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
语文试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纤绳 掀起 仙山琼楼 翩跹起舞
B.剿除 姣好 脚踏实地 矫枉过正
C.推诿 猥琐 娓娓动听 委曲求全
D.颤栗 忏悔 胁肩谄笑 馋涎欲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学校应主动和乡镇学校结对子,鼎力相助薄弱学校。
B.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C.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请利用好每一分钟,等高考结束再做事后诸葛亮,悔之晚矣。
D.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与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4、能与下面这段话恰当衔接的一句是( )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著名教授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
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
多所弹勤。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永乐元年,巡按福建,奏请都、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武
乙为之戢。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 “我得生
矣。”至,果雪之。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新验印,知死
者故布商。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
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新召商妻讯
之,果商妻有所私。商骤归,所私尚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妻与所私皆论死。
新微服行部,忤县令。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新从狱中询诸囚,得令贪污
欠。告狱吏曰:“我按察使也。”令谢罪,劾罪之。永乐十年,浙西大水,通政赵居任匿不
以闻,新奏之。夏原吉为原任解。帝命覆视,得蠲振O如新言。当是时,周廉使名闻天下。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
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
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伏陛前抗声曰: “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
恶,奈何罪臣?”帝愈怒,伞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竞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
[注]戢(Jí):收敛;蠲(juān)振:免除徭役,赈济灾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都、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 凌:欺辱
B.密令广市布 市:买卖
C.赵居任匿不以闻 匿:隐瞒
D.在道榜掠无完肤 掠:殴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以志新字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武人为之戢 ②准弈秋之为听
C.①归以语其妻 ②忽魂悸以魄动
D.①脱走诉于纲 ②求救于术(袁术)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周新“善诀狱”的一组是( )(3分)
①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②至,果雪之 ③视印文合者捕鞠之 ④新从狱
中询诸囚,得令贪污状 ⑤周廉使名闻天下 ⑥新欲按治之,遁去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8.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新善于见微知著。在进入浙江边境的时候,他由马前群飞的虫蚋循踪查访发现死尸,又从失金商人的投诉中觉察到商人之妻的嫌疑。
B.明成祖派人重去视察浙西水灾后,按照周新所言确定了赈灾措施。周新被杀之后,他便萌生悔意,叹恨自己误杀了岭外直臣。
C.周新正直敢言,多所弹劾,一时名满天下。上自京中贵戚,下至地方官员,都对他极为畏惧忌惮,最终却因此触怒皇上被诛杀。
D.锦衣卫指挥纪纲纵容千户攫取财物作威作福,在听到手下的报告后,又在皇上面前诬告周新,后来自己的罪行败露而被处死。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3分)
②令欲拷治之,闻廉使且至,系之狱。(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相思(其一)
李 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蕈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
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的艺术效果。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2)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诗经》)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语文教材改编不要讨好学生
张柠
最近,因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减少了鲁迅文章的一些篇目,增加了金庸小说的片断,引起
了公众的议论。
反对者说这是“用金庸取代鲁迅”。其实也谈不上取代,不过是将鲁迅文章占据的过多篇幅压缩一些而已。但是,支持更换文章的人和新教材编写者,必须要有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不能说“我喜欢读”、“我是金庸的粉丝”就可以了。有一位当事人说,鲁迅的文章不好读。这是什么理由?基础教育不是电子游戏,什么好玩就玩什么。如果不好读的就删掉,那么,庞德诗歌、卡夫卡的小说就不好读,甚至是晦涩的,都要删掉;古文更不好读,全删掉了,将高中教材改成儿歌得了。
这一次教材改革有些避重就轻。除了删除鲁迅一些篇目之外,古文删除也比较多。基础语文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古文,它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连续性。20世纪的白话文运[动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断裂,它具有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意义,但对它的文化意义的评价是有争议的、有保留的;“争议”和“保留”不一定要强加给中学生,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必须保留大量的古代文化内容。古汉语和外国语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和走向社会的必备工具,不能用一些20世纪以来的故事取代。
这次教改还有些讨好学生,千方百计俯就他们,很像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
新增加的都是些时尚读物(比如金庸的武侠),一些好读的故事(比如当代作家的小说)。
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加进初中教材里去,而不是高中教材。初中生还小,还需要听听故事,高中生都快成人了,整天听故事干什么?
课堂传播效果很差,就试图靠更换好玩的课文来解决,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因此除入选篇目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讲、谁来讲?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应试的学生,也培养了一批应试教育老师,他们有一套固定、僵化、有效的教学模式。新教材对他们是一个挑战。人民教育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讲授难度就非常大。比如“中外小说鉴赏”两本教材,将古今中外的小说放在一起,既不能像应试教育的讲授那样分析作品,也不能用讲文学史的方式。教改之后的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文有删改)
12.结合全文,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基础教育不能抛弃其引导性和强制性,所以学什么不学什么,不能任由学生的性子。
B.本文论述了教材选文的内容和质量问题。
C.本文论述了教材选文在各个方面的比例问题。
D.本文提出了如何讲解教材选文的问题。
13、下列有关作者的观点,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教材改革减少了鲁迅文章的一些篇目,增加了金庸小说的片断,这是用金庸取代鲁迅。
B.人选教材中的选文不能因为难懂就取消。
C.基础语文教育应该保留一定数量的古文篇目。
D.语文教学重在课堂教学,所以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调节甚至更换教学内容。
E.作者指出了这次教改的弊端,也就否定了这次教改。
14.作者说“语文教材改编不要讨好学生”,为什么?(4分)
15.文中说“课堂传播效果很差,.就试图靠更换好玩的课文来解决的想法。”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五一”是几号 安勇
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第一次,爹送我报到,走到学校门口,突然停下来,把行李从左边的肩膀换到右边,咳嗽一声,冲地上吐一口痰,用他山里的嗓门嗓门儿冲我吼道,老丫头,给爹念念,这木牌上写的是啥玩艺?我看见好多道含义复杂的目光,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们是怪物。这些目光烤得我脸红心跳,我跺跺脚,没理爹,进似的跑进了校园里。
爹根本没发现我已经不高兴,迈着大步,咕咚咕咚地从后面追上来。走向宿舍的一路上,爹非常兴奋,只要遇到人,不管人家理没理他,他都扯着嗓门儿,用手指着身边的我,
自豪地说我是他的老丫头,考上了某某大学。还说,我从小就是学习的材料。最后,我实在忍不住,喊了一声爹。爹却不以为然,在宿舍里,对同学们又介绍了我一遍。然后,爹卷一支旱烟,心满意足地吸两口,又补充道,俺家老丫头是个要强的孩子,这回小家伙有了大出息!
爹第二次来是在一年前,像现在一样,正是五一节前夕。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说黄金周的假期,计划着去哪里旅游。爹没有敲门,咣当一声推开宿舍门就闯了进来。惹得姐妹们顿时一阵惊呼,慌作一团——天气热,她们都穿得很少。爹一点儿也没意识到,一进门就喊我老丫头,问我,带的山野菜吃没吃光。对我说,妈让他给我又送一袋子来。我看看姐妹们,再看看爹,脸上一阵发烧。爹打开口袋,妮子妮子地叫着,用他的两只大手,从袋子里捧出一把把野菜,自作主张地放在姐妹们的床上,还不厌其烦地说,莱已经用盐腌好了,拿热水泡一泡,就能下饭吃。
爹送完了礼物,卷一支烟,毫不理会姐妹们捂住鼻子嘴,坐在我床上有滋有味地吸了几口后,听见了姐妹们说黄金周旅游的事。他站起身,问她们,黄金周是什么意思?一个姐妹憋住笑告诉他,黄金周就是7天的长假,可以不用上课。爹就更加纳闷儿,问,好端端的,学校干啥要放长假?那个姐妹轻声地笑了,另有两个姐妹也笑出了声。一个姐妹忍住笑说,因为要到节日,五一劳动节,所以学校才放假。爹又问,劳动节是什么节?
我无法忍受爹再这样问下去,抢着告诉他,劳动节就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也叫五一节。
爹似乎明白了,点着头,反复念叨着劳动节和五一,从嘴里吐出一口浓浓的烟,突然又问了一句劳动者是些啥人呢,谁答应让他们过节的?
爹这句话说完后,宿舍里的姐妹们再也忍不住,一齐发出了响亮的笑声。爹也咧开嘴笑了笑,模着自己的脑袋问我,老丫头,那个劳动节——五一是几号呢?我羞愧得满脸通红,眼泪就流了下来。爹没看到我的泪水,又接着问姐妹们,旅一次游得花多少钱?
爹离开学校五天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300元钱,在附言里写着旅游两个宇。半个月后,我收到了爹的信。爹不识字,信是我的小学老师代写的。在信里,爹问我,寄的钱是不是已经收到了。爹还说:爹的老丫头和别人比,不缺啥也不少啥,人家去旅游,你也得去旅游,钱可能不太够,找便宜的地方去游吧!在信里,爹还说,他知道了五一是5月1号,他还知道了,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劳动者。最后,爹让我放心去旅游,不用惦念家里!在信纸的背面还写着一句话:祝老丫头劳动节快乐!
我没想到,暑假回到家时,竟然看见爹瘸了一条腿。爹看见我,有些慌张,咧开嘴笑了笑,响亮地冲着屋子里喊,她妈,赶紧杀鸡,咱老丫头回来了!
妈告诉我,爹的腿是在崖上采山野菜时摔断的,那面崖很陡,但长的野菜很新鲜,
比知道能卖好价钱。妈还说,你爹盼着多采些野菜,好快点还上那300元钱的债!
爹从此再没采过我的学校。
16.文题是“‘五一’是几号”,作者却在开篇用大量笔墨写“爹送我报到’’这件事,
是否是多余之笔,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爹”这一形象,试从语言、动作两个方面各举
—例并对“爹”这一人物进行评价。(5分)
18.“爹”知道“‘五一’是几号”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黄金周——7天长假——五一劳动节——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五一节)——劳动者——劳动节(五一是几号)——五—是5月1日,自己是劳动者——祝愿劳动者快乐。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小说中,“爹”却颇费周折才得到答案,这反映了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民间艺术更能发散北京味道 肖复兴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逼近,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摸一般,它让所有中国人充满期待。自然,每个人期待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我的期待是什么?
我有幸采访过巴塞罗那奥运会,让我有机会全面了解奥运会,毕竟身临其境和在电视机前“隔岸观火”是大不一样的。说起北京奥运会,让我忍不住和它做一番比较,在比较之中,多了一份期待。
巴塞罗那是一座历史悠久又极富艺术气质的城市,它聚集着画家毕加索和米罗、建筑大师高迪这三位闻名世界的伟大人物,这里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的故居、美术馆、博物馆都在这座城市里,他们的作品更是遍布街头,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和骄傲,几乎到处都能够看到他们的影子。
记得我在新闻中心报到的第一天,巴塞罗那政府的官员们手拿着各种画册、地图册和免费地铁乘车证,还有专为奥运会举办的世界邮展和当地加泰罗尼亚民族节目表(比如卡尔曼圣母节上最负盛名的高空百人叠罗汉)分发给大家,首先宣传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而不是也非常出名的巴塞罗那足球或他们的著名饮食龙虾。
我们北京比巴塞罗那的历史要更丰富,艺术大家也不在少数,我们以前的齐白石、徐悲鸿,我们现在的吴冠中、黄永玉,我们的老戏楼、老寺庙、老宅院、老字号,我们的京剧、杂技、玉雕、风筝、高跷、花会……都体现着我们民族艺术博大精深的一面,体现着民间技艺与传统的绵延流长的底蕴与韵致,是能够体味北京味道、走进北京深处的最佳路径。这就是我的期待。
从本质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和彰显。在金牌之上的是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融汇,是民间底层真实深刻的体味、感悟与交融。找到彼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彼此加强相互之间对了解和理解的渴望,搭设交流的平台和桥梁,使得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和国家的人们在奥运会期间成为真正融合的大家庭。
这使得赛场内外彼此相通,让体育和文化相互促进,成为我们的奥运理想飞翔的一对翅膀。面对现实世界中仍然存在的战争、金钱、种族等纷扰对我们的侵蚀,有了抗争的激情,有了前行的勇气——这才是体育的力量,奥运的力量。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之前人们满怀期待的时刻,记得巴塞罗那市长马拉加尔先生早早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其实,巴塞罗那奥运会已经开始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始了厂我们满怀的期待,已经步入了奥运会之中了。(选文有删改)
19.在对比之中,作者找到了他的期待,请结合全文用一句话回答,作者的期待是什么?(4分)
20.开篇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逼近”与结尾处说“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始了!”并不矛盾,请做简要分析。(5分)
21.作者说“面对现实世界中仍然存在的战争、金钱、种族等纷扰对我们的侵蚀,有了抗争的激情,有了前行的勇气——这才是体育的力量,奥运的力量。”你认为体育、奥运是否具有这样的力量?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问题(6分)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501处地下文物,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总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区选址工作举步维难,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提取这段文字的要点。(40字以内)(4分)
23.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表达人的思想或表现的现状。(6分)
例句:我是一只小鸟,飞来飞去,忙碌不止,去啄食我的小虫,去寻找我的米。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题目:超越
高三语文 第8页(共8页)
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纤”读qiàn,其余的读xiān;B“剿”、“矫”、“脚”读jiǎo,D“颤”读这zhàn,“忏”读chàn,“谄”读chǎn,“馋”读chán)
2.D(A“鼎力”是敬辞,大力的意思;B“亦步亦趋”意思是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C事后诸葛亮:事过之后成为诸葛亮。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谋的人。D“乱点鸳鸯谱”意思是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3.A(B句里“出现”缺少宾语;C句里应该是“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D句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后面的“成败的关键”不能对应。)
4.B(由上文可知“木桶理论”的核心是:有一块板长不起作用,而有一块板短却很起负作用,这就是“短板效应”。“对应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其“短板”即指某一个因素欠缺。)
5.B(“市”在文章当中只有“买”的意思。)
6.D(D项中的“于”是“向”·的意思。)
7.C(第一句只是说贵族对周新的畏惧,和题目的要求不符。第五句只是讲周新名声大。第六句讲周新想惩办他,和“善决狱”不符。)
8.C(“因此”一说有误)
9.(1)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2)①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
②县令想拷打他治他的罪,听说廉使将到,就把他关在牢房里。
10.(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时令已是深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
(2)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灯,涵畜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眼中总是不明的“孤灯”。
1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2.C
13.B C
14.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发展上,并使学生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而不是迁就。(意思接近都正确)
15.课堂效果与教材选文具有相联性,但这种相联并不是绝对的。好的选文可能会收到好的课堂效果;但好的课堂效果除了选文要好,还涉及如何讲解的问题。 (意思接近都正
确)
16.不是多余之笔。“爹送我报到”这件事看似与“五一”无关,但同“五一是几号”这件事一样,都是让我丢尽了脸,两件事具有相似性,对刻画人物形象起着更全面、准确的作用。
17.略
18.“我”和“爹”,平时很少有语言、心灵上的沟通,某种角度讲,我们自己生活的都很好,但在某种场合下,我们又都有着遗憾,小说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与亲人沟通。(意思接近都正确)
19.作者期待着北京奥运会能够把我们的文化艺术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传递给世界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除了烤鸭、豆汁、故宫和新兴的什刹海,北京还有很多原汁原味的艺术与文化值得一观。 —
20.“北京奥运会一天天逼近”是实指,“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开始了!待已经步人了奥运会之中了。奥运会的精神已经在传递了。
21.略
22.(1)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步履维艰
(2)文物发掘进展缓慢,文物搬迁无法实施,破坏盗掘文物现象严重。
23.例句:我是一颗小树,扎根大地,抽枝发芽,去汲取我的养料,去吸收我的阳光。(用比喻句,2分;句式与例句大体相当,4分)
24.略
参考译文:
周新,广东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经常只喊他“新”“新”就成了名,就把志新作字了。
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进入太学。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因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他改任监察御史。他敢于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弹劾。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是“冷面寒铁”。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
永乐元年,周新巡视考察福建时,在奏章中提出都、司、卫、所各级武官不能欺辱府、州、县各级文官,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武官们固此有所收敛。回到朝廷后,被提拔为云南按察使,未及赴任,又调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听说周新到来,兴奋地说”我们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后,幂揣为他们雪洗了冤屈。当初,周新赴任进人浙江地界时,成群的飞虫围着马头飞,周新遣蹿来源,在丛生的荆棘中发现一具尸体,死者身上系着一个小木印。周新查验本印,知道死者原是一个布商。秘密下令多买些布回来,看布上的印文与木印相合的就把人抓起来审问,全部抓获了那些偷盗的人。
有一个商人傍境回家,担心遭到打劫,就把金钱藏在荒野丛中的神祠的石头下面,到家后就告诉了他的妻子。第。二天早上去取金钱时却没有了,向周新诉说。周新叫来商人的奏予讯问此事,果然是商人的妻子私通他人,商人突然跑回家,妻子私通的那个人还藏匿在他妻子的住所内,是他听到商人说的话,连夜去拿走了金钱,商人的妻子和她私通的人都被判了死罪。
周新以平民打扮在按察区内巡察,违逆了地方上的县令,县令要拷打处治他,听说廉使要到了,就把周新关进了监狱。周新在狱中向那些囚犯了解情况,掌握了县令贪污的罪状。
告诉狱吏说:“我是按察使。”县令认罪,周新弹劾罢免了他。永乐十年,浙西发大水,通政赵居任隐瞒不把情况上报,周新上奏朝廷。夏原吉替赵居任辩解。皇上命人重去视察后,得以按周新说的减免租税赈济灾民。这个时候,周新的廉使的名声天下闻名。
锦衣卫的指挥纪纲让一名武官千户任浙江的缉事,他攫取财物,作威作福。周新要审察处治他,这名武官逃匿而去。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在涿州遇到这一武官,就把他抓起来关押在州的监狱里。他脱身逃跑后向纪纲告状,纪纲捏造事实上奏皇上说周新有罪,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员都是纪纲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到了京城,周新伏在台阶前,慷慨陈词说:“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犯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皇上更加恼怒,下令杀了周新。临刑前,周新高喊:“我活着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最终还是杀了他。
后来有一天,皇上后悔了,问侍臣说:“周新是什么地方人?”回答说:“南海人。”皇上叹息说:“岭外竟有这样的人,我错杀了他。”后来纪纲因犯罪被处决,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