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它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脾胃 杏脯 困窘 孝悌之义 提纲挈领
A.pǐ pǔ jiǒng dì qiè
B.pí pǔ jǔn tì qì
C.pǐ fǔ jǔn dì qì
D. pí fǔ jiǒng tì q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简捷 推祟 信口雌黄 小人喻于利
B.坐谈 蜡染 骨梗在喉 一言以蔽之
C.连锁 捍卫 张慌失措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彩排 度假 既往不究 学而不厌,晦人不倦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成功文章的 ,是以最 的方式表达要说的话,以便读者能够 地理解作者努力表达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混乱不清,那么你笔下的文章也必定是混乱不清的。
A.精髓 清楚 精确 B.精粹 清爽 准确
C.精粹 清爽 精确 D.精髓 清楚 准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这个观点曾经在经济学界风行一时,而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却认为"穷人比富人更讲信用"。
B.常言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也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他做事不求完美,不求圆满,知道适可而止。
C.晚年的姚雪垠先生因为眼疾,只能述而不作,由他的研究生记录下他口述的内容,最终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创作。
D.毛泽东主席生前使用过十多种不同的印章,这些印章多系名家雕刻;它们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令观赏者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影片《淮海战役》的编导人员,满怀激情地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许许多多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群像。
B.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古代开始的"离乡不离土"、永远让农民滞留在土地上的生存方式,将随着户口制度的改变发生根本的变化。
C.命题组把从专家们那里征集来的有关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题目,加以仔细核对、检查后输入的题库。
D.这条青藏铁路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使得老百姓圆了更多的前往西藏旅游的梦想。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征:证明。②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之立疑 疑:迟疑
B.襄王恶之 恶:憎恶
C.不早图,恐后之 后:落在后面ι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谷:给粮食吃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齐以破燕
既自以心为形役
B.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欲使后车分之(以)衣。
B.田单之施,将欲以〈之〉取我国乎?
C.(皆)称寡人之意。
D.(单)乃使人听于闾里。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直接表现贯珠者的智慧的一组是
①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
②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③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④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⑤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⑥田单之爱人,磋!乃王之教泽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下了伏笔。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系出现危机。
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的人。
D.闾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机已趋化解。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5分)
(1)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的文言文断句(3分)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
12.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回答(1)一一(2)题(7分)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燕子楼,在今徐州市,唐朝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死后,关盼盼独居此楼十多年。②逐对成逑: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粘在一起。"逑"即"球"。
(1)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
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
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其凄
凉悲楚之情溢于言表。
C.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
D.薛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本。
E.面对同一团柳絮,因黛玉、宝钗两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 答( )( )
(2)两首柳絮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对此,选其中一首,结合诗句作简要分(4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
(1)《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桔黄的景物圄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
鹤之飞尚不得过, "几句诗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3)苏洵的《六国论》在论说过程中善于借助贴切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活泼的意趣。例如,“呜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
(4)有人评论陶渊明之诗"写其常情,不事雕饰,语圆而气足,简而意尽",《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等诗句,就体现出陶诗这一富有独创性的特征。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一17题。
人发怒的时候,会感到精神紧张兴奋,于是大脑分泌出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这是一种荷尔蒙,这种物质具有剧毒,据说其毒性仅次于自然界的蛇毒。
当然,大脑分泌的这种荷尔蒙极其微量,但如果经常生气动怒,这种剧毒的荷尔蒙会导致疾病,加速衰老甚至早逝。.
另外,人体内有一种被称为β内啡肽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是脑内吗啡中最有效力的物质,但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相互关系十分有趣。别人说自己什么时,如果听后觉得心情不愉快,脑内就会分泌有毒的去甲肾上腺素;反之脑内就分泌β内啡肽。凡事都能运用利导思维,采取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无病无痛,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心灵和身体不停地对话,于是"心灵所思考的"就不是抽象的观念性的东西,而是物质化的"作用于身体"的东西。我们精力充沛地工作的时候,大脑就非常活跃,不断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能激发人的热情干劲的荷尔蒙,但如果分泌过多,能量消耗过头,会造成早逝。即使幸免一死,也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不分泌多巴胺,就会得帕金森病、痴呆症。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能量。缺乏能量,事业无从谈起;但为此不顾一'切地激发自己的能量,又会面临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二者看似二律背反,其实有一条协调平'衡的捷径,即善于利用脑内吗啡。多巴胺大量分泌出来后,由于消耗能量,身体精疲力竭,'这时候要是分泌出脑内吗啡,多巴胺就能发挥出平时的10倍、20倍的功能作用。也就是'说,脑内吗啡具有类似杠杆原理那样的增强能量的效果。
不论精力如何充沛,多巴胺分泌过量总有副作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必定产生大量活性氧。但脑内吗啡不存在这个问题。 运用脑内吗啡增强少量的多巴胺的功能效果,可以说是理想的大脑作用法。
14.下列对"去甲肾上腺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大脑分泌的一种有毒的荷尔蒙。
B.它可以导致疾病,加速衰老。
C.它很容易引发人生气动怒。
D.它与多巴胺都能产生活性氧。
15.以下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减少多巴胺的分泌可以避免得帕金森病、痴呆症。
B.人精疲力竭时脑内吗啡可以发挥出超强的功能。
C.去甲肾上腺素对人的毒害与它的分泌量有关。
Dβ内啡肽因能产生活性氧而具有极强的能量。
16.根据文意,谈谈什么是"利导思维"。(2分)
-----------------------------------------------------------------------------------------------------
17.从文中所述多种荷尔蒙功能的角度看,"心灵与身体对话"是怎样促进身心健康的?(4分)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钢琴家的脚
陈钢
①在我珍藏的波兰版的《肖邦全集》的扉页里,印着一双秀长纤细、令人动容的手------那是肖邦的手。就是这双手,流注出多少醉人的旋律,又演绎出多少变化万千的"音乐魔方”手啊手一一钢琴家的代号和骄傲!
②不知从哪天起,我突然注意起钢琴家的脚来。因为在他们出台时,必先举足由幕后走到琴前;而这几步路,可真谓"寸步难行"啊!他们有的如万里长征,步履艰难;有的则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有的活像是小脚女人赶集一一急急匆匆,扭扭歪歪。但是,有一位钢琴家的路却走得潇洒自若,怡然大方,他一一就是傅聪。而带他学会走路的,就是他的父亲傅雷。这条路的路标上有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二,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一一这是傅雷给孩子的临别赠言。.
③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这位精通洋学的大翻译家,既没有把儿子送到他早年留学的法国,也没有让他进音乐学堂;而是另辟蹊径,用近乎"私塾"的方式,从孔孟先秦诸
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自选教材,进行"道德规范"一一"做人ABC"的教育。傅雷认为,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道德规范"是生活中惟一的"圭臬"。而当他将这个"圭臬"与古希腊罗马的崇尚自然,文艺复兴的崇尚人性,法国大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崇尚民主的精神相融合时,就构筑起一个"理想世界"的最高境界!傅聪以后在国外生活了那么多年,面对着光怪陆离的西方社会和纸醉金迷的金钱世界,始终"视,富贵如浮云",而不像"巳尔扎克笔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贵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标",就是因为精神境界中有这个"圭臬"所维系。傅聪以孔夫子所称道的颜回为榜样,保持"一军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种中国文人的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真是:有"德"才有"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铸造高人!而傅雷,就是这样带着儿子走人生之路的。
④傅聪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顶尖的"通路"。
⑤陆游示儿:"功夫在诗外"。可傅聪的功夫倒是在"诗内"。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偷听他爸爸同朋友谈话,谈论李白杜甫,他最喜欢的就是李后主的词。他对中国古诗词的通晓决不逊于托斯卡尼尼(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对莎士比亚的熟悉。
⑥傅聪在"肖邦"比赛前,他的演奏已被波兰教授认为"赋有肖邦的灵魂",甚至说他是一个"中国籍的波兰人"。他荣获的"最是波兰魂"的玛祖卡奖,更被认为是桩"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这是由"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玛祖卡的表达风格"。意大利钢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对傅聪说:"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给你那么多难得的天赋,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的意境。"说得多好、多对啊!傅聪就是这样弹肖邦的。他弹肖邦,"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自己很自然地说自己的话"。而且,肖邦又有李白"非人世"的气息和李后主那种"垂死之痛,家国之恨"的愁绪。傅聪用李白来演绎,升华肖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得的是李白奖!
⑦傅聪的艺术之路还通向大自然。
⑧傅雷,则多次要求傅聪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大师的作品"就是从大自然,从人生各方面的材料中‘泡'出来的",所以,"表达他们的作品,也得走同样的路"。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可使人"荡涤胸中尘俗","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从而获得一种"萧然意远,旷达怡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使演奏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搏击飞纵的气势"! 一一选自散文集《三只耳朵听音乐》
[注]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如果说钢琴家的手代表的是其艺术造诣和成就,那么钢琴家的脚代表的则是他们充满奋斗与艰辛的艺术之路。
B.许多钢琴家踏上艺术之路时步履艰难,可谓"寸步难行",就是因为他们的艺术生涯中缺少一个像傅雷这样的引路人。
C.波兰教授认为傅聪是"中国籍的波兰人"是因为傅聪深刻地领会了肖邦的精神,也表达了他对傅聪不是波兰人的遗憾。
D.“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得的是李白奖”!意思是说傅聪对李白的通晓帮助他理解了肖邦,他在演绎肖邦,也是在演绎李白。
E.中国的古典文明给傅聪植下民族文化之根,再加上西方人文精神的滋养浸润,使他成为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的"高人"。
19从第三段看,傅雷奉为"圭臬"的"道德规范"实质上指什么?它对艺术家的人生之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20.从傅聪身上,我们看到傅雷的教育有哪些成功之处?分条作答。(6分}
21.手是“钢琴家的代号和骄傲”文章却用"钢琴家的脚"为标题,这有什么妙处?(4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从艺术风格或设计理念的角度,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评价。(3分)
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直径是70毫米,厚度是6毫米。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的材质组合而成。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以"玉"比"德"的价值观、荣誉观。北京奥运会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奖牌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答:
23.下面是某市交通网提供的图表,请根据这三幅图表,为防止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被扒
窃,提几条具体建议。(4分)
被窃物品构成分析 答:
现金占二成
笔记本电脑和照相机占一成
行窃部位分析
发案时间段分析
7时30分至9时12时至14时18时至却时
24.报载:我国第一份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刊物《绿叶》即将与读者见面。请给《绿叶》编辑部写一段贺词,对《绿叶》的出版表示视贺。(5分,字数不超过60字)
《绿叶》编辑部:
×××贺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D(脯、悌:属声母误读,窘、挈:属韵母误读,脾:属声调误读)
2.A(祟一崇,属形近误写;坐一座,慌一皇,究一咎,属音似误写;梗一鲠,溪一蹊,晦一诲,属形音双误)
3.D (精髓:这里指文章最重要最好的部分,是名词,可用;精粹:精炼纯粹,形容词,不
可用。
清楚:这里指文章的表达方式清晰、明白、有条理,可用;清爽:清新凉爽的天气,
轻松爽快的心情,清淡爽口的口味,房间打扫得清洁而有条理,但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表达方式,即使用于本句,也与下文"准确理解作者思想"不搭配。
准确:行动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可用;精确:非常准确。用于此程度过重,有违句意。)
4.C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望文生义,与句意不符。)
5.B(A:多余的修饰语造成语意重复,C:错用虚词造成谓语缺失,D:语序不当)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落在后面"不符合襄王此时的情感,应是"来不及(除掉)"。)
7.C (都当"趁机"讲。A:前一个通"已",后一个当"认为(让)"讲。B:前一个当"在"讲,表静态;后一个当"到"讲,表动态。 D:前一个当"于是"讲,表示两个动作前后相承;后一个当"却(竟)"讲,表较折。)
8.D(应该是"襄王"。)
9.B (贯珠者的智慧在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危机,也免去了自己的杀身之祸。直接表现他的智慧的就是他给襄王出的主意。①句只是襄王发现贯珠者可能听到了自己的自言自语,召他来询问。④句是襄王的做法。⑥句是百姓的反映。)
10.C ("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是恐怕自己心中的秘密被人知道,已经暗伏下杀机,而不是想找人出主意。)
参考译文
燕国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齐相淖齿杀死了闵王。田单死守即
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齐国的失地。齐襄王太子的身份得到证实。齐军破燕以后,田单对立国君事犹豫不决,齐国人都以为田单会自立为王。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
(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人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坐在沙滩上。田单看见老人身体寒冷,就想让后面车上的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给老人穿。齐襄王很憎恶这件事,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的做法,莫非想要用来夺取我的王位吗?如果不早想办法,恐怕就要晚了。"他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的承认:"都听到了。"襄王又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借机会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襄王问:"怎么做呢?"采珠人说:"您可以嘉奖田单的善行,并说:‘我担心百姓挨饿,田单就把他们召集来给他们吃的;我担心百姓受冻,田单就解下皮衣给他们穿上;我关心百姓,田单也关心他们,(他这样做,)正合我的心意。'田单既有这些善行,而您又赞扬他,田单的善行,也就变成您的善行了。"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嘉奖了他的行为。
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您在上朝时,应该特地召见回单,并
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口慰问他。就此发布命令,收容饥寒交迫的百姓,供养他们。"于是襄王又派人到街头里巷听取百姓的议论,听见老百姓都在一起说:"田单很爱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的结果啊!"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5分)
(1)我担心百姓挨饿,回单就召集他们并给他们吃的。(2分)
(2)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断错1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不倒扣。)
译文:礼是谨慎地处理生和死的事情的。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终结。终结和开始都处理得很好,做人的道理就算完全了。所以君子对人生的开始很敬重,对人生的终结也很谨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之道,也是礼义的表现。
12.(7分)
(1)C E (选对1项,得1分;选对2项,得3分)
(2)唐多令:林词以"粉堕"、"香残"的柳絮自喻身世(1分),以柳絮的"漂泊"写自己的"命薄"(寄人篱下),/以柳絮的"韶华白头"写自己的青春流逝,/以柳絮的无所依凭写自己的孤苦伶钉(2分,从三点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借柳絮寄寓了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1分)。
临江仙:薛词以舞姿优美、舒卷均匀的柳絮自比(1分),柳絮在洁净华美的白玉堂前舞动身姿,高贵优雅;/它既不随水而逝,也不沦落芳尘;/它要借助风力,青云直上。(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柳絮身上寄托了宝钗的向往追求,全词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把宝钗之志定位于"青云直上"亦可)(1分)。意思答对即可。
13.(6分,每空只要错一个字便不得分)
(1)"其叶沃若"(1分)"其黄而陨"(1分)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1分)猿猱欲度愁攀援(1分)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1分)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分)
(4)依依墟里烟(1分),鸡鸣桑树颠(1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4.C(因果倒置,人生气动怒时会伴随它的分泌。)
15.C (A:不分泌多巴胺才会得帕金森病、痴呆症。B:脑内吗啡可以提高多巴胺的效率,其本身并无超强功能。 D: β自内啡肽不能产生活性氧)
16.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方面,也就是朝积极美好方面去想。(这是一道考查迁移能力的题,两个要点各占1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就可以避免心情不愉快,从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有利于身体健康。(2分)
(2)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运用利导思维,这可以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脑内吗啡一方面可以协调平衡多巴胺的分泌,/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少量的多巴胺的功能效果。这可以使人精力充沛。(2分,两个要点各占1分。)意思答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B:因果关系有错误。
C:没有表示遗憾,恰恰是对一个中国音乐人能够对肖邦理解得如此深刻的最高褒奖
19."道德规范"实质上指清贫自守(安贫乐道、以清贫自傲)的人生准则(情操、境界等)。(2分,如果答"视富贵如浮云"或"颜回安于贫困的生活"得1分)
这种道德规范对艺术家的人生之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它是做人的根基(基础、精神支柱等,意思答对即可)。(2分)
20.(6分)
①傅聪能保持中国文人的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正是傅雷"道德规范"教育的成功。②傅聪能走向世界艺术顶尖,是因为他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功底,这是傅雷艺术熏陶的成功。③傅聪的艺术之路通向了自然,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激发了他的艺术活力,这正是傅雷"崇尚自然"教育的成功。
(不一定非分3条作答,依从傅雷到傅聪的顺序作答亦可,意思答对即可。)
21.(4分)
(1)一反大家对钢琴家惯常的关注点自——"手",用"钢琴家的脚"为题,视角新颖(1分),能激发阅读兴趣(1分)。
(2)以"钢琴家的脚"为题,能引发对钢琴家艺术、人生之路的关注和探索(1分),从
而突出"钢琴家只有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上才能站稳走好"这一中心主旨(1分)。所以这个标题是全篇的"文眼"。(意思答对即可。)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3分)答案要点(本题重在评价,不要求严格区分理念和风格):
设计理念: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艺术风格: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厚。
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意思答对即可。两个角度都答,亦可;视答对程度合理给分。
23.(4分)答案要点:
(1)建议市民乘公交车时最好不要将手机、现金等贵重物品放到外衣兜。
(2)市民早晚高峰出行乘车时尤其要注意防扒。
意思答对即可。没有分条扣1分。
24.(5分)此题为开放式语用题,侧重考查内容合理,用语得体。
七、写作(60分}
25.评分中,不要盲目抬分,也不要故意压分,要坚持综合评分。示范高中的校平均分控制在40一一44分之间,其他学校的校平均分控制在36一一41之间。
写作角度示例:
1.侧重"贴在地面步行"立意(赞同,反对均可)
2.侧重"不在云端跳舞"立意(赞同,反对均可)
3.把"地面……""云端……"结合起来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