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2答案

2014-5-11 0:11:11下载本试卷

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12

13

14

D

B

B

D

D

B

B

C

AD

A

A

15

16

18

19

20

21

B

B

A

D

B

A

文字题:

9、 ① 意味着将马背民族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带到了日本。              

② 指让秦王朝的赫赫军威永存不朽的办法。(意思对即可)

10、①荆轲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只在中原一带才成立,他的勇猛根本无法与秦王朝的凶悍相抗衡。

②程朱学说磨灭了人们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使他们变得软弱胆小懒惰,从而导致了南宋被蒙古人所灭。(意思对即可)                 

11、原因有:①中原文化先天缺乏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                 

② 历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驾驭臣民利用儒学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磨灭了人们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使他们变得软弱胆小懒惰。(意思对即可)                 

12、AD

B本文的主题是讲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对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性。日本具有这种民族气质,中国人正好缺乏这种气质。

C作者并未认为秦王残酷暴戾,对史家否定秦王的做法颇为不满。E深沉的忧虑而非淡淡的忧虑。

17、略

18、A 厉:磨砺,激励①                 

19、D (A,而,连词,表转折;B,介词,表凭借手段,用

 C,语气词,表祈使; D,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向)                

20、B 得不到重用不是得罪高官耆儒而使皇帝不高兴。

21、王夫之在文中并没有称赞张纲此举是“有勇有智之举”。

22、①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狐狸一样奸佞狡猾的坏人呢?

②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趋从恶行,就是不聪明 。

23、略

24、要成为能被别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现实思想,必须为这种思想找到合适的“外衣”,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25、注意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社会发展要诚实、有透明度、讲道德。

26、略

参考译文:  ;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荐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司徒任命为侍御史,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恐惧担心,张纲慨然感叹:“污秽丑恶之人聚满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国家扫除灾难,即使活着,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汉安元年,朝廷选派八位使者巡视各地的风气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担任要职.只有张纲年纪轻: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张纲

却在洛阳都亭停车不行,说:“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当政,怎么还要查问那些像狐狸一样奸佞较猾的坏人!”皇帝虽然明白张纲说话直率,但最终还是不愿意重用他。当时,广陵的张婴等人率领数万人反叛.他们杀了刺史、太守,在扬州、徐州一带作乱已经有十多年,朝廷却一直不能讨伐征服他们。于是,派张纲担任广陵大守。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马,唯独张纲请求轻车简行赴命任职。到任以后.就率领差吏兵卒十多人.径直造访张婴营垒,安抚慰问、要求与头目会见:表明国家的恩惠,张罢起初非常吃惊,见到张纲的诚信后,才出来拜见。张纲请他坐在上座,询问疾苦。劝导他说:“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贪婪残暴,所以致使你们各位心怀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样做也是不义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

要以文德劝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来,想以爵禄使你们荣耀,不想用刑法惩罚你们,现今实在是转祸为福的好时机啊。如若听闻仁义却不顺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军聚集于此,难道不危险吗?如果不能正确估量双方力量的强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趋从邪恶,就是不聪明;放弃顺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诚;自己断送了子孙的性命,就是不孝顺;违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义而没有作为,就是不勇敢;这六方面是关系到你们成败、利害的重要因素,希望你能够仔细考虑。”张婴被深深地感动并醒悟,第二天,率领部下万人和妻子儿女,双手反绑投降归顾。张纲就单车进入张婴营垒,遣散了张婴的部下,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当差的,都召而来之。于是人们喜悦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给予了好评,想提拔张纲,而张婴等人上书乞求留任张纲,皇上应允了。张纲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岁时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张纲府邸吊唁的人多得无法计数。张婴等五百多人穿着丧服为他操办丧事,背负泥土为他垒筑坟墓。

  张纲单车独骑去到叛贼营垒,劝喻张婴并降伏了他,主张安抚盗贼的人都把这作为美谈。然而张纲死后没多久,张婴又占领郡地而反叛,张纲哪里能使东南的盗贼止息啊!民众一旦做了盗贼,就会无法自容于世.处在既非叛逆又非顺服的状态下,徘徊之中始终想着展翅高飞,况且让他受到恩宠,得到荣耀,期望他悔过自惩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怎么做得到啊?张纲这样的人,只能缓解—时的灾祸,却不能用他为国家作长远的谋划,哪里值得效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