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

2014-5-11 0:11:35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生交卷时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   如法炮制   宏扬  汗流浃背

   B.谗害   密而不宣   附和  前倨后恭

   C.靡费   计日程功   授予  哄堂大笑

   D.观摩   功亏一篑   贸然  敲榨勒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比赛就要开始了,小王小刘同时拿起球拍,心领神会地相视一笑,迈进赛场,实践他俩拼到最后的诺言。

B.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再论穷富之道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颇受争议的“为富人话,帮穷人做事”的观点。

C.开征环境税成为2008年政府重点推进的税收政策之一,这表明此税收问题已从各抒已见的讨论阶段进展为按部就班的实施阶段。

   D.马老捋着胡须纵谈老城的历史变迁,感慨老城百年白衣苍狗,今日旧貌换新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预测:A股市场牛市将在2008年正式进入以内需为驱动,以价值创造为特征,宏观经济将实现向内需优先的转型。

B.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日前表示,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将会在未来逐步被更为自然、更具直觉性的科技手段所代替而给人们以全新体验。

C.来自国防科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首架客机ARJ21目前已获得171架订单。

D.刚刚召开的塑料袋有偿使用听证会表明,对于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数人是持赞同态度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贺兰山由遥遥的天边,渐渐地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得我们乘坐的汽车也兴奋起来,长鸣一声,向着山口,奋蹄而去。

    ①贺兰山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山峰的形状也确实像一匹匹疾奔的骏马

    ②先是露出一抹淡淡的蓝色山影

    ③并且起伏成一条条峻峭的山脊

    ④马首高高扬起,起伏的背脊,描绘出一种风中的姿采

    ⑤山影越来越浓,也越来越清晰

    ⑥便有山峰驰来,似乎听得到雄壮的蹄声

    A.②⑤③⑥①④   B.①④②③⑥⑤   C.⑤①④③②⑥   D.②③⑤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沉船南海一号“搬家”之谜

   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经历复杂而又漫长的搬家之旅后,终于在2007年行将画上句号之时,跨进了“新家”水晶宫。在此之前——2007年12月22日上午11时30分,特制沉箱中的“南海一号”缓缓脱离海面。“南海一号”发现20年,调查探摸论证6年,正式打捞近一年,现在终于成功出水。其整体打捞、水环境保护的方法,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打捞工程中最难的技术莫过于“海底穿梁”了。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30米深海底,将15米长、O.8米左右粗、5吨多重的36根底梁一一穿入沉箱底1米见方的孔内。打捞工程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了超大沉箱,重达530吨,长36米,宽15米,高12米。沉箱分上、下两段,下沉箱底部设计为向内收缩的斜角,方便沉箱插入海底淤泥。真正罩住“南海一号’’的是上沉箱。上、下沉箱在水底分离后,装着古沉船的上沉箱将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上沉箱的底部预留了36对孔,36根底梁要从中横穿而过,用来托住沉船。底梁在千斤顶的作用下慢慢穿过沉井。一天只能穿引一根底梁,底梁的穿引是整个打捞的关键。“海底穿梁”完成了,下一步的打捞重任就要交给被誉为亚洲第一吊的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

  12月2l日沉箱出水,之后装载沉箱的半潜驳船被两条拖船始向码头。这次古船的登陆采用了气囊拖运的方法。登陆后,气囊还有另一个妙用,就是将装着“南海一号”的沉箱移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由于气囊是软的物体.要比钢轨柔软得多,顺着气囊铺成的轨道挪动,即使有振动,也不会对沉箱内文物造成损坏。而且气囊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充气、放气随时改变沉箱的运动方向。28日,坐着气囊“轿子”的“南海一号”缓缓步入“水晶宫”,终于在这个新房子里安家落户了。

  “南海一号”脱离原有的海洋环境,到大规模发掘的有利时机,再打开沉箱使古沉船完全暴露出来。这个过程可能至少需用5至10年时间。如何对文物进行脱盐、脱水实施保护目前仍没有成熟的方案。但从科技角度来说,我国现在拥有较成熟的文物保护杖术,加上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对其他国家水下考古保护经验的借鉴,我们相信对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会迎刃而解的。

5.从原文看,对“海底穿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穿梁是在能见度为零的30米深海底,将36根每根15米长,0.8米左右粗,5吨多重的底梁一一穿过沉箱底一米见方的孔内的高难度技术。

   B.海底穿梁是登陆过程中最难的技术,古老的沉船“南海一号”借助这一现代科技从30米深的海底走出。

   C.在30米深的海底,36根底梁从上沉箱底部预留的36对孔中横穿而过,用来托住沉船,解决了整个打捞中第一个难点“起浮出水”。

   D.36根底梁,一天只能穿引一根,它是用来托住沉船的,在千斤顶的作用下慢慢穿过沉井。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经历复杂而又漫长的搬家之旅后,终于在2007年12月8日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

B.打捞工程为“南海一号”量身定做了重达530吨,长36米,宽15米,高12米的超大沉箱,它将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

C.早在20年前就发现的“南海一号”,探摸论证,正式打捞,经历了近七年时间,终于成功出水,在世界水下考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D.指挥部创新地采用了气囊拖运的方法,使古船登陆,气囊柔软、灵活,而且可以随时改变沉箱的运动方向: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海一号”从海底淤泥换到人造海水里,古船是否散架,船上的文物会不会受到损害,是中国考古界要面对的“大难题”。

   B.“南海一号”从脱离原有的海洋环境到打开沉箱使古沉船完全显现,可能至少需要5至10年,这说明更科学安全的文物保护方案的出台尚需时日。

  C.气囊的优越性和在“南海一号”中成功的使用经验,意味着这种拖运方法在将来的重量级文物水下打捞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D.尽管对文物的保护目前没有成熟的方案,但只要我国现在拥有比较成熟的文物保护技术,对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奋积功劳,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举无与比。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备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奋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甲,次飞,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的万石君。孝景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诮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群厕腧,身自浣洒,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之,以为常。建奏事于上前,即有可言,拜人乃言极切;至延见,如不能言者。上以是亲而礼之。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阁里,里中长者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万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哭泣哀思,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畏甚,甚于万石君。

                             (节选自《汉书卷四十六》)

  [注]①戚里:于上有姻戚者,则皆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 ②中群厕腧(yú):中群

者,若今言中衣也;厕腧者,近身之小衫,若今汗衫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奋“谦恭谨慎”的一组是

①高祖与语,爱其恭敬                        ②无文学,恭谨,举无与比

③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                ④过宫门阙必下车麓,见路马必轼焉

⑤建奏事于上前,即有可言,乎人乃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⑥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倚伏而食.如在上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奋年少时就追随服侍高祖,高租喜欢他恭敬谨慎当得知他有一个能弹瑟的姐姐,就召为美人,石奋家也因此搬到了长安城内的戚里居住。

    B.石奋因谦恭谨慎而闻名当朝,他的几个儿子也因驯行孝谨而升官到二千石,受到景帝的赞扬。因此人们都称石奋为万石君。

C.石奋不仅以身作则,而且对子孙要求也非常严格。子孙有了过错.也不急于责备,而是让他们相互批评,通过长老陪同肉袒谢罪,才给予谅解。

    D.石奋一生谦恭谨慎。他在服丧其间,极其悲痛,为子孙们做出表率。他的子孙后代都很孝顺,但孝顺的程度,都比不上万石君。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朝服见之,不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柳州,任柳州刺史时所作。浩初上人是龙安海禅法师的弟子。

(1)结合前两句,简析“割”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________________,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 。   (《邶风·静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

淡泊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戒子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鹰之恋

颦天斌

  ①鹰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②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

云或一只鸟飘过,使人觉得头顶之上那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使我们

烦躁的心得到暂时的安慰。

  ③那么我们渴望什么呢?呆板的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仰望天空丝毫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倒是有无数扯不断的离愁思绪牵系着你。老鹰捉小鸡,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童话,白菜一样腐烂了,我们仍固执地千百次向天空翘首凝望,寻找记忆里那只黑颜色的风筝。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④我至今仍很难忘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我们几个好友牧马回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那只鹰!”于是我

们的视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一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飞得那么平稳、轻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剪纸。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生出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⑤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足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鹰,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这时我猛然想起一位诗人写鹰的诗: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巢穴/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鹰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把自己葬在浩瀚的天空。

  ⑥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了,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大鸟产生莫名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

  ⑦自此,鹰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鹰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鹰呵,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

14.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文中的鹰精神上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人我血脉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写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鹰之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写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又引用了一位诗人写鹰的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冯晓芳 张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11日联合发布信息,“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拟于1月22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将讨论两套方案,新方案大幅降低了现行国内漫游费上限标准,对不同的呼叫类型,降幅从13.33%到80%不等。目前我国规定的国内漫游费上限标准是每分钟0.6元(后付费)和每分钟0.8元(预付费),占用国内长途电路时,另外加收长途通话费。

            

    

19.阅读下面图表,请从两年数据的比较、全表综合理解两方面各归纳出一条结论。(5分)

中国政府网·图片新闻

2007年我国情况

2008年努力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4.0%

城镇登记失业率4.5%(控制在)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仿照例句,从生活中任选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6分)

例:事物——竹子

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充满生机。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事物—_____________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请以“学会感恩’’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0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宏—弘 B密—秘 D捧一诈)

2.A(心领神会:无须说明,就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思。形容非常默契,一般指一方。此处可用“心照不宣”。)

3.B(A成分残缺。应在“特征”后加“的对期”。C语序不当。应将“首架”放置“我国”之后。D表意不明。“大多数人”赞同的对象是什么,未说清。)

4.A(依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叙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二、(9分.每小题3分)

5.C(A原文为“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30米深海底”;B原文为“打捞工程中最难的技术莫过于‘海底穿粱’了。”;D原文为“一天只能穿一根底梁”。)

6.B(包裹着“南海一号”出水的上沉箱。)

7.D(前提错误。解决沉船文物保护的难题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对其他国家水下考古保护经验的借鉴。)

三、(9分,每小题3分)

8.A(①介词,相当于“于”,在,②语气助词,句中停顿,不译)

9.B(③说的是石奋四个儿子的情况,③表现的是石奋之子石建的谦恭谨慎。)

10.D(原文是“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四、(23分)

11.(10分)

(1)子孙做小官,回来拜见他,百石君必定穿上朝廷的礼服来接见他们,不叫(他们的)名字。译出大意给3分,“谒”“朝服”“名”三处,译出一处给1分。

(2) 石庆惶恐,赤胸肉袒谢罪请求处罚,(石万君)不答应。译出大意给2分,“谢”“罪”“许”三处,译出一处给1分。

12.(8分)

(1)“割”字照应上句中“剑芒”的比喻。在秋天这个特定的季节里,如剑割肠,写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两句各2分,意思对即可。

(2)表达了诗人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苦,二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两条各2分,意思对即可。

13.(5分)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惑之不解  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2)搔首踟蹰  榆柳荫后檐  千村万落生荆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宁静以致远  每答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两小题都答一题答的全分,一题答的不全者,按答的全的小题给分,两小题都答,都答的全者,按第一小题给分。

五.(22分)

14.(4分)鹰的特点是:阳刚,傲气,倔强,壮美(每点1分)

15.(6分)

(1)和谐的,有利于鹰生存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复存在了。

(2)鹰的性格震撼了我的心灵,鹰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每句3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文章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正面描写,(如:“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 有侧面衬托(如:“望着它远是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生出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写出一点得1分。有比喻.(如:“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间.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一副剪纸。”)有排比,<如“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租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等等。”)写出一点得1分。表达了作者对鹰的生存环境的追寻以及对鹰的精神(或坚毅勇敢不屈的精神)的赞颂,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

(1)衬托鹰的勇者风范。

(2)表达对“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的敬意与赞颂、同情与惋惜之情。

(3)丰富内容.深化主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15分)

18.(4分)漫游 活费 大幅 降低(或移动漫游话费降低)每词一分,不按顺序扣1分。

19.(5分)比较: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多于2008年;城市登记失业率低于2008年。(或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将少于2007年;城市登记失业率将高于2007年)综台:我国就业压力减缓。(或:政府关注就业问题。)比较3分,分号前占2分,分号后占1分。综合2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例:彩虹 正面:献出自己的七彩人生,只为让人赏心悦目。反面:华丽不实,注定了只能短暂绚丽。言之成理,用拟人手法即可。

[附](译文)

万石君石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高祖向东进攻项羽,经过河内,当时石备十五岁。做小吏,侍奉高祖。高祖同他说活,喜欢他恭敬的态度,同他说:“你有什么?”回答说:“有母亲,不幸双目失明。家里贫穷。有个姐姐,能够弹瑟。”高祖说:“你们能跟从我吗?”(石备)说:“愿意尽力。“于是高租就召见他的姐姐作美人。将他家迁到长安中戚里,因为姐姐是美人的缘故。石奋积累功劳,孝文帝时做官到太中大夫。没有文学修养但谦恭谨慎,没有人比得上他。东阳候张相如做太子太傅,被免职。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都推荐石备做太子太傅。等到孝景帝即位,任命石备做九卿。(他经常)接近皇帝,心中紧张害怕,就将石备改任为诸侯的丞相。石奋的长子石建,次于石甲、石飞、石庆。都西为恭顺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以及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人臣专宠全都集合在一门。”总一门之计,称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三年,万石君按照上大夫的俸禄告老还乡,当时把他作为朝臣对待。(他)经过宫门必定下车快走,看见天子的车马必定前往车前横木表表示恭敬。子孙做小官,回来拜见他,万石君必定穿上朝廷的礼服来接见他们,不叫<他们的)名字。子孙有过错,不责骂,只坐在便侧之处,对案不吃饮食。这以后诸子相互责备,运过长老陪同袒露上胸坚持谢罪,请求处罚,保证改,才答应。皇上有时踢给地饮食必定叩首俯伏之后才吃,就像皇帝身边一样。他在服丧期间,悲痛到了极点。子孙遵从他的教诲,也是如此。万石君家因孝顺恭敬在郡国远近闻名,即使是齐鲁等国的那些儒生的品行,都自认为比不上万石君。石建年老头发都白了,万石君仍然安然无恙。(石建)每五天洗耳恭听沐一次,回家探望父亲,进入自己房里,私下问侍候的人,取父亲所穿的衣衫亲自洗涤再交给侍候的人,不敢让万石君知遣,把这当作经常的事.石建对皇上启奏事情,如果有需要和万石君讲的,屏退身边的人才详细讲述。等到在朝廷上见到皇帝,就象不会说话的人一样。皇上因此亲近他并对他以礼相待。万石君迁居中到陵里。内史石庆洒醉回家,进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听说这件事,绝食。石庆惶恐,赤胸肉袒谢罪请求处罚,(万石君)不答应。全家及长兄石建赤胸肉袒,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贵人,进入闾里,里中长老都逃跑躲避。而内史坐在车里从容自在,正应该是这种样子?!”于是谢绝并叫石庆离去。石庆及诸子从此进入里门都小步快走回家。万石君元朝五年去世,石建哭泣哀思,拄着手杖才能走路。一年多以后,石建也去世了。诸位子孙都很孝顺,但以石建为最孝。甚至比万石君还要孝。

                                                               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天星
文本框: te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