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上学期高三语文月考

2014-5-11 0:11:45下载本试卷

上学期高三语文月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yīng)届   (zhēng)结  果实累(léi)   (ǒu)心沥血

    B.(jué)诈    招(lái)     咸(yù)维新   博闻强(shí)

    C.(jiàn)称   挑(tì)      吹毛求(cī)   余勇可(gǔ)

    D.(nǎ)然    商(fù)      胼手(zhī)足  妍(chī)毕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谗言  不为己甚  凋敝  开源节流 B.遴选  飞短流长  炮制  明火执仗

    C.亵渎  卑躬屈膝  神采  迭床架屋 D.倾轧  一箭双雕  毗邻  精兵减政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素昔(素来,往常)            素不相能(一向不能做某件事)

      素养(平日的修养)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B.诛求(勒索)                 诛心之论(恶意的批评)

     诛戮(杀害)                   口诛笔伐(用言语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C.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风闻(由传 闻而得知)        风流云散(形容四散消失)

    D.责成(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办好某件事)循名责实(要求实质跟名称或名义相符)

责难(指摘非难)            求全责备(因别人没做到完美无缺而批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国产大片《英雄》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

 凤毛麟角

    B.公安人员昼伏夜出,经过二十多天的侦查,终于抓获了这个黑社会头子。

C.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以

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民族英雄的问题。

    D.李红说:“张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我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迫使北朝鲜放弃核计划,美国政府不仅要求日韩两国,而且还要求中国和俄罗

斯进一步对北朝鲜施压。

B.山西省实验中学新年音乐会在太原市湖滨会堂于2002年12月31日隆重举行,参加

演出的有实验中学管弦乐队及教师合唱团,太原师范学院的部分学生也应邀表演了节

目。

C.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

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D.我校第五次学代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体成员在新落成的教学楼前合

影留念。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从上面的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文法上多加剖析。“           ”。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能作出好文章。               ,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

这就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①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②大匠能使人巧,不能诲人以规矩

   ③艺术的基本原理则是寓整齐于变化   ④艺术的基本原理则是寓变化于整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

  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  陆登庭

7.对第二段中“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思考,更有理想和洞察力的更完美的人。

B.培养大批能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

C.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

D.能适应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兼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8.第三段中“同样的观点”指的是                                    (  )

A.大学的研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B.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C.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D.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9.第三段中作者选取“今天人类在遗传 基因领域内的进步”这一事例,要证明的观点是

                                                               (  )

A.搞发明创造不应追求其实用性,而应以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为目的。

B.一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实际意义的发明创造,开始只是源于对自然界基本知

 识的探索。

C.有些发明创造在研究的初期虽未显示出实用性,但却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了巨大作用。

D.搞基础研究如果刻意地去追求实用性,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校如果都能像哈佛大学一样重视学生的跨学科专业学习,就能迎接21世纪的挑战。

B.要求大学的经济效益应该日益增长,这种压力必将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审视教育。

C.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基础研究,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D.全球科学工作者真诚合作,必将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9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长,辩                     赡:丰富

    B.裕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目:看待

    C.然闻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        冠:位居第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谢安未仕时亦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

 
     意甚悦,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强之

C.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负。”

D.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

吾尝终日思矣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骨称                      B.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          D.而羲之竟不顾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

      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

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2分)

       译文: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兴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时无人呼,流到前溪也不知。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理由。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君不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

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走过河流

  每天每天,我都从一条河流上走过,一条比我生命更长久的河流。在我没有来到这个世上时,它就已经诞生了。在我离开这个世上时,它还将继续流淌。一条河流,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如我简约的生命,一头一个家。每天每天,当我踏过它身上那架石板乔走向外面得世界,我都无法漠视它,就向无法漠视内心的欢乐与惆怅。每天每天,我都有一种冲动,我想和它对话,我想写写它,和从它上面走过的自己。哲人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今天看到的它已经不是昨天的它了,虽然它仍叫着同一个名字。

逝着如斯。

但是,我仍愿意相信,这条曾润泽过我童年的河流。这条我曾经远离、终于有回到它身边的生命的河流,依然识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昨天的太阳再也找不到今天的树叶,而今天的树叶不是昨天的那一片树叶了。想着想着,我又觉得自己实在好笑,为什么执拗得想让它记着我,认识我呢?我难道还是昨天的那叶子吗?

沿着河走,从一段生命到另一段生命,我踏实的走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但我渴望走过河流,走到外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作为一个妻子、不只作为一个母亲,而是一个社会人,那样我的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援着梦想的阶梯,在一双双温暖的手臂引领下,我终于跨过生命的河流,重又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的人。走着走着,人就长大了,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段生命的内容都不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曾经得春天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我的心满怀激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成了一个诗人,我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实,活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灵。

走过河流,走过我自己。

19.(1) 怎样理解这条河流是“比我得生命要长久的河流”?(不超过三十个字)(2分)

                                         

                                         

 (2) “今天看到的它已不是昨天的它了”说明的是(不超过十五个字):(1分)

                                       

 (3) “它‘依然识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二十个字)(2分)

                                        

  (4 ) “为什么……那叶子吗?”这个反问句要强调的观点是:(不超过15个字)(1分)

                                        

20.(1)第四段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层意。(2分)

                                        

                                        

 (2)“社会人”的含义是:                     的人。(2分)

21.(1)文中的“春天”指的是:        “关于生命”的“生命”是指:           

          。(两答案各不超过5个字,每空1分)

 (2)作者把自己的活比喻成“一株清白的不蔓不枝的植物”。“不蔓不枝”意在说明   

                     。(2分)

22.面对文章的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写河流是托物言志,借自然河流,写我生命中的“河流”,生命的进程。

B.我无法漠视河流,是因为河流哺育了我而不能忘记河流的恩情。

C.“逝者如斯”说时间过的快,作者正是从这一感受引发出以下的“时间”思考。

D.作者以“走过河流,走过自己”一句简洁、含蓄的卒章显志,收束全文。

E.本文的主旨说明我的后半生活得有意义,对得起自己。

六、(12分)

23.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分别以“家庭”、“课堂”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6分)

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①家庭                                   

课堂                                   

24.将下面四个单句组成两个表意不同的因果关系的复句。(每个复句都要包含以下四个单

句)(4分)

太原的旅游业在全国享有盛誉。

太原的旅游业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

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

太原的旅游部门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

(1)                                   

                                       

(2)                                   

                                      

25.新闻标题分引题、正题和副题。下面是一则新闻的三个标题,排列次序已打乱。请按引

题、正题和副题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

①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

②江泽民致电祝贺,李鹏、吴邦国、贾庆林在发射现场观看

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现场星空灿烂

答:正确的排列次序为       (只填序号)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以“优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上学期高三语文月考答案

第Ⅰ卷:(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答案

A

B

C

C

A

D

C

D

B

A

B

D

A

C

D

一、(12分,每小题2分)

1.A(B中的“识”应读“zhì”,C中的“剔”应读“tī”,D中的“埠”应读“bù”

2.B(A中的“己”应为“已”,C中的“迭”应为“叠”,D中的“减”应为“简”。)

3.C(A中的“素不相能”的意思是一向不和睦,B中“诛心之论”的意思是揭穿动机的批评,D中“求

  全责备”的意思是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4.C(A中的“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或事物,用以形容“中途退场的观众”不恰当;B中的“昼

 伏夜出”是贬义词;D中的“无时无刻”往往与否定词“不”连用,表示“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5.A(B项状语语序不当,时间状语应放在地点状语的前面;C项“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表

  意不明;D项“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成员”并列不当。) 6.D

二、(10分)7.C(A概括不完整,B文中无此信息,D是如何应对第二个挑战)

8.D(“同样的观点”即上文提到的作者对“最好的教育”的看法,A、B、C仅着眼于经济效益,忽略了对

  人的培养。)

9.B(A中“不应追求其实用性”与文意不符;C中“显示”与文意不符;D证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与文

  意不符。)10.A(仅有“跨学科专业学习”这一个条件,推断不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结论)

三、(15分,每小题3分) 11.B(“目”应为“认为、品评”)

12.D(A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B组中的“固”均为副词“一定”;C组中的“相”均为副词,

  偏指第二人称;D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13.A(A项中的“骨鲠”古今意思相同,都是“耿直”的意思;B项中的“同志”文中指“志趣相投的人”,

现在多用于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C项中的“名誉”文中的意思是“声望”、“声誉”,即好的名

声,现在的意思是“名声”,泛指社会评价或指“名义上的”;D项中的“不顾”文中的意思是“不去看

望”,现在的意思是“不照顾”或“不考虑”。)

14.C(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5.D(“王述在会稽任职进,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第Ⅱ卷(105分)

四、(15分)

16.(5分)(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

  在这里念头。(2分)(“雅”、“焉”两词,译对一个得1分)(2)如果别人能这样入迷,不一定赶不上他。

  (3分)(译出大意得1分;“使”、“耽”两词,译对一个得1分)

17.(6分)这首诗表面上看似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实际上暗含着一种孤寂无奈的心情。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 ,它使用着粗陋的“瓦瓯”,独斟独饮,形单影只,百无聊赖,只好以酒为伴,借酒浇愁,“醉来睡着”、“无人呼”醒,只好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这些无不表现出钓者的孤寂和凄苦。(只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到诗的思想况味,则可酌情给分。)

18.(4分)(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五、19.(1)无论是我未到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它都在流淌着,哺育着人们。

(2)世界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 (3)用拟人的手法,从河流对我的爱写家长对我的爱。

(4)我应该走过这条河流。

20.(1)两层。第一层:渴望走过河流。第二层:跨过河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2)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为社会做贡献。

21(1)青年时代 人生价值 (2)遵守社会规范而又活的真实、生动。   22. A.D

六、(18分)23.(6分)答案示例:

(家庭)小集体,集体大家庭,尝遍生活酸甜苦辣。

(课堂)小天地,天地打课堂,做透学问甲乙丙丁。(每题三分,酌情给分。)

24.(4分)(1)太原的旅游业之所以在全国享有盛誉,固然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但更

  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及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2)太原的旅游业之所以在全国享有

  盛誉,一方面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条件,另一方面也得力于太原的旅游部门工作认真、细致,

  及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答对一句得2分,语言不通顺酌情扣分)

25.(2分)③①②(答对一处得1分)

七、(60分)26.(60分)评分标准同高考。如下:

     A.基础等级50分:

     一等(50—41)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美观,符合文体要求;

     二等(40—3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端正,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三等(30—21)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四等(20—0)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不真实,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不符合文体要求;

     B.发展等级10分;

     深刻透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生动形象:善于描写,记叙生动、形象丰富,有意境;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有文采: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