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2014-5-11 0:11:46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选择题部分(三大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水  女  献  长大河  力能

B.  托   岖  形  风光旎  老卖老

C.  考  眼  名  例行查  刀光

D. 城  盘  横  持之以  赫一时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荡涤  耳濡目染  梗概  秘而不宣  

B.馈赠  真知灼见  厮杀  安分守己

C.溯源  争奇斗艳  震慑  轻歌曼舞

D.坐落  并行不悖  赝品  故态复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人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_______。

②   加拿大政府最近发起一项新的运动,__________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小屏幕前,应该多去户外活动。

③   在入世之后,由于社会结构变革而产生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社会格局,_______出新的社会生态。

A.需要  督促  衍生    B.需要  敦促  派生  

C.需求  敦促  衍生    D.需求  督促  派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汲取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

B.这两年,随着地铁工程的进展,“盾机构”这个名词常见诸报端。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有错误不加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酿成大害。

D.而且这篇作品,写得也过于不精练了特别是这一形象本身给人的感觉,也过于不贴切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令人留连忘返的风景名胜,遭到破坏竟无人问津?

B. 大师出神入化的诗歌创作,在物我两忘的自由王国里任意翱翔,就不能以凡夫俗子的常法常理来考量了。

C. 这里是热带雨林,连绵不绝,地老天荒,到处是蛇蝎毒瘴,令人望而生畏。

D.日元这种势如破竹的狂跌势头,使已经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落。

B. 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 在甲A联赛期间,非常酷爱足球的老爸常常对着电视看到深夜,惹的老妈唠唠叨叨。

D.该书认为,人类只有摈弃长期坚持的以胜利为第一诉求的战争观,而以和平和妥协为最终目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二、(12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现代生物技术带来重大变革

 朱光亚

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可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人类几千年来使用的酿酒、制酱、育种等技术是传统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按照预先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极其功能用于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新技术领域。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质,具有繁殖、遗传、变易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生物不同层次的结构的揭示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成就。从环境小分子,二氧化碳、氮、氢、氧构成的有机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到蛋白质,到核酸,到多糖,到脂类复合物一直到生物大分子结构,然后到超分子结构,再往上就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再一直往上到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核酸、蛋白质、染色体、细胞核。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1.大破了几千年来遗传学上远缘不能杂交的规律,亦即种属间屏障。2.提供了一种手段或直接进行基因或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一是利用简单微生物大量生产有用的蛋白质,一是改造自然蛋白质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求。3.提供一种基因治疗手段,在基因水平上治病防病,包括难以治疗的遗传病、恶性肿瘤等。

生物技术产业的优点为:1.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资源。可用菌种生产某些基因工程产品,而细胞有快速、大量繁殖能力,能耗低。2.投资少,产值高。3.经基因改造的新生物品种、菌种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4.生物技术产业一般无环境污染。现代生物技术工程企业全世界大概有2000多家,当然决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像美国有1300多家,欧洲有500多家。

在农牧业的应用有转基因植物。如:抗棉铃虫的棉花、抗虫的蔬菜、抗腐烂的西红柿、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今年,美国这方面的技术成果已正式走出实验室,进入田间,收获的转基因玉米、棉花、西红柿和大豆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转基因大豆还出口欧洲。经过生物技术处理的植物,能够抗虫害如棉花,棉铃虫就咬不进去了。还有转基因动物,如快速生长的鱼,奶汁中分泌有大量有效药物的羊或其他动物,如猪的奶里就含有人类很需要的C蛋白,可以治疗血友病。

7.对“生物技术”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生物技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一项新技术。

B.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C.    酿酒、制酱、育种等技术,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极其功能的技术,都属于生物技术。

D.   现代生物技术是对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8.对“生物不同层次的结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生物各层次的结构大体是:小分子—大分子—超分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B.    有机小分子是由二氧化碳、氮、氢、氧构成的,包括氨基酸、核苷酸。

C.    大分子结构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复合物。

D.   生物结构中,最低层次是环境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最高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代生物技术为农业、畜牧业、医药业等的发展到来了重大的变革。

B.    现代生物技术有许多优点,如投资少,产值高,新生物品种等的遗传相对稳定。

C.    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D.   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了传统遗传学的束缚,应用转基因等技术,改造成新生物品种,并形成产业,走向市场。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的生物技术,由于技术落后,将逐步为现代生物技术所取代。

B.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危害人类的各种疾病都会得到根治。

C.    所谓生物技术,从根本说,就是改变核酸、蛋白质、染色体、细胞核的特征。

D.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的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前景看好,大有可为。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时流辈咸之    推:推举

B.    既窜逐   罹:遭受

C.    尚书礼部员外郎  转:调任

D.   移为柳州刺史  例:按旧例

1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少聪警绝众.  聪警  聪明敏悟

B. 精裁密致  精裁:精选体裁

C. 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  绝域:死地

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师法:学习方法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蕴骚人郁悼            B. 下笔构思,古为侔

同姓也               微斯人,吾谁

C.    请柳州授禹锡           D宗元谓所亲曰.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      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      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A.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 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非选择题部分(四大题,共105分)

四、(本大题15分,各小题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1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5分)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2分)

译文: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喪及妻子还于京师。(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6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共4分)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

五、(本大题18分,各小题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家园如梦     山珍

    夜很深,也奶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

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

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

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

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

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

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的扳来的。今年的三月,

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

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

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

地爬上树去为我掏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巣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的我一样,

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巣。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

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

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蜓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

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走进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

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

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

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

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崭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

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

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19、文章第一自然段说风“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结合全文,

请说明“远方呼唤”实际上是指什么在“呼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0、文中说:“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走进一种折磨。”(1)这

句话写出作者怎样的人生经历?(2)请简要概括,面对这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有

着怎样的生活感受?(6分)

答:(1)                                 

  (2)                                 

21、根据全文内容,分别简要解释文章末段连用的几个比喻蕴涵的意思。(5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质朴而动情,在冷静又略带凄恻的叙述中,可以触摸到作者怦然的心跳,感受到激情的奔腾。

B.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是亲情抚平平生的伤痕,驱散心头的阴霾,照亮生活的空间。

C. 文章作者以不断涌动的激情,以前后连贯全文的博喻排比,把如梦的家园似浮雕般镌刻于心灵丰碑。

D.文中写父亲掏鸟蛋、数鸟,既写出深沉的父爱,也写出作者对此事的悔恨与内疚。

E. 文章在写怀念家园亲人同时,也多少流露出对至今仍处于贫穷落后的家乡的无限感慨和一丝无奈。

                             答:[  ][  ]

六(本大题12分,各小题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3、下面这段文字中的若干句子,句子排序不当,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4分)

①   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②当时,

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④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答:        句应调整为:                    

  (        句应调整为:                    

24、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4分)

    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

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

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级的海洋脊

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

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有鱼虾已达到几千万吨,将来每

年的渔获量可望达到两亿吨左右。

比喻句①:

比喻句②:

2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            ,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                           。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

七、(本大题60分,各小题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番盛开怒放之后,一片片洁白的苹果花瓣随风飘洒,坠落在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着这种情景黯然伤神,对苹果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呢?你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花你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吗?”

    “这个我完全知道。”苹果树平静地回答,“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苹果树的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1D 2B  3C  4A  5B  6D

  二、7A 8C  9B  10D 

  三、11A (推:推崇)

12A(精心剪裁  交隔绝的地方  学习效法)

13.C(CB把,介词;因为介词  A.的,助词  B.跟介词  D.……的人,代词 )

14.B

15.D(选文并无体现作者“愤慨”的内容)

四、

16.(1)我和刘禹锡亲密的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母子这样(落到这个地步)呢?

  (2)观察吏裴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

17.“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吗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湖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18(略)

19.“”远方的呼唤实际上是指家乡在呼唤,亲人在呼唤。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对亲情的热爱和思念(或怀念)。

20.(1)写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及艰难跋涉的人生历程。

(2)要能够随遇而安,主动适应生活(或“适应这个世界”),用平常心去面对生活,自己轻松地创造快乐。

21.家园给人温暖(或庇护),给人慰藉(或鼓励),给人力量,给人滋润(或养分),令人牵挂。

22.A.B.(C文章末段的博喻理解为“前后连贯全文”有错,D、E的“悔恨和内疚”、“感慨”“无奈”均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符。)

六、

23.①安史之乱是唐帝国有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③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24参考例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25. 参考例句:徘徊在失败的低谷,在为恨而伤怀,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作前进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