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高三语文模拟

2014-5-11 0:11:49下载本试卷

高三语文模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个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果  佐  惊魂定  风捉影

  B.钟  石  德艺双  竹难书

  C.罢  壮  弄巧成  相形见

  D.使  效  官野史  大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传颂  毫发不爽  蛊惑  集思广益

  B.坚韧  理曲词穷  和蔼  受益匪浅

  C.拭目  势不两立  愧疚  摩肩接踵

  D.悱恻  莫可明状  窠臼  开源节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不妨开门见山,这样无疑会更好些。

  B.最近几年来,家乡的街头似乎热闹起来了。

  C.他的回答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我一时无法猜中。

  D.开始我觉得老人未免不近人情,慢慢地就习惯于与他相处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长达三个月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对灾区经济的影响无可非议,但同时也可能为艰难运行的我国经济带来发展的机遇。

  B.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数学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进行了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同学们非常满意。

  C.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实验,日夜拼搏,总算功败垂成,取得初步成功。

  D.近年来,保险业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各保险公司纷纷宣传:“哪怕您现在是百万富翁,但万一家庭出现不测,您的经济就会捉襟见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声称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既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同时也是为了推翻萨达姆政权。

  B.预防非典型肺炎,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及时治疗患者,这样就可以避免群众不再乱投医、乱服药。

  C.在我国双人滑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女、男单也曾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过好成绩的局面下,过多从裁判等因素中为自身水平落后找理由开脱,是说不过去了。

  D.多年来,有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并在全国组建了8大化学抢救中心,初步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言连贯的一组是

  (1)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

  (2)是的,     ,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①大大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和丰富了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平

  ②提高和丰富了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平,大大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③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

  ④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列车也会“飞”

——近观磁悬浮列车

2002年12月31日冠名为“VIP运行”的上海磁悬浮线首次试运行获得圆满成功。

磁悬浮列车是在传统列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构思颇为巧妙。传统列车的车轮要在钢轨上转动,是有机械接触的,而磁悬浮列车则是在钢轨上悬浮起来,有着一定的间隙,并没有机械接触,这就大大减少了运行阻力,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运行速度。

  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让列车悬浮于钢轨之上并进行导向,以实现列车与钢轨的无机械接触运行,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摩擦力限制、机械噪音等问题。

  磁悬浮列车基本上可分两大类:常导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列车。常导磁悬浮又称常导磁  吸型。它是利用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将列车悬浮起来,车身与轨道的间隙一般为10毫米左  右。列车像爪子一样套在“T”字型轨道上,在车体底部两侧倒转向上部分的顶部分别安装有  电磁铁,在导轨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安装有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用来控制电磁铁电流,  使电磁吸力与列车重量平衡,从而保持均衡的间隙,以达到无机械接触状态的运行。列车的动力则是由感应线性电动机来驱动。超导磁悬浮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利用列车上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运行的。它的悬浮间隙一般为100毫米左右。目前在世界上,常导磁悬浮以德国为代表,超导磁悬浮以日本为代表,在技术上各有利弊。

  磁悬浮列车是靠电磁力来驱动和运行的,可一旦停电或磁力减弱,列车会不会掉下来?实际上,人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磁悬浮列车在设计和建造之初就已考虑到了一切意外情况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磁悬浮列车仍然装有车轮,虽然列车在悬浮运行过程中车轮并不起作用,它仅在起动加速和减速进站时有用,这有点像飞机的起落架,只是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起飞滑跑和降落时使用一样,只不过起落架在空中是收在飞机体内的,这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的作用。而磁悬浮列车车体则装有紧急着陆的气闸,装有减震的弹簧,一旦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悬浮着的列车就可直接落在导轨上并借助摩擦力慢慢地停下来。

  磁悬浮列车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崭新交通工具。继上海之后,国内外专家又开始论证在北 京至天津建造磁悬浮列车的可行性,以缓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紧张的状况。

  7.对“常导磁悬浮列车”有关原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靠电磁铁产生电磁吸力,将列车悬浮在“T”字型轨道上方10毫米左右的地方。

  B.它是用电磁铁与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电流,使电磁吸力与列车重量平衡。

  C.它是靠感应线性电动机的驱动力在“T”字型轨道上运行的。

  D.它是用列车上产生的强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运行。

  8.判断“磁悬浮列车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交通工具”理由的一项是

  A.它的车轮不必像传统列车的车轮要在钢轨上转动。

  B.它是利用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进行导向的。

  C.运行时,它与钢轨的间隙能保持均衡。

  D.它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摩擦力限制,机械噪音等问题。

  9.文中说明“一旦电源系统发生故障”而磁悬浮列车具有保证安全装置的一组是

  ①采用“T”字型轨道

  ②安装反作用板

  ③装有起落架

  ④装有紧急着陆的气闸

  ⑤装有减震的弹簧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常导磁悬浮和超导磁悬浮两种列车类型不同,两者设计的基本原理也不尽相同。

  B.磁悬浮列车仍装有车轮,为的是有意外时帮助列车安全地落在导轨上并借助摩擦力慢慢地停下来。

  C.以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磁悬浮列车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在技术上各有长短,因而在列车的质量上也有差别。

  D.超导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的间隙一般比常导磁悬浮的大十倍左右,因此运行速度也相差很大。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山,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嵩,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嵩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乃遗书劫子胤曰:“……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朱祗、萧建送丧到家,予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节选自《后汉书·赵咨传》

  [注]①:饰巾出入:以幅巾戴头上,不加冠冕,出入朝廷。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凌犯,侵扰

  B.朝夕无储,乞少衣粮  添置,置办

  C.之官,经荥阳      取道

  D.嵩送至亭,望尘莫及  旁边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由此益知名              B.居贫,夕无储

  C.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D.时称咨明达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咨恐母惊惧,先至门迎盗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乃先至门迎盗,请为设食    蒙故业,遗策

  C.将终,告故吏朱祗、萧建等  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D.州郡礼发遣,前后再三    覆之掌,虚若无物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明赵咨“有孝行”的一组是

  ①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②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

  ③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④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⑤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敛素棺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孝行,因而州郡都推举他为孝廉。尽管他不愿接受召举,但后来经再三举荐,还是出来做官了,并且不断升迁。

  B.赵咨在强盗打劫时,怕母亲受到惊吓,先到门口迎盗,表现了他的“孝”;他做过官,可家里非常清贫,以及临终要求薄葬,又表现了他的“廉”。

  C.赵咨上任东海相经过荥阳时,不因为曹嵩曾效法自己孝廉而停留。曹嵩感到很惭愧,  竟然丢下官印,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官回家。

  D.赵咨因为宦官杀害窦武等而托病辞官,因病而免官回家率子孙种田,用自己的德行让强盗惭愧,几次推让官府授职,所以越发被朝廷推重。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3分)

  译文:

  (2)其为时人所贵若此。(2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其一)杜甫       春 望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无赖春色到江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即遣花开深造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便教莺语太丁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8.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答两小题,4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2)二十四桥仍在,      ,      。(姜夔《扬州慢》)

  (3)      ,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 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 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 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 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 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诚然,有时,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 清晰地显示出官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有删改)

  19.从全文看,生命隐逸着哪些暗示?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4分)

  (1)                

  (2)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这句话的理解。(4分)

  21.联系所在段落,分别说说对下面两个使用对比手法句子的理解。(6分)

  (1)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2)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22.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激励人们像哲人那样努力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4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中定格,  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向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六、(12分)

  23.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4分)

  使用能够全方位捕捉探测海洋水色水温,遥感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叶绿素和红色物质的浓度,以及赤潮等污染的海面信息的,被称为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的“千里眼”的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可使卫星获得十个谱段海面暗目标的清晰图像。

  答:(1)

    (2)

    (3)

  24.仿造下面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组句子。(字数不要求完全与例句相同。4分)

  人生是一次远航,沿途擦船而过的有喧嚣的狂涛、虚浮的浪沫,但这些都无损海的坦荡  忠诚;人生是一次攀登,      、      ,      ;人生是一次      ,      、      、      。

  25.为下面的一则报道设计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四川因都江堰的灌溉而数千年“不知饥馑”,故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半个世纪以来,虽然都江堰灌区的面积从260万亩增加到1009亩,但受枯水期的影响,已无法满足下游上千万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

  在专家的规划中,5年后,紫坪铺水库将在岷江上游崛起一座有50多层楼高的大坝,蓄水量可达11亿立方米,川西平原的灌溉保证率可由目前的30%提高到90%,可使都江堰灌溉面积增加到1500万亩。都江堰每年12月到次年5月为枯水期,过去向成都市提供工业和生活水量只有28立方米每秒。而紫坪铺水库建成后,都江堰将把这一数字提高到50立方米每秒。

  专家给紫坪铺水库的定位是:灌溉和满足城市供水是第一位的。这完全配合了都江堰两 千多年的主要功能。紫坪铺水库建成后,都江堰每年将为灌区和成都市增加供水量5.5亿立方米。

  七、(6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有了优势便有了成功的可能。也有人说,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阻碍我们走向成功的不是自己的缺陷,而是自认为的优势。请以“真正的优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题目:

高三语文模拟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fǔ、fǔ、fǔ、bǔ;B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qìng、pán、xīn、qìng;

  C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chù、zhuó、zhuō chù;D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分别为bǐ、pín、bài、bì)

  2.C(A项“传颂”应为“传诵”;D项“理曲词穷”应为“理屈词穷”;D项“莫可明状”应为“莫可名状”)

  3.A(“无疑”与前句“不妨”语气上不吻合,应为“似乎”、“也许”)

  4.D(A项“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B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应改为“参差不齐”。C项“功败垂成”:指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D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现在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5.A(B项“避免”与“不再”两次否定将句意表达反了,应删除“不再”一词;C项主语不明,语意不清;D项成分残缺,在“初步”后缺少谓语动词“奠定”)。

  6.A(句(1)是根据人的思想发展过程顺序来选;句(2)是根据背景的大小顺序来选)

  二、7,D(D说明的是“超导磁悬浮列车”而不是“常导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8.D(根据第三节“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摩擦力限制、机械噪音等问题”来选) 9.C(“②安装反作用板”不属于安全措施,“③装有起落架”,原文中是“这有点像飞机的起落架”) 10.A(B项除安全因素外,还应有起跑和停止的功能;C项从原文看两者并无“质量”上的差别;B项从原文看两者并无“速度”上的差别)

  11.B(“置”应为“留下”)

  12.C(“博士”古代为学官名,现在指学位中最高的一级)

  13.D(.①于是,就,连词;②竟然,副词 B.①顺势,就势,介词;②沿袭,动词 C.①他的,代词;②表希望,副词; D.以:拿,用,介词。)

  14.A(③表明“安于劳作”,⑤表明“不惊动所过之地”,⑥表明“俭朴”)

  15.C(理解错误。“咨之故孝廉也”不是说曹嵩效法赵咨孝廉,而是说曹嵩是赵咨过去任敦煌太守时推荐的孝廉。)

  16.(1)(强盗)说完就奔跑出门,赵咨追出门,把东西送给他们,没有赶上。(在通顺前提下,补出主语“强盗”1分,“与”翻译成“给”、“及”翻译成“赶上、追上”各1分,共3分);(2)赵咨被当时人尊重到了如此程度(地步)。(在通顺前提下,被动句式1分,翻译成"尊重到了如此程度(地步)1分,共2分)

  17.(1)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2分)  (2)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都应给分。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说出同中有异。(摆出观点2分,阐述2分,共4分)

  18、(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波心荡 冷月无声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共4分)

  五(18分)

  19.(1)要珍惜生命,必要时应不惜牺牲生命以维护它的神圣。(应有正确的生死观)

  (2)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的价值。(应当有正确的价值观)(每点2分,共计4分)

  20.生命的价值不以时间长短为标准(刻度),(1分)而以它的意义或以它对社会的贡献(2分),以历史的肯定(证明)(1分)为标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1.①通过“死亡”与“延续”、“毁灭”与“永生”的对比(1分),“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正确的生死观”,“突出了精神生命的可贵(虽死犹存)”,“突出维护生命神圣的牺牲精神”;(答对以上一点或意思对即可得2分)(共3分)②通过对比,揭示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生命的价值是历史的天平称量出来的)(意思对即可)(3分)

  22.AD(B项所引内容主要作用是引出对生命暗示的思考,并非形象表达生命的暗示;C项把“历史的天平”错误理解为“生命长度的量尺”,应理解为“生命价值的量尺”;E项无“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的作用)(共4分)

  23.(1)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被称为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的“千里眼”;

  (2)它能够全方位捕捉海面信息:探测海洋水色水温,遥感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叶绿素和红色物质的浓度,以及赤潮等污染;

  (3)使用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的使用、它的使用、使用它),可使卫星获得十个谱段海面暗目标的清晰图像。(答对1句得1分,3句全答对得4分)

  24.人生是一次攀登,行进途中有丛生的荆棘、嶙峋的乱石,但这些都无损山的光明磊落。(下一句略)(每答对1句得2分,共4分)

  25.紫坪铺水库将为都江堰增强“生命活力”(增加水量)(4分)

  26.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做过博土。赵咨幼时丧父,有孝顺的行为,州郡推举他为孝廉,他都不就。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大司农陈奇推荐赵咨,说他极孝顺,有道德,仍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杀害,赵咨称病辞去。太尉杨赐特地请他,让他头戴幅巾,不加冠冕,以儒者身份进出讲学议政。后来,举高第,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因病免职归家,亲自率领子孙种由糊口。

  一次,强盗晚上到他家打劫,赵咨怕母亲惊恐,就先到门外迎接强盗,请为他们安排饮食,请求道:“老母80岁了,有病需要治疗,家里很贫困,无朝夕之储,请多少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的东西,一点也不请求留下。”强盗们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道:“我们太无礼了,侵扰掠夺贤良的人。”说完就奔跑出门,赵咨追出来送东西给他们,没有赶上。从此名声更大了。朝廷征拜议郎,赵咨称病不去,皇上下诏书深加责备,州郡用礼相送,前后多次,赵咨不得已而去应召。

  后又拜赵咨为东海相。去上任时,经过荥阳,县令敦煌人曹嵩,是赵咨任敦煌太守时推举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没有停留,曹送到亭次,直望到远去的车尘看不到赵咨的身影。对主簿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县境界没有停留,一定会被天下笑话!于是丢下印章绶带,追到东海。谒见赵咨后,辞别回家,赵咨被当时人尊重到了如此程度。赵咨为官清廉简朴,按日领取薪水,豪绅及亲族害怕他的俭界节。当官三年,因疾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赵咨带病到了京师,临终,告诉他以前的部下官吏朱祗、萧建等,要他们采取薄敛素棺,棺中垫以黄土,以便尸体速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从子孙而改变计划。于是写下遗书给儿子赵胤道:“……只要挖个土坎,能放下棺椁即可,棺木回乡即葬,平地不要起坟,不要占卜选择下葬的日期,也不要祭奠,不要在墓侧守丧,不要在墓边种树。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让父亲身体与土合并,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告诉他遵从父亲的遗言,于是照赵咨的遗言行事,当时人称赵咨是明达之士。