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把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蹊跷 侥幸 妖娆 不屈不挠 骁勇善战 B.玷污 粘连 砧板 拈轻怕重 沾沾自喜
c.骸骨 核对 弹劾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D.卑鄙 裨益 碑文 沁人心脾 纵横捭阖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克隆 龃龉 潘多拉 纰漏百出 B.融资 饿殍 法轮功 通货膨涨
C.攀升 报负 敲竹杠 世外桃源 D.淡薄 藩蓠 双刃剑 款式新颍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纸质文学中有太多的权利和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版权、所有权、署名权的问题等,而网络文学则把这些 了。
③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 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 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
A.渗入 颠覆 一方面/另一方面 B.渗透 颠倒 不但/而且
C.渗透 颠覆 不但/而且 D.渗入 颠倒 一方面/另一方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足 ( )
A.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亦步亦趋,而希望后辈能超越自己。
B.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破坏、金属构件不翼而飞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C.后桥镇教育办为了迎接市教育局的扶贫检查,将全镇几所初中的贫困生都集中到中心中学,接受上级的调查,以此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D.美国情报部门在“9·1l”事件中究竟有没有失职,这场悲剧是否不可避免,美国会独立调查机构一直讳莫如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你送来的报告,打印室正在打印,估计明天可以交付常委会讨论研究。
C·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等。
D·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 )
(1)适逢深秋时节, 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OC~2.6C,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c~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7.下列关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第二段意思的一项是 ( )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这样造成水生生物缺氧而直接受损。
B·“热污染”能够引起疾病流行,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证实的事例是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
C.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的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冰川 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已经使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加炎热,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现状,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为明显。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 ( )
A·人们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快速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一定要制人口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降低生活中的废热排放。
C·对“热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合理、最有效地进行能源利用。
D·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热污染”控制标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主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内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竞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注】太牢具:牛羊猪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史记·陈丞相世家》)
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B.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D.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出入:支出
第Ⅱ卷(共105分)
四、(1 5分)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3分)
译文: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 幕 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黯乡魂①,追②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消魂。②追:追随,引申为“萦绕”。
(1)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其中着一“寒”字,突出了
;“ 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汇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
(4分)
(2)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2分)
答:
18.(A)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才须学也, , 。(诸葛亮《诫子书》)
(2)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
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老当益壮,守移白首之心, , 。(王勃《滕王阁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马背民族文化
红柯
日本人对马背民族可谓情有独钟,先有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去日本的传说,后有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国家》。江上波夫认为:日本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草原民族入侵日本,征服土著倭人而形成的。两种观点其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
秦王吞并六国统一海内,其势如日中天,便梦想他的帝国千秋万代永不衰竭。他寻求长生不老药,既希望自身生命永存不朽,也希望他的帝国永存不朽。秦本身是由西北荒原的羯部落兴起的,得夷狄之力而勇冠群雄。可以推想,徐福带去的三千秦地男女意味着什么?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徐福确实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他没有骗秦始皇:皇帝的帝国一定要灭亡,那就把他的威风带到海外去吧。秦亡了,它的赫赫军威一半埋在地下,陪伴他们伟大的皇帝,另一半被徐福带到异国。中原地界不再有一丝一毫秦王的气息。
秦王和他的帝国是为史家所忌讳的,是暴戾的象征,一旦提及,总是虎狼相称,好像与文质彬彬的中华无缘。中原人一直把胡人称为狼种,胡人国王也就是狼主。胡人也认为自己是野狼所生,他们崇拜狼的凶猛与强悍,万里荒漠,狼是生命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力和阳刚之美。猛士荆轲的匕首太短了,他虽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可他的天下仅限于黄河下游一带;过了潼关,连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都吓得尿裤子,你可以推想六国的军队,在秦国虎狼之师面前是如何颤栗如何发抖的。白起王翦的长剑轻轻一挥,就是斩首八万、二十万。在中原人眼里这未免过于残酷,对西戎之地的胡人来说,这却是一种生命的奇观,六国之师怎能不败呢?
秦王朝所信奉的法家之术成了历朝皇帝驾驭臣民的帝王术,皇帝们是不信儒家那套的。外儒家内法家用二元文化,其结果便是宫廷政治的残酷和全民文化的虚伪。秦王朝真正的勇猛和强悍则后继无人。日本人的幸运就在于:他们得到了秦朝最健康最有生机的部分,遣唐使来中国时大唐正处兴盛时期,绝无腐败的气息,更无污染的可能。当中国腐朽不堪的时候,他们已经毛丰羽满,开始以倭寇入侵,继而西化改革,始终处于主动求新的状态。按江上波夫的高见,日本民族不但融合秦人唐人的文化,也融入了亚洲大陆草原民族的精悍之血,其强悍刚烈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对儒学的吸收也很高明;只学王阳明的王学.不学朱熹那一套。朱熹二程这些宋朝哲学家,其学说的精髓是把狼变成绵羊,正好喂蒙古人的马队。王阳明的学说关键在“格其心之物”,在个人意志、心学方面便很容易与武士的道行融为一体。他所在的明王朝依然崇尚朱熹那一套,明与宋如出一辙,一样的繁荣又一样的糜烂。
马背民族所鄙视的软弱胆小懒惰,在中原文化传统中往往是一种深孚众望的美德。人们走向成功不是因为勇猛和才干,往往是因为平庸,一位拙劣的骑手,是不喜欢让他的坐骑成为骏马的;一个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他长个子。
19·文章第二段中写道,“可以推想,徐福带去的三千秦地男女意味着什么。”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徐福确实是找长生不老药去了,他没有骗秦始皇。”请根据文意回答:
⑴“徐福带去的三千秦地男女意味着什么?” (2)这里的“长生不老药”指的是什么?
答:(1)
(2)
20.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 猛士荆轲的匕首太短了,他虽有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可他的天下仅限于黄河下游一带
(2) 朱熹二程这些宋朝哲学家,其学说的精髓是把把狼变成绵羊,正好喂蒙古人的马队。
答:(1)
(2)
21.文章最后一段中说:“马背民族所鄙视的软弱胆小懒惰,在中原文化传统中往往是一种深孚众望的美德”请联系上下文,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4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视角独特,通过剖析日本和中国民族文化上的渊源和嬗变,从而揭示了民族兴衰的原因。
B作者认为,日本民族兴起的关键在于对秦人唐人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合理吸收,而中国在历史上衰落,最主要原因是统治者不信儒学而实行外儒学内法家二元文化政策。
C.对于秦王和他的帝国。作者作了辩证的分析,既指出了其暴戾残酷的一面,也肯定和赞颂了其勇猛强悍的一面。
D.本文有着很强的反思色彩,有对马背民族文化的由衷赞美,也有对中原文化传统的 深刻批判,但并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寄予着热切的期望。
E.这篇文章通过对古今中外的纵向比较揭示主题,思路开阔,行文恣肆,一气呵成,让人读后心潮澎湃,但也生出一些淡淡的忧虑。
六、(12分)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据当地村民讲,几十年前,这里有好多窑框子,村民在此开荒种地,挖出很多陶瓷器。②窑具则为凹形中空的支烧垫具,工艺较为先进。⑧近几天,考古人员又在徐州东郊翠屏山上发现一西汉窑址,采集到大量窑具和残瓷片。④现场发现的碗、盘、碟、壶等残存瓷片,胎质坚实细致。⑤过去徐州出土过许多此类原始瓷器,而考古工作者却搞不懂它们是南方烧制运来徐州的,还是本地烧制的。⑥考古人员称,这类原始瓷窑在江南发现较多,而北方则较为罕见。⑦ 这次原始窖址的发现解开了这个谜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概括文段意思。要求语义连贯,意思完整。(4分)
备受各界关注的邳州市“11·3”暴力袭警案件成功告破,杀害民警杨松林的5名山东籍嫌疑人全部落网,对这起案件的侦破至此画上了圆满句号。破案过程中,专案指挥部抽调数百名警察,在苏北、鲁南10余个县市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排查走访,先后梳理相关线索2000余条,散发“警方告示”、“悬赏通告”5万余份。通过对重点线索和嫌疑人员的查证核实,带破抢劫、寻衅滋事案件30余起,驾车持刀抢劫的车匪路霸案件11起,抓获抢劫案件在逃人员90余名。
答:
25.保留下列句中“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话题,展开联想,依照示例,将“山岳”的比喻改成大海、江河、太阳或月亮之类的比喻,写一段富有文才的话。(5分)
例句:不要嫉妒山岳连绵千里、峰刺青天的气势、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弥漫的云雾悄然融入山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礴;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胸中都将充满山一样的浩然壮气。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㈢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A·
2·A项中没有错别字;B项中“涨”应为“胀”;C.项中“报”应为“抱”;D项中“蓠,,应为“篱”,“颍”应为“颖”。答案为D
3·C(①渗透: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渗入: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②颠覆:推翻;颠倒:位置相反或错乱;③前后句是递进关系,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4·C·(褒贬失当,“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5·B·(A项“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揉;C项前一个分句动宾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缺宾语;D项赘余,删去“约近”或“左右”)
6·D·(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能力层级为D级。第一句选②突出“远望,,而“尽览”的美季,又与下文的四字句结构连贯照应;第二句选②在内容上与下文风吹树叶而相互致意紧密配合,又协调韵律,读来音韵和谐)
7·D(最后一段:是因没有足够重视而使“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8·A(B项从文中看,“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是其中一个例证,没有证据说是唯一一个。C项“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能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一点。D项原文是“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
9·B·(原文是“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
10.C.(最后一段第一句有提示)
. 1l·C·(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捐:古代汉语意为舍
弄,极少释作捐献的,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 12·D(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D中前者用作副
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原来是“,“竟(然)”等;后者用作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A中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中用作介词,可译为“趁机”)
13·C(本题着重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中上句合要求,下句
则是交待范增病死;B中上句合要求,下旬则是评价项羽的长处带来的结果;D中下句合
要求,而上句则是楚使的行为)
14.C(本题着重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中的大意,能力层级为C级。“他无法招致
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错,应是项羽恭敬爱人,那些正直有节的人大都归附他)
15.B.(本题着重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重在
强调刘邦能知人善任”理解错误,提及陈平在楚魏之间徘徊奔走,但终于归服汉高祖的曲
折经历,仍意在衬托陈平的足智多谋)
16.(1)用反间计,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3分)
(2)楚军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全都报告了项王。(2分)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
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派周市攻下魏国之地,立魏咎为魏王,在临济与秦军作战。陈平前去辞别兄长陈伯,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魏咎让陈平作太仆。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王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
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截断汉军后退的通道,把汉王包围在
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方向项王求和,项王不答应。汉王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谦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问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 人,这样他们内部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 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
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 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加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增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太史公说:陈丞相年轻时,原来喜好黄老道家的学说。当他在砧板上分祭肉的时候,他 的志向就已经很远大了。后来在楚魏之间徘徊奔走,但终于归服汉高帝。并提出奇特的计谋,解救纷乱的难题,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太后时,国事多故,然而陈平竞能够使自己免于祸,并能安定宗庙,保持荣耀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算善始善终吗?假使不是善用智谋谁能做到这样呢?
17.(1)着一“寒”字,突出了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山映斜阳天接水。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
(2)答案要点: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说出其中两点即可)
18.(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穷且益
坚,不坠青云之志。
19.(1)意味着将马背民族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带到了日本。(2)指让秦王朝的赫赫军威永存不朽的方法。(意思对即可)
20.(1)荆轲天下第一剑的美名只在中原一带才成立,他的勇猛根本无法于秦王朝的凶悍相抗衡。(2)程朱学说磨灭了人们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使他们变得软弱胆小,从而导致了南宋被蒙古人所灭。(以上答案意思对即可)
21.原因有:(1)中原文化先天缺乏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2)历朝统治者为了更好驾驭臣民利用儒学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磨灭了人们身上的凶悍勇猛之气,使他们变得软弱胆小懒惰。(意思对即可)
22.AD(B项:本文的主题,是讲强悍凶猛和勇敢之气对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性,日本有这种民族气质,中国人正好缺乏这种气质。C项:作者并未认为秦王残酷暴戾,并对史家否定秦王的做法颇为不满。E项:纵横向对比;深沉的忧虑而非淡淡的忧虑)
23.③①④②⑥⑤⑦
24.答案不唯一,大意对即可。但语义要连贯,主要信息(如案发地点、出动的警力、带破案件等)不能丢。
参考答案:
(1)警方重拳出击,破获邳州“11·3”暴力袭警案,并带破40余起案件,抓获90余名 负案在逃人员。
(2)在邳州杀害民警杨松林的5名凶手在警方的拉网式战术中全部落网,另有40余起案件被破,90余名负案在逃人员被抓获。
25.不要嫉妒大海浩淼无边的蔚蓝和空阔,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一滴雨珠悄然融人大海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海的旷达和宽容,海的博大和深远;你的个性中也将充满海一样的纳百川、载万舟而不张扬的底蕴。 不要嫉妒江河的曲折回还、滚滚向前的力量,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山间清澈的溪流悄然融入江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江河的执着,江河的意志;你的品格中就有了江河般百折不回的倔强。
六、作文
评分标准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