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2014-5-11 0:11:10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pí)邻  (qūn)巡  (yān)党      (jué)秦利晋

B (tí)骑  (xiàn)媚  求木之(cháng)   (pù)于朝廷

C 离(jiān)  (shū)祸   (nì)柱      夜(zhuì)而出

D (zhǔ)崖  (jī)昂   (xiǎng)士卒   (shù)目项王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矫诏   缘份   相视而嬉   层见错出

B 羁縻   鼓噪   吻颈之交   百战不殆

C 佯狂   遗撼   垂拱而治   瞋目结舌

D 拇指   坐落   抶而仆之   滥刑谬赏

3.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     ,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    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A 暴发  抚养  盈利   B 暴发  赡养  营利

C 爆发  赡养  盈利   D 爆发  抚养  营利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者的腐败使然,   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    要严格质量管理,

    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 尽管  因此  不仅  还    B 虽然  那么  既   还

C 尽管  那么  既   还    D 虽然  因此  不仅  又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危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 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 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 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 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 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7.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C 《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张溥,明代文学家。曾组织“复社”,批评朝政,“七录斋”是其书房名。

D 庄子,名周,春秋中期宋人。先秦道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           

(2)    项伯素留侯张良           

(3)    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4)    道芷阳行           

(5)    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           

(6)    军惊而坏舍           

(7)    虽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8)    失其所,不知           

(9)    予右丞相兼枢密使           

(10)  至海陵,高沙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指明它们的用法特点

(1)    项伯杀人,臣之           

(2)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3)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4)    大王必欲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5)    左右欲相如           

(6)    且庸人尚之,况于将相乎?           

(7)    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           

(8)    人皆得以使之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双音节词

(1)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沛公奉危酒为寿,约为婚姻         

(4)    璧有瑕,请指示王。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6)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    不如厚遇之,使归赵。         

(2)    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3)    吾还也。         

(4)    故今之墓中全为五人也。         

(5)    而君幸赵王。         

(6)    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昔,未得。         

(3)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5)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6)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有善始者实繁,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为之。王曰:“夫 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已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

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之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 荆王美人    遗:        

② 则王长之矣   幸:        

③ 恶闻王     臭:        

④ 必从命     亟: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译文:                                  

                                 

(3)魏王的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阿 健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好奇地偏要刨根问底。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犟脾气,非要走进司长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因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这个禁止进去的房间,又拿出一张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总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不解地追问。“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答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富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具备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

15.第2段中“习惯了服从”的潜在含义是什么?第5段中总经理为什么“满脸严肃”?

答:①                               

                                

16.结合小说题目,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小说蕴涵的人生哲理。

答:①                               

                               

17.结合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答:特点                                

作用:                               

18.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虚掩着的门”既是实写又是虚实结合的方式使小说更富有哲理。

B 题目“虚掩着的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意蕴深远,碉人寻味。

C 《虚掩着的门》塑造了一个敢想、敢说、敢为,只求变革,不计后果的年轻人。

D “虚掩着的门”是一种暗示,暗示着成功的机遇就在身边,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E 总经理事后的解释表明:只要不为条条框框束缚,敢于突破一切禁区,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人。

19.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20.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帮他修改。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你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2006年3月18日

要求:找出不得体的词并改正。

不得体的词

改正

21.仿照下面的句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改换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南国的红豆啊,  红得真红得纯,

像鲜血的凝固,  像缩小了的心。

                                   

                                   

22.作文(60分)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文本框: 姓名 班级 考试号 
-----------------------------------------------装---------------------------------------------订-----------------------------------------------线-----------------------------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号下面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8、(1)    (2)    (3)    (4)    (5)    

(6)    (7)    (8)    (9)    (10)    

9、(1)    (2)    (3)    (4)    

 (5)    (6)    (7)    (8)    

10、(1)    (2)    (3)    

  (4)    (5)    (6)   

11、(1)    (2)    (3)    

  (4)    (5)    (6)    

12、(1)                           

  (2)                           

(3)                           

(4)                           

(5)                            

(6)                           

13、(1)              

  (2)                 

  (3)                             

  (4)                             

14、(1)①                           

  (2)                            

  (3)                            

15、①                              

                              

16、①                              

                              

17、                               

                                                           

18、(   )

19、                   

20、

不得体的词

改正

21、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