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阶段性调查测试语文试卷

2014-5-11 0:11:45下载本试卷

高三阶段性调查测试语文试卷

    

命题:陈文彩  审题:江月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奇(pā)   教(huǐ)   雕(lòu)   (yàn)品

B.(suō)使  针(biān)  采(xiá)   (pǐ)好

C.(diē)倒   引(qíng)  股(hóng)  打(hùn)

D.(é)传    (jí)取   天(qiàn)  (hāo)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起电脑、互连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C.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进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星运动员难以望其项背

D.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C.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的人,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和宣泄自己的不满。

二、(12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5.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C.“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D.“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6.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
 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
 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

三、(9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日:“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日:“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日:“陛下畋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日:“狂态发耶?”对日:“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日:“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日:“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日:“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①.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

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弘益。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倾官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比喻宫殿的华贵奢侈。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其后服  责:责备

  B_陛下畋猎,废万机  薄:略微

  C.何须疑是炀帝  诡:佯装

  D.归有道,而陛下得之  数:多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何雕丽若是也

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B  ①今隋宫之内,又加雕饰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  ①其行台仆射苏世长汉南归顺

②秦割汉中地与楚和 

D  ①前后匡谏讽刺,多弘益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世长对高祖进行“讽刺”的一组是(  )

  ①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

  ②陛下畋猎,薄废万机,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③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④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

⑤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

  ⑥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第Ⅱ卷

四、(23分)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4分)

答: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4分)

答:

13.写出下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势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五.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17题。(22分)

                 祖脉的意义       

周涛 

新中国五十年,大西北五千岁。
  说来惭愧,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却从未来朝觐过人文初祖的民族圣地——黄帝陵.我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文明品格和多种长处,但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韧、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力和长达百年的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与勇气.
  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精神和韧性生命.我们并不贬低别人,但我们不朽.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的确是不朽的——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创造得已经湮灭了,惟有中国仍然硕果仅存。她不仅没有湮灭,而且奇迹般地抗拒了衰朽的大势,并且重新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彩!
   这一切,都深远地系结在黄帝陵之根脉上,都来自她无尽的传递、强韧的生息、永恒的祝福与保佑。
  我深感父的尊严与母的慈爱,也深感跨越苍茫时空对祖先遗迹的触摸,这触摸令人产生灵魂深处的战粟和疑惑。
  寂静与庄严。泥土的芳香与色泽。数人携手而不可环抱之苍松巨柏。毛泽东和蒋介石题词所刻的碑石。这里就是起点,因而也就是最终的共同点;这里的背景是高崖山壁,壤土深厚,这里就是我们最终的摇篮。
   只有到了大西北的华夏源脉,两河源头,才会思考并忽然感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白种人眼珠是蓝的?头发是金黄的?那是欧洲诸岛周围的海水映蓝的,地中海明媚的阳光染黄的;为什么黑人的皮肤那么黝黑`肌肤那么浑圆?那是赤道非洲的阳光和草原造就的。同样,我们的黑发乌睛和黄壤般的皮肤,也是大西北的土地和黄河这些颜色体赐予的啊!—所以连我们的祖先也叫“黄帝”。
  黄种人,你有秋天的颜色,成熟麦田的颜色和黄金的颜色,你无须骄傲,也不必自卑,你肤色是美的,和谐的,因为它是和自然一致的。那种贬低别人的人种而自命高贵的种群是浅薄的`幼稚的`褊狭的。实际上,这一套在今天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鄙弃。 
黄土高原正是我们肤色的发祥地,它是矗立在地球上的一座高地,一座充溢着举世闻名、至今令人感到神秘的古老文化的圣地,也是我们永远为之骄傲的源头、自尊的基底、疼痛和奋发的动力源头。
  祖脉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值得注意,这似乎含有某种神秘的启示。近百年来中国积弱,在世界文明格局中落伍。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一群逃到西安避难;日军攻陷南京,却始终未能攻破潼关;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张、杨丙子“双十二”兵谏西安城,促蒋联合抗日,陕北又奇迹般地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这些无不与祖脉地的凝聚力、号召力有关。是它,护佑着、福临着我们,在危难时刻发出无声的召唤,唤醒我们潜藏在血脉中的良知和尊严,让我们一跃而起!
就在离祖脉不远的地方,产生了辉耀世界的盛唐文明。在西安的历史博物馆里,当人们得知如今的西安市占地规模只相当与唐代西安城的六分之一时,人们惊奇得难以想象。待到看到兵马俑的陈列时,才能略微窥到盛唐宏伟气象之豹尾。
  惜乎!全豹已不复能见矣!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产生20世纪人优越的错觉,不要轻视、小看了伟大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始终记住自己是这种文明创造者的子孙,就会永远从中汲取力量、尊严、智慧和活力。
  不管现在有些人怎样苛评郭沫若,但他的那部题为〈凤凰涅磐〉的天才绝唱,却可作为百年羞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世纪的预言。诗前小序云:“天方国古有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然后唱道:“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浑雄,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
  “你们已经涅磐了,所以你们不再死。”在祖脉的源头,我听见黄帝陵如是说。

14.文章结尾处皇帝的祝语有何深刻含义?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6分)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说“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力和长达百年的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与勇气”,依据是什么?(6分)

16.文章写到“辉耀世界的盛唐文明”有何作用?(4分)

17.本文标题是“祖脉的意义”,联系全文,说说祖脉有那些意义。(6分)

六、(15分)

18.下面是近期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有多处问题,或标点不当,或有语病,或不连贯。请找出4处并加以修改。(4分)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①。目前,艾滋病在中国逐步流行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②,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③。

根据科学研究事实证明④,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⑤,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同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⑥。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公共设施传播⑦。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⑧。

                              

                             

19.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组成排比句并符合上下文的特定语境。(5分)

 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决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你是一尊金佛,就决不能满足于门神的位置!

20.高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感。请根据下列“情境”各写一条赠言。(6分)

  要求:表达要含蓄;每条不超过30个字;不得出现校名、人名。

  (1)给在你困难时曾真诚帮助过你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曾被你无意伤害因而你一直心怀愧疚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5年10月17日,被称作“二十世纪的良心”(曹禺语)的著名作家巴金在上海辞世,留下一部被称为“一个伟大灵魂的思想忏悔录”的《随想录》。陈思和教授说:“在社会开放,人人追求成功、财富、名利的时候,惟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般的《随想录》。……什么是忏悔?有人说,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还有人说,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心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心灵和停滞和继续污染,不忏悔,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地产生!”

那么,关于“忏悔”,你有什么自己独到的见解呢?你有什么自己独特的体验呢?

请以“忏悔”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