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下)语文期中考试A

2014-5-11 0:11:11下载本试卷

高一(下)语文期中测试

   

一、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cù)缩  (jiān)或   (xīn)享  安然无(yàng)

B(yǔn)  绿(lù)林  新(zhēng)  (fèi)反盈天

C(dǎo)  (jué)嘴   桌(wéi)  孤(pì)

D(fú)水  怂(yǒng)  滑(jí)  莲(ǒ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暄   藕断丝联   铜墙铁壁  心慌意乱

B 悚然  战战兢兢   没精打采   神往倾心

    C 出格  唉声叹气   走投无路  宽宏大量

D祈祷  百无聊赖   轻车熟路  兴高采烈

3、一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我深深地   一切奴才或奴才相。

②(庄周)又急又渴又热又气恼,半路上实在    不动了,坐在路边休息。

③一面   这位太平天国将领的不羁之才,一面也想到这位王爷对理发师的情感。

A憎恶  挪 惊叹    B 憎恶   跑  赞叹

C憎恨  走 惊叹    D憎恨   行  赞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B他们镇的某个领导为了迎接上级的扶贫检查,把邻近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C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王熙凤被刻画得鲜明生动,很有个性。D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别开生面的元宵联谊会,使秦山核电站三期工程的20多名外籍专家歆享了中国“上元节”的喜庆与祥和。

B鉴于这些工作人员长期负责某一系列的财务审计,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施审与受审关系,难免违规交往。

C记者获悉:截至2月4日,全国铁路春运29天内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4%,达到1.0137亿人次。

D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成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

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诸侯帝王贵族以外的人物的事迹。

     B《过秦论》选自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新书》,有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

    C《归去来兮辞》选自东晋大诗人陶潜的《陶渊明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D《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是东汉人,世称王右军,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 庄周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足了4700元钱。这一天他来取水。可是吴主任收了款,却只给了他一张提货单,要他到东海去提水。

②“这是怎么回事?庄周疑惑地问。

③“哈哈,庄老!别看您学问大,可对这水的买卖您不大在行哩!河伯从东海买到水。买是为了卖,为了赚钱。卖水多麻烦,不如卖提货单,一转手把提货单卖给我们了。我们也是一样,再转手卖给了您。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儿没动。您是用水户,不到东海取水,哪里有水呢?”

④“可是,原来的价钱每吨才一元。”

⑤“不错,这么一转悠,涨了几十倍。生财有道嘛!就是买主儿吃点亏。可是买主儿有的是钱,这么贵还是抢着买哩。您老早就万元户了吧?光稿费就够肥的,现今又是养鱼。哈哈!”

⑥庄周揣着提货单,赶着一辆大车,车上载着空桶,急急忙忙向东海进发。又饥又渴又热又气恼,半路上实在挪不动了,坐在路边休息。忽然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

⑦“只要有一勺水我就活命了,救救我吧!”

⑧庄周顺着声音看去,原来呼救的是躺在车辙里的一条小鱼,拍着尾巴,两腮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着。

⑨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好像一段干木头,只有棘刺般的花白胡子在微微颤抖。

⑩猛听得一声雷响,油然云起,长养万物的甘霖就要下来了。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7、第②段中的“这”指代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8、第⑤段中的“转悠”是什么意思?“生财有道”中的“道”具体指代什么?(4分)

9、第⑥至第⑨段活用了《庄子》中的“涸辙之鲋”的故事,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以车辙中奄奄一息的小鱼来反衬东海之水的可贵,从侧面刻画庄周无可奈何的心情。

B说明鱼儿有水才能活下去,庄周买水虽然花了高价,但从长远看,还是值得的。

C鱼儿急需救命之水,眼前却只有提货单和空空的水桶,作者借这个细节抨击买空卖空的时弊。

D这一部分构成了文章的高潮,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10、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对庄周的神态描写,展开想像,说说他此时会是什么心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①而御宇内 振         ②俯首系颈,命下吏 委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藩篱  至尊而六合 履    

 ⑤锋镝,铸以为人十二  销   金  

   12、下列加线词语与其它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2分)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以为金人十二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1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2分)

     A 吞二周而诸侯    B黔首

     C天下之民      D 良将劲弩要害之处

   14、下列各句已补出的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 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15、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绩,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时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 ①③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②⑥

   16、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读书养气

① 人究尽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

④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    ,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⑤如果说读书时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⑥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气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⑦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17、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要吸取    ,剔除糟粕

18、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2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2分)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作者名):          (篇名)(2分)

    20、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什么要求?(2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

    21、下面画线的句子不够简洁,也有用词不当的毛病,请修改。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画线句子修改为:           (2分)

22、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使他们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籽,便种下一份希望;

        夏天是                      

        秋天是                       

五、背诵默写(任选六句作答,每空1分,共6分)

23、天下云集响应,       

24、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25、大行不顾细谨,         

26、       ,俯察品类之盛。

2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8、悟已往之不谏,         

29、善万物之得时,       

30、        ,乐夫天命复奚疑?

六、作文(30分)

《射雕英雄传》中,一心渴望成为武林盟主的欧阳锋,在练得绝世武功的同时走火入魔了。他走火入魔之后反复问着自己的问题,却是——

“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你问过自己吗?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让你有什么感受?是痛苦,是困惑,还是幸福,是欢乐?……请以“我是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下)期中测试答题卷

一、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  ,2、    ,3、   ,4、   ,5、    ,6、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7、第②段中的“这”指代                    (2分)   

8、第⑤段中的“转悠”的意思是              “生财有道”中的“道”具体指代                  (4分)

9、   (2分)

10、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对庄周的神态描写,展开想像,说说他此时会是什么心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振           ②委        ③藩篱             

④履           ⑤ 销            (4分)

12、      13、      14、     15、    (每题2分)

16、翻译(每题2分,共6分)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课外阅读。(10分)

17、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要吸取    ,剔除糟粕(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2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2分)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    (作者名):          (篇名)(2分)

20、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什么要求?            (2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6分)

21、画线句子修改为:                          

                    (2分)

22、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使他们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籽,便种下一份希望;

       夏天是                         

       秋天是                          

五、背诵默写(任选六句作答,每空1分,共6分)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六、作文(30分)

《射雕英雄传》中,一心渴望成为武林盟主的欧阳锋,在练得绝世武功的同时走火入魔了。他走火入魔之后反复问着自己的问题,确是——

“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你问过自己吗?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让你有什么感受?是痛苦,是困惑,还是幸福,是欢乐?……请以“我是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下)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  C  2、A  3、A  4、 C , 5、C   6、 D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到吴主任处缴钱取水,缴了钱却只拿到提货单,取水还得回东海。                             (2分) 

8、第⑤段中的“转悠”的意思是指提货单倒来倒去;              “生财有道”中的“道”具体指代                        靠倒买倒卖提货单而谋取暴利。(4分)

9、  B   (2分)

10、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对庄周的神态描写,展开想像,说说他此时会是什么心情?(4分)

   伤心,悲愤,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着急,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而悲哀。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振 举起    马鞭子       ②委 交付       ③藩篱 比喻边疆上的屏障。④履 登上 控制    ⑤ 销  溶化    铜   (4分)

12、 D    13、  D  14、 B 15、C  (每题2分)

16、翻译(每题2分,共6分)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胡人不敢南下来放牧牛马,士人不敢拉起弓箭来报仇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优秀的将领手握强有力的弓箭守住关隘,可靠的大臣,精壮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                                   

三、课外阅读。

17、联系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要吸取 精华    ,剔除糟粕(2分)

18、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精神力量(2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排比       比喻      的修辞方法。(2分)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韩愈  (作者名):  《师说》 (篇名)(2分)

20、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什么要求?多读书,读好书(2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

21、画线句子修改为:它们的(或这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从根本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2分)

22、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使他们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一粒种籽,便种下一份希望;

       夏天是生长的季节,洒下一滴汗水,便浇灌一棵禾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得到一粒果实,便增加一份喜悦。

五、背诵默写(任选六句作答,每空1分,共6分)

23、 赢粮而景从       

24、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5、 大礼不辞小让     

26、 仰观宇宙之大     

27、 齐彭殇为妄作      

28、  知来者之可追     

29、  感吾生之行休     

30、  聊乘化以归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