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全国名校创新最后冲刺模拟卷
语 文 2008.0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缅 哈蜜瓜 闻过则喜 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B.安详 撒手锏 一筹莫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狙击 押轴戏 骄奢淫逸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焕散 莫须有 好逸恶劳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不是徐某保护的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被公安机关打掉,这起猫和老鼠朋比为奸的游戏不知还要玩到何时。
B.我们经常说以小见大,以微知著,这些言简意赅的道理用在看人待物方面的确是非常准确的。
C.我市掀起一股余秋雨热,在新华书店里,《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书被疯狂抢购,一时洛阳纸贵。
D.本刊为提高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超市和各类性质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它们吸引消费者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其中让大多数商家都钟情的手段之一就是返券促销。
B.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增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比如交通、房租、化肥等)价格的上涨而被抵消,结果其实总收入还是有可能下降。
C.多数市民认为,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观赏效应,一味地追求城市美化亮化,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曲解和误区。
D.现在病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手机)登录医院网络,将自己的葡糖尿数据传送到电子病历上,根据个人风险系数从中得出是否改变胰岛素注射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流坑那一条条铺着彩色鹅卵石的巷子走过,脚下发出的声响,像敲击编钟。微微闭上双眼,让人思接千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应着千年古韵一路跌宕流向梦一般的前方
② 那一排排泥瓦覆盖着的屋
③ 不知是状元楼高,还是庶民的檐低
④ 站在至高点俯瞰全村
⑤ 恩江的悠悠波浪
⑥ 酷似麒麟的脊背
A.④③②⑥⑤①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③⑤④⑥① D.⑤⑥①④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得到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
民间剪纸作者一方面有强烈的创作冲动,一方面又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情趣和表现技巧。在经历了若干年代的承传有续、积累梳理之后,终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从而也决定了剪纸只能是一种纯民间、纯民俗的艺术产物。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因此剪纸艺术形成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正因为如此,剪纸的题材广及民间生活的一切事物——花鸟鱼虫、疏果禽畜、民风民俗、戏曲故事等等,或谐音或寓意,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福。
毫无疑问,随着生活、文化的发展,剪纸艺术也自会有所变化。但,这只能是其本身由表及里、自然渐进的过程。至于它独特的个性与韵味,则绝不会因之而淡化消失的。世界上众多古老国家的民族传统艺术的现状都在证明着这一点。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在,剪纸更多的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做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象相互串连的平面构图法,形象多富装饰性,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聪明的艺人在表现“猫捕鼠”时竟创造出“鼠在透明猫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烂漫的风格耐人寻味。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并且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极度夸张而成为牛身上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加强了形式美感。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选自2008年3月7日《赣南日报》,略有改动)
5.下列对“剪纸”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兼职的工具是一把小剪刀。
B. 剪纸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门楣上的叫“门签”。
C. 剪纸艺术自古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
D.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汉唐时代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的饰物,这是剪纸艺术的前身。
B. 剪纸的题材广泛,涉及民间生活的一切事物——花鸟鱼虫、疏果禽畜、民风民俗、戏曲故事等等。
C. 剪纸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现,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福。
D.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做点缀之用,还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 剪纸可以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潢、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提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大显身手。
B. 剪纸艺术都有象征意义,或谐音或寓意,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
C.只有进一步推进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的运用,剪纸艺术就会更具有民族风味和表现力。
D.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随着生活、文化的发展,剪纸艺术独特的个性与韵味,会逐渐淡化乃至消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
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② 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
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
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③ 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簏④中数日,不知
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一日,偕诸舅⑤及两弟⑥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⑦
也。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老怀衰飒,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嗟夫!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
(袁宗道《白苏斋类集·锦石滩》)
一日,孝廉御史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
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
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
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
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
(袁中道《龚春所公传》)
【注】①六合:今江苏六合。县有灵岩山,山下玛瑙涧产五色文石,价格不菲。②净练:洁白之绢,比喻江水。③小李将军:李昭道,画家。④簏:小篓子,用于放置笔墨纸砚等。⑤诸舅:指龚仲敏、龚仲庆等。⑥两弟:指袁宏道、袁中道。⑦外大父方伯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字容卿,号春所,官至河南布政使(本文称方伯,是沿用旧名)。退休后与诸子孙唱和,指为南平(诗社名)社长。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家江上 上:方位词,表处所
B.一类雀卵 类:类型
C.一老翁向予戟手 戟手:用手指人
D.俱以游倦晏起 晏:晚
9.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龚春所公童心未泯的一组是
①余尝拾取数枚归 ②忽小艇飞来
③指麾江山,旁若无人 ④即于洲上舞拳数道
⑤何为遂弃老子耶 ⑥遣使持诗遍示诸人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石滩”,顾名思义,就是说河滩上有许多五色石子。
B.袁宗道的文章除了记叙到石洲游玩,描绘洲中美景外,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怀念之情。
C.锦石滩的五色石子钱钱一枚,十分珍贵,可是袁宗道却视为普通石子,可见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D.在袁氏兄弟笔下,龚春所公童心未泯,能与儿孙辈同嬉游,共唱和,一家人其乐融融,十分和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藏簏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勤政楼①西老柳②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③春。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④世已无。
唯有柴苔⑤偏称你,年年因雨上金铺⑥。
【注】①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②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开元年间(713—741)所种。③穆宗长庆二年(822),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④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相当于现在的“荷包”),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⑤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⑥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
(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勤政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学常识与名篇名句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莎士比亚是_________时期英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我国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著名戏曲家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_;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2)①_________________,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君不见青海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
杨 洋
1991年初春,丽江玉峰寺,山茶如火,燃了我眼前的天。
那一年的我,单纯清澈,依在树下照羞涩的笑容。天空高而蓝,在身后,在头顶。山
茶艳得肆无忌惮,同样着红衣的我被它衬得失色。一步步退后,离开被它的奔放和热烈窒
息住的空间。
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一间四合院里上班,院里春天有兰花,秋天桂花飘一室幽
郁的香,冬天,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闲时,我种
扁竹兰,或在树边晒太阳。
办公室很大,有许许多多累积的财富。几乎每一天的清晨,我都要去掸书上的灰尘,
但灰尘远比我有恒心,和阳光、空气一道,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使一本从没有翻阅过的
书,也有了岁月的沧桑。
除了书和书架,办公室还有几张桌子,几把藤椅。藤椅年代久远,有的地方,一圈圈
裹住竹手把的藤已散开来。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把他们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研究所里知识分子
们就到了丽江,住玉峰寺。男男女女一大群,睡在大庙里,晚上,风在庙外吹呀吹,月光
映进来,照在天神的脸上。
在丽江能干什么呢?也只是为三餐而忙碌。推小车去买菜,买回来做饭,人人吃饱,
已算恩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就想了法:到丽江时,带去了做实验用的猪。打报告,说
那些非常精贵的受不了丽江气候,要求派几个人把猪送回昆明。报告被批准。第一批回昆
明的,是些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几周过去,第二批送猪的人也回来了……最后,研究
所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回来,以猪的名义。
我的办公室就在园子边上,又自成一体,是个小小的四合院。办公室里的藤椅,当年
是到过丽江的,只是它们被捆着运下去,在丽江并没有解开来,回来时,就免了再捆一次。
在听前辈讲述研究所的历史时,我总有些虚无的感觉。好像不真实,而阳光则穿过窗
棂,一束一束地射进来,能看见悬浮在阳光中的灰尘。那些过往,也就如尘埃,其实是一
直存在的,只因没有光的映照,而看不到。
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
1991年,我站在玉峰寺,面对那株山茶,被它的热度震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些
日复一日的讲述中没有它的踪影。但每有人来到四合院,会说:桂花真香。或:腊梅又开
了。还有一位,在玉兰花开时节,喜欢捡落下来的花瓣泡水喝。这些花的颜色如此淡雅,
他们却能够留意到。
2001年八月,会泽大海草山。花开成海,美如绣锦。我母亲惊叹不已:这么漂亮!这
并不是她第一次来。三十多年前,我父母曾在这里蹲点,为绵羊改良。但他们的叙述里,
只有大海的烧洋芋和燕麦炒面,而没有那广袤的草山和连绵的花海。我问母亲:那时侯,
没有这些花?母亲说:有,草比这还深。
我有些明白了。艰难和困顿,使生活与花朵隔了一线。
在研究所,我特地问那位前辈:在玉峰寺,你看到那株山茶了吗?
她想了半晌,一无所获。告诉我:可能那时它没有开花。
这是不可能的,她在玉峰寺住了一年多,那株茶树花期三月,每天著花万朵。而且不
仅这棵茶树,还有株十里香,每到花期,就算香不了十里,也是一庭芬芳。但她不知道。
母亲在看到大海草山的花时,神情间异常欣慰。那位前辈,当她再度到丽江,也许能
看到它那日以继夜永不消逝的美。然而她们年华已逝,这美丽,足足迟来了三十年,四十
年。
2006年春,我再次到丽江,知道茶树值花期,特意赶了去看。十余年了,它一如我初
见的模样,烈如火焰。生存的美好,它展现在那数百年都不肯示弱的花朵上,而且越开越
旺。
于我而言,生存的美好,则是站在蓝天下,仰头去看它时,心里无言的惊叹。
有了曾经,所以有了未来。我不用在经历父辈的那些岁月,虽然此时站在茶树下的我,
早已不复往昔的清澈。但我感恩——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身边,就感觉到了它的美,并且,
这份美丽一直绵延在我岁月河流中,从不消淡,这是生活赐予我的全部仁慈,也是我幸福
的所有根源。我为自己汹涌的幸福,再次感到幸福。
此时,我已离开那间办公室许多年。但行走在花朵渐次开放的旅途中时,还是会想到
它,它阴暗的房间里,年轻的我坐在拉到丽江又拉回昆明的旧藤椅里,当阳光从窗外映进
房时,我慢慢从书本中抬起头,去看窗外,扁竹兰正无忧无虑地开着紫蓝色的花。这时,
一只松鼠已潜进来,它圆鼓鼓亮晶晶的眼,正悄悄地看向我,下一刻,我就将回头,看到
它。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14.“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于2006年春再次看到茶花时又“惊叹”,又“感恩”,请问:作者“惊叹”什么?
为何“感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反复提到“阳光”这个意象,请问它在文中有何深刻的含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藤椅”这个物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我国获得第一幅月图的过程。(不超过60字)(4
分)
专家介绍说,从11月20日开始,嫦娥一号卫星搭载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拍摄时,
在同一台相机中采集了前视、下视和后视三幅图像。嫦娥一号卫星搭载CCD立体相机和激
光高度计相互结合,可以获得月球表面的凹陷地带的深度和山的高度,全面呈现月球表面
的形状面貌。拍摄获得的图像通过卫星上由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制的有效载荷数据处理
系统存储、编码,然后传送到卫星发射机,通过定向天线向地球发送。
位于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的国家天文台两个地面数据接收站负责数据的接收,随后再
传送到国家天文台北京总部进行数据处理和进一步加工,包括拼接、校正和三维图像的合
成,最后得到现在所看到的图像。此次公布的第一幅月图,共对19条卫星轨道探测图像
进行了拼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下列示例的句式与修辞,另选一物,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例句主旨相同。(5分)
示例:
云在告别,去向天涯
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
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高三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
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100字左右(6分)
①《敢问路在何方》 ②《飞得更高》 ③《化蝶》 ④《光阴的故事》 ⑤《隐型的翅膀》 ⑥《我只在乎你》 ⑦《永远的朋友》 ⑧《阳光总在风雨后》 ⑨《众人划桨开大船》 ⑩《爱拼才会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有着500多年树龄的参天古树,在孤独而漫长的历史隧道中,历经暴风骤雨,被
雷电击中14次,却顽强地生存着。然而,当科学家们发现它时它却只剩下一副残躯。科
学家作出的死亡诊断是:它是死于一群小小的蝼蚁经年不休的啃噬。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B 6.C 7.A 8.B 9.D 10.C
【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江边。江中心被水流冲出一个石洲,长度大约有五六里,遍洲都是五彩的石
子.有的像玉一样洁白,有的像玛瑙一样红里透黄,晶莹剔透,如同现在珍贵的六合石子
千文钱一枚的那种彩色石子,数都数不清。
我多次和朋友乘船登上那个石洲(去游玩),洲的周边是清澈如练的江水,洲上面开
满了鲜花,我们依次坐在洲上,仿佛置身于仙岛之中。我曾经捡拾几枚像颗鸟蛋,中间有
黑、黄两种颜色;一枚像块圭玉,纯青色,有几道红色斑纹,宛若秋天的晚霞;还有一枚
,黑色质地上布满金色的花纹,大概像小李将军李昭道笔下的山水人物画。苏东坡在他的
《怪石供》一文中有过记载,(我)觉得这些石子很一般。(我就把它们)放在篓子里好几
天,不知道哪个人拿走了,(这)大概是东西容易得到就不重视吧。
有一天,我偕同几位舅舅和两个弟弟到洲上去游玩,忽然有一条小船飞速驶来,一老
人家用手指点着,到了洲边才看清是外祖父方伯公。(他)登上石洲后大笑着说:“你们瞒
着我跑到这里来快活!”第二天,他送过来《游锦石洲》诗歌一首,用蝇头小楷在诗的后
面写道:“我已老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如果能给我修改一下,即使一个字不保留都可
以。”
唉!这次回家去,想再次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已经做不到了!
(袁宗道《白苏斋类·锦石滩》)
有一天,孝廉御史偕同我大哥及几位外甥去石洲游玩,因为春所公年纪大,不便来来
往往奔波,就没有邀请他去。我们到了石洲,正准备一起饮酒,捡拾彩色石子,不久就看
见雪白的浪花中有小船快速划过来,船上有个老人家坐在矮登上,指点江山,旁若无人。
我们纷纷猜测那是谁。靠近一看,原来是春所公。船已靠岸,春所公在船上大声喊着:“为
什么就扔下我一个老头子啊!”登上石洲,他就在洲上打了几套拳,来表示(他)勇武(不
减当年)。大家(看了)都大笑起来,很是高兴。到了深夜(我们)才回家。约好分头去
写文章记述这次石洲之行。春所公回家后,诗已经写好了,就在灯下用蝇头小楷抄录下来
。第二天清晨,他派人拿着他的诗作一一送给我们看。(大家)都因为游玩疲倦很晚才起
床,没有写出一个字,都(不好意思地)大笑起来。
(袁中道《龚春所公传》)
11.(1)(我就把它们)放在篓子里好几天,不知道哪个人拿走了,(这)大概是东西容易得到就不重视吧。(关键词:“数”、“易”、“重”)
(2)(他)登上石洲后大笑着说:“你们瞒着我跑到这里来快活!”(关键词:“若等”、“谩”)
12.(1)白诗借景抒情,为人生迟暮而感慨,同时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杜诗移情于景,抒发昔盛今衰的深沉感喟。
(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以柳衬人,将柳树的垂老与诗人自己的迟暮进行对比。第二首今昔对比:昔日佳节隆盛,欢乐热闹;今朝苔藓称意,人生楼空。(大意如此即可)
13.(1)①文艺复兴 汤显祖 ②乃赋《离骚》 厥有《国语》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①然力足以至焉 其孰能讥之乎 ②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③烽火扬州路
14.意思是说,过去人们为生活所迫,没有欣赏鲜花的闲情逸致。(或:过去,由于艰难和困顿,人们无心欣赏鲜花的美丽,无心体味生活的意义)
15.(1)惊叹的是:玉峰寺的茶花烈如火焰,有着永不消逝的美丽。
(2)感恩,是因为茶花的美丽一直绵延在作者岁月的河流中,从不消淡,给作者以
生活的希望与幸福。(大意如此即可)
16.在文中,“阳光”是岁月的写照,是光明与幸福的象征。有了阳光,生活不再阴郁;有了阳光,心灵不再孤寂;有了阳光,日子越过越红火;有了阳光,未来浪漫而美丽。(意思对即可)
17.藤椅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了历史,它在文中起着贯穿今昔的线索的作用。
18.嫦娥一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和激光高度计相互结合拍摄月球图像,把图像传回地面,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制作完成。
19.答案示例:①雨在告别,去向江河/舍弃了方塘的平静与惬意/才有奔腾千里的豪情和自由
②路在告别,去向四方/舍弃了都市的宽阔与平坦/才有穿行阡陌的昂扬和执著
③船在告别,去向海角/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清闲/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
20.答案示例:(1)有首歌叫《敢问路在何方》,此时此刻,我就用它来表白我的心声吧——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走向远方;即使冰雪封住了前行的道路,我也要向远方奋勇进发!
(2)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期待风向改变,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刻,我想到一支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同学们,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
21.作文。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