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语文测试(二)

2014-5-11 0:11:47下载本试卷

部分学校高三年级调研语文测试(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闷    苑   宽   贿赂公行

B.言    钱    嵘    眼瞎子

C.答    贬   亲    寻章

D.起   应    门    恭恭敬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深邃   深思熟虑      深居简出       深渊

B.白皙   白驹过隙      白璧无暇      白昼

C.气韵   气贯长虹      气冲牛斗       气馁

D.投标   投鼠忌器      投笔从戎       投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精简机构的目的,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实际效果    怎么样,人们无法辨别。

③工业产品要讲究质量,精神产品      精益求精,质量第一。

A.不止  到底  更要   B.不只  究竟  还要

C.不止  究竟  还要   D.不只  到底  更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反恐”是一场方兴未艾的斗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威胁的次序认识也必然会发生改变。

B.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对中国问题或中国经济有研究的专家锋芒毕露,不可一世

C.如今这里是开发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不会畏葸不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有两类由于沾了水的光,显得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就是酒文化和茶文化。

B.参观一次岳麓书院,就感受、领悟、欣赏和思考一次岳麓书院文化。

C.劳动部门要指导技工学校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以及一些新兴职业的培训。

D.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她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她快乐而又羞涩,      

A.轻轻地度过浪漫的行程,静静地流淌着,低低地吟唱着。

B.静静地流淌着,轻轻地度过浪漫的行程,低低地吟唱着。

C.低低地吟唱着,静静地流淌着,轻轻地度过浪漫的行程。

D.静静地流淌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浪漫的行程。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儒家思想在宗教性建筑中的映射

《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清醒的儒学理性的思想核心,是关注于人间秩序之和谐安定,对于虚无缥缈的神灵世界,则尽量采取回避态度。当有人问到孔子关于神鬼之事时,他机智地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以此积极地提醒人们注重人事。所以,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古代中国,与长时期以神学思想为统制力量的西方相比,就政治与宗教而言,后者始终没有取得凌驾于前者的地位。中国建筑,也始终是以宫殿和都城为关注的主要方面,宗教或准宗教建筑则处于从属地位。

但在古代的社会条件和科学发展的状况下,神鬼观念的产生又是不可避免的,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中国是一个早熟的社会,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原始观念也延续了下来,儒家把它们按照自己的思想加以改造,即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所以坛庙建筑在中国延续很久,一直到明清迄未稍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准宗教建筑类型。

自然神最尊崇者是天,其次为地,再次为社(国土)、稷(五谷)和日、月、山、川、风、雨、雷、电以及农、蚕等神。祖先崇拜在以后则又加进了对于先贤圣哲的崇拜内容。对于这些崇拜对象都要按时予以祭祀,祭祀建筑就总称为坛庙。

各种坛庙等次有别,如只有皇帝才能代表国家,举行对最高自然神天、地、日、月和具有全国性意义的社神、稷神,以及国内最主要的大山(五岳)、大水(四渎、四海)的正式祀典,郡县主要祭祀本地山川城隍,宗族主要祭祀本族祖先。

这些祭祀,一方面宣扬天命观,它先是按照封建等级制的模式把自然人格化,等级化,然后又通过人格化后的自然来证明等级制的必然和不可变易;另一方面,它也是维系封建制度的另一纽带即血缘宗族关系的表现。

中国的宗教建筑主要是佛道寺观和塔,其中又以佛教建筑为主导,道教建筑往往模仿佛教,缺乏自己的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国宗教和准宗教建筑还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使在这样的建筑中,也从来没有过分地陷入于神学的激动,接受过超人性的迷狂,而仍然洋溢着人世间的清醒理性。在寺观中,是重在“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和平安,使得古刹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人们在这里可以寻求到庇护,体验到解脱,不应该有任何骚动不安。佛与佛国同在,作为佛国缩影的寺庙也应是佛的“住所”,它的形象无需他求,实际就是居宅的扩大或宫殿的缩小。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塔,也弥漫着世俗的感情。它具有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但不像欧洲哥特尖塔那样的一味强调升腾。

它那层层水平塔檐大大削弱了垂直的动势,使升腾时时回顾大地,回到人间。它也是世俗建

筑楼阁的“仿造”。

中国的这类建筑显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沉的反映。

7.下列对“自然神崇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神崇拜所尊崇的是天、地、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之神。

B.自然神崇拜的仪式在露天举行,多半用坛祭祀,也有的是庙,如天坛、地坛、中岳庙、北岳庙、太庙、孔庙等。

C.自然神崇拜按时予以祭祀,对具有全国性意义的自然神,由皇帝举行正式祀典。

D.自然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延续了这种原始观念,并按照儒家的思想加以改造。

8.下列对“从来没有过分地陷于神学的激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使古刹本身具有佛国精神的象征意义或净土的缩影。

B.在寺观中,重在“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和平安。

C.不迷狂,不接受那种虚无缥缈,一味强调升腾的超人性的意念。

D.在寺观的形象上,没有别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居宅的扩大或宫殿的缩小。

9.对原文第5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祭祀不但宣扬了天命观,而且以神学思想为统治力量。

B.祭祀既是封建社会中团结血缘宗族关系的纽带,也是一种维系的表现。

C.祭祀既利用神权,也利用族权来证明封建等级制是天经地义的。

D.祭祀既宣扬了天命观维护封建等级制,也维系了血缘宗族关系。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注重人事,关注人间秩序的和谐安定,依照儒家思想对神鬼观念加以改造,从而维护皇权。

B.佛塔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其实是仿造世俗建筑楼阁,只是扩大或缩小。

C.后来的祖先崇拜又加进了对于先贤圣哲的崇拜内容,祭祀建筑总称为坛庙,但形制上坛和庙有所区别,祭祀祖先与圣贤的就都是庙或祠。

D.中国古代,政治始终没有取得凌驾于宗教的地位,中国建筑也始终是以宫殿和都城为关系的主要方面,宗教的建筑则处于从属地位。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秦琼传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马间,历二百余战,数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粮尽,欲引去       引去:领兵去攻打。

B.众莫对          莫对:认为不对。

C.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   妻子:丈夫的配偶。

D.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重创:身受重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为隋将来护儿帐内

至唐李渤访其遗踪

B.因约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去

C.授秦王右三统军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

D.吾少长马间,历二百余战

万里赴机,关山度若飞

13.对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护儿遣使遂吊        称代“秦琼的母亲”

B.须陀回击,大破       称代“贼卢明月”

C.以为帐内骠骑,待甚厚   称代“秦琼”

D.秦王辄命叔宝往取      称代“子女玉帛”

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秦琼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

①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

②独叔宝捍卫得免

③策其马谢世充

④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一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不是治平乱世的明主要去投靠唐高祖时,他还冒着危险去向王世充辞行。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两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翻译第Ⅰ卷《秦琼传》中划线的句子。(5分)

(1)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2分)

译:                                

(2)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3分)

译: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沙上鹭

                  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

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是高旷昂扬。你同意那一种?为什么?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2)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3)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走进田间

                张之奎

①走进田间,就从心的最深处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像久离母亲的婴儿再次闻到乳汁的甘甜,这亲切用语言竟说不得,是没有适合的文字,是掌握不了这亲切的厚度。总之,有一种清晰而又模糊、真实而又虚渺的感觉,竟体味不着是这感觉孕育出莫名的亲切,还是这莫名的亲切升华了这无尽的感觉。

②走进田间,就可以呼吸到大地所散发出特有的淡淡泥香,却寻不着这气息的根源,但随意走到一处,却又呼吸到。这气息就随着你的呼吸到体内,又散布了全身,于是,就有了一种畅然的甜丝丝的感觉,心里就有一扇窗子悄悄然地敞开,或闭上眼睛,或席地坐了,任这气息轻轻地抚触你的身体,抚触你的心灵,此刻你心里就装不下别的什么了,只有豁然,只有舒畅,就想到这地咋就这厚实,究竟蕴藏了多少香气。苞米、高粱一茬接一茬地长,又一茬一茬地割,咋就割不没呢?黄色的土地,黄色的皮肤,咋就一个颜色呢?究竟是土地孕育着土地,是人孕育着人,还是土地孕育着人,还是人孕育着土地,想着想着就溶化了,感觉不出是自己溶归了田间的土地,还是田间的土地溶归了自己,竟分也分不开了。但却体会到了一种重量,在天地间架一杆最大的秤,也无法称得出的一种重量。你下意识地去触摸。拿起的却是满手黄色带着泥香的田间土壤,就有一种疑惑,有一种会意,爬上你黄色的脸,又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东西洒放回原处。

③走进田间,有不加修饰朴实的农人,农人立于田间,两手拿了镐头,噼里啪啦地打着土坷垃,闪着白色光亮的镐头就一起一落一落一起地在农人手中活跃着。打着打着就有大颗大颗的汗珠丢撒在或大或小的土块中,只一闪,就找也找不见了。有的只是数也数不完的土地随着一起一落闪亮的镐头滚动。稍不留意农人就已扶了镐头立于地头,唇间已然多了一颗纸卷的老旱烟,正眯着眼睛意犹未尽地遥望一路打过的田地,有两颗豆大的汗珠儿顺着黄色的脸颊正往下淌,满脸的汗水和尘土之中混杂着满脸的激情、喜悦和期望。一时间你会觉得手心痒痒的,浑身有使不完的气力,双眼中也就有了一种期望。于是,就眼巴巴地盯着不远处的农人,盯住农人手中握的镐头,有一种思想呼呼地从心底直往上窜。

④天蔚蓝蔚蓝的、地褐黄褐黄的,农人扶了镐叼了烟就立于其间。

⑤走进田间,是走进了豁然,走进了舒畅,走进了亲切,走进了自我的独立和完善。

⑥走进田间我们惟一能做的,也是惟一想做的就只有用我们的心灵和真诚去感悟去呼吸。把我们以最原始的颜色、最原始的形态、最原始的方式,同田间叠印成一体。然后我们才可以放心地走进田间,同田间交谈,同生命交谈,同自然交谈。

⑦我想,这生活最好就这样封存。

⑧走进田间,走进生命,走进自然。

⑨走进田间的感觉是真感觉。

——选自2001年5月《野草》

19.细读第二段,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就有一种疑惑、一种会意爬上你黄色的脸”一句中“疑惑”、“会意”的含义。(4分)

疑惑:                                  

会意:                                

20.第3段重点是描写农人,围绕“农人”写了三层意思。请分三点简要回答。(6分)

答:(1)                                

(2)                                 

(3)                                

21.“最原始的颜色、最原始的形态、最原始的方式”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散文以“走进田间”为线索,描述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土的亲切之感,思念之情。刻画了劳动农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农人的赞美之情。

B.第2段中“究竟是土地孕育着土地……还是人孕育着土地”抒发了一种人与土地溶化的感觉。说明了大地是沉重厚实的,表达了热爱故土之情。

C.第5段是对前四个自然段的小结。形象地叙述作者感情的流向,由豁然到舒畅,由舒畅到亲切,由亲切到独立和完善。

D.“天蔚蓝蔚蓝的,地褐黄褐黄的,农人扶了镐叼了烟就立于其间”,作者以蔚蓝的天和褐黄的地作广阔的背景,大笔勾勒了农人形象,表现出农人悠闲自得,自赏劳动的成果,充满胜利的喜悦。

E.“我想生活最好这样封存”一语反映了作者厌恶都市,逃避现实,向往世外桃源的一种情感。

六、(12分)

23.为使语意简明,下面一段话中标号处哪些可删去,哪些需作改动,并改正。(3分)

质量低劣的图书终将受到读者的唾弃,或成为滞销书或一堆废纸,而那些优质图书则会站稳脚根,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或成为畅销书,或对两个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可删去:             ;修改:              

24.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3分)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25.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子,选择新的陈述对象,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6分)

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人生自由。

                                

                                  

                                

                                

七、(6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年时期,不只是人生的一个时间段,而是人生的一种心态。

它有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美好的憧憬……是荡漾在生命甘泉中的一丝清凉;它也有恐惧、怯懦、烦恼……是伴随着生命之舟的一股暗流。

你也许正步入青年,会有许多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请以“青春独白”为话题写一篇

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写。

学校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一、1.C(囿(yòu)、宥(yòu)。)  2.B(白璧无瑕)

3.D(“不止”意不停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为不但之意;“更要”表递进,比“还要”语气强。)

4.B(“不可一世”为贬义词。) 5.B(A在“两类”后加“文化”;C在“以及”后加“开展”;D缺主语,在形成前加“他们”。)

6.D(考查前后连贯及判断能力,惟有D项与前面三分句照应。)

二、7.B(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8.A(A项明显错误,违背文章主旨。)

9.C(考查综合能力。)

10.D(“政治”与“宗教”颠倒。)

三、11.D(A项“引去”,退却;B项不能回答;C项妻子儿女。)

12.A(A前者为开始,起初之意,后者为“才”之意。)  13.D(代敌人。)

14.D(考察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及判断能力。) 

15.A(非王世充不重用,因秦琼看出王并非明主。)

四、16.(1)敌军有十多万人,须陀率领的军队只有敌军的十分之一。

(2)我(在下)自省(考虑到)不能(对你)效力,请允许我就此辞行。

17.焦急期冀:沙头鹭并不是直上云霄的鸟,又无好风;但有抱负,如有时机,就会展翅高飞。高旷昂扬:虽为沙头之鹭,但有云汉之心,积极进取,抓住时机,定能一展抱负。

18.(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百草丰茂洪波涌起 (3)必固其根本必浚其泉源

五、19.(1)土地与人孰重孰轻

(2)土地不仅给人物质享受,更孕育出人豁达、质朴、正直的情感

20.(1)农人朴实勤劳  (2)农人内心充满激情、喜悦和期望 (3)对农人的敬仰之情

21.黄色的土地上,朴实的农民用闪亮的镐头生产劳动。 22.AB

六、23.①③;②改为“甚至” 24.日本财长希望人民币升值

25.略

七、26.作文提示:

侧重对青年时期的感悟、经历、体验,要写出真情实感,切忌空谈。

附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起初在隋朝将领来护儿帐下听差,他母亲去世,来护儿派专人送丧服吊唁。不久,秦琼随通守张须陀去下邳打贼寇卢明月,贼军十余万人。张须陀所领兵马仅敌方的十分之一,坚守壁垒不敢出击,粮草耗尽,打算撤兵。张须陀说:“贼军见我退兵,势必倾巢追击,能有精锐士卒偷袭敌营,必将有利,有谁为我去偷袭?”众人都不回答。惟有秦琼与罗士信奋然承命。于是分给一千精兵埋伏草木丛中,张须陀弃营佯逃,卢明月率领全军紧追。秦琼等急攻贼营,城门关闭无法入内,他便登上城楼拔掉贼军战旗,杀敌数十人,敌营大乱,他迅即破门放进城外伏兵,纵火烧掉贼军兵营三十余处。卢明月回军奔还,张须陀趁势反击,大败贼军。张须陀阵亡,秦琼率残部依附裴仁基。裴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琼极为高兴,委任他为帐内骠骑,对他很优待。李密与宇文化及在黎阳作战,中箭落马,几乎丧生,敌军追到,仅秦琼一人抗击护卫而得救。后来秦琼属于世充,暂任龙骧大将军。他与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为人多诈,屡屡对下属念叨禁制,是个巫婆,并非治乱世的明主。”于是相约西行,飞马辞别王世充说:“在下自省不能效力,请让我就此辞行。”贼军不敢迫近,秦琼从此归顺李渊。高祖李渊派他供职秦王府。他随秦王镇长春宫,授官马军总管。美良川一战,打败尉迟敬德立大功,高祖赏赐他黄金瓶,慰劳他说:“卿不顾妻室儿女来归附我,今又立功,假如我的肉可食用,定当割下给你吃,何况子女玉帛这类身外之物呢?不久授职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打跑了宋金刚,授衔上柱国。晋封为翼国公。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出入人前大肆炫耀扬威,秦王就派秦琼前去攻取。他跃马挺枪进击于万众之中,无不遂愿,因此很是自负。此后,秦琼渐渐多病,曾说:“我年轻时成长在戎马生涯中,经历二百余战,多次身受重伤,流血将近数斛,哪能不病呢?”死后赠封徐州都督,陪葬于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