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调研卷

2014-5-11 0:11:46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调研卷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盼    佣    疾    弄玄虚

B.负    马    范    由自取

C.慰    送    蒂    花献佛

D.叫    发    雄    惟妙惟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在晦暗摇曳的灯光下,光怪陆离的敦煌壁画,令人眼花潦乱,神思飞动。

B.绿茵场上,女足健儿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顷倒了数万球迷。

C.以复古形式为更新手段,用生涩艰深来骄正平滑浅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惯用套数。

D.和港版《射雕》相比,央视版《射雕》尽管在武打设计上别出心裁,但总体水准却略逊一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         给你。

(2)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了居民们的健康。

(3)取民俸禄却不能为民分忧,         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A.传播  妨害  莫非  B.传递  妨碍  莫非

C.传递  妨害  难道  D.传播  妨碍  难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祝中韩友谊源远流长”的美好祝愿中,第四届中韩歌会降下了帷幕。

B.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货好的钢琴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D.经过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思潮熏陶的新生代作家,文学观念已经和他们的前辈南辕北辙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增长,老人生活、保健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B.继承传统技法不容易,发展和创新技法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音乐家主要就把聪明才智用在这方面。

C.适当搞一些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

D.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并非由于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影响,更重要是因为它的理论的一定合理性。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的一组是(  )

(1)与她交谈,       ,绝无肤浅和媚态。

(2)当人怀着淡泊的心境观看那     的时候,他就在瞬间体悟到了永恒。

①就像她的作品,平实自然,最突出的感觉是她的平和自如

②最突出的感觉是她的平和自如,就像她的作品,平实自然

③白云青山、幽谷清泉,茅舍板桥、牧童樵夫

④白云青山、茅舍板桥,幽谷清泉、牧童樵夫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到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7.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8.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原始人类一样,它的颅腔很小,下半部分较平,具有不突出的颌骨。

B.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程度跟原始人类非常相像。

C.它生活在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具有原始人类的外部特征。

D.它证明了人类进化路线的多分支特性,西非至少也有一条路线。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能直立行走,是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因素。

B.在法国生物学家布鲁内的发现之前,东非曾一直被视为人类起源的摇篮。

C.如果“西边的故事”能够成立,“托迈”将被认为是迄今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

D.“托迈”的出土表明最早的原始人类在整个非洲的分布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广泛。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欲葬亲,贷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他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吏。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觉,痛谢        咎:归罪、责怪

B.榆为粥,讲论不辍    屑:碎末

C.城固辞,使者而去     委:丢下

D.孝秀德行升堂上      简:选拔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B.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诣官诣城决之

德不厚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B.会里人邹欲葬亲,贷人无得

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

C.士以为死职,天下益惮之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别

中年兄殁南方,吾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

①城遇之,虑其耻 ,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①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的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译文:                                    。

(2)吏捕迹,得之城家。

译文: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答:                                    

                                     。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落  叶

               王蒙

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一)

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二)

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有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亲树干凄凉。(三)

   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呵,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四)

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五)

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六)

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而被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扫到大道旁,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而受到意外的欣赏;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七)

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八)

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它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愿望。(九)

1988年秋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十)

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哟……”(十一)

落叶沙沙,撩人愁肠。(十二)

19.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片片的落叶”,从“落叶”的比喻意义看,文章描写春天、夏天和秋天树叶的景象,表现了什么?(4分)

答:                               

                                  

                                  

20.(1)作为 “大地的新客人”,“落叶”有哪些遭际?试予以概括。(2)文章是怎样突出这些遭际的?(6分)

答:(1)                               

                                   

(2)                               

21.(1)第八段说:“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这句问话的意思是什么?(2)作者最终的抉择是什么?(4分)

答:(1)                                 。

                                   

(2)                               

22.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的感情看,结尾三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六、(12分)

23.简要概括下面的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答:                                。

24.阅读下面一段话,找出并修改其中的语病。(4分)

①下龙湾是最著名的越南的旅游景观,②大自然造化的奇伟艺术品,③1994年被联合国评定并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④越南本国人则把它称为世界八大自然奇观。⑤它位于越南海防市吉婆岛以东、下龙市以南,⑥在其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⑦散布着约3000多个石林岛,⑧故有“海上桂林”之称。

序号

改 为

25.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

知己,                           

是一把伞,                          

晴朗时轻轻收起,                       

阴雨时豁然张启。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得他们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烦躁和焦虑一扫而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回忆占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是明媚而温暖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留下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高三第二次质量调研卷

一、1D(D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xiāo、jiào、xiāo、xiào。)

2D(A项中的“潦”应为“缭”;B项中的“顷”应为“倾”;C项中的“骄”应为“矫”。)

3C(“传播”意思是“广泛散布”。“传递”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结合句(1)语境,该填“传递”。“妨碍”意思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不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妨害”意思是“有害于”,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结合句(2)语境,该填“妨害”。“莫非”和“难道”都是副词。“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揣测的语气,一般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多用于反问句,表示反问语气。结合句(3)语境,该填“难道”。)

4B(A项中“源远流长”本义是“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义是“历史悠久”,不能用在表示将来时态的语句中,放在句中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C项中“不足为训”意思是“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放在句中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D项中“南辕北辙”本义是“心里想往南,却驾车往北走”,多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般是就同一事物而言。“南辕北辙”在句中犯了不合语境的毛病。)

5C(A项搭配不当;B项指代不明;D项逻辑混乱。)

6B

二、7D(“托迈”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故A项错;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

8C(“托迈”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一样,且原文“不具有突出的颌骨”不等于“具有不突出的颌骨”,故排除A项;原文未提及上犬齿的磨损,故排除B项;D项不能作为依据。)

9C(“托迈”是原始人类的结论还有待证实,故A项错;原文为“有些科学家”而非“都认识到”,故B项错;“颚骨化石”出土于大裂谷西边,故D项错。)

10D(“托迈”是最早的原始人类还不能证实,“人们预想的”内容文中未提到。)

三、11B(屑:磨成碎末。)

12C(C古代汉语意为拘谨貌,现代汉语意为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古今意义不同;A所得所失,利弊。古今意义相同;B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古今意义相同;D在意,用于否定词后。古今意义相同。)

13A(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前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向”;后者为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引进对象,可译为“对”、“对于”。C前者为副词,相当于“将”“将要”;后者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D前者为介词,相当于“跟”、“同”;后者为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14D(排除①④,①表现宽厚,④表现教化及成效。)

15C(“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错,应是其他谏官都只是就繁杂琐屑的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

四、16(1)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

(2)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

17(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

18(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

(3)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五、19表现了作品经作家倾尽全力孕育、创作并奉献给社会以接受检验的过程,以及作家对作品的感情。(“孕育”“创作”“奉献”“感情”各1分。只答“表现了作品创作的过程”,得2分。意思对即可)

20(1)“落叶”(作品)或遭冷遇,或被欣赏,或成为研究对象。

(2)文章借助一连串的“也许”,以排比句式突出表现“落叶”的遭际。(“遭冷遇”“被欣赏”“成为研究对象”为三个得分点,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全部答对得4分。

第二问中“也许”“排比”各1分。意思对即可)

21(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反思(困惑)。

(2)作者的最终抉择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创作之路。(意思对即可)

22呼应开头,借陆文夫的话道出了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共同感受。(意思对即可)

六、23300(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100年来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100年来上升速度快。)

24①改为:下龙湾是越南最著名的旅游景观。

②改为:大自然造就的奇伟艺术品。(删去“造化”或“大自然”也可)

③改为:1994年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并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④改为:越南本国人则把它称为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之一。

⑦删去“约”或“多”。(改对四句即可)

25评分要点:必须另换本体,一二两句构成比喻句,三四两句承接第二句,三四两句对照。

七、26.略

附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去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到了阳城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

【注】想见:思慕。风采:此指某些官吏具有的刚正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