

D.美好的形象一旦被其本身所破坏,留给人的便是加倍的沮丧。

15.作文

依据下面的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题目目拟。

 李白再飘逸,也不懂上网;

你再英雄,也成不了刘邦。

哪儿来这么多的苦难啊!困惑啊!

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你说是吗?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1.B(A.蜷quán;C.碴chá;D.白bái)  2.C(A.羌——恙  严—俨;B.妆——装;D.复——覆) 3.A 4.D  5.C(A.惜墨如金是指一种简约的写法。不能用来说鲁四老爷的顽固。B.贻笑大方本身有被动的意思,与前面“被人”重复。D.文不加点,是指才思敏捷,一挥而就,属褒义,并非不加标点之意。) 6.C(A语序不当,把“收藏”放在“关于”之前。B.把“证明”改为“批驳”。D.重复,“靠的”与“取得的”只要一个。) 7.A(重点在“此诗”) 8.B(《故乡》《藤野先生》不是小说。) 9.C(根据情节发展先后顺序。) 10.C(“要甘于平凡”等词语不正确。)

【能力素质提高】

11.从对比中强调了作者对心灵美的呼唤。 12.四十来岁。 13.“天蓝色”和“米黄色”。 14.A 15.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