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语文模拟试卷

2014-5-11 0:11:47下载本试卷

5月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伺(sì)候   炽(chì)热  惟妙惟肖(xiào)

  B.零(líng)丁  租赁(lìn)  噤若寒蝉(jīn)

  C.笼(lóng)络  玩弄(nòng)  刚愎(bì)自用

  D.诤(zhèng)友  逶迤(yí)   越俎(zǔ)代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反响  不同凡响  亟待  迫不急待

  B.截流  开源节流  连篇  浮想联翩

  C.行迹  形迹可疑  焕然  焕然冰释

  D.食言  失言而肥  账目   一叶障目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1)他       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没有回旋转侧的余地,只有顺着大众的势,脚不点地地走。

(2)我们对待屡教不改的人和       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

(3)过不了几天,他又把老师和同学       的劝告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A.似乎      偶然       语重心长

  B.似乎      偶尔       苦口婆心

  C.仿佛      偶然       苦口婆心

  D.仿佛      偶尔       语重心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正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进行对伊战争准备的同时,其盟国也积极配合行动,其中,日本政府4日正式决定派宙斯盾舰前去支援。

 B.自从开通网上追逃以来,那些潜逃犯就无处遁形,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等待

他们的将是正义的审判。

C.真正优秀的主持人,不在于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他应能使到场的嘉宾、观众从容

 自如,如坐春风地投入进去,活跃起来。

  D.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以语形容”之类的遁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2月9日,“家庭杂志社发展战略研讨会”请来了全国研究媒体的权威人士、学者、 专家等20多名,针对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期刊竞争、集团化后如何乘势而上再创佳绩、目前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展开讨论。

  B.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不断培养抗寒的品种,克服和改造低温、秋旱、风大等不利因素,把我省广阔富饶的亚热带资源开发利用起来。

  C.中国画的传统方法画竹,构图多采用直幅,它能较好地表现篁竹的挺拔的姿态与高洁的品格。

  D.在这场戏里,土黄的墙壁,蓝底白花的门帘和简朴的家具,鲜明地展现了处在三座大山深重压迫下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杂文像一切文学作品一样,贵在创新;如果      。杂文家邵燕祥的作品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很讲究文章气势,智慧结合了勇毅,      ,形成一种特有的气势。

①不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失去新颖性,只能败坏读者的胃口,就会显得十分陈旧

②失去新颖性,不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就会显得十分陈旧,只能败坏读者的胃口③使他的文字无媚态,有棱角,显风骨

④在其文字中有棱角,显风骨,无媚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则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康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7.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框架结构使之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并能及时做出判断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

  D.具有大脑能感知和判断建筑物状况,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8.文中第2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更有效地防御突发事故,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

    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9.对文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的研究,主要是为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反应”功能,使之能及时“感知”并“反应”建筑物的状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

  C.“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是一种让建筑本身具有自我控制,自我保护功能的技术。

  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异丁烯酸中酯黏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和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还不足8年,但科学家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C.赋建筑以生命,是为了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预防突发事故。

  D.不久的将来,让建筑拥有生命就可能变为现实,生命建筑首先可能在公路、桥梁上实现。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崩时,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可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想,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

(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迁为中郎将          次:依次

  B.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   属:能“嘱”

  C.常他将             让:责备

  D.天子以为敦厚,可少主      相:辅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召上左右饮   B.而绾称病不行 C.上以为廉    D.而君不任职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文帝崩时

 

绾称病不行

 
 

斥安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见疑,忠而被谤

 
  A.                 B.

 

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上赐

 
 


臣具表闻,辞不就职

 

执其手而与

 
  C.                 D.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  )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楚,有功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5.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醇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孝景召请文帝左右近臣饮,卫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即位后,一年多的时间对卫绾不闻不问,卫绾却一天比一天谨慎。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廉洁忠诚,后因平叛有功而

得以提升,后来因为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业代替挑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迁上奏事,但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不别有所议论,自从他开始做官以至于位居丞相,终究无所建树,亦无过错。

  D.武帝即位后,丞相卫绾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免去了官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上使取六剑,剑尚盛 ,未尝服也。(3分)

译文:                                    

  (2)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酬金失侯。(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6分)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       ,但通篇透露着       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1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响穷鼓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王安石《桂枝香》)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风景如画的韦姆兰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当我们听到陌生人信誓旦旦地说韦姆兰很美的时候,我总是有些不悦,我确信他们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取悦于我。不错,韦姆兰是很美,但是,如同过去常说的,作为旅行者,他们应该专门去一趟,呆上短短的几天,亲眼看一看它的美景,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可能不得不说,韦姆兰也是一处有缺陷的美景吧?大自然曾经坐在画架上,开始创造某种独具特色的景色,但是工作当中感到厌烦了,没画完就抛到一边,以后想起来才整理好。人们可能认为它过于劳累了,只在瑞典——挪威边境上的科伦山脉的西侧创造了宏大、奇特的美丽。当它造韦姆兰的时候,肯定疲倦了。它只搞了一个很好的基本构想,有过类似挪威的思路,幽长的峡谷、湍急的河流、高耸入云的山脉,但是如刚才说过的那样,它一直没有把基本设想变成现实。山谷与河流,那里有,但从来没有巍巍群山。无论人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匍匐的山丘,它们从来没有达到高山的标准。人们多么想抓住它们弯曲的脖子,把它们提高一段。它们又宽又大,肯定有勇气升高一步。

我说这些要干什么呢?啊,我想使人知道,韦姆兰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完美无缺的美景,尽管这些特征都是获得人们崇尚所不可缺少的。它既不是希腊,也不是瑞士或埃及,它有更多的极普通的风貌。它可能很美,但美得特殊。我们可能看到过各种各样的面孔,但是只有我们在极大的成功时,或者在假面舞会上,更多的是当这些面孔的主人遇到困难或感到疲倦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候,这些面孔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时候它们一下子获得了超过其他人有着真正严肃特征的美。我们大家肯定都知道其原因,那是因为注入了灵气。

但是风景不是没有灵魂吗?没有,当然没有。不过,毕竟……我不十分肯定是这个原因。去年夏天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外出几个月后于八月底回到了家乡。刚到家的那几天,天气阴冷、多风。韦姆兰凄惨、丑陋,我对自己说,多可怕,我们的山那么低矮,我们的农田和原野那么没有色彩,一切都是那么枯燥无味。我想到了夏天涌入这块宝贵、令人赞叹的土地上的成千上万的旅游者。这些山和农田肯定认为,我们大家都疯了,让客人就看这些东西。

但是八月很快就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九月,天气变得平静、温暖,阳光明媚,早晨有一点雾,但是太阳一出来,马上烟消云散。留下的很多东西,给这块仁慈的土地编织了一块美丽的锦缎。

然后韦姆兰日复一旦地静卧在明亮、柔和、粉色和蓝色的薄纱里,纱是那样的纤薄,人们永远无法看清它们,只有那原野可以着上薄纱的色彩。同时,湖泊变成乳白色,群山显得更高,轮廓变得更加明晰,田野闪着金色或绿色,当人们顺着长长的山谷望去,顿时觉得它们是真正的天堂,它们的形状和色彩都是那么令人神往。

我们确信,这样的美景会永远存在下去,我们呼唤所有的意大利旅行家,所有的阿尔卑斯山攀登者,所有向往南海诸岛的人们,他们切不可忽略其他的地方。他们一定要来这里,看一看韦姆兰,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漂亮。

啊,当太阳和韦姆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出现另一种景象。

19.作者听到陌生人说韦姆兰很美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有些不悦”?(4分)

答:                                  

20.第三段写到“韦姆兰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完美无缺的美景”,但作者认为韦姆兰“美得特殊”,为什么?(5分)

答:                                    

21.作者认为没有什么地方比韦姆兰更漂亮,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根据文意,说说“这

样的美景会永远存在下去”一句的含义。(5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即一开始,被称作“很美”的韦姆兰并没有显示出它的美来,只是到后来才撩开面纱,让人觉得美不胜收。

  B.大自然在创造韦姆兰的时候,没有把基本设想变成现实,所以韦姆兰也是一处有缺陷的美景,作者为此感到非常遗憾。

  C.在第三段中作者通过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表现韦姆兰与众不同的特殊美。

  D.第四段中写八月底的韦姆兰凄惨、丑陋,这是用欲扬先抑的方法为下文写九月的韦姆兰的美蓄势。

  E.在这篇文章中,美就象是一位姗姗来迟的贵客,但一旦到来便令人难忘。作者这样写,在于告诉人们,鉴赏美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

六、(12分)

23.将下面的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4分)

  (1)印第安纳维尔斯网球大赛15日进行了男单半决赛。(2)世界头号男选手休伊特淘汰了美国选手斯帕代亚进入决赛。(3)两盘的比分是7∶6和6∶1。

24.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4分)

    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委员会主席夏秉纯12日向世贸组织各成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农产品谈判的初步草案,各方对草案反应不一。

    草案提议在未来6年内,各成员将现在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减少一半,在10年内全部减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减少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欧盟认为,世贸组织的这项农产品谈判草案非常不平衡,它在农产品出口补贴以及农产品出口其他保护措施等问题上,对欧盟国家采取了不公正态度。美国贸易代表对这项草案,尤其是对农产品出口补贴相关内容表示欢迎。美国还认为应进一步降代关税以及农产品贸易国内补贴,以减少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巨大差异。据悉,这项关于农产品谈判模式的草案,将成为本周末在东京召开的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

25.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我不去想”开头,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等)(4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选择了远方节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只顾风雨兼程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试高低的对手。

在这个世纪上我们不可能都是英雄,我们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但和那些威名显赫的英雄一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一个强烈的渴望,那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对手,让平淡的生活激荡出一些清亮亮、蓝盈盈的波浪。

当然,给自己找个对手,并不是盲目地寻找“挑战者”。我们只是给自己寻找“对手”,而不是“敌手”;我们绝不想把对手打倒在地,然后气喘吁吁地决出胜负,而是想自己强壮自己,自己锤炼自己。

请你就“对手”为话题作文,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