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ge1) 寥廓(liao2) 挥斥方遒(qiu2) 浪遏飞舟(e4)
B.青荇(xing4) 漫溯(shuo4) 笙箫(shen1) 残羹(geng1)
C.罗绮(qi3) 霉菌(qun1) 发酵(xiao4) 漪沦(yi1)
D.踟蹰(chi2chu2)跫音(qiong2) 絮语(xu4) 懊丧(ao3)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攀援 废墟 崎岖 暴谑
B.荒漠 隐秘 招唤 雾霭
C.威仪 流岚 慰籍 叫嚣
D.嘶哑 浮藻 斑斓 峥嵘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出游(出去游历) 出生入死(一生下来就面临生命危险)
出丑(露出丑相)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B.辨别(根据特点加以区别)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别致(新奇,跟平常不同)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很大)
C.比照(按照,仿照) 朋比为奸(互相勾结干坏事)
比邻(位置接近) 比翼齐飞(争相追逐,一同飞翔)
D.简易(简单)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贸易(进行商业活动) 不易之论(不易理解的言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01年7月13日,中国终于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B.《百年孤独》这篇小说把现实和幻象结合起来,生动地描写了拉丁美洲离奇的现实和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
c.网络的开放性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剽窃者的胆量,一想到有那么多梁上君子在网上欢蹦乱跳地忙活着,我就感到惊心。
D.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2)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一片兴旺景象。
(3)“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正考虑一旦——发生恐怖袭击该怎样应对。
A.从而 和 又 B.从而 或 再
C.进而 和 再 D.进而 或 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还经常见诸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
B.这个学院根据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分流教育法,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安置工作,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c.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他们每一个人才学广博,勤于劳作,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
D.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写于1935年10月),完成7—8题。
①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②飞起玉龙三百万【注】,搅得周天寒彻。③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④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⑤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⑥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⑦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注】此指雪山。
7.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句单从空间的角度,表现昆仑山雄伟而又古老的特征。
B.③句主要写昆仑山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C.④句着重强调昆仑山有罪过,千百万年来没有谁作过评判。
D.⑥句“把汝裁为三截”的目的是要造福于全人类。
8.对于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阕,主要运用描写的手法,写昆仑山高、雪多、害大。
B.词的下阕,描写、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体现诗人改造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勃勃雄心。
c.此词借“昆仑”来写帝国主义这座大山,表现了诗人埋葬帝国主义,彻底改造旧世界的宏伟抱负和决心。
D.此词气势宏大,想象奇特,其风格可与李白媲美。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A.诗人说:“有一句话说出来就是祸”,因为这句话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打破平静的生活。
B.“火山”暗指孕育着反抗的人民。
c.这首诗提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革命的不可遏止。
D.这首诗指出了反动统治必然灭亡的命运和人民必胜的前景。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幸福
(美国)杰姆士·赖特
在通往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公路旁边,
暮色轻盈漫过草地。
两匹印第安小马的眼睛阴暗,
由于充满柔情。
它们从柳树林中欢快地走来,
来欢迎我的朋友和我。
我们迈过刺铁丝跨过草场,
它们整天在那里吃草,十分寂寞。
由于我们来了,
它们浑身颤动,掩不住它们的欢喜。,
它们羞怯地低下头,像容易感伤的天鹅。,
它们相亲相爱,没有一种寂寞能和它们相比。
终于平静下来,
它们又开始在黑暗中嚼春天的嫩草。
我真想把那瘦小的一匹搂在怀里,
因为它是向我走来的,
用鼻子蹭过我的手。
它的毛色黑白相间,
鬃毛散披过它的额头。
轻风使我动念去抚摸它的长耳朵,
那耳朵像姑娘手腕上的皮肤一样细嫩柔和。
我突然醒悟:
如果我跨出我的躯体,就会开放成花。
A.诗人笔下的两匹印第安小马温柔、恬静、安详,又非常孤苦寂寞,所以客人的来临使它们喜悦,欢快得浑身颤抖,但是掩盖不住内心的伤感。
B.诗人从充满尘嚣与污染,充满倾轧与罪恶的人间社会走来,看到这一片恬淡静谧的景象,一颗心为之激动,再也难以平静。
C.了无纤尘的郊野画卷,优美纯净的田园牧歌,唤醒了诗人,领悟了生活的真谛,灵魂急欲跨出原来的躯壳,返回真实的自我。
D.作者在诗中抒发了热爱大自然,厌倦丑恶现实的感情。作者向往返朴lJ]真的宁静纯美,实际上是用艺术的形象,呼唤着人性的复归。
11.对这首诗赏析不贴切的一项是 ( )
“代沟”上握手
辛迪
过午的阳光照亮林荫里
灰鸽白鸽跳跃在绿色草坪
我边在诗页上题字
边听你絮语低声
我忘记了你是我学生的女儿
你忘记了我祖父般的年龄
你谈论你青春的梦想
我心灵上响起驼铃
隔代人共同来找生命的支点
鸿沟能不能就美好地犁平
(1981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市)
A.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交谈时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而且也为全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
B.中间六句接连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反差鲜明,既表现了隔代人间的友情,也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理想和追求。
c.最后两句提出弥合“代沟”的方法,“生命的支点”可以理解为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目标和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节奏急促,激情昂扬的语言同时使读者可以品味到一种宁静、甜蜜的韵味,受到美好情愫的感染。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一15题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使贝类能牢牢附着在岩石或船底的丝状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强度很高,可望用于人造皮肤。
美国特拉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这种贝类蛋白质的部分结构由胶原质和弹性蛋白两种物质组成,这是迄今首次发现的这种结构的蛋白质。这种结构决定了该蛋白质具有很大的强度和很好的弹性,
研究人员说,胶原质和弹性蛋白均是人体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人体中这两种物质存在于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中,而这种蛋白质将两者集于一体,其性能可能比皮肤更好。如果利用这种蛋白质制成人造皮肤,则可用于治疗烧伤等。
生物材料科学是一门由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派生出来的新兴交叉科学,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自然界寻找高性能的材料是当今生物材料学的重要工作,它可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人工生产高性能生物材料提供重要参考。
12.对美国科学家发现的蛋白质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种高强度的,可望用于制造人造皮肤的蛋白质
B.这是一种使贝类能牢牢附着在岩石或船体的蛋白质
c.这是一种由胶原质和弹性蛋白两种物质结构构成的蛋白质
D.这是一种将胶原质和弹性蛋白集于一体的蛋白质
13.“这是迄今首次发现的这种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意义是 ( )
A.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结构
B.发现了性能比皮肤更好的蛋白质
c.发现了与人体皮肤不同的蛋白质
D.发现了人造皮肤的重要参考材料
14.“这种结构决定了该蛋白质具有很大的强度和很好的弹性”的根据是什么 ( )
A.贝类能牢牢附着在岩石或船底
B.它的部分结构由胶原质和弹性蛋白质组成
c.人体皮肤中胶原质和弹性蛋白质存在于不同的蛋白质中
D.这种贝类蛋白性能可能优于皮肤
15.不适于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美国发现了贝类中的高强度蛋白
B.美国发现了新结构的蛋白质
c.美国发现了性能优于皮肤的蛋白质
D.美国发现了一种高性能生物材料
第1I卷(共105分)
四、(15分)
16.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日:“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日:“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1)都督阎公不之信(2分)
答:
(2)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3分)
答:
1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我国古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的创作风格上属于什么流派?(3个字)《武陵春》一词应是她南渡以前还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不超过4个字)
答: ; 。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40字以内)
答:
18.名句填空(4分)
(1)俱往矣, 。(毛泽东《沁园春·雪》)
(2)怅寥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 ,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4)萧瑟秋风今又是,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__22题。
生命的一抹
郭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时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竞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过呢?谁没有过关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这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的人讥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滚打了三十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长的年纪,还要去崇拜书,去迷信关;让许多繁华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地拙稚呢?
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静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俗尘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9.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提到的“一种粗浅的感受”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两点进
行概括说明。(4分)
答:(1)
(2)
20、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提到“我独坐在这天地中”,从全文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天地”?
答:
21.第六自然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从全文看,作者得到的“启示…‘充实”和“美化”分别是什么?(6分)
答:(1)得到的“启示”是
(2)得到的“充实”是
(3)得到的“美化”是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呈现给读者的是两个绝然不同的世界:追求物欲的现实世界和追求平淡、恬静的精神世界。
B.作者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讽,依然我行我素。
c.作者历尽沧桑兴趣始终不减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D.作者怀疑“人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些”这句话,是因为他历尽沧桑,心灵仍然像孩童一样拙稚。
E.作者年轻时不明白美是什么,长大后终于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存在语病,请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必要词语,使之连贯通顺。(2分)
张教授最近撰写了一篇高水平的论文,这篇论文在一次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之后,受到与会学者的称赞,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答:在 加上 。
24.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再续写两句,使之前后构成含有四个分句的排比句。(6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便有了闪光的主题: , ; , 。
2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读后请对专家的观点主张进行概括。(20字左右)(4分)
据《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30日报道,最近几年,每逢雨季,郑州市区都要为“雨水洪灾”而头疼。一个投资将近30亿元的新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9月25日,郑州市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朱良贵等三位教师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个规划方案忽略了雨水资源化问题,规划结构存在重大缺陷。而忽视对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问题,在我国北方城市都普遍存在。按照朱良贵等人的思路,他们认为郑州市应确立治理雨水的新的指导思想。朱良贵等人还对他们的方案作了估算:“如果改用新的思路进行设计规划,至少可减少投资lO到15亿元。郑州市不用花30亿元就能建立一套先进高效生态环保的排水系统。更重要的是,城市地下水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他上小学时,校长皮尔保罗为了鼓励他曾说,我一看你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它。从那天起,纽约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在就职演说中,他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26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1.A 2.D 3.B 4.c 5.B 6.c 7.A 8.B 9.A 10.A(它们的寂寞,毕竟是一种
宁馨而美丽的寂寞)11.D 12.c 13.D 14.A 15.c
16.①阎都督不相信他(能够)写出《滕王阁序》②等到阎都督拿出纸和笔在宾客面
前谦让一番时17.(1)婉约派;南渡以后(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之情和物是人非的孤寂无依的痛苦,以及辞乡别土国破家亡的哀愁。18.(略)19.(1)对
生命萌芽、繁盛时颤栗的喜悦;(2)对生命凋谢时无端的喟叹。20、这个天地是指把生命
局促在一个角落里的孤寂世界,也是作者终生追求的一个远离世俗尘嚣而自然、恬静、朴
素的精神世界。21.(1)使我明白人应该有一个自然、恬静、朴素的精神世界。(2)使我
增长了知识,明白许多事物每天都有新的意义。(3)使我有了醇厚的情趣和恬静、纯美的
心灵。22.B、E(B“我行我素”不当,E“终于找到”不合文意)23.在“纷纷”之前加上
“与会学者”24.如:人生如诗,有了微笑的诗篇便有了优美的意境;人生如歌,有了微笑
的歌曲便有了昂扬的旋律。25.市政排水规划应有新思维,城市雨水是资源不是祸水26.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