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2014-5-11 0:11:47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度   覆  偏颇  推助澜  星戴月

  B.竭  蝼  计  名钓誉  恶不悛

  C.文  匾  益  沁人心  纵横

  D.形   丧   击  踽踽独行  前后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黯淡  好高骛远  焕然冰释  初生牛犊不怕虎

  B.憔悴  仗义执言  痛心疾首  防患于未然

  C.洗练  琳琅满目  各行其事  迅雷不及掩耳

  D.晦涩  振聋发溃  高屋建瓴  放之四海而皆准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   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②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    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⑧   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  披露  只有/而且  B.迫使  透露  只有/而且

  C.促使  透露  只要/并且  D.迫使  披露  只要/并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场战争来看,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就擅自行动,可能使战后的结果与美国本身意愿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这次擅自攻打伊拉克将得不偿失。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两全其美。  

  C.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D.既破世界纪录又拿金牌的北岛康介在比赛中有一种不认输的拼劲。对于这一点,从中学二年级起开始指导他游泳的平井教练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C.正如西班牙《马卡》报所说的那样,通过亚洲之行,佩雷斯已经成功地将“皇马”这个品牌推销给了30亿亚洲人民。

   D.20lO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球票,约你一同去看足球赛,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怎么不早说!今天我有事,你另约他人去吧。

   B.很对不起!今天我有事情要办一下,下一次再说吧。

    C.听说是中巴友谊赛,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也来了,只可惜我有事不能与你共享了,谢谢你!

   D.谢谢你的盛情!你知道我是不太喜欢球赛的,你自己去看吧。

二、(16分,每小题4分)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然而,委内瑞拉的超重原油(当地又称之为天然沥青)的蕴藏量更加丰富,达420亿吨。委内瑞拉人以这种天然沥青为原料,加水和添加剂制成了乳化油。这一新产品于1988年首次商业输出,目前已销往加拿大、日本、丹麦、意大利、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

   奥里诺科河全长2730公里,流域面积达97.4万平方公里。在奥里诺科河中下游的地下深处,就是奥里诺科天然沥青的蕴藏之地。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委内瑞拉石油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水平垂直开采技术,避免了对奥里诺科草原植被的破坏。委石油公司从奥里诺科河流域到北部的加勒比海岸建设了数百公里的输油管道,以便将开采的沥青输送到乳化油加工厂进行加工。

   奥里诺科沥青是一种高粘度的胶状体,无法作为燃料直接使用。经过乳化处理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可满足燃料油输送雾化要求。据介绍,奥里乳化油的制作原理是用70%的奥里诺科天然沥青,30%的水,再加入添加剂,经机械混合而成。其特征是:重质原油被乳化剂包裹,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从而使原来的油与油之间的摩擦转为水油之间的摩擦,粘度大大降低。

   奥里乳化油是委内瑞拉的特产和专利产品,其发明制造技术所需设备与设计均是委内瑞拉人自己完成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不生产,也不出口。奥里乳化油的生产已获得国际IS09001认证,奥里乳化油的产品名称也已进行了商标注册。这种新产品在世界能源领域成功应用,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多年来严格的生产技术管理、成功的市场运作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种液体燃料,奥里乳化油的用途广泛,可用于电厂火力发电、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液化气的制作和水泥厂的原料等。奥里乳化油的价格低于等热值的煤炭或天然气,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物美价廉的替代燃料。

   奥里乳化油的第一代产品“100号乳化油”问世后,由于含有污染环境的物质曾遭到批评,被称为“最差的燃油”。国际环保组织认为,奥里乳化油的污染程度超过煤炭和重质燃油,因而有些国家一度禁止使用这种燃料,现在委内瑞拉生产"400号”产品,污染环境的物质大量减少,燃烧时已大大低于煤炭和重质燃油的污染程度,而燃烧的功效却大为提高,也更加便于储运。  

   从价格方面说,奥里乳化油每吨售价30美元左右,而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上涨时每桶(每吨约合7.35桶)就要30多美元,因此前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据有关方面介绍,尽管委方一直不断提高产量,但奥里乳化油还是供不应求。为此,委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增建乳化油生产厂,使乳化油产量到2004年时增加到1240万吨,以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中国在1996年进口了50万吨乳化油进行了试用,反应良好,其后开始正式进口。奥里乳化油主要被用于中国东南沿海电厂,同时,它也被应用于冶金、陶瓷、建材、玻璃和沥青等行业。

   2001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奥里乳化油合作协议》。同年12月,中委双方签署了《合资经营协议》,由中油集团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共同出资在委内瑞拉注册成立中委奥里乳化油公司,合同期限为30年,根据协议,中委合资的乳化油厂将于2004年建成年产乳化油650万吨的规模,由中油集团负责销往中国国内市场。届时,中国有可能成为奥里乳化油的最大用户。

                              (选自2003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各项中,对“乳化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乳化油是把水和添加剂加入天然沥青中搅拌混和而成。

   B.相对于天然沥清,乳化油的粘度降低了,主要是因为乳化油中的水把油隔开了。

   C.乳化油从产品转为商品后,促进了产品的开发,产品与商品之间形成良性联系。

   D.“100号乳化油”由于污染原因被一些国家禁用,“400号乳化油”则因大大减少了污染,且提高了功效,以及便于储运而被世界各国看好。

8.下列各项中,对沥青“经过乳化处理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可满足燃料油输送雾化需求”。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包油”特征是乳化油满足燃料油输送雾化要求的根本原因。

   B.由于粘度降低,乳化油能在输送中雾化。

   C.沥青粘度高,经过乳化后才能作为燃料油使用。

   D.由于技术的要求,燃料油在输送时必须对其雾化。

9.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惟一生产并出口乳化油的国家,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委内瑞拉天然沥青蕴藏丰富,为乳化油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

  B.委内瑞拉石油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水平垂直开采技术,保护了作为天然沥青蕴藏地的奥里诺科草原的植被,保护了生态环境。

  C.委内瑞拉人自己完成乳化油制造技术,对产品实行严格的生产技术管理,又成功地运用市场运作手段进行推销。

  D.委内瑞拉将采用通过国际合作增建乳化油生产厂的方式,提高产量,以解决供不应求的矛盾。

10.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加勒比海岸设立了乳化油加工厂。

  B.奥里乳化油每吨卖30美元左右,而原油每吨却要220多美元。价格的优势让奥里乳化油处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C.2004年,中国会成为奥里乳化油最大用户,为了节约运输等费用,中委奥里乳化油公司将在中国东南沿海设厂生产乳化油。

  D.汽车的当前燃料使用完竭后,乳化油将成为汽车的主要燃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每小题4分)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         望:盼望

   D.赐粟五万石,执珪     爵:赏赐爵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楚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 二子到,父子俱死       每闻琴瑟之声,应节而舞

C.此剑直百金,与父        今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 既不得,掘楚平王墓。      尔其无忘父之志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①楚之招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②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③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④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⑤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个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

  C.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15.联系全文,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伍子胥的大丈夫之“忍性”与“大谋”

   B.强调隐忍以行,方可成就功名,伍子胥正因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

   C.借用楚亡吴兴的史实,说明君王“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D.启示后人,怨则生悲,无论身份贵贱,都不可产生怨毒之心。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

请将第Ι卷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6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译文                                    

  

                                                                                                                   

  

(2)不诛且为楚忧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被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直”和“圆”两字,十分传神。请说说这两个字的运用好在哪里。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题,共4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方正之不容也。

五、(14分) 

19.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己独特的音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6分)

“静”                                   

 “静”                                   ;    

 “静”                                   

20.下面是国家公布的近五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审结案情况的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下表公布的信息。要求:不出现数字,不超过15个字(2分)

 年份

 二审维持率(%)

 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率(%)

  1998

   50.56

   29.98

   1999

   52.14

   28.47

   2000

   52.00

   28.17

   200l

   52.01

   26.14

   2002

   54.59

   25.28

概括为:                                    

21.仿照例句,另写一组有寓意的句子。要求按下面提供的三种动物,写出寓意与动物形象特征相统一的意思完整的句子。(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6分)

 例句:

萤火虫:我在欲望难逐时发出的一点光,却美丽了多少孩子欢乐的眼睛.

驴子:别嘲笑我!蒙上眼睛,套上绳索,你拥有再活跃的头脑,也只能和我一样,绕圈圈。

①蚊子:喜欢听嘤嘤颂歌的,                          

                                      

②蚕:感觉到世界变小了,                           

                                        

③喜鹊:乌鸦姐妹啊,怎么还不明白?                      

                                        

六、(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里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插进猴子的前爪,但只要猴子抓住坚果不放,其爪子就抽不出来。这样,它要么放下果子,继续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抓紧果子,等着被收拾。

  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材料,你有时是不是也想做猴子呢?请你以“自由与舍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立意自定。

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坡”与“颇”音同.B“枯”与“骷”音同,“估”与“沽”音同,D“矩”“沮”与“踽”音同)  2.B(A、焕一涣  C事一是 D溃一聩)

3.D(促使: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迫使:用强力或压力使(做某事);披露:发表、公布、表露之意.而透露则是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第③句中有“必能”一词,可知这里是充分条件,故应填“只要”,综合上述分析,只有D为正确选项)

4.B(“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两个方面,使他们都能得到好处.不合语境)         

5.C(A句可以把“关于”改为“对于”也可把“关于……事件”前置于“世界”之前。B.职责……不是执法机构,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    6.C   7.D(是“许多国家”不是“各国”,属扩大概念范围,详见第一段文字)8.B(“雾化”并非在输送中完成)    9.B(这一事实,不是生产与出品乳化油的原因)  

10.A(可由第二段文字推断出。B项中,220多美元是油价上涨时的价格,且价格优势只是条件之一。C项无任何根据。D.项中.汽车当前燃料是汽油、柴油、天然气。它们完竭表示石油的完竭,沥青也不会有太多的使用期了)  11.C(“望”与“怨”同义.应解释为“怨恨”) 12.D(A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C均为介词,可译为“拿、用”。D前一句中的“乃”为连词,可译为“于是";后一句中的“乃”为代词,可译为“你”)     

13.C(③表现伍子胥知恩必报⑥表现伍子胥仇深似海、恨之入骨)

14.D(渔人应是一个见人危难,勇于相救,施恩不图报的君子.他说的那番话,说明他知道救的是伍子胥,只不过不要他的剑罢了.)

15.C(司马迁评论的重心在于“怨”和“忍”,而不在“亲”和“远”)

16.(1)大王为什么要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而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呢?(注意词语“谗”“疏"和固定结构“独奈何”的翻译)(3分) 

(2)如果不杀了他们,他们将会成为楚国的祸害。(注意词语“且”的翻译和省略句式) 

17.这首诗反映了边塞的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但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一个“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2分)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伤感的印象.这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2分)一个“直”字,有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2分)  ’

18.①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2分)

  ②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2分)

 ③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2分)

19.①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②蝶成为美的化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各2分)  

20.为母亲对美的热爱、追求和创造。(意思对即可)(4分)

21.①与从古至今的诸多文化现象相联;②在各个时代的不同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中都赞美过它;③它的形象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分).

22.A(并没有热情洋溢的赞美蝴蝶的美丽和纯洁)、E(没有描写)

23.“静”被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

  “静”能使园林的全部建构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I

  “静”一旦失去。园林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  ‘

24.全国各级法院审结案质量逐年提高(4分)答成全国各绂法院二审维持率逐年提高给(1分)。

25.①就叫他付出血的代价。  .

  ②因为自己束缚了自己。  ’

  ③报喜的话,什么时候都有人爱听。

例文:

自由与舍弃

高三(1)班  马芸琦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个有坚果的盒子捕抓小猴。猴伸进爪子,若抓住坚果不放,就抽不回爪子;若放下果子,才能继续自由。我想方法所以在用,必然可行。猴子往往抵抗不住坚果的诱惑而中了圈套,这便需要舍弃。

舍弃是一种智慧,一种对自己心智的征服。而自由则是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空中飞,是生命的自我享受,是对自己命运的主宰。有诗人说,无论是爱情还是生命,为了自由都可舍弃。是的,若为了延口残喘而苟活,听命于人,受命于人,是毫无道理的。

人在世间常有所求,于是诱惑来了。眼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爱物,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自由。无论是身的自由还是心的自由,一旦失去,也就失掉了掌握命运的权利。正如官员向桌上的黑钱伸手,那一刻协议成交了,他也和魔鬼订下了合同,条件是他的灵魂,他将成为魔鬼的奴仆,永远失掉了自由。那永世被负的镣锁将缠绕他的心间,并将毁去他的生命。

自由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欢乐的源泉,是真心感动可伤悲,是情绪天然释放的根本。但得支自由,所付出的也将是惨痛,那将要舍弃一些似乎唾手可得的事物,那是一场与欲望斗争的自身难言的苦痛,一种彻彻底底的血搏。当拒绝面前摆弄的事物时,它可能是你一生的追求,或者穷尽一生也追求不定期支的,那一刹那难过也许宛若割肉,然而此时的舍弃,换来的是衷心的快乐,是自由而无束缚的心。

有时的舍弃会将自己推入一种似乎更为难的境地。古时文人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使自己终身受到排挤,仕途不顺,这一切史需他们略作低头便可改变,但他们拒绝了这些机会,宁可做山野村夫。这是何等豁达知命。佛说:“入我们来,得大自由。”李白当月迹江湖,陶渊明的归隐山园,文天祥的引颈就义,他们不愿卑事权贵,与世俗为伍,屈节于外虏,他们舍弃了显贵、仕途、生命,成全的是自己的心安与后人的尊敬。

只有会舍弃才有自由,也只有自由才是生命多彩多姿的源泉。

淡泊出自由

高三(1)班  王寅啸

蒲公英舍弃妈妈的怀抱,撑着小伞寻找生根的土壤;菜粉蝶舍弃温暖的茧子,展开翅膀飞向梦中的蓝天;马哈鱼舍弃熟悉的故乡,头也不回地游向遥远的浩瀚的海洋。

千百次地追问自己,它们这第做值得吗?冥冥之间忆起裴多斐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啊,自由,为了自由有什么不可以舍弃呢?

人活于世,多少会受到伤害。如果说真话总受到伤害,我们就学着说假话;如果有棱角总是受到伤害,我们就学着变圆滑;如果太出色总是受到伤害,我们就学着甘于平庸……到头来,没了棱角,没了火花,连心中的那份的对自由的执着也被“雨打风吹去”了。这时,我们何不舍弃偏执的目光,何不卸下心头的包袱,去重温那份对自由的真挚的爱?然而,你的眼神里是否充满善意?你的微笑是否甜蜜依旧?你的心是否又被自由自在的感觉萦绕着?

活着,又很容易困在名利织成的笼子中,而泯灭最后一丝飞翔的渴望。这时,让我们闭上眼,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柔软的沙子,眼前上一望无际的依稀可见点点白帆的大海,身后是一群和你一样为此而陶醉的人们。听那海潮声,其实是你的心潮澎湃。在水泥墙筑起的樊笼里待久了,在灯红酒绿中沉溺了,在权力的争斗中机关算尽了……如今, 是不是应该放下一些看似很重要的东西,去重拾被遗弃了很久的那份淡泊的心境?欲望少了,笼子也不再存在,试着拍拍翅膀,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也变得很亲切,很真实。

小时候吃筒装饼干,一次只拿一块,因为拿得太多,手便取不出来。如今大了,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却一下子变得很复杂很深奥,因为这关系到社会,关系到人生。

其实,伤害也好,名利也罢,从深层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欲望。很多人“雾里看花”,正是没有勇气舍弃它。这种勇气从何而来,我想,没有比淡泊的心境更重要的了。一个人,如果热爱自由,又拥有淡泊的心境,那么没有什么不能舍弃,也必将拥有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