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三月份月考

2014-5-11 0:11:10下载本试卷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三月份月考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边 炼 打 手可得    B.此 山 浪 惫不堪
C.沛 责 密 目而视   D.立 起 语 自古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气慨  禁锢  回溯  赏心阅目

B. 细腻  枯槁  迷惘  欢渡春节

C. 坦护  魂悸  锻练  犀角独怪

D. 窈窕  匍匐  融冶  千帆竟发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我们个人______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做好一部分工作,我们______肯努力,自然可以做出一些成绩来,______这本是我们应尽的责任,______不管成绩怎样大,同整个革命事业比较起来又算什么?______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大的能力和成绩,是丝毫不值得骄傲的。

A.即使 只要 因为 然而 因此    B.尽管 假如 然而 所以 因而

C.哪怕 如果 但  而且 所以    D.如果 即使 而且 因为 所以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元旦那天,在高盖山登山的师大附中全体教师个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B.韩少华的《记忆》不仅语言优美,意境也特别优美,自习课上,我们都游目骋怀在这篇

散文中。

C.夜已深了,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急忙打开门一看,四个栩栩如生的大活人出

现在我眼前。

D.我们假如能长期坚持读名著,就可以使自己潜移默化,身心获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个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的斗争生活。

B.一个走进沙漠,也肯为狂渴的同行者捧上自己水囊的人,他就把清纯的记忆留给了朋友。

C.善不善于做精细工作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D.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初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气里飘散着黑烟,江河里漂浮着秽物,是很直观的环境污染,但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正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极易被污染,而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跟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美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启动一项超级基金计划,投入200多亿美元净化地下水。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经过交货处理的地下水,水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净化后的地下水再次受到污染。由此,土壤污染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提了出来。
   许多数据表明,即使被公认为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公园,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污染,而在广袤的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是早已有所显露。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的某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并导致较大范围的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还无法准确回答,也无法告诉公众土壤对污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何时会达到极限,以及应在什么时候采取相应措施。
   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际上处理土壤浸染,以往用化学溶剂淋洗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仅耗资巨大,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是植物修复技术,即选取超富集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栽种到受污染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污染发报吸上来,然后收获植物的地上部分,将其焚烧或冶炼,进行二次利用。这类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既保护土壤又美化环境。美国已经出现一批研究的推广植物修复技术的公司,有的公司股票已经上市。我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环境修复室”,研究这类技术也已有七年之久,还建立了植物修复基地,目前开发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
6.第一段“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
   A.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B.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治理。

C.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D.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还没有可行办法。

 7.对第二段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各类污染中,土壤污染最应受到重视。

B.治理土壤污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C.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中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

D.美国治理土壤污染的计划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8.根据第三段内容,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湖南、广西、贵州的土壤污染问题最严重。

B.湖南等省对土壤污染已开始了全面调查。
   C.一般来说,城市土壤污染的程度比农村轻。
   D.我国对土壤污染危机的应对能力相对滞后。
  9.下列理解,与第四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
   B.用化学溶剂淋洗来治理土壤污染的办法已被淘汰。
   C.富集植物能够保护土壤,是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
   D.我国的植物修复技术实现产业化,已经为期不远。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柰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来见项王    骑:一人一马    B.张良西向   侍:陪坐

C.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D.因击沛公于  坐:坐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吏民,封府库”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伯夷之意。                             B.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将军身披执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若入前为寿

C.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亡我,我何渡为         ③江东虽小,地千里

②不忍杀,以赐公          ④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四.(14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分)

    译文:                                               

    ②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2分)

     译文:                                                

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②题(4分)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 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 应亦年年税紫芝

① 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  )(2分)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② 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4分)
                                                   

                                        

五.(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许是走得急了些,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 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 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人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 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 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子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 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妈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浊泪。
  17.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4分)
 
 
  18.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

找驼爷报复。

B.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蓦地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D.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E.这篇小说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说明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

教育工作。

 六.(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幸福……相信你也会有这方面的体验、感想和认识。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

                          2004.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值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答案

B

C

A

C

D

B

C

D

D

C

B

D

14、①D  ②C

  ③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讽刺晚唐赋税之重的诗。在渤海的涨落潮声中,海滩边淤积起一条沙堤,官府知道后海鸥才知道。如果有条通往蓬莱仙境的路,那么官家也会年年去那里收紫芝税呢。诗人以高度的夸张,尖刻的讽刺,用近乎开玩笑的幽默口吻揭露了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的现实。

  16、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等)
  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
  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
  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
  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17、
  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18、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