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联合测试试题

2014-5-11 0:11:39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联合测试试题

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7分)

名人博客:一面矫情无比的橱窗?

①新浪高调推出“名人博客”已将近4个月,余华、余秋雨、冯骥才、刘震云、吴小莉、陈凯歌、徐静蕾、郭敬明……一个个相继被新浪纳入旗下。新鲜劲儿过去以后,名人和网友各自遭遇了问题。博客刚兴起时,不少人将之看作“普通人发出自由声音的土壤”。他们的“博”,因为丝毫不受限制,所以是自由的、随性的,带着游戏的性质。点击率绝对只是副产品——不求高点击率,只求个人观点的真实展现才是博客们真正的目的。因此,博客被看成是草根的而不是高调功利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浪“名人博客”的高调开“博”似乎就已经违背了博客初衷。

②在“草根博客”中成为“博客名人”的王小峰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真正博客一族们的心声:“新浪这种‘名人博客’是欲借强势确立这个领域内新的游戏规则,但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博客自由存在的草根精神。而且名人怎么可能放着那么多要紧事不做,来专心‘玩’博呢,这不是‘玩物丧志’吗?‘名人博客’最终只可能是一堆‘博客废墟’!”

③BBS好比是广场,你可以去,别人也可以去。但博客就好比是你家的客厅,墙壁上挂什么油画,桌椅怎么摆,邀请什么人来,都由你自己定。很多名人的博客都被放在了网站的首页上,唯恐大家不进来。客厅能这么简单吗?所以更准确的说法,该是橱窗。

④什么是橱窗呢?橱窗就更虚伪了。商家只会把他最想推销给你的东西放在橱窗里,看上去美轮美奂,但常常是质次价高。所以,普通人的博客可能还像客厅,或许大家还可以谈一点私密的话题;而名人的博客就只能是橱窗,一个虚伪的橱窗。橱窗里面也不是绝对没有真东西,但无论真假,都是他想向你推销的。如今的博客终于“火”了起来,网络下的百姓也都知道了它,而这名人的博客,又沦为标榜自己的工具,仅此而已。

⑤名人吸引大众视线的除了他们的作品,还有就是个人的私人空间,他们是否愿意在博客里暴露自己的生活呢?现在的名人大都奉行了“做人要低调”的原则,平时见到记者就躲,或者抬出种种理由谢绝采访。如此之下,名人在博客里所反应的心路历程,又有多少能让人看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⑥对于“真切”两字,大多数名人的博客显然并不合格。个人博客是用来书写个人心情的,名人们夸夸其谈的则是他们的工作。以作品代替“博文”的有之、以公告代替“博文”的有之、以照片“博文”的更是数不胜数。即使用文字来堆砌自己的博客,名人也大多以工作为主题,很少谈到自己的生活、心情和真实的想法。名人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在从事商业化的工作,却忘记了个人博客的本来意义。除了在文字间流露出的些许名人本性之外,网友们恐怕并不能通过博客多了解一些名人。

编辑点题 名人博客到底有没有生命力,大概不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几个月前名人博客创办时候的轰轰烈烈,与如今大多数名人博客苟延残喘的鲜明对比中就写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⑧名人开博大多是被“拉”来的。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和博客格格不入。于是编辑代笔、不定期催“博”这些荒唐的手段全都闪亮登场了。获利的是狡猾的商家,被欺骗的是懵懂的网友。博客本来是草根们的客厅,可许多名人的博客却不过是媒体上光鲜形象的另外一个版本。可是,谁在家里的客厅还穿礼服、着正装呢?所以,除了徐静蕾这样肯于展示自己小情绪、小委屈、小毛病的名人以外,网友们只见到明星们对博客的“殖民”。名人博客注定要成为商业浪潮中一次普通的潮汐,滚滚而来又呼啸而去,沙滩上什么也没留下。

1.现代生活的语言中,“词模”不断产生,而由各种“词模”又派生出许多语词,如由“词模”“XX族”派生出的“追星族”“博客族”“啃老族”等。请你另选两个“词模”分别写出一个约定俗成了的语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本文认为“草根博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人博客”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第③④段运用三个比喻形象地阐述了BBS、普通人博客、名人博客的特性,它们可分别概括为□□性,□□性,□□性。(3分)

4.第⑧段中说“网友们只见到明星对博客的‘殖民’”。这里的“殖民”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论说文的三性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本篇评论文章属论说文,请你说说这三种特性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2题。(22分)

庄子,会飞翔的人

①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

②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③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④庄子的超脱很轻易被捕捉。据说他曾经做过蒙城的漆园吏,也曾经有楚威王拜他为相遭拒绝之说,余下的生活痕迹就不甚了了了。那个时节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离我们太远了,有的已经模糊得如同雾色一般不可一掬。庄子的生动诙谐无所拘囿,使他从历史迷雾中走了出来,让我们点滴感受。我当然也品味了老子的玄乎、孔子孟子的实在、韩非子的狡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尽管实在的人要遵循孔孟之说去建功立业,但在精神上,我还是更倾向庄子,以至于后来把诸子篇章略过,只余庄子。

⑤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靥、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这些超现实的荒诞怪异的人物,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可见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⑥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⑦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结伴而过,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⑧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他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他原本辅佐君王富国兴邦的角色稍稍淡化了。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⑨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尽管那样的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必定要成为悲剧,但是屈原还是挺身而出了。在沉重的飞翔里,居然对神话传说、自然现象一气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令后人惊叹不已,忙乱不已,这就是《天问》。如果一个心灵芜杂的人,他还能有如此辽远的目光和敏感的心思么?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可以想见,庄子这么一个落拓的人,对于死一定是平静且微笑的,与生无异。而屈原的死却是一种意义,这缕汨罗江上的不沉之魂,千百年来成为教化后人的一种象征。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尽管如此,死亡所呈现的内容却是显而易见的相同,对他们两人来说,就是再也不能任意想象,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⑩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他们是那个时节令人瞩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作梦了,因为在体现心灵的笔墨里已经缺乏这种描绘的激情。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打开书本,随便一瞥就能望得见《逍遥游》和《离骚》,不由自主地在重温时,心回到那久远的神秘里,和他们一道飞翔。

6.后人多将“庄骚”并举,那么“庄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仔细体会文章第①段中划线句子,请说说其蕴含的某种人生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④段中说“但在精神上,我还是更倾向庄子”,其理由是:(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文章第⑦段中“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这句话的意思?(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⑧段中说“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说明屈原处在矛盾的生命状态中。请结合文章第⑧段和第⑨段的内容,具体说说有哪些矛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各项都是对于本文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文章标题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庄子具有浪漫的情怀,飞扬的文采和超现实的精神。

B.文章由鸟儿的飞翔想到庄子的“飞翔”再想到屈原的“飞翔”,行文深入浅出,脉络自然清晰,内容丰富厚实。

C.文章在突出庄子本身具有与众不同性情的同时,还强调了他所处的时代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时代造就了庄子的灵魂,庄子彰显了时代的精神。

D.庄子通过庄子与屈原“飞翔”异同的比较,突出了庄子“飞翔”的特点和优势,相形之下,作者认为屈原的“飞翔”颇感沉重,今人不再适合选择这种方式。

E.文章谈的虽然是历史上庄子和屈原的“飞翔”,但是其目的是在于引起“今人”的思考,希望现代社会多一份宽松与自由,希望现代人多一份怡悦和浪漫。

12.文章结尾划线处谈到“今人”难以“浪漫地飞翔了”。请你以“浪漫”为中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种浪漫的生活场景。(可写实,可想象。100字左右)(6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1)遥想公谨当年,_________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5)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14.“三春晖”表示什么意思?说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什么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根据以上两首诗和以下三则材料对出下联。(提示:上联写了孟郊之事,下联请写贾岛之事)(2分)

上联:郊 寒 迎 母 默 默 想 念 当 初 手 中 线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这两首诗在用语和抒情的关系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加以鉴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辟置幕府                    (2)属于观察使卢渥曰

(3)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4)王重荣父子雅重之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卢携以故宰相居洛        ②复拜旧官,以疾解

B.①渥即表为僚佐             ②数日即引去

C.①遂奔咸阳                  ②遂隐不出

D.①客或难之                 ②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全文看,司空图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可以概括为(请用三个四字短语回答)(3分)

□□□□ □□□□ □□□□

21.古往今来,有不少“出世”归隐之士。请你结合司空图和另外一位“隐士”的情况对“出世”归隐现象作简要的评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2分)

①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合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②于时,晓凉犹嫩,残暑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③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净香园小憩也。

④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飔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筩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⑤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⑥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

——清·曾燠《秋湖觞芰图序 》

22.“瘦西湖”位于姜夔所谓“淮左名都”,即现在的_____________。(1分)

23.仔细阅读文章第②、③、④、⑤段,仿照表中有关归纳填写下列表格。(2分)

人事

意境

慧因寺发棹

净香园小憩

秀丽、空阔

清幽、气爽

24.“遗山双蕖之怨”指元好问《双蕖怨》,其中首句为“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灵运五字之诗”指谢灵运诗句“池中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元好问曾评价说“池塘生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作者在文中提及这两位诗人的诗词,其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全文看,作者具有怎样的心境?说说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是一篇优秀骈文。请你根据本文,说说优秀骈文的主要特色,同时,谈谈韩愈为什么要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南朝至唐朝盛行一时的“骈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以“别让眼睛老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年十校联考参考答案


(一)(17分)1、模仿秀、希望工程……  (只要有明显的词模特征和已经较为固定的词语均可)2分

2、“草根博客”的特点是:普通人的,自由的,随性的,带着游戏的性质;

“名人博客”的缺点是:违背博客自由存在的草根精神,虚伪而缺乏真诚。(各2分,不完整酌情扣)

3、公共(公众或公开)、私密、虚伪性(各1分)

4、把博客变成公共场所的延伸。(2分)

5、准确性表现在,对于“草根博客”“名人博客”等概念及其特点阐述准确,判断符合事实。

鲜明性表现在,对于“草根博客”的肯定和对于“名人博客”的批评之态度十分鲜明,例证和喻证非常有力。

生动性表现在,通篇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论证说理深入浅出。(各2分)

(二)(22分)6、《庄子》、《离骚》(各1分,不加书名号不给分)

7、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或利益,必要时要坚决舍弃既有的利益或幸福。(2分)

8、(1)庄子的文章让作者怡悦与自在(2)庄子的精神少牵绊,能超载现实。(2分)

9、(1)庄子有着异乎常人的想像,他的文章中怪状错落的意象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

(2)庄子有着异乎常人的认识,他认为现实中的生死、忧乐之间没有差别。(各2分)

10、(1)他有着忧国忧民、富国安邦的责任感,但他得不到重用,并被流放。(2)他憧憬自由、快乐、瑰丽的理想世界,但他又忘不了充满内忧外患与战争苦难的现实世界。(3)他想高洁地活,但又不得不绝望、悲观地死。(各1分)

11、A、D(3分,错一扣2分)

12、一定要有浪漫色彩,同时要符合描写手法的要求。(6分)(气氛烘托,人物活动,能体现出想像力)

(三)(5分)

13、(1)小乔初嫁了(2)渌水荡漾清猿啼

(3)东船西舫悄无言(4)暴秦之欲不厌

(5)而死固付之度外矣(6)学而不思则罔

(7)鸢飞戾天者(多选每错一个扣一分)

(四)(8分)

14、(1)指伟大的母爱(1分)(2)这两句诗是前四句的升华,运用反问、对比、比喻手法,通俗形象,既寄托了赤子的情意,又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超越时空,令人共鸣。(2分)

15、

16、这两首诗都用最素淡的语言抒发最真挚的感情。例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谓语出天然,没有一丝修饰,但慈母与游子之间的真挚亲情已然清晰可见;又如“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也为日常之语,自然质朴,但作者不负共同归隐约期的真挚决心和对隐逸生活向往的真挚心愿可谓跃然纸上。(共同特点1分,举例鉴赏2分)

(五)(16分)17、(1)征召(2)同“嘱”。嘱咐(3)画(4)很,非常(各1分)   18、C(2分)

19、(1)皇帝下令让司空图进入朝廷(为官),司空图假装失掉了笏板,显得(意趣)粗野,(神志)昏惑。

(2)司空图预先准备了坟地棺材,碰上好天气,就领着客人在墓穴里作诗。(4分,要求直译)

20、恪守忠义 淡泊名利 慷慨旷达(各1分)

21、示例一:

“出世”归隐有其积极意义。无论是因为淡泊名利还是因为不愿同流合污,“出世”归隐都可以使其人保持良好的节操,维护好纯净的“精神家园”,获得自由快乐的生活。如司空图可以率性地与客人赋诗畅谈,与父老乡亲一起击鼓舞蹈取乐;如陶渊明可以闲适地种地、饮酒、赋诗、论文,并憧憬淳朴美好的“桃花源”理想社会。

示例二:

“出世”归隐有其消极影响。对个人而言,才华智慧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失去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社会而言,损失了人才资源,损失了为百姓谋福利的清正官员。如司空图是位“高士”且恪守忠义,如陶渊明是位猛志常在、傲气凛然之士,两位如能急流勇进的话,定能成为社稷之重臣。这个意义上看,两位出世归隐是一种遗憾。(4分,可以肯定可以否定,可以辩证看待,要求有观点有例证,各占2分)

(六)12分  22、扬州(1分)

23、清新、宁静   高咏楼酌酒  

明朗、雅致   桃花庵探胜(各0.5分)

24、与湖中荷花相映成趣,突出湖上景色独特,为酌酒高咏楼增添雅兴。(2分)

25、作者具有自由、高雅、悠然、愉悦的心境。(1分)原因主要有:当时天下太平,年岁丰熟;政治清明,百姓归心。(2分,各1分)

26、主要特色:善用对仗,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善用铺陈,能多角度叙事、绘景、说理,表达充分。(2点,各1分)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是因为,从南朝至唐朝,骈文越来越流于程式化,陈腐有余,灵动不足。同时,由于只重视语言的规整,因此文章就难以自然流畅地表达真情实感而显得空洞无物。(2分,两个要点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