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一)
注: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市井 陷阱 景观 颈联 以儆效尤
B.卷帙 隽永 眷顾 捐助 涓涓细流
C.枪手 强辩 蔷薇 戕害 帆樯如林
D.闲暇 翩跹 娴静 显摆 鲜为人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临摹 一筹莫展 大张旗鼓 舍近求远
B.窜改 反唇相讥 若既若离 琼楼玉宇
C.厮杀 惝恍迷离 鉴往知来 穷源竟委
D.羁绊 理曲词穷 年高德劭 反复无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几条主干道,平时都经常堵车,不是很畅通, 现在是“五一黄金周”七天长假期间。
②一项名为“雾天行车诱导系统”的实验研究成果已通过专家 ,这项成果有望不久以后将普遍运用到高速公路上。
③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付出了许多,终于可以安享成功的喜悦,而对艰苦往事的记忆则越来越 。
A.何况 鉴别 淡泊 B.况且 鉴别 淡泊
C.况且 鉴定 淡薄 D.何况 鉴定 淡薄
4.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杰伦对自己的电影作品《头文字D》在第25届金马奖评选中能够获奖早已充满了信心,这次真的获奖了,面对这不虞之誉,他仍激动万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
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经这家医院精心治疗,这位遭遇了车祸的青年在昏迷40多天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
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人类才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人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
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春天的崂山风景秀丽,非常适合郊游,这个周末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
在路上就有个伴了。
D.著名足球教练希丁克认为,只要中国球员有正确的态度,并融入球员自身的特点和民
族特性,中国队一样可以取得“希腊式”的成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黑匣子:为空难作证
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空难事故时,常常提到“黑匣子”。黑匣子是飞机失事后专家分析研究失事原因的重要依据。在失事现场搜寻黑匣子,也是救援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黑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黑匣子学名叫飞行参数记录仪,这是一种专用的磁性记录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和飞行数据记录器(FDR)。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比较简单。它的功能是记录机组人员的对话以及机组人员与其他人(如劫机者)的对话。它有四条音轨,可以记录飞行员与地面人员的对话;正副驾驶员的对话;飞机里全部声音,特别是可记下异常的声响,如威胁、爆炸、开枪或搏斗等等;还能记录机长和空中小姐对乘客的讲话。记录的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当事故发生时,记录器里总有发生前半小时的录音。
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则比较复杂,它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要求的航次,记录下飞机速度变化、高度变化、舱内温度、湿度,变动的风压、油压,还包括驾驶员采取的反应措施等16~32种参数。它的记录时间是25小时,这种记录器使用自动回转磁带,上面有14条信号轨。录满数据后自动从头开始把旧的记录抹去,录上新的内容。
这样,当空难发生后,黑匣子录下的各种声音和数据往往是专家们分析事故性质、原因的第一手技术资料,因此黑匣子是帮助事故调查人员了解事故原因的“见证人”。
黑匣子首次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初。二战期间,英国人首先将其用在军用飞机上,战后很快被广泛用于民用飞机。
黑匣子能经得起强大的冲击力和1100℃的高温,还能耐浸泡、耐腐蚀,而且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相对安全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空难事故后,包括空中解体、被烈火烧毁,人们都能找到黑匣子作为调查事故的重要依据。
现在黑匣子实际上并不是黑色的,绝大多数国家把这种金属匣子的外表做成橘红色,这样在事故发生后便于寻找。由于最初装备这种记录仪器时用的是黑色的匣子,而且黑色在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中常常与灾祸、死亡等不幸联系在一起,所以黑匣子的称呼一直沿用下来。
6.下面对“黑匣子”概念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黑匣子是一种专用的磁性录音器,它是飞机失事后专家分析研究失事原因的重要依据。
B.黑匣子由较为简单的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和比较复杂的飞行数据记录器(FDR)两部分组成,是帮助事故调查人员了解事故原因的“见证人”。
C.黑匣子是能记录飞机起飞后的各种声音和数据,能承受强大冲击力,耐高温、耐浸泡、耐腐蚀,外形为密封金属盒的飞行参数记录仪。
D.黑匣子是20世纪40年代初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飞机,用于记录各种飞行数据的飞行参数记录仪,是人们调查空难事故的重要依据。
7.下列对“黑匣子是帮助事故调查人员了解事故原因的‘见证人’”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难发生后,黑匣子录下的各种声音和数据往往是专家们分析事故性质、原因的第一手技术资料。
B.黑匣子里面装备了先进的录音、摄相等记录设备,可再现事故发生全过程。
C.飞机里全部声音,特别是异常的声响,如威胁、爆炸、开枪或搏斗等等,在黑匣子里都有记录。
D.黑匣子里有飞机的各种飞行参数,还记录下了驾驶员采取的反应措施等。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有四条音轨,它的功能是记录机组人员的对话以及机组人员与其他人的对话。
B.黑匣子这种飞行参数记录仪使用自动回转磁带,记录的时间为25小时,录满数据后自动从头开始把旧的记录抹去,录上新的内容。
C.现在的黑匣子并非是黑色的,为了在事故发生后便于寻找,各国航空业把这种金属匣子的外表做成了橘红色。
D.由于黑匣子安装在相对安全的飞机尾部,加上它耐高温、耐浸泡、耐腐蚀等特性,所以,即使发生如空中解体、被烈火焚烧等空难事故,人们也一定能够找到黑匣子作为调查事故的重要依据。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勃之后。陶为人居简,不修小节。
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同宗刘恺,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时有上书言人以货轻钱薄,故致贫困,宜改铸大钱。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陶上议曰:“窃见比年已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监之事,岂谓钱货之厚薄、铢两之轻重哉?盖万人铸之,一人夺之,犹不能给;况今一人铸之,则万人夺之乎?”帝竟不铸钱。
后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于是剽轻剑客之徒过晏等十余人,皆来应募。陶责其先过,要以后效,使各结所厚少年,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于是覆案奸轨,所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顷之,拜侍御史。灵帝宿闻其名,数引纳之。时钜鹿张角伪托大道,妖惑小民,陶与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连名上疏言之,曰:“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帝殊不悟,方诏陶次第春秋条例。明年,张角反乱,海内鼎沸,帝思陶言,封中陵乡侯,三迁尚书令。以所举将为尚书,难与齐列,乞从冗散,拜侍中。以数切谏,为权臣所惮,徙为京兆尹。到职,当出修宫钱直千万,陶既清贫,而耻以钱买职,称疾不听政。帝宿重陶才,原其罪,征拜谏议大夫。
陶大较言天下大乱,皆由宦官。宦官事急,共谗陶曰:“前张角事发,诏书示以威恩,自此以来,各各改悔。今者四方安静,而陶疾害圣政,专言妖孽。州郡不上,陶何缘知?疑陶与贼通情。”于是收陶,下黄门北寺狱,掠按日急。陶自知必死,对使者曰:“朝廷前封臣云何?今反受邪谮。恨不与伊、吕同畴,而以三仁为辈。”遂闭气而死,天下莫不痛之。
(选自《后汉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 器:器重
B.窃见比年已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 比:接连
C.帝竟不铸钱 竟:竟然
D.帝宿重陶才 宿:素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同宗刘恺,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 B 铢两之轻重哉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句读之不知
C 吏民思而歌之曰 D 有敢回避,与之同罪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客从外来,与坐谈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陶一心为国的一项是( )
①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②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 ③以数切谏,为权臣所惮,徙为京兆尹 ④陶既清贫,而耻以钱买职,称疾不听政⑤陶疾害圣政,专言妖孽駆 ⑥ 遂闭气而死,天下莫不痛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陶在当时有人要求皇帝改铸大钱时,认为改铸大钱不但不能解除社会的困难,反
而会加剧社会的矛盾,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B.刘陶在顺阳时,针对当地“县多奸猾”的情况,招募当地勇猛之士,查清很多案件,
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C.灵帝时,张角密谋造反,刘陶等人联名上疏,认为“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
土”,皇帝虽然采纳了这个建议,但最后“张角反乱,海内鼎沸”。
D.由于宦官谗言,刘陶被逮,“下黄门北寺狱”,他每天都遭受酷刑,最后闭气而死,天
下的百姓都非常痛心。
第Ⅱ卷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时有上书言人以货轻钱薄,故致贫困,宜改铸大钱。(5分)
译:
②到职,当出修宫钱直千万,陶既清贫,而耻以钱买职,称疾不听政。(5分)
译: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①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
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②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空缺的部分。(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
①假舆马者,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 荀子《劝学》)
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
(贺知章《回乡偶书》)
④水至清则无鱼, 。 (班固《汉书》)
五、(12分)
16.请阅读下面一则调查材料,补写出记者的调查结论。(不超过25个字)(4分)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过年这几天,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26亿条。不过这其中原创的祝福短信却少之又少。如果面对的都是一些面目雷同的短信,难免会让人有点“审美疲劳”。
除夕前一天,张小姐就收到了朋友发过来的一条祝福短信。没多久她又陆续收到了十几条和这条一模一样的祝福短信。
短信拜年省事省力,的确是一种既方便又时尚的拜年方式。不过再好的祝福短信,一天收到十来条一模一样的,也会让人的欣喜和感动大大缩水。
网上有相关调查显示,尽管一些人认为短信只要能表达心意就可以了,并不在乎是否原创,但是有近九成的人希望收到独具个性的、专为自己而写的节日祝福。
群众:“我就比较喜欢原创的,因为心意是最主要的。”
张小姐:“实在是特别想收到一些朋友自己写的短信,虽然话语不像那些(专业)短信那么流行时尚,但是我真的觉得特别开心。”
由此记者认为
17.仿照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理想背后,是毅力和洒脱。谈到毅力,很大程度是要战胜自己。当我们需要勇气时,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 , ;
, ;当我们需要公正时,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
18.请你从下列城市中任选一个城市,为该城市写一个推荐词。要求有针对性,写出特色,语言优美。(40字左右)(4分)
城市:济南 青岛 曲阜 威海 泰安
答:
六、(18分)
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都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泰 山 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永远保鲜地存入记忆之中。任谁也无法动摇它,更不能贿赂它,泰山就这样不动声色却又铁面无私地记下了一百年间人类真实的生活,包括全部细节。
诺言的雾霾,专制的恐怖,加上人类易于遗忘的天性,有时会使历史面目全非,甚至会让现实也黑白颠倒。但是泰山在这里矗着,背依次第升高的万里大陆,面临翻卷自如的万里海洋。它无言地裸露着真实,千年万年,永不改变。
英雄云涌的世纪,它兴奋的情怀里会悬下百架千架的瀑琴,让风弹奏。
更多的是萎琐的时代。萎琐的时代里,它更加不屈不挠地矗立着,让似乎决定一切的统治者看着,到底还有一个站着的;也让跪着的灵魂领略站着的美丽。
泰山在萎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并信心十足地等待英雄时代的到来。新的世纪已风驰电掣般地赶来,我们是让风弹奏泰山挂满瀑琴的情怀,还是听泰山那凝重的呼唤?
泰山上的第一块刻石,是立于公元前二一九年的秦泰山刻石。碑文为李斯所书。泰山曾经眼睁睁地看着“利欲”二字,怎样地把李斯从一个站立的巨人,变成一团跪着的侏儒。
当秦王下令逐斥各国人才的时候,是李斯挺身而出,直面威烈的秦王,上了千言的《谏逐客书》。也许上书的时候是跪着的,但是他的灵魂却是昂着的。秦王听取了他的意见,团结天下人才,统一了天下。这时的李斯,是巨人的李斯。但是一己的利欲把他的心灵薰瘫了。在秦始皇一命归西,一国命运生死存亡的关头,李斯屈服于赵高的利诱和威逼,弃国家利益于不顾,矫诏政变,让凶残的胡亥登基,最终堕落成一个与赵高为伍的小人。
李斯之后才一百多年,在比秦始皇还厉害的汉武帝的强权政治下,司马迁,将一个知识分子的傲岸身躯,站进了《史记》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一部比整个王朝值钱百倍的史诗,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个泰山般站立者的形象。
在过去的岁月里,站立的泰山曾蒙受了无数的羞辱。它曾被历代封禅的帝王涂抹得神鬼莫辨,面目全非。但是泰山以沉默相抗,并且不屈地屹立着。站着的泰山,数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覆灭。
从喜马拉雅山到泰山,中国有一道道屹立的山脉,从屈原到鲁迅,中国有一尊尊站立的知识分子,从陈胜吴广到抗日军人,中国有一群群站立的民众。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新的世纪,跪着的人与跪着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
时移世易,静观一切又洞悉一切的泰山,从没有四大皆空的幻灭,更没有颓丧。它存在着,与无垠的宇宙一样存在着,与纤如尘埃的百姓一样存在着,热烈的,向上的,像天空一样晴朗,像大地一样深厚。
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中国文化各种流派在这里分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汇集重铸。泰山之西,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鲁文化。泰山之南,是以屈原诗骚和黄老之学为基调的楚文化。泰山之东,是经学、兵家杂以黄老之说的齐文化。非岱岳之雄峙,无以成其中国文化的分界;非岱岳之恢弘,不能融铸中国文化的魂脉。
泰山,曾和人类共同经历着一世世生活的沉重和磨难,但它仍然天天以自己屹立的身躯,豁然撑起无垠的天幕,接生旭日,报告光明与希望,也向世界袒开天幕样无垠辽阔的胸襟和胸襟中无比自由的心。
黎明,站在地球之巅的泰山,为宇宙司晨!
(选自2005年第8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9.结合文意,理解下面的词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泰山在萎琐的时代里呼唤英雄”中“萎琐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样的时代?(2分)
答:
②“泰山在,站立的种子就会春风吹又生”一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20.文章第一段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4分)
答:
21.为什么说“如果中华民族是一艘劈浪冲涛的伟船,泰山就是这伟船的巨桅了”?(4分)
答:
22.请从语言和选材中任选一个方面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特点。(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郑和下西洋,该纪念什么
刘洪波
从已有的纪念活动来看,对郑和下西洋的600年怀想,正在成为一次关于“强盛的国力,先进的科技”以及“和平开放”的光荣史的复述,其间所寄托的除了人们对国家强盛的希望,还有人们关于国际权力的某种想象。
一个会被提到的问题是,郑和下西洋为何会成为金声玉振的绝响。这个问题,如同探问中国科技为何会在17世纪以后突然衰落的“李约瑟之谜”一样,令人难以回答。正如中国人对“李约瑟之谜”的兴趣背后,有着一个“近代受列强欺辱”的心结,郑和航海何以成为绝响,这一问题的后面同样有着一个假想,如果“宝船”出海继续下去,哥伦布是否会出产于东方,乃至中国是不是早已主宰了近代世界的秩序。
自从产生了“挨打意识”以来,人们对历史中一切光荣与强盛的追忆,事实上都已经变成一种假设,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不是那样,如果是这样,如果是那样,我们是否还会“挨打”。于是,将下西洋作为“挨打史”的心理补偿。
也许,种种关于“避免挨打”的历史性假设,确实有助于建立某种历史反思,但我总想到,这种假设也大可以让人去找各种“民族罪人”,让他们为“挨打”事实的造成承担莫须有的责任。我读到一篇文章,谈论“郑和的不幸和鼠辈的罪孽”,其中当然谈到郑和的船队是如何之大,比起地理大发现来是如何的早,但着重抒发的则是对“奸人”的愤怒。
奸人们鼠目寸光、妒贤嫉能、阴险毒辣,郑和航海,总有人指责靡费太大、应予停止,实则奸人们见郑和屡蒙恩宠而心生嫉恨,永乐皇帝雄才大略,坚持航海,而后世之奸人们竟然连郑和航海档案也销毁掉了,于是再无人航海,再无人拓殖,以此而讲,“挨打史”就不从1840年开始计,而要从倭寇到来开始计算了。
在很多纪念郑和的文章中,我看到一种复杂的情绪,各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奇怪地杂糅在一起。人们既在怀想郑和“和顺万邦”的和平外交风范,又在回忆那“远涉重洋,威震异域”的军事实力;既批判西方航海中疯狂掠夺的进攻性,又确认郑和航海走了一条与西方航海不同的道路,所以无法长久维持,等等。纪念郑和,到底是意在纪念一段辉煌的航海史,还是要后悔一个率先发现世界和率先“疯狂掠夺”以进行原始积累的机会的错失;是要纪念一个“朝贡贸易”的时代,还是要纪念那“不战而胜”的海上威势;是要纪念一名航海英雄所体现的冒险前行、开拓新境的精神,还是要纪念一个“示中国强大”的“面子工程”,似乎没有人有意识地加以分辨。
人们就这样情感百结地纪念着,郑和下西洋于他所处的时代意义何在,对明朝的兴衰有何影响,在主要依靠江南税赋的永乐时代,几年皇位攻伐,随之迁都大建,每年南粮北运,光漕军就得百万之众,此时多次几万人一行的“赏赐贸易”是否超出承受力,已经没有人关心了。生活在明代的人,那些为此而输送不绝的百姓已经“逝者长已矣”,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叹息,只看得见那一时代的壮举。
因为是光荣回顾,所以我们的纪念当然也不会谈论《西洋番国志》中所记录的下西洋时期爪哇国中“人有三等”,而当地土人“形貌丑黑,猱头赤脚,崇信鬼教,佛书所谓‘鬼国’即此地也”,下南洋者将原住民贩到广东做大户人家的“黑小厮”,我们也愿意选择性地忘记,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白人是怎样地贩卖奴隶,而且后来我们的同胞也被卖成猪仔。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自然是不能不为,但我们到底要纪念什么,还是要弄清。
(选自2005年5月18日《南方都市报》,有删改)
注:①和顺万邦:在明成祖朱棣的旨意下,身为“钦差总兵正使”的太监郑和本着宣扬国威,“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盛世太平”的宗旨,将率领着这支庞大船队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明成祖朱棣在派郑和出使时曾经说过:“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只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在郑和随带的明成祖致各番国国君的书中,便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郑和忠实地执行了朱棣的旨意,正因为如此,郑和在国外被请进庙宇供奉,成为一尊和平之神。 ②李约瑟之谜: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人们对李约瑟之谜见解纷纭。
19.作者纪念郑和下西洋,应该纪念什么?不应该纪念什么?(6分)
答:
20. “‘示中国强大’的‘面子工程’”指什么?(4分)
答:
21.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主要区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倒数第二段?(4分)
答:
22.你是否同意作者对“将下西洋作为‘挨打史’的心理补偿”批判,为什么?(4分)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一位哲人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由此看来,真正的救世主便是那个拥有坚定的精神核心的自我,拥有这个精神的坐标轴,守住自我,我们就不会随波逐流。
另一个哲人说:“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他告诉我们,要打开心灵的堤坝,溶入江海,改变自我,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呢?请以“守住自我与改变自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