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2014-5-11 0:11:42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学校:        班级:高三(  )班 姓名:        座号:     

 

一、古诗文阅读(33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⑵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辛弃疾《永遇乐》)

(二)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3题。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是唐时征戍之地,这里借指为丈夫从军远去的地方。

2.这首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3分)

                                               

3.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20分)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许。公命柏遽国,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肉。狗马室妾,不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撩,使足以毕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撩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 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能歌者        致:使……到来

B.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   逮:赶上

D.之百姓        委:任命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三请,不

徒行公曰

B.  令国致乐不

狗马室妾,不厚乎

C.  公驱,及康内

愿夫子幸存寡人

D.  晏子

断其喉,尽其肉,

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3分)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8.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答题。(8分)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⑴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 一 朝 居 也

⑵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3分)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4分)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怅  啾  人烟密  未雨

B.丽  首  敬指导  人忧天

c.窗  席  于辞令  皮赖脸

D.蕾  疲  狼为奸  并行不

10.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B.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得丑,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C.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D.崇实中学代表队和春蕾中学代表队各执一词,辩论会上,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11.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美国“发现号”号航天飞机7月1日的发射不仅关系到国际空间站的未来,而且将影响美国航天计划的正常实施。

B.专家表示,南京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C.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陌生感。

D.世界杯期间电视台往往会播出一些老片应付观众,一来避开世界杯的风头,二来也降低这段“足球月”的播出成本。

1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神奇的“天路”正成为海内外媒体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的战场。“每天要求采访的电话络绎不绝,人手少的时候接都接不过来。”驻扎在拉萨西藏宾馆的铁道部工作人员说。新华社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分别设立了采编平台,抽调近120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它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一场争夺观众、读者、网民眼球的新闻大战已经开始。

答:                                             

1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使前后文连贯照应,句式一致。(6分)

前不久,在中国太极网的论坛上看到一副对联: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这副对联,把练拳的要领与做人的准则结合得天衣无缝。练拳与做人同理,首忌轻浮,立场要稳定;                 ;又忌目光短小,眼光应远大;                

1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5—18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①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筑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产生了另一番意义。

  ②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③事实上,长城既可以是“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不在“物为”而在“人为”。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保守,退缩,他“变俗胡服,习射骑”,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虚墙的清政府反而深陷闭锁的泥潭。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不以长城自缚,他们运用这条军事防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在一起,为保护发展生产力开拓了新路,他们也通过这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和、边疆开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古罗马的治国法典,波斯诸国的经营之道和什色物产,北非与欧洲的算学、文学,都在这条路上作过并不折本的旅行,金发碧眼的商贾、哲人经这条路回国时常怀着收获的喜悦。这条往来者络绎不绝的国际通衢盛期数百年,洒过张骞等多少汗水,输出过炎黄子孙多少文明智慧!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长城怎么能说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呢?

  ④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5.下列句子中最适合作为第②③两段之间的过渡段的句子是【  】(3分)

 A.长城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    B.长城是开拓进击的象征。

 C.长城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吗?  D.长城与封闭、保守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16.下列说法中,与本文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长城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心目中内涵是不一样的。

 B.没有万里长城,便没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C.长城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文明的聚汇线,促进了民族的团结。

 D.长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负面影响,因而那种视长城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性。

 B.本文运用事例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阐述了“不在‘物为’而在‘人为’ ”的道理,肯定了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效应。

 C.作者认为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心目中长城所象征的底蕴是并不一致的。长城的历史悠久,但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却是现代的事。

 D.长城以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出的豪情壮志,积淀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8.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概述你对“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一句的理解。(6分)

答:                                             

                                              

                                              

                                               

四.选考题(18分)

请在以下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19-22题。

海龟     张抗抗

他有一个可爱的3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他真没有时问。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快就要评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来对女儿随意应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来。那儿的人家家户户养着一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海岛上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这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细杆子拴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专集。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竟然忘了给女儿准备故事。

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不好!

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以对这大海龟如此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上还在惦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工资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月内,译出一部有关w理论的200页的著作,三个月内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合写一部有关w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来。翻过来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来骑它回家。

女儿似还要问什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

为了不受干扰地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以上任务,真正奠定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不这样做就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领导对他的信任。一个几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顶用的还是他这样的中青年骨干。但无论怎么辛苦,他觉得前面总还有个盼头……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释重负。女儿见到他,目光转向妈妈,那句话没问出来:这个人是谁呀?临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缠他讲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转了几回,终于问:我想起来了,上次你讲的大海龟,后来到底有没有给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给了。女儿却不满意,又问他到底给了几个,他说一大堆,女儿又问是不是每次都给。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职称名额已定,他因年限不够,没有希望晋升;工资不动,住房当然暂时也不能动……他感到浑身骨骼疏松……

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如果告诉女儿。人并没有把香蕉给海龟吃,对女儿来说未免太残酷了。他不忍心。

19.下列对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两项【  】【  】(6分)

A.小说选材看似一般,其实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海龟”是小说的线索,小说情节都是顺着这根线索发展的。

C.作者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法是冷静的超然的,叙述平实,不带作者的感情,这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D.小说中,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女儿”的纯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E.小说中的D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他总在周末才回家,给女儿讲故事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女儿似还要问什么,他却不耐烦,他心里实际上只在惦着自己的职称。

20.小说中他未能晋升,“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和海龟有共同的地方吗?(3分)

答:                                            

                                               

                                              

21.小说以形象的手法反映出什么主题?他为什么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4分)

答:                                             

                                              

                                              

22.这篇小说以“海龟”为题,既写了他给女儿讲故事,又写了他评职称的进展情况,有人认为这样写叙述的内容很乱,但有人认为这样安排很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5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23-25题。

潘建伟和他的六个世界首次

在短短几年里,中国科大的一个人数不多的研究小组竟然能够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发表36篇论文,对于高水平论文非常稀缺的中国科学界来说,是极为罕见的。在当今中国,发表一两篇高质量、原创性的论文可能并不稀奇,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科学的前沿牢牢地占据一个立足点乃至制高点,是弥足珍贵的。而这个小组的领军人物潘建伟教授今年才36岁。

第六个“世界首次”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小组成了首次在《自然·物理》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的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最新成果中,潘建伟和杨涛、张强等人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

该项成果是“在大尺度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的长足进展。”《自然》杂志网站称赞道。“这是为装备量子效应在通讯和计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这种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在将来的某一天使得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成为可能。”

这是潘建伟小组在量子通信领域内取得的第六个“世界首次”。

“他的工作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不然会感到更强的震撼力。”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介绍说,潘建伟教授进行着最前沿、最具原创性的基础研究,研究每年都有突破,显示出很强的创新能力。

“现在为了对一个500位的阿拉伯数字进行因子分解,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将耗时上百亿年,而量子计算机只需大约几分钟。人们一旦拥有了一台量子计算机,目前的密码系统将很快破解,毫无保密性可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陈增兵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量子信息专家郭光灿院士则指出,量子通信在未来的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谁掌握了这个手段,谁就掌握了先机。

不怕输的精神

1970年3月出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却是个爱玩的孩子。他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

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更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就是受大学同学的影响。全面发展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很擅于向别人学习,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需要有耐心的,欲速则不达。“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学。”

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一个年轻、成功的团队

2001年起,潘建伟在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组建了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该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筹建中的合肥微尺度物质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大学很早就比较重视量子信息研究,因为有学校的支持,我们才能够深入做下去。”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成员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学者,1969年出生的杨涛教授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杨涛教授介绍说:“五个教授虽然学科背景不同,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很愉快。潘建伟在理论和实验领域都有研究,我的学科是电子学,陈增兵、郁司夏偏重于理论,杜江峰研究核磁共振和量子博弈,我们的知识是互补的,在学科交叉中才有新的生长点。”

在团队里,潘建伟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同事陈增兵教授说,潘建伟很有激情,很会鼓励大家愉快地工作。作为一位领军人物,他的眼光独到,具有前瞻性。

陆朝阳是潘建伟的博士生。在他眼里,潘老师和蔼、亲切,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来没有报他的研究生,和他交谈以后,我就修改了志愿。在这个团队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做科研。”

“我从来不限制他们,关键是激发并培养他们对研究问题的兴趣。这些学生都要送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从事一项事业,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潘建伟了解国际量子通信的研究动向,积极推荐自己的学生到国外最领先的研究小组学习,潘建伟刚毕业的博士张强现在已经到斯坦福大学深造,陆朝阳也将不久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国外的研究小组都很乐意接纳他的学生。

良好的科研气氛,先进的设备,与国际前沿小组联系紧密,加上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年轻的潘建伟带领着年轻的团队,将我国多粒子纠缠态实验研究带入了国际领先水平。

整体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在未来20年内量子通信会有大规模运用,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

郭光灿院士说:“在原创性研究领域,第二都是失败!中国人要在科学研究上争第一。从整体上讲,我国量子通信研究处于部分领先,整体发展才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有更多的人多做一些事,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中国的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

量子信息研究正朝着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量子存储三个方向发展,目前潘建伟正在思考,如何让量子通信的整体研究能力得到提升。此时,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潘建伟和国外同行进行着量子存储合作研究,因为进行量子通信研究,没有量子存储这个技术基础,研究将无法深入下去。

“我到德国海德堡大学参与合作研究,是为了学习量子存储技术,在那里可以提高自己,在量子存储研究方面,海德堡大学是世界四个最高技术小组之一。三年的合作研究,我们已经在量子信息存储研究方向上有了相当的技术积累。从明年开始,我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国内,以期早日在国内完成量子信息传输技术和存储技术的综合。”潘建伟教授说。

(2006年11月2日《南方周末》,记者姚忆江,有删改)

23.下列对本则新闻理解和分析,错误的的两项是【  】【  】(6分)

A、 潘建伟小组在量子通信领域内取得的第六个“世界首次”是运用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研发了量子计算机。

B、 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对一个500位的阿拉伯数字进行因子分解将耗时上百亿年。

C、 潘建伟认为做事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对学习和工作应当循序渐进。

D、 潘建伟积极推荐自己的学生到国外最领先的研究小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团队的精神,因为从事一项事业,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E、 因为进行量子通信研究,必须有量子存储这个技术基础,所以,潘建伟和国外同行进行着量子存储合作研究。

24.文章的标题是《潘建伟和他的六个世界首次》,但在文章里只提到了第六个“世界首次”,其它五次并没有提到,你认为标题和内容是否有出入,为什么?(5分)

                                              

                                              

25.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可见文学对人的生活和事业具有影响作用,你是否也读过一些让你坚定信念或改变观念的作品?请你谈谈感受并说明理由。(7分)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一、古诗文阅读(33分)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诗歌阅读(7分)

2.“袅袅”写柳枝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青葱之色,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融合骀荡的无尽春意(2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3.诗歌中作者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在思念自己从军的丈夫。(细节2分,情感内涵2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8分)

⑴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分)

⑵翻译:①现在侍奉国君的人说:“我能替国君开辟疆土,充实府库。” (得分点是“辟”“充”)(3分)

②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得分点是“富”“是…也”)(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9.D

10.C

11.D

12.青藏铁路开通 引发新闻大战

13.再忌委琐,脊梁要挺直;还忌心态失衡,心情要平和。

14.(5分)

①我国高级技工严重短缺。(2分)

②缺口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制、电子信息等行业。(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5.D   16.B   17.C

18.答案:历史上,长城是中华民族独有且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而修建的宏伟建筑。抗战时期,举国高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可自主评论,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19.(6分)A、C

20.(3分)“他”和海龟有共同的地方。 (1分)①共同的经历:海龟一次次为了香蕉把人驮过海;“他”一次次为了职称不断地苦干。②共同的命运:海龟始终得不到应该得到的香蕉;“他”也没有评上应该评上的职称。③共同的性格:实干苦干,任劳任怨。 (以上3点每点1分)

21.(4分)小说通过塑造与海龟有一样特点的“他”的形象,反映出当代社会竞争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2分)“他”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是他不想让不公平的现实伤害女儿心中美好的情感。(2分)

22.(5分)小说明线写“他”给女儿讲海龟的故事,暗线写“他”评职称的进展情况,这样双线安排的好处可从以下几方面回答:明暗线交替进行,明为虚,暗为实,给人新鲜与新奇的感觉,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虚实明暗结合使小说内容更丰富,不单调;“他”和海龟又有共同的地方,交替进行叙述描写,能互相映衬,更好地塑造与海龟有一样特点的“他”的形象;能含蓄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主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23.(6分)A、D

24.(5分)没有出入,(1分)因为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迅报道,报道侧重点应在潘建伟教授,第六次“世界首次”是他带领的科研小组新近取得的成绩,所以是报道的一个内容,(2分)而其他五次是在很早以前就取得的成果,不是报道的重点内容,因而可以省略。(2分)

25.探究题,自圆其说就可以,评分标准如下,列出相关的作品或语句2分,谈感受2分,说明理由3分。

五.写作(60分)

等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础等级

2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感情虚假

20

切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漂亮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20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  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  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