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擢拔 茁壮 着迷 真知灼见 卓尔不群
B.锃亮 澄澈 丞相 惩前毖后 乘人之危
C.祈祷 麒麟 尾鳍 歧路亡羊 风光旖旎
D.逾垣 婵媛 缘由 南辕北辙 源远流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讫今 一筹莫展 怀瑾握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簇拥 纷至踏来 委曲求全 初生之犊不怕虎
C.蛊惑 精雕细镂 无动于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国粹 遐思迩想 惩一儆百 事实胜于雄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大学生的演说太精彩了,热烈的掌声一次次 了他们演讲的声音。
② 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酒店挖 ,肥了大厨师。”
③ 一本书, 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 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A.淹没 墙角 倘若/就
B.湮没 墙角 即使/也
C.淹没 墙脚 倘若/就
D.湮没 墙脚 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令人刮目相看。
D.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03年12月4日,被文化学术界誉为“昆仑万象一代诗豪”的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不幸辞世,中国学术界一颗璀璨的巨星陨落了,但先生遗存的学识和学风还会恩泽后人。
B.圣诞期间,纽约各大商场都抛出了大幅降价的“杀手锏”,试图以此拉动节日消费的人气,但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的圣诞消费仍是以往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年。
C.每月的15日是当月缴纳电话费的最后一天,但由于银行的线路问题,使不少像他一样想缴费的人,先吃银行闭门羹,再交滞纳金。
D.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北京卫生部门向华东调集药品
B.人才市场推出让困难家庭毕业生优先就业的新举措
C.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发生水灾
D.不适当地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8分)
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从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科学家预言,纳米时代的到来不会很久,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正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能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科技,曾经并且正在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微米更深入微观世界的纳米将使人类进一步掌握物质的规律,掌握改造微观世界的武器。
目前,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信息通讯,一年的营业额已经达到500亿美元。有预测说,到2010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容量将达14,400亿美元。于细微处见神奇,知微见著的纳米科技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7.对下列概念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B.“纳米科技”是以0.1至100纳米之间的尺度为研究对象,将应用于隧道扫描等研究的前沿学科。
C.“纳米时代”是相对“微米时代”而言,它将比微米更深入微观世界,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物质规律,从而改造微观世界,为社会创造巨额财富的时代。
D.“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产业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
8.“纳米技术”应用后,产品有很多优点,请选出不属于产品优点的一项( )
A.在医学上纳米技术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
B.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电子器件,可以让巨型计算机因体积变小而装入口袋。
C.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新材料,具有很强的韧性。
D.纳米技术生产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的大小将会在1微米以下。
9.对“有预测说,到2010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4,400亿美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到2010年,由纳米技术带来的营业额。
B.改变产业结构后,纳米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比例。
C.指整个市场对纳米技术应用和开发需求的生产总量。
D.调整后的纳米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且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B.科学家预言,纳米技术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
C.纳米电子学一产生,以微米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科技,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D.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这种技术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宾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署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后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太史公曰:夫以庄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邳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张羽于厄 脱:解救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抚恤
C.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下:谦恭对待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逋:拖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声闻梁楚之间 B.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之二虫又何知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常引以为贤于己 D.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臣乃敢上璧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郑庄“廉”和“推士”的一组是( )
A.请谢宾客,……常恐不遍
B.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常引以为贤于己
C.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D.卒后家无余赀财。
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然郑庄在朝,……不敢甚引当否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辈郑君曾经当过项籍的将领,后归属汉朝。高祖下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郑君独自不接受诏令而被赶走。
B.郑庄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虽然年轻又官位低微,但他交游的知友都是天下有名的人士。
C.郑庄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而且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推荐,唯恐误迟了,因此受到崤山以东士人和年长的人的一致称赞。
D.郑庄保举的人因失职被司马安揭发,郑庄因此落下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后又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死去。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从郑庄的遭遇入手来评价世情。
B.为人贤良者罢官后门下宾客零落,一般人罢官后处境就更糟了。
C.启示后世人,只要经历生死、贫富、贵贱就能真正了解交情。
D.借用翟公的话来说明世情冷暖,由此感慨郑庄的遭遇。
四.(14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宾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译文:
(2)夫以庄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诗中“同来”与“ ”构成对照,作用是 。(2分)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似之处。(4分)
答:(内容)
(写法)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人以铜为镜, ;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民 引自《资治通鉴》)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屈原列传》)
(3)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五.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2分)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19.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4分)
(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
答:
(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
答:
20.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2分)
答:
21.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
(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4分)
答:(1)
答:(2)
2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
B.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
C.对“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D.本文认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第一个发现的。
E.香格里拉在汉语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六.(7分)
23.用“新、旧两种文化”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2分)
鲁迅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新、旧两种文化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24.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26字以内,含标点)(2分)
本报讯 “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
为增加淮海路的绿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有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晃树木、踩踏绿草。
2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响应的排比句(3分)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七.(4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虹看到弧形的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请以“短暂与长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2分)1.D 2.C 3.C 4.C 5.A 6.B
二. (8分)7.B 8.A 9.C 10.C
三.(10分)11.B 12.A 13.B 14. C 15.C
四.16.(2分)(1)客人来,无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口等候。
(2分)(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比平时多十倍,没有权势时就相反,何况一般人呢!
17.(2分)(1)“独上”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2分)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2分)写法:都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18.(2分)(1)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2分)(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分)(3)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五.19.(2分)(1)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2分)(2)①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 ②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20.(2分)①把对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 ②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
21.(2分)(1)世外桃源的美好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怀疑/世外桃源的存在映射出现实的缺陷。
(2分)(2)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
22.(2分)C ,E
六.23.(2分)新、旧两种文化对鲁迅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24.(2分)淮海路上40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答案应突出“绿色警示牌”,若突出“绿化成果” 扣1分〉
25.(3分)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深秋山林里的独步是灵魂的依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