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测试卷
语文(五)
本次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缱绻 谴责 潜伏 浅尝辄止
B.伫立 贮藏 储存 怵目惊心
C.追溯 塑料 朔风 横槊赋诗
D.福祉 咫尺 抵掌 趾高气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
A.蹉跎岁月 烟霭笼罩 赋与重任 风烛残年
B.研媸毕露 得鱼忘筌 融会贯通 根深柢固
C.怅惘失落 回肠荡气 稗官野史 溘然长逝
D.故态复萌 心心相映 伉俪之情 改弦更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税收是财政的来源,对财政资金没有计划地 、暗用,实质上是在践踏着税
收的权威和作用,也给税收“取之于民”带来难处。
(2)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观?把优秀人才“ ”
起来,企业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3)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 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 需要欣赏者以
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A.滥用 珍藏 就是 从而
B.滥用 珍藏 就是 进而
C.乱用 雪藏 而是 进而
D.乱用 雪藏 而是 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如今物业公司手上有三大武器——断水、断电和暴力威胁,这三种手段虽然都是非
法的,却被物业公司屡试不爽地使用着。
B.钱钟书先生以他独立睿智的眼光、个性化的解读,展示了一代“学界泰斗”的风范,
真正称得上是“立地书橱”。
C.他从国庆请假至今,已超假三个多月,学校对这种久假不归的行为应当给予严肃的
处理。
D.读了一箩筐的书,却不知道尊重别人的人也算是有文化?如果是这样,那我宁愿做
一个目不知书的文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电子工业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
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B.神话和传说分别是把人神化和把神人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C.国家劳动人事总决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博士后制度,更好地发挥该制度在高层次人
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D.天文学家只需登陆虚拟天文台系统,便可享受其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强大服务,可以
完成数据处理、天文观测、结果分析等一整套的科学研究过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有人以为,只要拿起毛笔蘸了墨汁在宣纸上一挥,写上几个汉字就是书法了,甚至自称是书法艺术。其实,称得上“艺术”需要有“艺术性”,更需要有个性的创造力。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书法艺术是对书法的高要求,书法是对写字的规范化要求。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和文化的双重魅力。而一般的书写者只是在写“字”——这是文字的功能。书法是以“法度”来规约书写者,而书法艺术则比法度的要求更高。显然,书写者(写字)不必具有书法和书艺的丰富因素,而书艺则必须包含书写和书法的因素。字外无字,写字匠所为;字外有人文,书法家所为。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定会集中透露书写者的生命感动与文化趣味以及书写习惯。
|
(摘自《光明日报》)
6.根据文意,下列对“书法艺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书法艺术是对写字的高要求,需要有艺术性。
B.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和文化的双重魅力。
C.书法艺术比“法度”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创造力。
D.书法艺术应集中体现书写者的文化情趣和书写习惯。
7.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着重表述的一项是 ( )
A.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和文化的双重魅力。
B.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
C.书法与其他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
D.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我国古代,对实用性书法和艺术性书法并没有明确的区别。
B.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并不能称得上是艺术。
C.为体现书写者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书写者可以不考虑书写的内容。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创作出具有同样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的书法艺术
作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亻先 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亻先 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亻先 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摘自《宋史·杨业传》)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攻猎 倜傥:性格豪爽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生聚:百姓
C.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 南向:由南向北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A. B.
![]() | ![]() |
C. D.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
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亻先 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
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隆;力战至被俘,绝食
而死。
第II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3分)
译文:
(2)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2分)
译文:
(3)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波,风来篙艾起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
(1)这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2分)
答: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愿?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
(李白《将进酒》)
(2)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
夜书怀》)
(3)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
(杜甫《兵车行》)
(4)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
钩连。(李白《蜀道难》)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
布鲁诺
前进,我亲爱的菲洛泰奥,愿任何东西也不能迫使你放弃宣传你美妙的学说,无论是无知之徒的粗野咒骂,无论是苟安庸碌之辈的愤慨,无论是教条主义者和达官贵人的愤怒,无论是群盲的胡闹,无论是社会舆论的令人震惊,无论是撒谎者和心怀妨忌者的毁谤,这些都损害不了你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决不会使我离开你。
顽强地坚持下去,我的菲洛泰奥,坚持到底!不要灰心丧气,不要退却,哪怕那笨拙无知、拥有重权的高级法庭用种种阴谋来陷害你,哪怕它妄图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抵制那美好的意图、你那种种著作的胜利。
你放心吧,这样的一天总是会到来的。那时所有的人都会明白我所明白的东西,那时所有的人都会承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同意你的见解并颂扬你是那么容易做到,就像要比得上你却那么难于做到那样,所有的人,凡不是从头坏到脚的人,终有一天会在良心驱使之下给予你应得的赞扬。要知道,打开理性的眼睛的,归根到底是内在的教师,因为我们理解思想上的财富并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从自身的精神得到。在所有人的心灵中都有健全理智的颗粒,都有天赋的良心,它耸立于庄严的理性法庭之上,对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进行评判并作出公正的判决。你那良好事业的最忠诚最卓越的捍卫者之所以能从每一个人意识的深处终于点燃起起义之火,要归功于这样的判决。
而那不敢与你交朋友的人,那些胆怯的顽固维护自己的卑鄙无知的人,那些坚持充当赤裸裸的诡辩派和真理的不共戴天的敌人的人,他们将在自己的良心中发现审判官和刽子手,发现为你复仇的人,这位复仇者将能更加无情的在他们自己的思想深处惩罚他们,使他们再也无法向自己隐藏这些观点。当敌人给予你的打击被击退的时候,让一大群奇怪而凶恶的爱夫门尼德(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专在地狱中折磨人的灵魂)把他包围起来,让其狂怒倾泻在敌人的内心动机上,并用自己的牙齿将他折磨致死。
前进!继续教导我们去认识关于天空、关于行星与恒星的真理,给我们讲解在无限多的天体中一个与另一个究竟有什么不同,在无限的空间中无限的原因与无限的作用为什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教导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实体、物质和运动,谁是真个世界的创造者,为什么任何有感觉的事物都由同一要素和本原组成。给我们宣讲关于无限宇宙的学说。彻底推翻这些假想的天穹和天城——它们似乎应把这么多的天空和自然领域分开来。教导我们讥笑这些有限的天城以及贴在其上的众星。让你那些所向披靡的论据万齐发,摧毁群氓所相信的、第一推动者的铁墙和天壳。打倒庸俗的信仰和所谓的第五本质。赐给我们关于地球规律在一切天体上的普遍性以及关于宇宙中心的学说。彻底粉碎外在的推动者和所谓各层天域的界限。给我们敝开门户,以便我们能够通过它一览广漠无垠的统一的星球世界。告诉我们其他世界是如何像我们这个世界那样在海洋里疾驰的。给我们讲解所有世界的命运如何由它们自身内部灵魂的力量来支配。并教导我们,在以这些观点为指导去认识自然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阔步前进。(写于1584年)
16.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连用六个“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表达效果。(6分)
答:
17.理解第三段中两处画线句的含义(6分)
(1)打开理性的眼睛的,归根到底是内在的教师(3分)
答:
(2)你那良好事业的最忠诚最卓越的捍卫者(3分)
答:
18.支撑布鲁诺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阔步前进”的动力是什么?(4分)
答:
19.文中“菲洛泰奥”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是另一个自我,请赏析一下这样行文的好处(5分)
答:
六、(12分)
20.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是羞于照临这个不洁的都市吗?②于是留下了阴暗——仿佛比先前更浓的阴暗。 ③有如一个娇怯的古代姑娘,刚探出头就又下了窗帘。 ④厚重的云堆慢慢移动,漏出一角石青的天,有一片炙人的阳光洒下。 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雨脚忽然收了。 ⑥且多了一种湿腻闷热,使人烦躁。
答:
21.阅读下列一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4分)
四川消息 四川社科院一位默默无闻的离休研究员,两度上书温家宝总理,引发了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民间集体论证。这个将耗资3040亿元、关系到长江黄河流域几亿人生存发展的水利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存在环境影响、地质风险等问题。之前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下匆匆上阵,现在计划正在调整延迟,工程前景扑朔迷离。
答:
22.2007年,假如你的家乡要参加魅力名镇的评选,请你为它写一条简短的解说词,要求突出城镇的特色,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50—70字)(5分)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圈与小圈的启示
学生奇怪地问,为什么老师掌握如此丰富的知识,却对自己的解答有所怀疑?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回答十分巧妙。他在地上画了个大圈代表自己的知识,又画了小圈代表学生的知识,说:“大圈、小圈以外是我与你无知的部分,我接触无知的部分比你大,这就是我对自己总是有所怀疑的原因。”
要求:思考、把握这则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5分)
1. D(zhǐ)
2. C(赋予重任,根深蒂固,心心相印)
3. D(滥用——指无限制的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乱用——指无条理、无次序的用,该用这而用那。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雪藏——搁置不用或深藏不露,此处指有意掩藏人才,以保实力。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4. B(A“屡试不爽”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一般作不修饰语,改“屡次三番”;B立地书橱——比喻读书多学识广的人;C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D目不知书——不会读书写文章,改“目不识丁“,形容人一字不识)
5. C(A杂糅;B应是“神话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对应不当;D语序不当)
二、(9分)
6. B(此项概括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特性)
7. C(本文主要讲的是书法之美,并不是其他视觉)
8. A(A从第一段第三句可以推断出;BCD分别可从“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文字内容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活动”等句子中推断出错误)
三、(12分)
9. C(应是“由北向南”)
10.A(A前句是“因为”,介词,后句是“用”,介词;B句均是兼词“于此”;C句均是连词,“于是”;D句均表被动)
11.D
12.C(杨业是被奸臣逼迫,不得不战,不得不先死,表明清白和勇敢不是主要的)
四、(21分)
13.见译文画线处。(9分)
14.(1)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上下两片都是先写景后抒情。(2分)(2)词中描绘了农村久旱逢雨之后所呈现的一派欣欣向荣、丰收在望的景象,流露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耕田园的愿望。上片前两句写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下片前两句写所见田园之景,然后触景生情,点明自己应是田园中人。(4分)
15.(1)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姓名。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错一字扣一分,共6分)
五、(21分)
16.从内容上描述了布鲁诺所处的黑暗环境,也表达了布鲁诺坚持真理,决不后退的决心;(4分)从形式上看,排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2分)
17.(1)因为我们理解思想上的财富并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从自身的精神得到。(3分)
(2)指健全的理智,天赋的良心,在每个人心理性的法庭之上。(3分)
18.对真理的掌握,捍卫真理的坚定信念,坚信正义终究战胜邪恶,未来必胜。(4分)(大意对即可)
19.采用对话的形式(或第二人称),更好地释放自己在黑暗环境中受压抑的感情;他把自己化身为菲洛泰奥,从心底里发出呐喊,充满了理性解放的渴望,表达在真理面前半步不退的执着信念和勇气。(5分)(大意对即可)
六、(12分)
20.⑤④①③②⑥(这段描写了一个雨停云散又转阴,继而“闷热”的天气变化过程)
21.老专家上书推迟“南水北调”
22.(略)
七、(60分)
23.(略)
附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隆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提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迁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使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然而,监军王亻先 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
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亻先 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
亻先 派人登上托逻台了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他(带领军队)沿着灰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