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

2014-5-11 0:11:40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拿  录  修  开门

B、巡  镖  使  怙恶不

C、板  污  连  沾自喜

D、毁  官  牾  柱中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恪守  焕散  针砭时弊  英雄辈出

B、授权  威胁  两肋插刀  两全齐美

C、裨益  诟骂  一筹莫展  无济于事

D、筹码  通谍  目不暇接  沧海桑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②张院长今年58岁了,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上几天     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③为了建设和谐社区,我们必须先拿出计划,      落实实施措施。

A、推敲  清净   从而   B、推敲  清静  从而

C、推求  清静   进而   D、推求  清净  进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在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龙船调》是一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的歌,也闯入了世界舞台。央视春晚评价《家住长江边》将这首歌发挥到了极致,既有其原始味道,又有时代感。

C、在多哈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何冲和王峰的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动作优美整齐,比赛现场人言啧啧

D、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社保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乡镇负债等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今年我省审计工作重点。

B、本次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巴西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多点进攻,以3:0战胜了志在卫冕桂冠的中国队。

C、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标志着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D、因为拍戏时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与其他演员合作起来,周润发很会给人减轻压力,大家相处特别融洽。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
  “九凤”所居的“大荒之中”,虽不知其确切范围,却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内,因为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嫔妃皆葬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该书《海内东经》则说:“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附禺即鲋鱼,古字通用。楚人血统的屈原,在《离骚》中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这高阳即帝颛顼。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
  “九凤”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证明。凤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与龙并称。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中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尔雅·释鸟》郭璞注:“凤,瑞应鸟。”《说文》:“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由于凤凰是吉祥之鸟,古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时,据说都曾有凤凰飞来庆贺。
  楚人有崇凤的传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到神游天国部分时,第一句就是:“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据肖兵同志考证,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的凤凰涅盘利用职权故事,最早就出自屈原的《天问》。先秦典籍中,多有楚人将凤比作杰出人物的记载,如《论语·微子》中,楚狂人接舆就对孔子作歌云:“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庄子·人间世》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楚人崇凤心理也得到考古资料的证明。如1949年2月在长沙陈家大山发掘到的龙凤帛画;1963年和1971年在湖北江陵两次发现的凤踏虎架鼓、长沙马王堆汉墓的非衣帛画等,都是著名的发现。尤其是马王堆帛画,在天堂正中人面蛇身主神周围,就有几只大鸟环绕。而画面中部天堂入口处,也有一只鹰嘴人面怪鸟和两只长尾凤鸟。这与屈原诗中描写的意境十分相似。至今,崇凤心理在民间审美情趣中还占有重要地位。
  说过“凤”,再来说“九”。九,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就连唐僧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十二变。为什么“九”字成为这种神秘的极数呢?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乃是因为“九”的本意是“九头龙”(或九头蛇)之故。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如《山海经》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的神话,“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于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话形象。九头龙既为人们所崇拜,九头鸟当然也不例外。
  在楚文化中,崇“九”传统也很明显。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这是屈原被放逐时,“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故而“更定其词”,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屈原还有一个作品叫“九章”,他的学生宋玉则有“九辩”。《选游》一诗中,屈原曾写道:“朝濯发于阳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楚辞》中许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则、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关、九千、九侯等等;连帝颛顼的后宫,也是“九嫔”。可见“九”在楚地信仰中影响之大。

节选自《九头鸟与楚文化》

6、下列关于证明楚人崇凤心理传统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先秦典籍中,把楚人的接触人物比作凤的记载

B、湖北江陵的凤踏虎架鼓和长沙马王堆的非衣帛画

C、长沙陈家大山发掘到的龙凤帛画

D、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中凤凰涅般的故事

7、不属于楚文化中崇“九”内容的一项是

A、《楚辞》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九”字。

B、屈原有《九歌》《九章》,宋玉则有《九辩》。

C、楚人之先帝颛臾有九个嫔妃。

D、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凤象征着吉祥幸福,传说古代有的帝王即位时曾有凤来贺,反映了中国古代崇凤的审美心理。

B、九重、九泉、九域、九钧、九死一生、九九八十一难、八九七十二变以及《楚辞》中的“九”字,都是虚指,用来表示一种极数。

C、九凤的神性在《山海经·南山经》《尔雅·释鸟》和《说文》中均直接得到解释。

D、九头鸟是楚人崇拜的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人面鸟身而并有九个头。

9、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屈原的作品中有许多凤的描述,《庄子》也有类似的记载,可见凤成了我国古代最为崇拜的图腾之一。

B、马王堆帛画的人面蛇身主神就是《山海经》中描述的九头蛇形象,鹰嘴人面怪鸟就是九凤神的形象。

C、《山海经·大荒北经》提及到的“北极柜”和“附禺之山”应是在同一个地方。

D、《山海经》是由战国至汉初时楚人编写的,是一部如实记载上古时期的历史文献。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⑵,而朱穆所以绝交也⑶。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之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竞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斯义也。因表不悉。
注:⑴本文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曹操时为汉相),时原为吴郡太守的盛孝章已被孙策囚禁于狱四年,曹操接受了孔融的举荐,征章为骑都尉。
⑵友道:朋友交往的原则,孔子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之说。
⑶朱穆绝交:指后汉朱穆作《绝交论》。表示和世俗绝交。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知识:有才华的人
B、而身不免于幽絷      幽絷:囚禁
C、或能评孝章       讥:讥讽
D、欲公崇斯义也      笃:深厚
11.下列各句中,全都是表明作者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②(其人)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③孝章要为有天下之名

④友道可弘矣

⑤或能讥评孝章

⑥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融与盛孝章友善,忧其不能免祸,于是给曹操写信,希望曹操像历史上一些能够重用贤才的人物一样,对盛孝章加以援引。
B、如果不救盛孝章,那么孔融的祖父就不会再说他有益友,并且朱穆将会与他绝交。
C、孔融认为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赞赏赞美的人。
D、孔融引用“燕君市骏马之骨”的史实,是为了说明纵然盛孝章不是绝顶人才,但招致他可以收取好贤的名望,贤人必将接踵而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4分)

(2)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3分)

(3)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竞能发明主之至心。(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有人试图用“照”“映”等字替换诗的第一句中的“铺”字,你有何看法?(4分)

答:                                       

(2)有人认为本诗的后两句不是写的“暮江”,有离题之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                                     

15、在下列空缺处,填充相应的内容(6分)

中国诗人似乎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亮的惊叹和对月亮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比如,   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月营造氛围:“醉不成欢惨将别,     。”柳永在《雨霖铃》中的千古绝唱:“今宵酒醒何处,           。”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李清照的《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苏东坡的《赤壁赋》:“          ,徘徊于斗牛之间。”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江南的春雪

鲁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子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脱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并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③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雪烟俱净,山水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④雪虽然下得不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⑤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风花雪月;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⑥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⑦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⑧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散文选刊》2006年第6期)

16、“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    为什么看到眼前的雪,作者仿佛到了“梦幻般的童真年代”?(4分)

答:                                 

(2)    作者在文章中引述一则王子猷的逸闻趣事,其用意何在? (2分)

答:                                  

1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阐述。(4分)

答:                                  

19、文章结尾说:“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作者理想中的“丰收”是什么?

答:                                   

六、(12分)

20、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向全校师生征集新校区楼群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为“躬行楼”写出两条楼名诠释。(4分)

答:①                                 

                                 

21、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希望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分别作恰当的表述。(4分)

(1)    商场广告:                           

(2)    给兄弟单位的请柬:                      

(3)    给下级的通知:                        

(4)    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22、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某中学学生会向一个年级进行调查,你认为哪些阅读你最感兴趣。调查结果如下表:

内容

认同率

武侠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每一类内容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请概括说明调查结果:                        

(2)你对这一结果的看法是:                       

七、(60分)

23、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湖北省八市2007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语文试题

答案:

1、 D

2、 C

3、 D

4、 B

5、 C

6、 A

7、 D

8、 A

9、 C

10、        A

11、        D

12、        B

13、(1)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诚”“驰”“咫尺”“致”各1分)

(2)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更何况贤士们生了脚呢!(“而”“以”“况……乎”各1分)

(3)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虽”“发”“诚心”)

14、(1)“铺”字最好。说“铺”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很形象(2分)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2分)

(2)没有离题。①表明此时的夜不是深夜,而是新月初升之时,也是属于“暮”的这段时间(2分)②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涵着诗人摆脱朝官束缚的喜悦之情。(2分)

15、李煜    别时茫茫江浸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月无声  《一剪梅》 月出于东山之上(一个空1分)

16、蒙胧的天空,漫天的飞雪,苍茫的大地因雪而娇媚(2分)在这样的静谧的氛围下,人们不再烦躁和不安,行走都成了多余的打搅。(2分)

17、(1)雪曾给儿时的“我”带来生活的乐趣(2分)雪的洁白、晶莹剔透、纯正和儿童时代的纯真相似。(2分)

(2)用这个小故事说明: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了极高的兴趣和美好的希望这一点(1分)同时增添了文章的意图。(1分)

18、雪。(1分)作者以时间为序(1分)先写汹涌的雪子,再写芦絮般的雪花,然后写雪融化。雪贯穿全文。(2分)(顺序只要意思对即可)

19、人应该陶冶自己的情操(1分)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1分)追求一种自然、纯洁、洒脱的美好的境界。(2分)

20、参考答案①显示了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②体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时间能力

③体现文化底蕴——陆游《冬夜读书示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1、(1)届时热忱欢迎新老顾客惠顾

(2)届时恭请贵单位派员光临

(3)届时无比参加,不得出席

(4)到时不能不来呀

22、(1)看武打言情、娱乐休闲人数比例超过了看文学历史、时事政治的人数。(意思对即可)

(2)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轻松,不注重学识修养,缺乏时代责任感。

23、参看湖北2006年作文阅卷标准。

附:

[译文]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末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不生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贤士们生了脚却不来,是君王不求贤的缘故。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末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无非是想提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