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答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对称 / 称心如意 擂台 / 擂鼓助威 屏气凝神 / 屏弃旧习
B. 愀然 / 低声悄语 喝彩 / 吆五喝六 因陋就简 / 露出马脚
C. 玉帛 / 梁山水泊 开辟 / 鞭辟入理 烟笼雾锁 / 语言笼统
D. 勉强 / 强人所难 参考 / 斗转参横 息事宁人 / 宁缺毋滥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 妇女儿童发展的突出问题。
②在拜师求学的路上,我们必须虚心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③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 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
A. 妨碍 诚恳 审议 / 进程 B. 妨害 诚挚 审议 / 过程
C. 妨碍 诚恳 评议 / 进程 D 妨害 诚挚 评议 / 过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B. 这些慕名而来的客人们赞叹道:“九寨沟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仙境。”
C. 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D. 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同学们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松懈,功败垂成,留下终生遗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他深深热爱足球事业,伤病刚刚恢复,就立即回到绿茵场上,投入到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的训练中。
B. 远望号测量船上的工作人员,共向飞船正确发送遥控指令200多条次,完成了飞船太阳帆板展开、变轨、调姿、制动控制、轨道分离、传送飞船图像和语音等关键性控制。
C. 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短含蓄和分行排列等特征,决定了它能在短信文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故而成为最受手机读者欢迎的一种文体。
D. 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仍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5. 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
A. 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 B. 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C. 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 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6. 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7.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地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初,贾岛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旋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于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曰:“郎君鲜醴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继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乃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迁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薄命!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龃龉。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B. 韩驻久之,曰:“敲字佳。”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C. 于岛案上取卷览之 得复见将军于此
D. 乃授遂州长江主簿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 )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之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土,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轻蔑。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他都要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歌,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注意:此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译文:
(2)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瑞鹧鸪 张元斡(南宋)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馀春。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注:词人为北宋末年的太学生。官至将作监承。高宗绍兴时,不愿与秦桧同朝,致仕南归。
后积极支持李纲抗金。
(1) 这首诗多处化用前人诗句,请列举出其中的一处,指出作者,并分析其思想内容。(4分)
答:
(2)“风光全似中原日”一句中最有表现力的是哪一个字?请说出理由。(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去时里正与裹头, 。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 。飞湍瀑流争喧虺, 。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 17题。
云和鸽子
①坐在永和居的窗前,抬望眼去看一线蓝空过往流云,偶尔在月夜,卷起竹帘子,就可以玲珑望秋月了。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你必须自寻闲趣,聊遣寂寥。
②在屋脊挤屋脊的夹缝里,能挤出一线蓝空,寄我遐想,自是乐事。甚至屋脊上一群鸽子飞去,也令人欣羡不已。云和鸽子,想必也是蓝空里最为活活泼泼的天使,让我没有翅膀无以飞翔的人,似乎亦偕情俱往,心地上忽觉得一片海阔天空了。
③我喜辛弃疾那句“回首叫云飞风起”的词,总觉那一刹那之间,无羁无束地不为当前的局促而感到困顿。摩诘也有一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莫非他们如同我一样,坐此楼头,看云、看鸽,冉冉飞起,这般心情让云翼鸽翅随之流动了。
④我有一句给自己写的福音,“当你渴的时候,谁给你一匹云酿的水声,一粒海的结晶盐?”在绝望之中,总有一些期盼,水穷之处即云起之时,生命的源泉就因之无限的丰盈,当孔子遇到“不义而富且贵”的时际,就不得不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了。
⑤曾去阿里山看过浩瀚的云海。看云海要比看日出更有波澜起伏的壮阔。当你坐在观日楼前,你脚底的尘世已被云海弥漫了,而数点青峰,就成了云海中半沉半浮的岛屿,此刻你真想一苇渡去,也毋须一衣一钵了。
⑥然而云霞的变幻,岂真如刍狗,追求得顷间的呈现,莫不是万物静观皆自在的事了。看日出于瞬间,只怕你失去那美好的机缘。莫等待云消烟散,你什么也没有见到,什么也没有想及,这眼前人事全非,而江山依旧,画家们最困于云水之描绘了,其艰难一笔在于流动之中,这生意盎然,应是山色有无中难以水墨渲染了。
⑦记起“日边红杏倚云栽”,教人有出尘之想,既高逸又清绝,但也绮丽之至。惟读到青莲听蜀僧弹琴之后“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那种心情和秋云无尽的深沉,无从探索,况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乎?他那“白首卧松云”的玄想,益感惘然。奈何毫发无遗憾,胸际波阔独老成,不免那山间云海诡谲无端了。
⑧我想飘送一朵流云给你,一似白色的玫瑰花,但愿风便,让它流浪到你的窗前、你的襟上,只恐不堪盈手相赠,当作你闲居生涯中的清供;否则就任它流连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算了。
⑨而且我要在天空的田亩上,播种一些地粮,让我的手心的鸽子去啄食一季秋天的收获,你说这该多好呢!
(选自《台湾散文选萃》,作者:羊令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14.作者欣羡云和鸽子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⑥段“然而”一词的前后文意有何区别,何以要用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不超过40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试分析第⑦段三句中“秋云”“浮云”“松云”的不同意象的含义。(6分)(每项不超过15字)
“秋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作者坐在城市楼头,对月、云、鸽等浮想联翩,表现出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快乐的生活体验。
B.作者笔下充满了田园风光和闲情野趣,表现了对功名富贵的淡薄。
C.最后一段作者大胆的想象,表明自己要努力工作,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
D.文章较多地引用古诗文语句,不但没有重复堆砌之感,反而使读者感到既亲切而又意蕴丰厚。
E.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17分)
18.10月17日,百岁老人巴金先生带着《家》《春》《秋》、《雾》《雨》《电》、《随想录》等1300多万字的作品驾鹤西归,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用他的笔,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他的情操,引领时代风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巴金的逝世无疑是文坛的巨大损失。请你将下面一则挽联对出下联,表达对巴老的无限悼念之情。(5分)。
挽联上联:千古巴蜀,纵雾雨电,裂寒夜,齐恸世纪文学巨匠
下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6分)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
, , ,( )这一切( )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1)将下面四个语句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③经济发展了 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入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依次是: 、
(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删削的是: 、
20.下面是2006年某省海滨市和崧山市春节期间的天气预报表,请据此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出行提出建议。要求:用语亲切、自然,60字左右。(6分)
城市名称 | 天气状况 | 温 度 | 风力风向 | 空气状况 |
海 滨 | 晴转多云 | 16ºC ~ 21ºC | 南风2 ~ 3级 | 较差 |
崧 山 | 中到大雪 | -27ºC ~ 10ºC | 北风6 ~ 8级 | 良 |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欣赏大自然,欢歌鸣叫的鸟儿,璨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来去匆促的河流;我们欣赏人类几千年来的人文艺术,一幅画,一行字,一幢建筑物;我们也欣赏人类自身,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每一个人也应该懂得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种爱,欣赏是一种幸福,欣赏更是一种素养……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题号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
|
|
|
|
四.(23分)
11.(10分)
(1)译文:
(2)译文:
12. (8分)
(1) (4分) 答:
(2) (4分) 答:
13.(5分)
(1) 。 , 。
。 ,
(2) ! , 。
。 ,
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 17题。
14. (不超过3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不超过40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6分)(每项不超过15字)
“秋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 )( )
六.(17分)
18.(5分)下联:
19.(6分)
(1) , , , ,( )( )
(2) 、
(3)
20.(6分)
答:
七.(60分)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 1.B 2.A 3.B 4.D 5.B 6.B 7.C 8.D 9.C 10.B
二.11.(1)他曾感叹说;“了解我平素心愿的人,只有终南山紫阁峰、白阁峰众山峰上的隐士罢了。”即使走路、坐着、睡觉、吃饭时,都不停的苦苦吟诵。(重点词语:素. 隐者. 虽. 辍)
(2).贾岛又想把“僧推”改作“僧敲”反复锤炼不能确定,就吟咏不止,并伸手做出处推门和敲门的姿势,旁边的人看着都很惊讶。(重点词语:炼. 引. 旁观. 讶)
12.(1)“白衣苍狗变浮云”语出杜甫的《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化用此诗反映了时事的变幻莫测。“好是悲歌将进洒”语出李白的《将进酒》,抒发了词人对在政治上横遭迫害的愤慨。(2)“似”表达出景物依旧,人事已非,抒发了诗人对中原风光的思念和对山河破碎的无限痛惜。
13. (略)
五.14.身住人口众多的城市,颇感寂寞与局促,因而向往云和鸽子的闲散自由。
15.前写静态与壮阔的云海,体现自由闲散境界;后写动态变幻的云海,体现生意盎然,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因而要用转折性的词语关联。
16.“秋云”指人心情沉重忧郁,落寞失意;
“浮云”指漂泊异乡居无定所的游子;
“松云”指闲适从容,高逸清绝的生活。
17.AD(B.田园风光和淡薄功名并未涉及;C.无努力工作和更多收获之意;E.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厌弃。)
六.18.万里长江,托家春秋,涌激流,共哭屈指可数作家(作品名称用上 宽对亦给分)
19.(1)④③①②(2)而、又(3)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或彼此息息相关)
20.答题要点: 1、表述要“温馨”,表格中各项都要涉及。 2、根据天气特点对市民出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春节期间,海滨市天气晴好,习习南风和融融春光将伴您走亲访友、远足交游,美中不足的是空气质量较差,请做好防护;崧山市将瑞雪飘飘,银装素裹,空气清新,但凛冽的北风和雪天会给您的出行带来不便,请注意防冻和防滑。
七. 21: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