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08年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14-5-11 0:11:37下载本试卷

08年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丽  依  甲  大家秀  岿然不动

B.管  狡  制  自顾不  路相逢

C.然  阡  样  马厉兵  脉含情

D.诚  耸  鸡  独树一帜  炙手可热

2.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      、清新喜人的图画。

②石拱桥不但形式      ,而且结构坚固。

③可怕的病魔终于被两位医学专家      了。

④诸葛亮七次捉住孟获,使得孟获最终     

A.幽美 优美 降伏 降服        B.幽美 幽美 降服 降伏

C.优美 优美 降服 降服        D.优美 幽美 降伏 降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您初到北京,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些什么困难,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据央视索福瑞统计,首场《加油!好男儿》在上海收视率达到3.6%,令当时的“超女”望其项背

C.高雄在民进党执政下,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居不下。高雄港从全球第二掉到第六,如果台湾经济出现被边缘化的危机,则高雄更是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大。

D.12月2日,他的老母亲不幸去世,他如丧考妣。许多亲戚朋友邻居等都赶来,要送礼金、送花圈,他却都一一回绝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迄今为止,中国经济一直得益于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但由于出生率和平均寿命的增加,使中国社会迅速老龄化。

B.在企业管理这个行当中,变化最快的可能要数管理者的头衔了。原来叫掌柜的,后来叫经理,这几年又从老总、总裁更新为CEO、CFO了。

C.沙龙的病虽然给以色列的政治生活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也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D.在一个崇尚无纸化的时代里,网络出版商发现,平面媒体的存在有助于加强网络媒体的可信度的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可控核聚变

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质子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因为裂变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长寿命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限制了裂变能和平利用事业的发展。另一种核能形式是目前尚未实现商用化的聚变能。

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150亿年。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另外,由于核聚变需要极高温度,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自动中止。也就是说,聚变堆是次临界堆,绝对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裂变)电站的事故,它是安全的。因此,聚变能是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所在。

可控核聚变的第一步是要使燃料处于等离子体态,即进入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充分电离的、整体呈电中性的气体。在等离子体中,由于高温,电子已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原子核完全裸露,为核子的碰撞准备了条件。当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几千万摄氏度甚至几亿度时,原子核就可以克服斥力聚合在一起,如果同时还有足够的密度和足够长的热能约束时间,这种聚变反应就可以稳定地持续进行。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热能约束时间三者乘积称为“聚变三重积”,当它达到1022时,聚变反应输出的功率等于为驱动聚变反应而输入的功率,必须超过这一基本值,聚变反应才能自持进行。

5.以下有关“可控核聚变”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

A.可控核聚变首先要设法让燃料处于等离子体态,使得其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原子核完全裸露。

B.当科学家设法使得等燃料离子体的温度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亿摄氏度时,两个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将不起作用,它们将自主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

C.为了实现可控核聚变,科学家必须考虑燃料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对等离子体的热能约束时间这三个重要因素。

D.为了让可控核聚变反应能自持进行,科学家要力图使聚变反应输出的功率大于为驱动聚变反应而输入的功率。

6.以下各项中,不能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氘与氚的核聚变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150亿年。

B.便于用作核聚变的物质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而且氘核聚变的反应产物是氦,无放射性污染。

C.聚变堆是次临界堆。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D.聚变能是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产生裂变能所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的核废料放射性较强,所以人类利用裂变能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

B.聚变堆是次临界堆,因此未来的聚变堆电站不会发生任何影响环境或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

C.当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会释放能量,科学家针对聚变能的研究开发,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来给人类造福。

D.如果某个聚变堆的“聚变三重积”小于1022,它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四十,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澄幼颖敏,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岁乙未,籍民户,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赋,逃窜殆尽,官为称贷,积息数倍,民无以偿。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面陈其害,太宗恻然,为免其逋,其私负者,年虽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归者,复三年。诏下,公私便之。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中统元年,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至元二年,迁河南路总管;改平滦路总管。七年,入为司农少卿,俄出为京兆总管;居一年,改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遂著为令。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抚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

(选自《元史·谭澄传》)

注:①浮客:客居的人户。

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元帅府事,攻汴有功   从:跟随

B.文阳郭帅专其利而之    堰:修筑堤堰

C.乃县来附,赐金符      以:介词“把”

D.澄入觐,中书耶律楚材   因:经由、通过

9.下面四组句子分别表明谭澄抑制豪强、利于民的一组是                   (  )

A.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

澄折以理,令决水

B.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

亡民能归者,复三年

C.集逋亡,民心稍安

积息数倍,民无以偿

D.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面陈其害,太宗恻然

1,3,5

 
10.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府登记户籍,多以客居的人户登记,等到征收赋税的时候,居民逃散殆尽,官府不得不宽恕百姓。

B.在谭澄的禀奏下,朝廷下令免去百姓拖欠的赋税,私人欠下的钱物,即使时间长了,也只取一倍的利息。

C.中统元年,天大旱,他告诉百姓种田植树,土地都得以充分利用,后来,连续调任,显示其卓越的才能。

D.谭澄因为文武兼备,被元世祖选派前往安定新归附的西南夷罗罗斯,同时兼任宣慰使司事。

1,3,5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10分)

(1)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

译文:                                  

(2)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

译文:                                 

(3)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篁:竹子。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①就利用物象的方法而言,王诗的主要写法是    ,刘诗的主要写法是     。(2分)

②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6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         。始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②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夜晚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见,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正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农村,月光如水就还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飘摇的月光,溪流上跳动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轻移的月光,还有月光牵动着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光斑,闪闪烁烁,瓢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满面春风上哗啦啦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的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一阵阵阴凉。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这时候出现,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织女星在这时候出现,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哗啦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闪烁不定的遥远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个凉台上吗?我身在何处?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中翻腾和飘浮?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儿童在荒漠孤单地迷路?也许是我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这是一个必须绝对诚实全盘招供的时刻。

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4.(1)“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中的“徽章”是指:           ;(2)“我就是在30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一个真正的夜晚”的“真正的夜晚”是指:    

               。(4分)

15.文章第五自然段作者所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的地方,是没有召见和盘问的地方”?(6分)

答:                                    

                                        

16.文章重点写的是乡村的夜晚,为什么开篇先写城市的夜晚?(6分)

答:                                   

                                        

17.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6分)

(1)简析文章修辞运用的艺术效果。

(2)简析文章蕴含的深厚文化思考。

(3)简析文章的艺术构思技巧。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语段,为其拟写一句概括性句子,不超过25个字。(4分)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当前的生产力发展中,尤其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切实依靠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只有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创造满足人民和社会需求的雄厚财富。

概括:                                  

                                        

19.阅读下面内容,提取材料的要点,用一个单句形式为“新体验小说”下定义。

新体验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传统小说是虚构性的,而新体验小说是以亲历性真实性为基础,以作家的深切的人生体验为基础。新体验小说不同于散文,散文以体验和情绪为主,新体验小说虽也有体验和情绪,但它仍是以情节、人物、故事来吸引读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新体验小说不同于纪实文学,纪实文学以客观发生的事件为基础,类似于新闻报道,新体验小说以体验为红线,用主客体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作家解读过的世界,给人一种新体验,给人以思考。

                                      

                                        

20.仿照下面例句,以“如果生活是……”为开头,再写一段与例句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6分)

例句:如果生活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山,走好自己的路,就算无法登上顶峰,也可以在峰回路转中体会途中美景,何必为登顶不成而惆怅?

仿写:                                   

                                        

七、(60分)

21.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

没有你便没有乐趣

成人的世界里

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

有了你世界不再完美

阅读此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

1.D.(A.“岿”读kuī,其余都读guī;B“挟”xié,其余读xiá; C.“模”读mú,其余读 mò;D.都读zhì)

1,3,5

 
2.A(“幽美”是“幽静美丽”的意思,“优美”是“美好”的意思;“降伏”是“投降屈服”的意思,“降伏”是“制服”的意思)

3.C.(A鼎力相助:大力帮助。“鼎力”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B望其项背:可以赶上。项背:人的背部。只用否定形式,如“难以望其项背”,“无法望其项背”。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D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4.B(A.“出生率……的增加,使中国社会迅速老龄化”,事理不通,应在“出生率”后面加上“的降低”;“使中国社会迅速老龄化”缺主语,去掉“使”。C.前后两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应将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改为“不但……而且”,删掉“也”。D.句式杂糅,应删掉“的原因”。)

二、

5.B(“两个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将不起作用,它们将自主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不合文意)

6.A(在文中第2段末句“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所在”中,“这”指代前句“聚变能是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即D,而D又是对B、C的总结。“氘与氚的核聚变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150亿年”只能说明氘与氚易于用作核聚变反应,不能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

7.C(A“人类利用裂变能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的断言不合文意。B原文中“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是特指,“未来的聚变堆电站不会发生任何影响环境或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偷换了“事故”这一概念,由特指换成泛指,同时也太绝对。D聚变堆的“聚变三重积”小于1022,它就失去商业价值,但肯定存在科研价值,在研制开发过程中,“聚变三重积”不可能一次性就达到大于1022的水平)

三、

8.C(根据语境,译为“带领、率领”)

9.B

10.A(不是宽恕,而是放贷)

四、

11.(1)又大规模登记户口,谭澄把不是长久居住在交城的户口全部去除,赋税因此能按时征收。

(2)谭澄让百姓开凿唐温渠,引沁水灌溉田地,百姓因此得以躲过饥荒。

(3)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

12.①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②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人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13.A.①春色满园关不住②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B.①江枫渔火对愁眠②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

14.(1)区别于城市的显要标志;(2)有月光的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乡村夜晚。

15.第一问:表明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孤单,那么无知,人类应该谦逊地对待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问:“逃避”的是自然,城市缺少与自然的沟通,远离自然,甚至是拒绝自然。

16.与乡村的夜晚形成对比,增强文章的鲜明性,引出下文乡村夜晚带给人的享受和感悟。

17.(1)文章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也可从拟声词运用角度赏析;

(2)文章主要阐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浸润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3)文章从小处落笔,通过城市与乡村月光的对比,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六、

18.科技进步和创新要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19.新体验小说是一种以亲历性为基础,以情节、人物、故事为手段,以体验为红线,以主客体结合为方式,给人以体验和思考的新型小说。

20.如果生活是一片波涛无边的大海,行好自己的船,就算无法到达彼岸,也可以在激流勇进中体会航行壮阔,何必为抵岸不成而懊恼?(保持题干所给的格式要求,特别注意例句隐含的比喻手法,正确把握喻体和本体的关系)

七、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