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倍率 理赔 解剖 菩萨心肠 恕不奉陪
B.倒霉 侮辱 晦涩 天涯海角 诲人不倦
C.坡度 被覆 偏颇 推波助澜 披星戴月
D.碑文 牌匾 裨益 沁人心脾 纵横捭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直译 执意不肯 毒素 起承转合
C.寥廓 地域辽阔 起誓 征稿启事
D.崇尚 弃恶从善 鹊桥 鸠占雀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
B.他笃信邪教,执迷不悟,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C.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淞奇观。
D.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与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瞩目 上升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②手术前,他们把 困难和风险情况都考虑到了,并做了周密的应对安排与准备。③赵颖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 我不及格?”
A.慢慢 重重 偏偏 B.徐徐 种种 偏偏
C.徐徐 重重 恰恰 D.慢慢 种种 恰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3年,福建省计划实现全省自考考籍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为自学考试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B.2月5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供了伊拉克特委会如何按萨达姆的指示监视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
C.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D.红庙岭垃圾堆放场建垃圾发电厂一事,日前专家已通过了可行性论证。
6.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羊年。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 ,它温驯并带有些许羞怯的性情,惹人喜爱。
②在收藏活动中,收藏者要凭眼力和智慧,选购自认为有价值的“宝物”。 。在我的收藏史中,每一次收藏所得,都伴随着或美丽或迷离的色彩。
A.①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
②这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又是智慧和毅力的碰撞
B.①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
②这是智慧和毅力的碰撞,又是买卖双方的交易
C.①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②这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又是智慧和毅力的碰撞
D.①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②这是智慧和毅力的碰撞,又是买卖双方的交易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随着一具尸骨的“惊人发现”,围绕老山汉墓的发掘展开了一轮新的推测大战。
汉代基本上已没有殉葬,因此骸骨为殉葬者的说法被多数人否定。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两个:一为盗墓者,二为被从棺中拖出的墓主人。从骨架趴在漆案上的姿势看,许多人更愿相信是后者。因为,盗墓者进入墓中却自相残杀或缺氧而最终身埋黄土,这情节太像武侠小说了。由于尸骨缺少右腿小腿骨,左腿的小腿上也少了一节腓骨,媒体一度纷纷报道,猜测其身份的判别将取决于残缺的三块小腿骨会在何处出现。发掘现场总指挥王武珏认为,尸骨肢体不全,应是腐朽所致,而非盗墓者拖动尸体造成的。也有其他专家表示,目前缺失的三节骨头并非人骨最细小的部分,为何腐朽的偏偏是它们?
潘其风先生日前曾对这具骸骨的年龄进行了初步判定,认为在35岁至45岁之间。于是有人称这具1.61米的骸骨很可能是燕剌王刘旦,理由是“这跟刘旦被赐死时年纪相当”;并且,刘旦因谋反被赐死,谥号“剌王”,他的陵墓也被称为“戾陵”,“剌”和“戾”这两个字都有贬义。《水经注》中有记载,燕剌王刘旦的戾陵在梁山;经考证,专家学者一般认为梁山就是今天老山所属的石景山。此说一出,立即有人惊呼:如果这骸骨真的是刘旦,抑或墓主人是刘旦,老山汉墓将是“惊世大发现”——不但附近还应有后妃二十余人的墓,而且很可能墓中会出土大量经书杂说、星历数术一类的先秦西汉古籍。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旦死后,“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余人”,而且刘旦“为人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不过,不止一位专家并不认同,他们指出,刘旦十几岁被封为燕王,从武帝元狩六年至昭帝元凤元年,在位共38年之久,他死时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那具“年龄初步判定为35岁至45岁”的骸骨应不是刘旦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余伟超先生明确表示:“这种可能几乎没有。”余老对出土的镀金动物花纹的漆器分析指出,这不是镀金,而是西汉晚期才有的“金银平脱”技术,这项技术在汉武帝、汉昭帝时还没有出现,因此说老山汉墓可能和刘旦毫无关系。徐平芳先生也从老山汉墓的位置和地形对刘旦说提出了质疑。他说,谜底揭开只能等到最后。墓中有文字、印章最好,没有文字、印章,通过其他器物如钱币也可以判断出墓的年代,但墓主的身份就只能推测了。就连大葆台是刘建之墓不也是推测的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所有谜底全系在这具神秘的骸骨身上。正如徐平芳先生所言,考古过程中有许多疑团,这是很普遍的,有些谜也许到最后都解不开。等谜团层层解开,一定要有耐心哟!
7.以下不属于人们推测骸骨身份依据的一项是( )
A.汉代基本上已没有殉葬。
B.骨架趴在漆案上的姿势。
C.残缺的三块小腿骨会在何处出现。
D.尸骨肢体不全,是腐朽所致。
8.以下不属于有的专家质疑墓主是刘旦说法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刘旦被赐死时年龄与骸骨年龄的初步判定不相当。
B.出土的漆器所应用的“金银平脱”技术在汉武帝、汉昭帝时还未出现。
C.将梁山看作今天老山所属的石景山是值得怀疑的。
D.等古墓发掘到最后阶段,通过出土的文字、印章和钱币等器物才可以判断。)
9.根据文意,对“解铃还须系铃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汉墓展开的一轮新的推测大战是由这具神秘的骸骨引起的。
B.老山汉墓展开的一轮新的推测大战应由这具神秘的骸骨来平息。
C.这具“惊人发现”的骸骨的身份疑团应由这具神秘的骸骨来解答。
D.老山汉墓墓主的疑团应由这具神秘的骸骨来解答。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骸骨为殉葬者的说法被多数人否定后,人们就认为骸骨的身份可能是盗墓者或墓主人。
B.有专家认为目前缺失的三节腓骨并非人骨最细小的部分。
C.如果这骸骨真的是刘旦,那么老山汉墓就会发现一批汉代古墓,出土大量古籍。
D.虽说考古过程中有许多疑团,但只要有耐心,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箫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锈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讫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归先府君 归:回到。
B.盘间未尝有俭色 俭色:不丰满的情况。
C.鸡鸣卧焉 鸡鸣:鸡叫天明。
D.复力争之 争:争论。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恨不见女子成立。
B.母必正色婉言规。
C.明年娶张氏。
D.母女视之。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意阿丈乃有此女。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③其善诱之。
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A.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其”不同。
B.①与②的“乃”相同,③与④的“其”也相同。
C.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其”相同。
D.①与②的“乃”不同,③与④的“其”也不同。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母亲贤良美德的一组是( )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②令吾母指其疵。
③不意阿丈乃有此女。
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
⑥训以纺绩织事。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细节描写不多,但有点睛之妙,如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1)乌在其为明也?
译文: 。
(2)是好苦我。
译文: 。
(3)泰然谓美莫己若。
译文: 。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三小题中任选两小题)(4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 。……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司马迁《屈原列传》)
(3)江山代有才人出, 。(清·赵翼)
苟利国家生死以, 。(清·林则徐)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秋 夜
鲁 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是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被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后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
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落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注]当时鲁迅正处于思想情感和生活都充满着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但他仍在不断地探索,不懈地战斗。
19.首段划线部分运用的是什么手法?作品主体形象是“枣树”,试分析“枣树”的深刻寓意。(答案限50字内)(6分)
答:
20.分别简析作者对“小粉红花”和“小青虫(小飞虫)”的态度。(答案各限40字内) (4分)
答:对“小粉红花”的态度:
对“小青虫(小飞虫)”的态度:
21.篇中“夜空”、“繁霜”、“月亮”、“恶鸟”一组形象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限40字内)(4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秋夜》写作者在秋天的夜晚的所见所感。作者对秋夜景色的描绘既是形神毕肖的,又带有浓厚的主观想象成分。
B.象征手法贯穿全文,构成了一个整体,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C.作品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议论和深沉独特的抒情,体现作者写作意图。
D.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十分突出,一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自然物,通过作者拟人手法,注入了情绪感受,而成为人化的自然。
E.篇末表明作者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也认清了革命的目标。
六、(12分)
23.为下则短文拟写一个不超过7个字的标题,以概括该文内容。(2分)
“澳”字的本意,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在古代,又指对外通商的地方。“澳门”这一称呼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个被用做“澳”的港口有两座山对峙,好像一座门,所以就叫做“澳门”了。也有人认为,珠江口外许多水道的出口都叫“门”,如虎门、横门、磨刀门等,澳门的得名不过是习惯罢了。
标题为:
24.下面的长句较费解,请改写为语意连贯的4个短句。(4分)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为期16天的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包括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在内的80多项科学实验。
①
②
③
④
25.在以下各句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话语,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基本相同。(6分)
(1)生命像花朵。乐观者 ,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香。
(2)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愈旺;退缩者 。
(3)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七、(60分)
26.作文。(60分)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请以“发现身边的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1.D(A“赔”与“陪”;B“晦”与“诲”;C“坡”与“颇”音同。)
2.C(A“竖”为“树”之误;B“立”为“力”之误;D“雀” 为“鹊”之误。)
3.D(A“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B“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C“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宝贵,用于人。以上三成语均与原句意不合。)
4.B(①句语体属书面语,用书面语词“徐徐”较口头语词“慢慢”恰当;②句若用“重重”则与后“风险情况”不搭配;③句引语表示事实跟所希望的正相反,“恰恰”含“正好”意,用“偏偏”较妥。)
5.A(B句成分残缺,句末宜补上“的证据”之类名词性宾语,以与“提供”照应;C句搭配不当,主语“松林”与谓语“坐落”搭配不当;D句结构混乱,前分句未讲完,后分句又以“专家”为主语另起一句。)
6.C(①宜选填“羊是……的属相”,以保持前后句均以“羊”为主语,衔接自然;②宜选填“这是……的交易,又是……的碰撞”,以强调“碰撞”,与上下文相照应。)
二、7.D(是说明骨头缺失的原因。)
8.D(不符原文意。原文是说可以判断出“墓的年代”,而非墓主的身份。)
9.B(A表述不完整;C、D“疑团”未包括“所有谜底”,不符合文中“解铃……”句意。
10.A(B原文未说三节骨头全是腓骨;C“或然”当作“必然”;D与原文末“有些谜也许到最后都解不开”意思不符。)
三、11.B(A女子出嫁;C丑时,即一点到三点;D规劝。)
12.B(A“女”通“汝”;C第二年;D母/女视之,“女”名词作状语。)
13.A(“乃”①②均作“竟”、“却”解。“其”①希望,表祈使;②大概、恐怕,表揣测。)
14.D(②③句是表现母亲才学,应排除。)
15.C(“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说法不当。)
四、16.(1)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2)这(镜子)使我好痛苦(或:难受)。
(3)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
17.(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18.(1)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师未捷身先死 (2)举类迩而见义远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3)各领风骚数百年岂因祸福避趋之
五、19.运用的是反复重叠手法。作品突出表现枣树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深刻地寓含着作者“韧”的战斗精神。
20.对“小粉红花”的态度:作者反对“小粉红花”一味沉浸在对明媚春光的畅想中而忘却了与凛秋、严冬的抗争。对“小青虫(小飞虫)”的态度:作者赞赏“小青虫(小飞虫)”追求光明的精神,不赞成它“乱撞”而无谓牺牲。
21.象征着各种各样反动、腐朽、黑暗的势力。表达了作者对其憎恶、愤懑的思想感情。
22.CE(C“淋漓尽致的议论”;E“也认清了革命的目标”说法不当。)
六、23.澳门名称的由来
24.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次飞行为期16天。
②飞行中机组人员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
③这些实验项目中有中国等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
④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分别涉及太空飞行对蚕、蜘蛛、蜜蜂、鱼、蚂蚁等的生长及其习性的影响。
25.(1)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2)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
(3)乘风破浪,勇做大有可为的弄潮儿
七、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